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209 页

  例如现在全国的影院,数量是非常可怜的,估计连1万快银幕都没有,放映电影主要靠露天临时播放。

  所以在各大城市大建电影院,势在必行。

  作为感召同志,司长知道,这又不单单是建造影院的问题,影院就是街区制小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大街区,在其商业设施中,影院就是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所以其实影院的建设,不单单取决于文化部,而是要与各组屋建设局相互协调。

  司长不由得内心叹息,电影工业的问题,又何止是影院呢?人才、教育、设施、设备,哪一个环节,都是薄弱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啊。

  1973年的春天,被现时空的后世称之为"文化的春天”,很多人愕然地发现,这-次的文化革命运动,不仅是打击反动派,更是建设新文化,甚至建设的内容,远远超过了打击的方面一原来,“破坏”是为了更好的建设。

  从这个年度开始,新文化体系建设的范围,从书刊杂志,到电视节目,到电影工业,再扩展到其它所有的文艺和文化领域。

  所有过去的协会,不管是书画还是作家美术家,都取消了,这些“专家”们失去的固定的编制和薪资。

  但同时,写作、绘画、书法、雕塑、手工艺、编织、刺绣、音乐、.舞蹈...一个又一个的市场,建立了起来,配套市场的评级体制建立了起来。

  可能水平有限,但善于炒作,作品反而畅销,那也是其它人羡慕不来的本事。

  总之,自谋生路,不要躺在国家身上吸血就行,不要做负面清单中的事情就行。

  新中国一个文化的新时代,开始迅速地发展变化。

 

第211章  中美建交与广场谈判

 

  1973年4月的一天,美国纽约,广场饭店。

  这个青史留名的广场饭店,位于美国纽约的第五十九街,它与中央公园隔街对望,东临大将军广场,广场饭店因此而得名。

  纽约广场饭店,自从1907年开业以来,一直是美国和访美的名流要人下榻之地,几乎被认为是名流的代名词。

  实际上,广场饭店已经与纽约联系在了一起,在许多纽约人心中,广场饭店见证了纽约的发展,承载了纽约历史的变迁,已经成为了纽约最著名的标志之-。

  赵安民今天就居住在这个著名的饭店中,此时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西德5个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都在广场饭店秘密会晤和谈判,这正是赵安民期待了已久的关键步骤,所以他来到这个饭店,某种意义上也是见证自己亲手推动的新的历史的诞生。

  他现在由-名感召同志贾斯汀陪同着,在酒店的大厅喝咖啡,他们的位置很好,能够轻易地看到进出酒店的所有人。

  饭店大厅中央是著名的"棕榈厅”,棕榈树相映大理石柱,水晶灯经由层层镜面折射,流光华彩,赵安民注意到那些水晶吊灯,心想这就是广场饭店奢华最主要的体现了,据说有1600多盏水晶吊灯,这些水晶吊灯设计复杂华丽,每盏都是价值不菲的艺术品。

  原时空也算影视爱好者的赵安民,对于广场饭店还是有一点点的印象的,毕竟在很多美国电影中,这个饭店都有出境,最著名的有汤姆克鲁斯演的《碟中谍》,还有希区柯克拍的《西北偏北》,以及《小鬼当家2》等等著名的影片,或者就是展示饭店城堡一般的外形,或者就是这个大厅金碧辉煌的豪华,没想到现时空赵安民还能亲临现场,让他有种走入了某部电影的感觉。

  这种感觉,在他看到了伊丽莎白泰勒(埃及艳后!)等几名影星的时候,是非常强烈的。

  这种感觉让他感到新奇,或许美国提前发动的这一次五国广场谈判,确实就像是一部真实世界的历史电影。

  迈克尔等首批美国的感召同志,都不能直接出现在他的面前,那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他们现在几乎都是美国的名人。

  所以陪同的,就是贾斯汀这样的"不知名人士"”,好让赵安民这个“亚裔富家子弟”,不那么引人注意。

  此时的美国白宫,对于中美建交的最后定案,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尼克松询问基辛格:“对于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我们与台湾的条约这三项,中国的最后态度是什么?我记得他们最早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是中美建交的三原则。”

  基辛格摇头说道:“他们更自信了,现在是他们让我们选择。

  按照他们的逻辑和说法,如果我们不执行这三原则,其实是美国自己套住了自己,中美建交,本来就是帮助美国解除不可能实现的承诺的机会。

  他们毫不犹豫地认为,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的主要方针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就会武力进攻台湾。

  所以美国如果不同意这三原则,那就是被台湾套住了,等到中国行动的时候,美国想脱身也困难。

  基辛格有点苦笑:"我们认为美国的力量足够强大,但中国的领导人们,显然确信,他们终有一天,在进攻台湾这样离开大陆非常近的岛屿上,美国不可能是中国的敌手,他们将在军事上获得更大的优势,足以战胜从遥远万里,来支援台湾的美国军队。

  尼克松也苦笑:“中共的这种态度,我们还是不要在国会的议员们面前说起,太多的这些家伙支持台湾了,这种政治正确,本来就不容易扭转。

  要是他们知道中国的态度,是如此的强横,他们一定会拼命反对中美建交的,虽然这是总统的权力,而不是国会的权力。

  他又询问基辛格:“既然中国人让我们自己选择,那里认为要不要同意这个三原则呢?”

  基辛格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要同意!这将让美国在未来的台湾问题上,获得更多的灵活性。

  如果未来中共进攻台湾,我们可以根据那个时候中美的实力和其它情况,来决定美国是否干预台湾,或者干预到什么程度。

  如果我们与足够的能力,那么即使与台湾现在解除了协议,让中国表面得到了更大的尊重,也不妨碍我们到时候,仍然将台湾视为现在的盟友,一样地坚定支持。

  相反,如果我们受限于国际环境,例如苏联的威胁强烈,我们不能得罪中共,那么台湾已经不是盟友,就不能强求美国,必须支援他们对抗中国,更不用说要求美国出兵。

  尼克松满意地点点头,基辛格的逻辑非常清晰,已经把美国相关政策的里子说得很透彻了。

  他本来想拖延中美建交的,因为他认为这太便宜中共了,中美建交对他们的好处很大,但中共迄今为止给出的回报是非常不足的。

  不过麦克洛斯基、小洛克菲勒等人,都来游说过他,让尼克松知道,其实美国国内也有庞大的力量,要求推动中美建交,按照他们的逻辑,美国的利益,迟早会从中国获得的经济和安全利益中拿回来。

  为了区区小小的一个台湾,那些议员就反对中美建交,实在是没有大局观。

  几天之后,尼克松终于在建交文件上,签下了他作为美国总统必须的签字,中美在1973年建交,成为现实。

  4月17日,赵安民在广场饭店的电视中,看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中美建交:“我要宣读的是一份联合声明,这个声明确认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3年7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将相互承...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在此基础上,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它非官方.系..赵安民微笑,他想7月1日这个时间,肯定是新中国外交部坚持的,正好的建党52周年的日子嘛。

  至于尼克松喋喋不休的关于美国对台湾的责任,他一点都没有注意——总要给走狗一个交待,更何况这条走狗,在未来还可能很有用。

  不过想到收复台湾这件事的时候,赵安民就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中美建交后,为了新中国拓展美国和全球市场,奠定先进工业化社会的基础,倒是不适合很快地发动收复台湾的战役了,否则与西方的关系必然破灭。

  个计划,那就是在1975~1976年攻占台湾的,也就是核武力足以距美于域外,空中武力足以控制台海,海军和民间足以提供登陆舰船这“三个足以”的时代。

  所以1975年左右虽然稍显勉强,但军委认为确实可以一战了。

  他叹了一口气,有一得必有一失吧,工业化三阶段”基础化、先进化、尖端化”,第二层次的先进化,也就是新中国现在处于的阶段,对于西方的需求最大,从技术来源到市场都是,真的到了尖端化的阶段,对于西方的需求就缩小了,或许那个阶段,才是攻台最适合的阶段。

  当然,这样台湾的危害性,就会像原时空那样,不断放大。

  现时空虽然在想办法,废掉台湾的“经济奇迹”,但不可否认,等到互联网时代,美国迟早会发现台湾作为思想入侵大陆基地和“人才"来源的重要性,这是经济之外另一个方面的重要性。

  所以,必须在互联网时代的早期或者在互联网还没有发展的时代,完成收复台湾,彻底掐断这种可能性。

  广场谈判的日本代表之一,大藏省的财务官大场智满,焦急地守在传真机旁,等待着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或者至少是大藏大臣的亲自回复。

  美国已经表示了对于谈判进程的相当不悦,日本不能继续拖延下去了。

  想起近期的谈判,大场智满,感觉到满满的“一言难尽"的情绪。

  美英要求日元升值,这件事本身不是不值得商榷,日元升值有升值的好处,就像是美国人说的,可以“让日元成为世界货币,让日本成为世界大国”,大藏省自己做过预估,如果日元升值50%,日本的gDp就将是美国的40%,而以日本目前的增长速度,很可能10年后,日本能够达到美国经济的一半以上,这样的经济规模,只会逊色于美国和苏联,是妥妥的全球第三(他们此时对中国的经济是陌生的,无法预估)。

  这样"发扬国威”的巨大成就,不能不让包括首相田中角荣在内的日本高层动容。

  日元升值,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实现利率自由化,肯定会给日本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但美国人说得也没错,日本要成为重要的大国,就必须实现这样的基础条件,否则一个封闭的国家,谈什么影响世界呢?日本人又不是傻子,看不到日元升值,带来的对日本出口的威胁。

  日本此时的出口,确实过于依靠成本优势,集中在家电、纺织、钢铁、汽车等领域,依靠的是此前十年引进的美国技术,缺乏自己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日元升值以后,这些领域的出口竞争力必将大大下降。

  但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倒逼日本的厂商进行产业升级,发展中高端技术密集的产品,提升利润,而将低利润成本敏感的产品系列,转移到国外,例如去马来西亚和泰国生产。

  说到底,就是权衡利弊罢了。

  大场智满一向一自诩为财经精英,可是他仔细认真思考的结果,却也得不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不过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他摇了,美国人态度坚决,日本作为被占领国,还价的余地是很小的,就算是不愿意,也必须接受美国人的提议,何况这个提议的结果,其实取决于日本自身,能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新政"的影响,将日元升值的弊端,消化到最小。,这一次比较好的附加结果,就是西德马克,不得不跟随日元一起升值,他们对于美国和英法构成的经济威胁,与日本相比,并不逊色。

  大家一起升值,至少日本就不用担心,德国工业品的竞争力超过了日本,效应是一样的嘛。

  美国这样干,其实有点奇怪。

  因为日本和德国的工业品价格上升,出口可能短期有一定下降,可是美国自己的厂商,能够填补这样的空隙吗?他们多半也会提价,于是美国的物价就会继续上涨,自从1967年以来,美国的通膨就很厉害,一直居高不下,现在这样搞,不是火上浇油吗?可怜的大场智满,满脑子用西方经济学的典型逻辑"推演着可能的发展,他还没有理解,在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推动世界发展的,并不是什么狗屁的西方经济逻辑。

  日本东京首相府,首相田中角荣看着手上的文件,却感觉手上的笔有千钧,签不下去这个字。,一旦签字,与美国签约,那就意味着日元大升值的时代开始,美国人要求至少要在2年内日元升值50%,这对于日本出口的打击会有多大?田中想象不出来。

  他可不是那种纯粹的政客,他曾经担任过三次内阁藏相,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实施者,在日本高层中他是最清楚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的,所以被大藏省官员称为"明白的角荣”。

  有着这样美名的田中,如何不知道日元升值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药?如何看不破美国人要求日元升值背后的算计?但他又能怎样呢?作为一个战败国,还是一个被美国军事占领的战败国,拒绝是不可想象的,而大藏省官员在美国纽约与美英代表的磋商,讨价还价,也只能到现下文件的程度了一2年必须升值50%。

  田中脸.上满是苦涩,他觉得自己上任以来很不顺利。

  他本来雄心勃勃地推动中日建交,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他托人捎去的亲笔信,反而让中国高层怒不可遏,因为他按照日本人避重就轻的习惯,说“过去几十年,日本和中国经历了不幸的过程。

  日本给中国人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表示深切反省。”他派去的特使,被中国外交部长乔观华,骂得狗血喷头一你给路过的女孩子的裙子上酒了去。

  水,你可以说添了麻烦,你们日寇屠杀了超过3500万中国人,这叫添了麻烦?乔部长当场就骂了“去你妈的,狗改不了吃屎!”,一点反省的意思都没有,来谈个屁的中日建交?当场就把特使赶了出不得已,田中又派了一名层级更高的特使,就"措辞不当”向中方道歉,表示对于过去侵华战争的深切反省。

  但很显然,中国人根本不觉得,日本有诚心反省,对于日本特色的表态,不屑一顾。

  但中国还是勉为其难地与日本开始了建交谈判,但一谈就崩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7:46 , Processed in 0.03332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