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14 页

  罗德里格斯的Camanchaca公司,在智利的捕捞业中,属于不错的大型企业,但这样的企业也有不下10家,罗德里格斯知道,其余的竞争公司,也得到了美国人的大订单,这是“全行业的盛世”,无论如何,今后的3年,他的公司只要拼命地捕捞就行了,根本不用担心任何销售。

  智利全年的捕捞量,大约能达到300万吨,估计这下子,美国人就要吃下去50万吨吧?不知道他们在秘鲁还会不会同样下单,如果下单了,那可能就是要求百万吨的渔获,这可是难以想象的大订单,还是美国人有消费力呀。

  获利的并不仅仅是捕捞企业,还有那些加工企业,美国人可以允许加工企业赊欠账款,向他们提供设备,来加工左右的渔获。

  他们的处理工艺也很奇怪,例如凤尾鱼,摘头去内脏之后,把鱼油炸,油温200℃左右,时间约2~3分钟,然后用他们在智利一家食品调味剂公司,调制的调味汁腌制,大约就是酱油、盐和糖的调料为主,基本上是一种制作罐头鱼类食品的方法。

  不过他们可不是做那种小罐头,而是2公斤一个的小罐,再装入一个能放500个小罐即1000公斤(1吨)总重量的大罐,这样便于海运,不过这不是一般消费者习惯的模式,显得很粗犷。

  所以美国人就是在智利,设立了一条产业链,从捕捞到熟食加工,再到罐头式海运。

  据说这个生意与美国的顶级财阀有关,本地的官员们,都曾经向这些接单的老板警告过——老老实实完成订单,千万不要耍小心眼,美国人不是你们可以得罪的,对方的力量,你们无法想象。

  当然,罗德里格斯也不愿意这样干,他可是想自己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的,当然要走正路。

  希望美国人的生意,能够长期持续下去吧,这对大家都好。

  罗德里格斯的视野,此时最多只能看到智利和秘鲁,他对秘鲁的猜想并没有错,赵安民也安排在秘鲁下了鱼类的订单。

  可是鱼类订单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这两国,包括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捕捞企业、加拿大等国,都有订单散下去。

  在1959年,赵安民希望在鱼类方面,能够提供200万吨的渔获。

  这并不算一个过于疯狂的规模,此时全球捕捞业的产量,已经突破了每年5000万吨。

  当然,主力国度还是秘鲁和智利,尤其是秘鲁,因为能够大量节省采购成本的凤尾鱼和沙丁鱼这样的低端鱼类,主要就是这两国所在的海洋,能够提供。

  尤其是秘鲁,其捕捞能力,大约是智利的2倍以上。

  所以罗德里格斯的猜测,还是有偏差的,目前的计划,是让秘鲁提供100万吨渔获,而让智利提供50万吨渔获,其余国家提供剩余的50万吨渔获。

  选择智利和秘鲁,自然也是因为,美国在这两国的影响力很大,洛克菲勒这张牌,在这里很有威慑力,便于完成任务。

  赵安民到了1959年的4月初,基本上对1959年能够提供的食品,有了一个总体计划,主要的部分,包括80万吨猪肉(可以含其它肉类,例如牛羊肉),150万吨鸡肉,200万吨鱼肉,然后当然就是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土豆在内的主粮3000万吨,最好再配些油脂。

  这个计划如果完成,当然第一年,肯定就是出色地超额完成了大任务。

 

第13章  喷涌而出的黑金与幸运小子

 

  1959年4月21日,阿布扎比西部大约50公里的海面上,一个海上钻井平台上,项目经理欧文,漫不经心地眺望着海面,一天的繁忙工作后,这是他不多的放松方式之一。

  欧文现在并没有什么紧张的情绪,前期一直在做地质勘探,试探井的工作刚刚开始,钻井作业才七八天的时间,而且试探井还只打了3口井。

  如果不是业主方拼命地催促,恐怕到5月份,都还不会开始钻井,这帮人想石油,都想疯了吧?钻井本来失败的可能性就很高,油田要是那么容易被发现,欧文自己都早就发财了。

  欧文在石油行业从业已经有20多年,“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饭还多”,这样的金主,他倒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他们普遍不重视前期的地质勘探和数据分析,着急的就是钻井出油,大多数都是以悲剧而告终,这一次也会是一样的结果吗?

  这帮家伙实在是搞笑,别的金主,至少还尊重他们的专业性,会让他们这样的勘探队伍,先完成大面积的全面勘探后,专业地选择钻井位置,然后再打试验井。

  他们倒好,大致的范围,首先自己就圈定了,根本不允许自己这些专业团队“啰嗦”,而是坚定地要求他们在这个范围内先勘探,先钻井。

  这样倒是省掉了很多时间和程序,但也让初期出油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如果最后他们指定的范围出不了油,那他们今天的行动,肯定会成为石油开采史上,一个著名的笑话吧?想到这里,欧文自己都不由得有点笑眯眯的,虽然他工作很负责,但对于金主这类外行,说实话也确实没什么好感。

  4月傍晚的海面,风吹过来,还是有点凉的,欧文打了一个寒颤,心想还是早点回室内吧,平台上吹海风,太冷了。

  突然平台就是一个震动,欧文差点摔了一跤,他猛然反应过来,疯了一样地朝着钻井的位置跑过去,天空中似乎在下雨,黏黏地滴在他的脸上,他随手一抹,他娘的黑色!

  出油了,出油了!

  接近钻井的时候,那里早已是人声鼎沸,所有的人都和疯了一样,又叫又跳,欧文跑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高的油柱,据说冲天而起,高度达到了30多米,压力极为充沛,他现在看到的油柱,仍然高达近20米,需要赶紧控制住!

  所有的人兴奋得内心似乎要炸开,一个工程师在喧嚣声中,用尽全力对欧文吼道:

  “我敢打赌,这一定是一口传说中的万吨油井!”欧文简直不能再同意了,他娘的看看眼前的油柱,他一辈子就没见过这样的油井!

  消息迅速地传到了美国,同样兴奋的迈克尔,立即通知了标准石油的高管层和老洛克菲勒:尤其是高管层你们这帮老家伙,不是表面恭敬内心不屑吗?觉得我是在玩毛孩子的游戏,父亲也好几次,因此表示了不满,认为他挪用了资金,而且分散了精力,与原来承诺的投资方向不符合。

  虽然洛克菲勒与石油密不可分,但那不是标准石油的事情吗?你一个年轻人掺乎什么?

  当然,父亲最后还是支持他的,与那些老家伙还是不一样,因为父亲看到了他们搞定了阿布扎比的酋长,用一个协议,就无偿地获得了勘探开采的区块。

  这表现了足够的能力,这是父亲虽然不悦,但最终还是支持他的缘故。

  至于标准石油的那些老家伙,可是一个二个都等着看他的笑话——毛孩子也配玩石油?呵呵呵,现在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标准石油(美孚)的董事长阿基勃特,听到了这个大新闻,他不由得笑了起来,不管这样,小洛克菲勒成功了,这一家人,似乎总有上帝的青睐,在高管会上,他说道:“这是个幸运的小子!”

  阿基勃特很清晰地给出了指令:美孚的团队立即跟进,搞清楚储量和价值后,按照市场行情,给小洛克菲勒一个公允的价格,幸运小子既然需要资本来开拓他自己的生意帝国,那他既然提供了美孚需要的优质油田,美孚当然就必须支持他。

  这个油田的价值极大,不仅是为公司提供了一个新油田而已,而是提供了一整套战略的思路,那就是全力向中东发展,向海湾发展,油田的发现本身就证实了海湾地区,尤其是浅海,肯定是富油区的现实,所以美孚必须转向中东为重点,小洛克菲勒的贡献很大。

  “幸运小子”的称号不胫而走,跟随了迈克尔的一生。

  但真正的影响,是迈克尔在洛克菲勒家族中地位的上升,接下来他去做什么别人眼里“奇奇怪怪”的生意,就不会有人挑出来反对了,谁知道幸运小子,会不会有其它的幸运呢?

  实际上,这一次迈克尔的“幸运”,在他父亲纳尔逊、阿基勃特和其它标准石油元老的心目中,谁会当迈克尔真的是因为幸运,而发现了大油田呢?他们都认为迈克尔,肯定是事先得到了情报,所以才下了这样的赌注,否则几千万美元漫无目的真的为了赌而赌?所谓的幸运,不过是为了掩饰情报的来源罢了。

  至于没有告诉他们,那是理所当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迈克尔自己行动,才能获得他个人最大的利益,哪怕纳尔逊是他的父亲也一样,纳尔逊甚至内心为这个“发现”而自豪,他的小儿子,已经是一名非常成熟的商人了,他表现出来的天赋,不但他的兄弟比不上,恐怕自己这个父亲也比不上。

  在纳尔逊和其它洛克菲勒家族的重要人物的观察中,小洛克菲勒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中,其构筑自己商业帝国的思路非常清晰,关键是其行动真的是“快狠准”,非常有效率,到现在看起来,其“金融-资源-农业”的铁三角产业底座,已经有了初步的眉目,这样的成就,家族新一代的成员,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甚至可以说,差得太远了。

  小洛克菲勒对于家族的借助,主要是在资源尤其是石油为主的能源上,这是很巧妙地照顾到了自己与家族的双重利益,但他又显然不想重复过去洛克菲勒的老路,而是与金融和农业结合,以“期货交易”为枢纽,巧妙地将三个大的产业领域,融合成为一个商业版图。

  他对于家族的态度,尺度也控制得非常好,例如前期并不让家族介入,而是等到有成果前,才让家族介入,例如现在先锋和黑石基金中,就给予了家族相当的股权投资份额,但这就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合理的态度——我借助了家族的势力,但我给予了家族足够的回报,我可不是那种完全依靠家族影响力的吸血鬼。

  这种态度当然让洛克菲勒家族重要成员们很满意。

  包括这一次的海湾油田也是一样——前期我付出了,当然要占最大的利益,现在有成果了,我取得合理的回报,剩余的利益,交给了家族。

  所以迈克尔的“手下团队”,与标准石油(美孚)的谈判非常顺利,只不过美孚增强勘探和确认储量的工作,一直要持续到6月才能完成,而他们也承诺,到6月5日前,不管美孚有没有完成全部前期工作,先支付10亿美元给出售油田股权的先锋基金。

  目前美孚对于30亿美元的报价,暂时不能最后确定,这个要等全部勘探结果再确认,但如果没有意外,那么30亿美元+保留油田5%分红股权的报价,美孚可以接受,其余的20亿美元现金,将分两次,在9月和12月,完成全部支付。

  这样的结果让大家都非常高兴,这意味着前期的准备,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抛售部分矿业股票和美孚收购油田,两项合计,预计到6月初,团队能够控制18~20亿美元的现金。

  这还没算可以从洲际交易所ICE运作的资本。

  不过赵安民已经决定,单单在第一年的采购这个任务上,他不再考虑动用ICE来融资。

  因为只要9月拿到第二笔油田出售的10亿美元,那么采购的资本大致是够的。

  到9月份,不考虑ICE条件下,大概率收入是28亿美元,而企业并购等全部开销大约是10亿美元,也就是说直接用于采购的资本,可以达到18亿美元左右,表面看起来还不够,因为此前预估采购金额需要25~30亿美元,但其实,账不是这样算的。

  首先是采购的成本,远远要比最初的设想要低,因为那个时候的预算,是以国际上的“市场价格”,来作为估价基础的,但是现在收购了十几个企业包括ADM后,作为大股东,压低了大订单的利润,而且又是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实现的“源头采购”,所有的采购成本,自然大大下降,从粮食到肉类,再到鱼类,各种食品的采购成本,大约会下降10%到20%不等——原来资本家的利润,被共产主义战士们“补贴国家”了。

  而且现在执行采购第一线任务的,可是资本主义世界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最精明强干的若干团队,包括ADM、泰森食品等的管理、运营和采购团队,他们会把资本主义剥削和压低价格的本事,发挥得淋漓极致的。

  这样的超级订单,如果这些团队不能玩出花来,他们就可以从各个公司的大楼,或者工厂楼顶,跳下去了。

  最高30亿美元的原来预算,现在最多25亿美元就能完成。

  而在采购流程的执行中,支付70%即不到18亿美元的资本,已经是非常足够了。

  而等到12月份,有了最后那笔10亿美元的收入,就可以完全清偿所有的采购资金。

  这还是完全没有考虑银行等金融资本运作的“最死板的操作方式”,也同样可以达成目的,所以现在资金的问题,在第一年的大采购领域,真的算是完全地解决了。

  从3月份开始,团队就开始挥舞着支票,在不到十个左右的主要农业、畜牧和捕捞国家,开始全面地下订单。

  最重点的主粮品种,当然是小麦,美国此时一年的小麦产量,大约是4000多万吨,而且大多数是冬小麦(8~11月播种),将在5月到8月收获,买光了全部余量,也只有两三百万吨,肯定是不够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是这个情况,到目前为止,对冬小麦的前期预订,锁定的不过是500多万吨的1958年冬小麦的余量。

  所以就是从3月开始,大量订购春小麦(3~5月播种,7~9月收割),以此刺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的农场主们,扩大生产。

  说起来春小麦肯定没有冬小麦的品质高,但这个时候,哪里能关心这个问题呢?

  根据组织起来的一批美国农业学家的研究,其中属于我们的感召同志,最后建议,小麦的订购量,大约是1800万吨左右,即600万吨的冬小麦,1200万吨的春小麦。

  冬小麦的采购价格,大约是在48~50美元/吨左右,而春小麦要便宜一些,组织计划要接近40美元/吨附近。

  如果能达成这两个价格目标,那么小麦的总采购成本,可以控制在7.5亿美元左右。

  除了小麦以外,采购的第二大主粮,就是玉米了,说起来玉米在中国,一直是被当粗粮的,但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必须要省钱呢。

  其实玉米的单价,一直比小麦还要略高,这是因为玉米作为饲料的用途,远比小麦广泛。

  所以采购玉米当主食,并不是太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但这个时候考虑的是生存,玉米的价格,终究要比大米低得多,而且玉米在上述几个大国的产量很大,易于采购。

  所以定下来玉米的采购量,大约是1000万吨,预计耗资5亿美元。

  剩余再采购200万吨印度大米,因为他们的大米虽然口感很差,可是最便宜呀,这一项还要耗资1.8~2亿美元。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9:42 , Processed in 0.02692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