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188 页

  既然美国要利用中国,自然也要提供隐秘的支持,所以他们一边呼喊印巴和平解决争端,一边向中国提供军事情报——此时中国的卫星侦察系统并没有成型,还远远比不上美苏,美国情报的重要性不容低估。

  为了向中国提供情报,美国专门调动了几颗卫星,大约每6小时就会有一颗掠过孟加拉国战争地域,拍照后美军立即回收,并将照片和美军的情报分析递交中国,时间缩短到了8小时以内,中国就可以获得最新的情报。

  这个速度,让中国军队对印度军队的行踪学控,已经足够精确了。

  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给中国还带来了一项附加收获一虽然中美两国没有正式建交,无法正式建立贸易关系,但美国默许中国,通过中国已经建交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可以对美国进行转口贸易,过去其实也有,但规模很小,因为这些国家都顾忌美国的态度,这一次算是真正放开了。

  丁胜抬起头来,看到杨参谋还在,有点奇怪:“还有事吗?'杨参谋询问:“首长,印军会否会和我们一样,通过苏联的卫星侦察系统,获得我军的行动情报?”

  丁胜显然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回答到:"可能性有,但并不大。

  印军对于先进军事理念的吸收,从来就是慢一拍的。

  而此时苏联应该并不知道,我军已经决意参战,所以苏联不太可能提醒印军。

  不过也不绝对,要是苏联因为关注印巴战争的缘故,将其卫星调派到孟加拉的上空,在我军进攻的时候,说不定也会发现我军,也说不定印军有这样的意识呢。

  '“我们只能是监控太空,如果发现有苏联卫星的轨迹,尽量在行动上避开其卫星掠过孟加拉的时间,苏联没有美国那么财大气粗,调派的卫星也会有限,不太可能像美国一样,-下子就调了4颗卫星过来。

  如果单独一颗卫星的话,我们还是有可能避开的。

  杨参谋满意而去,丁胜继续陷入了沉思中。

  中央为藏南军区此役,准备了6个军,超过20万人,还有大量的空军配合,他作为司令员,责任非常重大。

  此时已经是12月13日。

  印军对东巴战争的打法,是从西、北、东三面对达卡实施围攻,从南面实施海上封锁。

  西部印军占领库尔纳、杰索尔、杰尼达、法里德普尔等要地后,越过马杜马提河和贾木纳河,向达卡进攻,北部印军夺取贾马尔普尔和米门辛格后,也向达卡挺进,东部印军则从昌德普尔、道德坎迪、拜那布巴扎尔一线,越过梅格纳河及布拉马普特拉河后,也直逼达卡。

  到12月11日,印军各部队竞相向达卡进发,都想抢占头功。

  印军动用了几乎所有的直升机和船只,运载人员、枪炮和坦克,越过河流障碍,向达卡逼近。

  而在当晚8时,印军伞兵在达卡西北部实施空降,切断了巴军退路。

  预计到12月15日,印军地面部队可以从东、北、西三面进抵达卡,对巴军形成总攻达卡的态势。

  丁胜暗暗地压抑住自己有点激动的心情:“还要等等,好饭不怕晚。”

  达卡巴军在孤立无援,欲战不能,欲退不得的绝境下,于12月16日,宣布实行全线停火,向印军投降。

  一直到此刻,印军和印度情报机构,也没有发现我军动手的迹象,当然他们也知道我军在山南国与孟加拉国的边境,调动了大军沿着边境线部署,但终究没有进入孟加拉国,到这个胜利的时刻,他们都松了一口气,气觉得大局已定战争已经基本结束,印度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他们准备在12月17日,宣布在另一个战场即西巴,也实行“单方面停火”,终止这场战争。

  但是就在12月16日,印军迎来了我军的狂暴打击!在中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递交宣战书之前半个小时,总计80架的轰六,以及60架轰五组成的轰炸机队,已经在战斗机掩护下,从孟加拉国的北边和东边的边境机场起飞,突破孟加拉边境后,对贾木纳河为主的几条重要河流两岸的印军据点进行轰炸!他们的时间,会卡在宣战书递交之后。

  而跟随轰炸之后的第二击,就是中国的空降兵第15军在轰炸后原印军据点的附近实施空降。

  现时空中国已经仿制成功了运八,而且由于中苏关系没有割断,在前几年关系尚好的时候,还从苏联进口了大约20架运八的前身——苏联安12运输机。

  在仿制成功后,运八与安12,共同构成了人民空军空降兵的运输机体系。

  这一次总计动员了50架运八运输机实施空降,其余的空中运输行动,暂时只能由运7机队承担。

  第三击,则是从山南国的雅鲁藏布江中游,集结了15艘037型猎潜舰,这种舰艇本来都是用于近海的,所谓’黄水战列舰"嘛,但是因为满载排水量仅约400吨,完全可以在从雅鲁藏布江中游到下游(贾木纳河)上航行,其速度大约30节,是非常快速的舰艇,而且火力强大,甚至配备有2座双联装57毫米速射舰炮,2座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它在这个时代,可是以近海卑斯麦,内河衣阿华“而著称的。

  集结了这些037型猎潜舰,就是为了出其不意地控制几条重要河流的航道,配合空军和空降兵,击破沿线的防御印军。

  在037后,就是运兵船和辎重船,包括空降兵武器装备弹药的补给。

  第四击,是从山南国的米佐拉姆地域,由2个军的陆军越过边境线,突袭吉大港!一旦占领了吉大港,就意味着印军几乎失去了南面海上的退路,这2个军再发散到几个要点,就基本上可以堵住印这“四连击”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攻击体系,将我军的意图展示得非常清楚=一那就是切断印军的陆地退路!印军已经攻克达卡,几乎全部的兵力,都位于贾木纳河、马杜马提河、梅格纳河等以东地或,一旦我军控制了这些河流,以及少数的陆地通道,印军就被包围在达卡附近的地域,无法沿着他们进攻的路线撤退,而海上退路也被切断,那就只剩下决战了。

  孟加拉国并不大,总共都不到15万平方公里;在我军开始了狂暴的攻击,而仅仅一天之后的12月17日下午,印军发现自己已经处于极为困难的局面——西面退路被切断,而中国陆军正在猛攻吉大港,旦夕可下。

  整个印军东集团17万人,其实已经被压缩在只有7到8万平方公里活动范围的一个狭小空间内,如果是游击战,这个地域并不算狭窄,可对于现代战争来说,那这个空间就太小了。

  续到第二天,就几乎损失给尽了。

  堂军主力的其它300架战机,都集中在西巴方向,此时与巴基斯坦仍末停战,根本抽不出来,国内剩余的战机大约还有200架,但即使增接过来,那几乎也是必死之局,这让印军总参谋部动摇了-不能把空军全部葬送掉。,但是缺乏了空中力量后,中国庞大的轰炸机群,几乎就可以对印度军队,实施无限制的连续轰炸,在这个年代,印度陆军的野战防空力量,可以说近乎没有,少量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都是中国重点打击的目标。

  印军的直升机也很快损失殆尽,使得印军失去了最后的机动力量。

  中国的陆军,已经装备了由苏联萨姆7型防空导弹仿制而来的红缨5型肩扛式便携防空导弹,对于此时技术落后的直升机,非常有威胁,印度的直升机,几乎都没有逃过它的打击。

  但拥有情报优势,而且在武器装备上,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是卓有成效的,因为早就准备“还有一战”,所以本身就把印军作为情报工作的重点,而且印军的反谍能力也很一般。

  所以此次我军对印军的作战,不随着解放军截断了印军西退的路线(实际上过于宽阔,不可能完全截断,但印军大部队撤退,是需要通过隘口的),印军醒悟过来,开始反扑,解放军开始阻击。

  失去了空中优势,河流中又被中国037猎潜舰巡航控制,印军被牢牢地阻击在几条大河以东。

  英迪拉眼中充满怒火,看着眼前垂头丧气、满脸羞愧的马内克肖。

  好不容易,她才压制住了自己的火气,最后询问了马内克肖:“我们的军队,已经没有机会了吗?”马内克肖说道“中国军队不断加强对我们西撤的阻击,我军无法突破之下,被迫改道试图南撤,试图从海上撤退,但是中国军队在攻占吉大港以后,又迅速地切断了贾木纳河入海航道,事实上在达卡南部建立了对我军的阻击线。

  南下不利,我军已经士气动摇,中国军的防线都是关键节点,是比较稀疏的,但他们]现在拥有空中优势,随时可以对我们的大部队进行轰炸,因此全军撤退已经不可行。

  孟加拉人也很狡猾,看到中国军队来了,他们的所谓解放军,立即离开了我们,让我们陷入了孤军奋战。

  他看着英迪拉铁青的脸色,苦涩地说道:“这是我的错,我们还是低估了中国军的战力和策略。

  我在西撤各要点隘口,留下了超过1个师的兵力,有2万多人,本来以为足以防御退路了。

  没想到在中国人的轰炸下,这部分兵力损失惨重,很快被中国的空降兵袭击而溃散。

  我和指挥部,完全低估了中国的空军实力,这是失败的关键。

  战争结束后,我将辞职,承担起这场战争失败的主要责任。

  英迪拉疲惫地闭上了眼睛,现在发生的,就是她预想过的最坏情况,西胜东败,在西部战场,30万印军击败了巴基斯坦军队,已经深入了巴基斯坦边境。

  而在东部孟加拉战场,印度军队失败了,只是她从来没有想到,会失败得这么惨,又要像1962年中印战争样,几乎全军覆灭吗?英迪拉睁开眼睛,她是个果决的女人,下了决心:“马内克肖,立即与中国人谈判吧,把我们的士兵带回来。

  我们在孟加拉既然已经失败了,就不要让我们的士兵付出更多的鲜血了。

  内阁这里,我会说服他们的。

  马内克肖浑身一震,欲言又止。

  他恭敬地鞠了一躬,就离开了。

  他现在是败军之将,已经是了无生趣,不过是在履行自己最后的责任而已。

  在政治上是可以“纠缠"的,毕竟在西部对巴基斯坦的战争取得了胜利,但他是需要这种政客般掩饰的人吗?英迪拉苦笑的脸色,转为平静,虽然印军失败的惨烈程度超过了她的预期,但战略上印度仍然是达到了目标的,不过是付出了更大的代价而已,中国人也不会进攻印度本土;那将导致苏联甚至美国的反应,所以中国人的行动是有边界的,印度军队的小伙子们,大部分应该可以回得来。

  印度获得的大国威信和威望,确实被中国军队击破了,让全球都知道印度还是一个二流国家,但印度获得的实惠,却是中国军不能再抹掉的。

  中国军队击败了印军,那么孟加拉国不可能倒向印度了,但宗教和文化上的异端,使得孟加拉从心理上也不可能倒向中国。

  印度没有办法获得一个亲印度的盟国,但至少是解除的东部来自巴基斯坦的威胁——巴基斯坦再也不可能命令东巴协调他们在西巴的行动了,没有了这种联动,对于印度就是很有战略意义的。

  巴基斯坦要说服中国人与他们联动,付得起代价吗?想到中国,英迪拉平静的脸色变得狰狞,两次战争的失败,让她这样的印度民族主义者,对中国的仇恨值拉满了。

  “伟大的印度,总有光荣复仇的一天!“她喃喃地许下了誓言。

  她的愤怒回归于平静,她思考着要继续向苏联求援,印军失败得太快,不到十天的时间,就被中国军彻底击败了。

  这让印度在苏联面前很难堪,但也让苏联很放心,他们给予印度经济和军事支援就更大方。

  甚至要向美国求援,他们不想看到失败后愤怒的印度,全面倒向共产主义的苏联吧?这一次战争还有个很好的附加效果,那就是巴基斯坦与美国的盟约出现了很大的裂痕,美国不愿意得罪印度,一开始就宣布中立,对巴基斯坦的支持是有限的,这让巴基斯坦很不满,或许这是印度外交今后可以利用的。

  一场战争之后,南亚的博弈,开始进入了新局。

 

第191章  台湾问题与人民公社红宝书

 

  希圣微笑着对李慕青说道:"中印战争总算结束了,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让我也放心了,前段时间有点担心。

  这两年从南华事件到中印战争,我们锋芒毕露,耗损国力也不少,接下来需要修养生息一段了,我们还是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建设上来。

  李慕青知道,希圣主席这是在委婉地表达他的意见:两场战争虽然主席都点头支持了,但推动战争的主力,无疑是你们这些青年干部,还有军方的一些人,现在仗打完了,该转向了。

  李慕青这些年大风大浪经过得多,稳重多了,她回答道:“希圣主席,我个人也是希望如此的,打仗本来就是为了和平吗,有和平的充裕时间,我们建设才能发展得更好。”

  她看了下希圣的脸色,终于还是忍不住,又说了几句:“不过,有时候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只能是期待和平,但是否能有和平的环境,并不单单取决于我们自己。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不要太过宣传和平,不要像苏联那样搞什么和平共处,倒是让很多他们的干部思想错乱了。

  希圣笑了笑:“我们已经是一个大国了,大多数的情况,我们想要和平,还是可以期盼得到的。

  当然,苏联的教训,也是要吸取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7:54 , Processed in 0.04769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