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205 页

  可是他知道要与国家签约,规则是很严厉的。

  他父亲就第一个不放心他,冯家父子都是很崇拜西方的,他担心儿子出国了,最后还是会留在欧美,那倒霉的就是自己,赔偿会毁掉冯树德的退休生活的。

  冯炜当然很清楚这一切,所以今天冯树德说要让他移民,他才感到了极大的震惊,以为老头子说的是“疯话"。

  冯树德脸色阴鸷:“我没有发疯。

  这是我想了一个多月的结论。”

  冯炜盯着他,没有说话。

  冯树德继续说道:"这场疯狂的文化运动,让我确定,留在大陆,我冯家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我虽然没有被抓,但也遭到了严厉批评,你还不知道,系里已经安排我退休了,而且还有文化禁入终生的惩罚,其实我已经完了,余生不过是行户走肉罢了。

  冯炜县瞪口呆,老头子隐瞒得好紧,对他一点口风都没有露!原来如此!他的内心有种痛苦、羞辱又有点兴奋的感觉,冯家垮了,一向高高在上的父亲大人不行了,未来冯家要靠他这个小字辈了,不靠他也不行,他是这个时代少见的独子。

  冯树德有点咬牙切齿:“只有你去了海外,我们这一枝,才有复起的可能性。

  你的思想与我一样,在共产党的统治下,都是格格不入的,早晚招祸。

  冯家不能泯然众人,变成底层的穷棒子。

  你大伯在香港还有点能力,先移民香港,然后你自己再想办法到美国去留学,美国才是人类的山巅之国。

  冯炜沉默了一会:“那您和母亲怎么办?”

  冯树德有点狞笑的味道:“还能怎么办?大房子不能住了,就去住廉居房嘛,有我的退休工资,总归饭还是吃得起的。

  托共产党的福,医疗也不成问题。

  不就是老来享受了一回穷棒子的生活吗?我受得起,你妈也只能受得起。

  你要是在海外有出息了,还有良心,就想办法把我和你妈接出去,可以享点晚福。

  你要是没出息,或者忘了我这个老头,我就等死呗。

  冯炜倒吸了一口冷气,老头子还真的下了决心,他想说几句安慰的话,又发现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己难道不愿意出国吗?谁他妈的想呆在这个共产极权社会里?他想着呼吸西方自由世界的香甜空气,好些年了,从内心深处,他就不愿意失去这一次的机会。

  “乔部长,这是瞎搞!文化运动小组,带走了那么多的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外交官,这些干部到底犯了什么罪?他们没有背叛国家,如果认为他们思想有问题,批评教育就是了,怎么可以一棒子打死呢?总理退休了,他们现在就是肆无忌惮!注意你的言论,已已经严重违反了组织纪律!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文化运动小组带走的每一个人,都有确实的造成了文化破坏的证据,这些人都是8种人之一,我们怎么可能继续使用这样思想危险的人员呢?不把他们带走,我们也不会用了。

  不要说了,你先停职反省吧,想通了再来与我谈话,现在给我滚出去!乔冠华疲惫地跌坐在沙发上,他这个外交部长的位置,一直就不好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并不是那些民本社会主义派,外交.上的逻辑,主要是承袭五六十年代的风格,有时候会被民本派认为过于软弱,或者方向偏差。

  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

  那个“乔大嘴”,其实只能表现在外交斗争的时候。

  的中国青年干部中,一直就有两股明显的力量,主张依靠国力强硬外交的民本派,以及主张融入国际社会、与西方和外国友好相处的国际派。

  民本派多是这些年被强硬嵌入外交部的,而国际派多半"出身良好“一旧时代学握好外语,尤其是口语,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上一轮的文化运动,在外交部的影响,就是把国际派彻底打蔫了——他们既然主张融入“国际”,对西方的友好言论就多,而这些言论,在平时看上去或许只是“擦边球”,但一旦等到这样的运动,那就是妥妥的罪证,是思想变质的如山铁证,让他这个部长,如何能够挽救呢?这一次运动与以前的最大不同,就是标准设定得特别精细,必须打倒的8种人,都进行了精细的“画像”和归纳了条条框框,所以有问题的每个人,核对下来,很清楚就知道其是否符合运动的设定,该不该打倒。

  在这样的严格标准下,作为领导要为某个人开脱,是非常困难的——你凭什么违反标准?居心何在?以前的运动是"论心不论迹”,比较好辩解,现在则是采用“论迹以证心”,由事实证据来决定目标者的命运,那还能说什么呢?即使他乔观华是外交部长,又有什么资格,改变中央定下来的标准?乔观华知道,甚至外交部之内,对这些人的同情都是有限的,同情是出于过去的同事情谊,但很少人觉得他们是被冤枉的,因为事实依据就在那里,他们最多觉得“标准“过于严苛、惩罚过于严厉罢了,但不会觉得这些人没有问题。

  多数人的不满,只是感觉自己"岁月静好”的生活被打破了,搞得自己有些提心吊胆罢了。

  乔观华露出了苦笑,心想韩副部长还怒气冲冲,他要是知道现在教育部和文化部天翻地覆的情景,就该觉得庆幸了一两个部的常委班子全部下台,还有几人直接被逮捕了,有可能会被判刑。

  两部的人员,预计更换的比例,会达到6成以上,几乎是完全的大换血了。

  教育和文化两部,现在至少有上百人被逮捕,重灾区是出版和教材,这个时代中小学的教材体系,还是思想严谨的,但是大学使用的文科教材,确实问题不少,例如有些借着“翻译的名义,其实是传播自己的思想私货。

  有些则用西方翻译教材,替代本国根据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编撰教材。

  按照乔观华了解的情况,对教材和出版物的审核体系,人员几乎是全部下马,机构都会进行全面重组。

  两部没出事的人员,现在也被大量的调任,因为被认为不具备文化战斗的素质。

  这两个大部,其实就是全面重组了。

  相比之下,外交部其实只是涉及一些"出事”的人员,工作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根本算不上什么了,韩副部长的反应过于强烈了,恐怕党组不得不断然让他退休了。

  乔观华叹了一口气,新中国第一二代的外交官,除了主席和总理派遣的将军们以外,专业的人员,还是来自旧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包括自己也是一样,虽然大家都投身革命,但有一些不符合新时代的思想,也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对这种情况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运动其实也是一种宣示——随我行道者昌,三心二意的就请退出吧,要不然就可能面临国家的铁拳。

  苏家麒怒骂着面前的两名大学生:“想不通,就自己好好学习!这些天各种报纸刊物,都提供了很多的学习材料,足以让我们认知八种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

  你们不去学习思考,提高思想认识,就因为徐涛这些被揪出来的文化破坏分子,过去与你们的关系不错,你们就可以为他们鸣不平了?你们凭什么为他们鸣不平?一腔热血投入错误的方向,脑子有病吗?面前的黄同学脸色苍白,有点摇摇欲坠的样子,另-名陶同学见状,伸手扶住他,他的脸上仍然带着不服气的表情。

  苏家麒的语气平缓了下来:“直觉不能替代思想,你们不能因为直觉不对,就不去学习和思考为什么国家会这样做。

  我们要学习西方的,是他们的先进科技、先进管理和先进组织,而不是他们那种依靠侵略掠夺强盗建立起来的海盗文明。

  作为大学生,你们要有自己的辨识能力。

  国家开放了,帝国主义自然会向我们释放糖衣炮弹,不要让自己的思想,被这样的伎俩扭曲了。

  你们先回去吧,接下来会通知你们参加一个学习班,好好在班上接受思想教育。”

  他挥手让两人走后,自己却皱起了眉头,组织.上给自己记过,现在看起来一点都不冤,作为邶大的团支部书记,现在才发现,学生中的思想混乱的程度并不低,确实需要清理整顿了。

  想起市团委的会议上,北京市团委书记任兆兴的讲话,他现在深有同感。

  任书记的说法,是在中国的经济水平赶超欧美之前,由于人均收入的落后,在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是处于守势的。

  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和其它国民,思想上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他们根本不会思考中国还贫穷的逻辑——建国的时候,中国是个什么样落后的经济水平?20多年以来,我们追赶西方经济水平的速度,至少是西方自身发展的十倍以上。

  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会考虑这样,他们只会"尊重现实"——西方的经济和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了中国,于是“民主自由“才是光明大道,美国和西方成为他们向往的天堂,怎么可能接受艰苦奋斗、撸起袖子建设社会主义这样辛苦的事业?自己不愿意老老实实地苦于,想的就是要剥削底层人民,获得财富和人上人的地位,中央总结的8种人,其实根子都在这里,不管是想做买办、想做西方走狗、想做资本家走狗,其实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他们是不会顾忌人民陷入悲惨境地的。

  苏家麒点上了一支香烟,烟雾中他想到,有些骚动的学生中,其实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些学生是单纯的热血,被蛊惑就会横冲直闯,不去管到底正不正确,而有些学生,则确确实实与八种人的思想,有着共鸣,对于当下他们的下场,兔死狐悲。

  虽然学生都是青年,其实到了大学这个阶段,不同的三观,导致他们在思想上,基本已经做出了选择——至少是人生在这个阶段的选择。

  他掐灭了烟头,决定取消这两个学生的预备党员批准一不管他们的思想,到底能不能掰过来,至少当下的他们,是不符合预备党员的标准的。

  “托马斯先生,你的造谣罪行成立,...判处三个月拘役...刑期完成后,你将被驱逐出境,未来禁入中国境内。

  美国记者托马斯,此时如同被霜打的茄子——他原来没有想到,他胡编的几篇报道,居然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中国发动文化运动,他们这些欧美记者,犹如闻到了新闻的猫,摩拳擦掌地想着要搞大新闻,这可是揭露极权红色政府如何残暴的天赐良机,即使中美两国的关系现在是缓和的,也不能让这样良好的机会溜走。

  本质上,中国这样的红色政权,还是欧美资本主义的死敌嘛,他们这些欧美记者,内心是很清楚这点的。

  在中国两年多了,托马斯很清楚,中国对于西方记者采访的限制并不多,除了-些必须申请的单位,以及采访对象拒绝他们采访的情况,他们都可以“自由“地采访。

  可是,即使这样,他也搞不到大新闻啊,他熟悉的那几个教授,都被“请走"了,得不到一手的信息,他有采访过一些大学的学生,他们说的话其实不是他想听的。

  对于那些被请走"的人具体的情况,他们这些记者,也不可能知道。

  美国的报社总对于这个“大新闻事件"非常重视,对他们这些记者自然是不断地施加压力。

  他一咬牙,就开始自己编造假新闻了,例如他“报道”他熟悉的某某教授,被打得满脸花都是血,配上一张报社找出来的,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照片,就成为一篇“时效性”的中国新闻,反正只要看上去像亚洲人,美国人哪里知道真假呢?再比如,他把自己拍摄留存的去年中国学生游行抗议美国在越南大屠杀的照片,解释为这是他们在抗议很多教授被捕,加上“中国大学生抗议中共暴行”的标题,然后用煽动性的语言炮制“新闻",可不就成为一篇可歌可泣的反共报道吗?做的时候很爽,现在他却到了大零,他忽视的中国对外国记者的管理条例,让他现在要坐3个月的牢——中国政府不在乎这些欧美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带节奏”,鼓吹他们西方的民主自由,但"你们可以自己解释事件,却不能造谣事件”,对于造遥的记者,是要严惩的,他就是一个典范了。

  或许在回国后,在中国坐过牢,会成为他的政治资本。

  可现在,想到自己要在共产极权国家坐牢,他浑身颤抖,怕得要死。

  他的同事早就向美国驻华联络处求援了,但是没用,联络处出面被强硬地弹了会来——你们美国派驻的,到底是记者还是第五纵队,造谣不该得到惩罚吗?如果你们确认他的报道是真的,请提供真实的证据——哪里提供得出来呢?风暴之下,各种各样的人物,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和行动。

  但任何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此时都无法改变这个新中国的历史趋势。

 

第208章  在青海相遇的世家子弟

 

  青海省,果洛州,“果洛红旗牧场”。

  牧场办公室主任钱世隆,坐在牧场的保安室里喝着茶,手里的一份青海日报,早就被他看了几遍了,隐隐有汽车的声音传来,他抬起头,眼瞅着一辆七十年代典型的农村公共汽车,在还算平整的水泥路上,从一个小黑点,逐渐放大,朝着牧场大门开过来。

  近了才发现,公共汽车的后面还跟了另一辆箱式车,他知道那应该是装行李的汽车。

  钱世隆笑了笑,站起身来,走出了保安室的大门,一阵寒风吹来,他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到这里几年了,他还是对这里冬天寒冷的气候,深恶痛绝。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人总得适应生活。

  对于以前的种种,他早已不愿回想,一切都已经随风而散。

  好歹他在这里,已经娶了一个把他当成天的藏族老婆,儿子女儿都有了,好好地过下去就行了。

  他原来是浙江于杭县六堡镇的一名科级干部,在第二次反官僚运动中下马——他与亲戚偷偷开了一个工程公司,他的职权小有用途,能够接一些小工程,关键他们钱姓是于杭大族,县里不少干部都是“家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生意不愁,赚了不少钱。

  可这样的家族勾结,正好是基层反官僚运动打击的重点,他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流放到青海的果洛州,这是个平均海拔4000米的猫不拉屎的鬼地方。

  当时他刚刚结婚不久,还没有孩子,老婆为了避免受他牵连,也不愿意跟他这个前途尽毁的家伙,到这样的天涯海角过活,干脆利落地与他离婚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4:11 , Processed in 0.05064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