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22 页

  再难也要走,原时空主席带领解放后的第一代人,30年奋斗,不也建设起来了一个基本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把中国这个农业国,转变成为了工业国?

  赵安民此时隐隐约约的想法,是自己如果能完成任务,在新时空呆得下去,那么用几十年的时间,应该完成两件大事:第一是通过海外感召体系,为中国源源不断地输入资本。

  原时空的历史,改革开放后中国吸纳外资,超过了2万亿美元,不过在开头的十几年,也只有两千亿美元左右,而这2000亿美元,才是最关键的资本——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赵安民希望,这2000亿美元应该是中国自有的,原时空为了这2000亿美元牺牲太多了,甚至扭曲了整个意识形态体系。

  第二就是补强和加速中国的大工业化体系了,能加速的加速,例如合成氨生产等工业体系;能补强的补强,例如原时空后来的薄弱之处,包括材料、芯片、仪器、工业母机等方面。

  所有的一切,现在都还是幻梦,但通过这两家“伴手礼”,所谓的“美共代表团”已经为赵安民的幻梦,奠定了最初步的基础。

 

第21章  见主席与一家三口在北京

 

  1959年6月16日,主席终于接见了他们这个“北美共产党代表团”。

  他们已经得到了中央的相当信任,如果还不能说是“高度信任”的话。

  从天灾大旱情报、大量物资援华、全国矿产分布图,到合成氨工艺即发展计划,即使是最偏激和“最左”的人员,也不可能把他们当成是潜在的敌人。

  所以虽然包括总理在内,都人人觉得他们这个组织,有很多的不解之处,但也只能认知,那是人家有意的保密,再好的朋友,也不会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你吧?人家从我党这里,毫无索求,就已经为我党付出了那么多,自然是值得信任的同志和朋友。

  所以主席接见了鲍勃“为首”的五人,也是顺理成章的,唯一让总理他们头疼的,是鲍勃等人,仍然坚持赵安民,必须是这五人中必须有的一人,这让他们大惑不解,这个小娃娃就算是天生神童,被鲍勃他们看重,也没必要到这样的程度吧?不过他们坚持,总理等人也只好同意,这让他们对赵安民的关注,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这个小娃娃,显然不是一般的无知儿童。

  中南海紫光阁的上午,阳光明媚,不知道是不是赵安民的错觉,他觉得1959年北京的初夏,肯定要比原时空的二十一世纪,要来得凉快——他在原时空,也来过北京几次。

  看着覆绿琉璃黄筒边瓦的紫光阁两层阁楼,赵安民深吸了一口气,凭着记忆对边上的赵伯陵说道:“文治武功紫光阁,天下粮仓丰泽园。”这是他以往读书时,有点印象的两句诗,满清与文治武功有关的决策行动,多半从紫光阁发起;而所有与农业农事有关的事情,都是从皇帝自己也要展示“亲自耕种”的丰泽园开启。

  赵安民脱口说出两句诗,其实正是他有点紧张的表现,赵伯陵因此瞪了他一眼。

  在旁边陪同的主席秘书之一的高治,倒是内心吃了一惊,深深地看了这个奇怪的小童一眼,不过他没有说话,只是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主席已经从他的办公室迎了出来,他爽朗地微笑着,赵伯陵与赵安民,甚至包括鲍勃等人,都非常激动,第一次见到主席,他们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赵安民观察到,66岁的主席,还是有点明显地显老了,相对于解放前,主席明显有点发胖,有了肚子,脸也变得圆润了,但显然非常操劳,赵安民注意到他鬓角的白发,还有眼睛下的眼袋,显然主席的睡眠,是不太好的。

  主席饶有兴致地注视着一行五人,他其实最感兴趣的,反而是赵伯陵与赵安民两人。

  他已经知道,鲍勃等人,显然很快就会返回美国,而赵伯陵与赵安民两人,则会留在国内,他们被美共委托为在中国的联络人,虽然赵伯陵是我党的党员,他们也不再派遣其它美国人驻华,这是对两人表示了高度的信任和授权,要知道,如果美共的援华计划实现,那么三年内,每年数十亿美元的物资输入,全部将由赵家父子两人一言而决,因为他们有代表美共与中央协商的完全授权。

  人家无偿地提供了援助,总要尊重人家的意见,这是最起码的。

  赵家父子为什么得到美共如此的信任,这还是个不解之谜。

  说实话,在总理等人看来,光是根据赵伯陵向组织的汇报,是不足以解释的,但现在他的身份特殊,组织也不好十分地追问,因为美共可能要求赵伯陵对一些情况保密,而如果我党一定要追问,只能是让他为难,而让美共不悦。

  主席看到那个大胆地盯着自己看的娃儿,不由得莞尔一笑,小孩子胆大如斗,还不知道畏惧二字啊,这个小童就亩产万斤,质疑希圣的“轶事”,主席也已经知道了,老实说,他内心也是不无苦涩的。

  在会谈中主席注意到这个娃儿,看上去长得普普通通,可是神态确实不一样,这样的场合,见到自己,虽然看得出有点激动,但是泰然自若,一开头的一点紧张,很快消失不见,他专注地倾听着主席与鲍勃包括赵伯陵的对话,看得出来他完全听得懂,或许他真是一个神童,主席内心简单地评价,站在他的高度,他并没有把美共让赵安民所处的特殊地位,当作一件大事。

  主席与鲍勃他们的谈话,几乎没有涉及具体的事务,这其实是赵安民事先有点预料得到了,他们沟通的主要是哲学和理论。

  主席最近对于美共提出的“民本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是有点熟悉了,而且深入地进行了思考,他发现美共最根本的理论逻辑,与他的思想确实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实现理论的行为政策方面,美共主张的,与他现在中国国内推行的,就有较大的差异。

  例如对私有制的态度,主席主张“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及“尊重价值规律”,他相信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不能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范畴——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

  但是对于私有经济,他的态度是严厉的,整体上,他把发展私有经济,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一大二公”才是重要的。

  所以主席注意到美共在这方面的思想,也是给了他不少的启发。

  美共不相信完全的公有制国有经济,能够覆盖类似中国这样数亿人的大国,不相信公有制经济,能够细微地实现对全民经济服务的全覆盖,因为他们认为公有制是从上到下的体系,还需要私有制从下到上,两者的结合,公有制为干为骨为神经,而私有制填充血肉和毛发,才能成就一个健康的人。

  因此在社会主义阶段,私有制必须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国家要做的,其实是实现有效监管和控制,避免私有制的过度剥削等负面效应。

  因此美共的民本社会主义,不仅不反对发展实业的资本家,而且是全力支持和服务他们的。

  只要通过实业来发展生产,就是为全社会做贡献,是为人民服务的。

  既然这样的资本家,是可以为人民服务的,那么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就应该全心全意地让资本家开的企业,能够赚钱,但必须要承认赚钱是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因此必须要有限制,美共主张的2%创始人收益和5%管理层收益,以及全体员工持股及全民分红体系等,就是一整套的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私有企业管理的体系。

  主席并不会轻易接受或者否认美共的这套思想,但他内心承认,对他的启发很大,有些方面是他以前未曾考虑过的,例如美共主张的私有制企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上的“补缺”、“探路”、“创新”三大功能等等。

  美共的思路是右倾的吗?主席自己研究下来,也认为不能这样简单地认为,因为他们对于底层人民的利益非常重视,几乎成为所有政策的出发点,例如全民分红政策,例如员工持股分红政策等等,目前国内如果说是“左派”,做得到这么的左吗?

  主席因此与鲍勃等人的交谈持续了2个多小时,远远超过了事先的安排,上午的接待完成后,主席还请几人,吃了个午饭,赵安民也因此体验到了著名的“毛家红烧肉”,在这个时代无疑还是好吃的,不过调料可能没有后世丰富,但是猪肉很好,这个时代的猪肉,当然不是后世那种工业化培育的猪能够相比的,所以赵安民还是吃得很香的。

  鲍勃在告辞主席的时候,再一次强调了赵伯陵和赵安民的联络人地位,并向主席呈送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封面上写着“绝密”两个大字,但又不是那种正规的保密文件。

  看到主席有点不解的神色,鲍勃正色地要求,这套文件,希望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只能是主席本人亲自阅读,最好连最信任的秘书,也先不要让他们看。

  鲍勃等人,几天后就会动身,返回美加。

  但赵伯陵父子会留在这里,如果有可能,希望主席在十多天以后,如果完成了这套资料的阅读和吸收,能够再召见赵伯陵和赵安民,或许还可以加上李慕青,他们可以回答一切的疑问,与主席再深度沟通一次。

  未来资料内容,是否对少数高层解密,那需要主席自己的判断,美共中央对资料了解的,也只有鲍勃、赵伯陵、李慕青与赵安民四人,并且不会再扩大范围,所以美共对中共的建议是一样的,不建议对了解资料的人员范围,继续扩大。

  说白了,他们希望的,就是这个文件袋里面资料的内容,仅限于主席本人知情。

  老实说,主席本人,是不太了解美共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举动的,不过他爽快地答应了鲍勃的请求,他也知道,恐怕这个文件袋里装载的资料,非同小可,以至于美共,甚至不太希望主席将之扩散到,目前中国的中心政治局常委这样的高层范围。

  这件事,让主席在告别的时候,又深深地看了赵伯陵和赵安民父子一眼。

  两人内心都有些压力,投石探路,最关键的那颗石头,已经投出去了,现在,就看主席是如何反应了,所有的“后继大计”,没有主席的支持,那就是儿戏,根本不可能,大家的努力,就只能限制在完成任务身上了。

  影响仪的作用,对于高层,显然是很有限的,大约只剩下了一个——有助于对方产生个人好感,能够增强信任度,但这种幅度,也是有限的。

  所以主席最终会如何反馈,赵安民等人也是心里完全没有底的,不过王牌都已经打出去了,反正已经不在自身控制之下,等待结果罢了。

  李慕青爽朗的笑声,让赵安民不由得羡慕起来,母亲总是这样的开朗和乐观,反而自己像个小老夫子一样,老是被她取笑,太过于“少年老成”。

  他看看父亲,笑眯眯地跟着,对于母亲,眼睛里都是宠溺。

  赵安民心想,果然母亲才是一家之主。

  鲍勃走后,他们一家被安排到了北京饭店,不再住在钓鱼台国宾馆了,名不正言不顺嘛,他们算什么国宾呢。

  不过北京饭店也非常不错,毗邻昔日皇宫紫禁城,漫步五分钟,即可抵达天安门、正在进入最后修筑期的人民大会堂,以及其它历史文化景点,与王府井只有咫尺之遥,很容易就能去逛北京乃至全国在这个年代,最繁华的王府井百货。

  让他们住在这里,主要是因为北京饭店,现在是隶属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所以是最方便的。

  国务院还会在附近,为他们找一座小楼,作为美共驻华的办事处,配备通讯设施,便于联络接下来的食品援华计划。

  这十几天他们要等待主席的反馈,所以就成为了他们难得的假期。

  他们可是这时代少见的“有钱人”,因为美共名义上也给他们开“活动费用”嘛。

  所以赵安民可是吃了不止一顿的,不管在哪个时空,都算是中国菜翘楚之一的谭家菜了——1958年总理提议将谭家菜班子,全部迁至招待国宾的北京饭店,保存技艺,展示我国烹饪文化。

  就这样,谭家菜落户北京饭店至今日。

  在最贫穷的时代,享受到了最顶级的餐饮。

  这未免让赵安民和赵伯陵有点负罪感,赵安民内心也不免感慨,自己这原时空的屌丝,穿越后居然可以吃到谭家菜了。

  他虽然姓赵,但在原时空,当然不是真正的“赵家人”,对谭家菜久闻大名,但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去吃谭家菜,尤其失业以后,都要吃不起饭了,谁还考虑这些呢?

  不过李慕青就对他们的所谓“负罪感”嗤之以鼻,说两人真的是狗肉上不了席面,不偷不抢,凭什么不能消费?两人带领感召同志们,在海外赚了大几十亿美元,大部分都要奉献给了国家,吃几顿谭家菜,都还手抖心虚,哪里是做大事的样子?

  对李慕青的抢白,两人也只能苦笑。

  赵安民心想母亲说的也没错,不过自己还是心虚,想到底层民众,马上会面临的困境,很多人会吃不上饭,陷入饥饿,内心就对现在的大吃大喝,感到罪过和内疚。

  这算是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内心冲突吗?赵安民不知道,不过在吃谭家菜的时候,就只剩下了两个字“真香”,尤其是黄焖鱼翅,简直是人间美味。

  李慕青喜欢拉着两人逛街,赵伯陵无可不可,而赵安民觉得观察一下北京的民情,可能对自己还是有所帮助的。

  不过确实北京的城市内,没啥可逛的,大部分此时的北京街道,还是很破旧的,可能还不上后世的小县城。

  而那些此时的“大厦”,与未来相比,自然也不算什么。

  不过所谓的北京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北京火车站、全国农业展览馆和北京工人体育场),还是让赵安民有些新鲜感的,因为他以往看过的,不过是几十年后的情况罢了,而现在,这十大建筑,几乎都是今年竣工的全新建筑,周边又没有可比的,鹤立鸡群的感觉非常强烈,还是有点震撼的。

  在三人难得的“北京度假”期间,随着主席对资料的阅读、震撼和思考,中国的历史,即将朝着一个新的路径转变!

 

第22章  变国策之对待历史的态度

 

  卫士长李银乔,朝着主席办公室看了一眼,正好看到主席又点燃了一根香烟,他不由得有点牙疼。

  这些美国人到底提供了什么资料,让主席这十多天完全陷了进去,不断地阅读思考,其它的事情和工作,在这个阶段,都被主席暂时放下了,甚至本来计划中的庐山会议,也被命令推迟了,主席现在不想马上开这个会议了,似乎有了新的思路。

  当然,6月20日苏联通知从中国撤出全部专家团这样的大事情,主席还是在6月21日召开了会议,但奇怪的是,主席在会上并没有做出激烈的反应,而是说自从中国拒绝了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事件后,苏联的反目,就是时间问题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8:24 , Processed in 0.02757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