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226 页

  “如此,即使苏联在现时空还是最终崩溃,但美国人在十多年后,也没有本钱,搞什么重返东南亚,他们在东南亚能做的,只有菲律宾一枚棋子,或许越南可以成为半枚棋子,但这动摇不了我们的大局“经营好这14国构成的一个体系,我们的战略态势,就会比苏联要好,东欧社会主义七国的地理位置,真的是前线。

  而东南亚出去,就是海洋嘛。”

  李慕青看今天主席的兴致很高,于是说道:“主席,环南海经济圈,其实包括大南海、小泰国湾,是一大一小两片海域。

  在此之外,我认为我们还需要经营半个孟加拉湾,山南、西华以及孟加拉国的出海口,都在孟加拉湾嘛,未来从中东大批量进口石油,走西华石油管道也是距离最近的方案,不能完全把这片海域,放给了印度,某种意义上,我们是不得不争。

  "控制孟加拉湾的关键,是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这里被英国殖民者送给了印度,但其实距离印度有800公里远,相反距离西华只有300多公里,距离印尼共控制的苏门答腊,则只有200公里。”

  “印度的海军实力,目前逐渐已经落后于我国。

  控制距离他们本土如此远的海岛,能力其实很有限。

  我们可以先安排印尼共、西华,以及缅甸三国,对这个群岛的领土归属,提出异议,先搞成领土争端,未来就有机会控制这个很有战略重要性的群岛。

  主席哈哈大笑:“这是长远之计,我们目前的海军实力还不够。

  也只能是远景规划。”

  他叹息了一声:“东北亚才是大问题呀。

  台湾问题,一定要在苏联崩溃前解决,我们海军的力量,不可能在九十年代就赶上美国,如此,台湾问题拖延下去,我们就被动了,总不能让解放台湾,变成大为损耗国力的血战。

  “日本和韩国的存在,像是日本神话中的那条恶蛇八岐,锁住了我国北方的出海口。

  我的看法,原时空我国东北经济的衰落,与此密切相关。

  对我国而言,这是锁龙头呀,战略态势太不利了。”

  李慕青接道:“主席,这个问题更大。

  如果不能解决外东北的问题,让东北有更大的经济腹地,即使打破了日韩的封锁,经济发展上,总体回旋余地也不够。”

  “目前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地执行“弱日韩”的战略,把这两国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努力,极大地弱化。

  衰弱的资本主义日本和韩国,才符合我们的战略意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等待天时才有机会。

  “主席自然知道李慕青所言的天时,就是苏联崩溃或者衰落。

  “至于台湾问题,如果按照原时空的发展趋势,1984年附近应该是良好的时机,苏联衰落还不太明显,仍然对美国构成重大威胁,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完全与我们翻脸,也就不太可能,有可能逼美国吃下这颗苦果。

  实际上,或许解放台湾会是一次契机,即与苏联关系完全改善的契机——那个时候,老勃已经去世,无论是安德罗波夫还是契尔年科,都要比老勃好说话得多,而苏联对于中国经济的需求,也会强得多。

  当然,这是按照原时空的历史轨迹,我们现时空的演变,还必须以变应变。

  主席点点头:“这个想法不错,这几年先准备预案吧。

  不知道我还活不活得到收回台湾的那一天。

  “他有些感慨。

  李慕青有点心酸:“主席现在的身体情况不错,一定会活着看到我们收复台湾,让金瓯无缺的。”

  主席笑了笑,说道:“收回台湾后,我们从北方和南方两个方向,就对菲律宾构成了夹攻之势,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在现代条件下,就变得艰难呢,他们从菲律宾出发,干涉我国南海的能力,也就会大为下降。

  这是很有战略意义的,因为有了台湾,保护我国本土东南沿海安全的能力,增幅是非常大的。

  李慕青突然想到一件事,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主席,CSIA情报显示,常凯申身体已经非常不好,或许就在这两个月内,就会去世了。”

  主席的脸色变得有点凝重,他先是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又长叹一口气说道:“知道了。”

  李慕青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她知道主席的心情,可能会因此有所激荡,安静地离开了。

  影响东南亚和中国南方十多年的越南战争,终于还是大致按照原时空的轨迹,在1975年4月落下了帷幕,之所以基本符合原时空的历史,是因为这是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决定的,新中国对于美国的影响,现在还没有那么大。

 

第228章  金日诚的野望和挫折

 

  “主席,您找我?“李慕青走进主席办公室后,有点诧异地问道。

  主席年事已高,这两年很少主动安排李慕青做事,都是在李慕青向他汇报情况的时候,再给予指示。

  “朝鲜的金日诚要来了,我不喜欢这个人。

  虽然必须同他见一面,但与朝鲜入的谈判,你来执行,总理病了,外交部那些人,把握不好分寸,我也不好多说。

  我已经和希圣同志打过招呼,他也不喜欢金日诚。

  李慕青失笑:"我一定让这个王八蛋,占不到我们一点的便宜。”

  主席哈哈一笑:“毕竟中朝两国是军事同盟,对于兄弟党的领导人,尊重还是要有的,不能太过分。”

  不用主席详细地交待,李慕青很清楚,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她对于金日诚可不仅仅是讨厌,而是憎恶。,现时空的1962年,金日诚以长白山是鸭绿江的发源地为理由,向中国提出割让半个长白山给朝鲜。

  为了达到目的,还大打感情牌,说长白山是他们伟大领袖金日成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是朝鲜革命的圣地,说什么中朝是兄弟国家,应该体谅朝鲜人民的情感等。

  原时空他们得逞了,总理访问朝鲜的时候签署了《中朝边境条约》,中国割让了半个长白山连同半个天池给朝鲜。

  现时空则不然,李慕青他们坚决反对,而主席在知道朝鲜后来与中国的关系后,也支持了李慕青他们的观点,他其实本来就对朝鲜领导层很讨厌,因为1956年到1957年,金8诚在朝鲜清洗了延安派延安派的同志都是在朝鲜建国前,中国派遣的朝鲜族同志,他们其实是北朝鲜建国的主力,在第一届的朝鲜劳动党政治局中的13个席位中,延安派有6人,苏联派3人,国内派2人,游击队派2人。

  延安派当时的强大可见一斑,而金日诚游击队派的政治局委员,只有2人,还包括金日诚自己。

  但是这些人的政治手腕不行,被金日诚各个击破。

  决定性的一击,发生在1956年8月30日的中央全会上,延安派攻击金日诚只注重发展重工业,导致民众贫困,以及搞个人崇拜,据说当时金日诚用两句话,就搞定了大多数的中央委员:“不发展重工业就没有安全保证,你们想做亡国奴吗?”

  “他们都有外国背景(指的是延安派和苏联派),你们愿意做外国的傀儡吗?”

  全会过后,延安派的主要干部要么被杀,要么被迫逃亡中国(一共有200多人),逃亡者中还包括主席的私人代表尹公钦。

  当时主席勃然大怒,还把朝鲜代表团的团长,金日诚的助手崔永健痛骂了一顿,但这已经改变不了现实。

  所以主席怎么可能对北朝鲜和金日诚有好感呢?不过是为了当时在美国威胁下的“大局”而忍耐罢了。

  现时空的1962年,中国驳回了朝鲜侵吞长白山的企图,至于北朝鲜“严正声明”说黑龙江省的一部分,吉林省大部分,辽宁省的一部分,历史上属于高丽帝国的版图,后来为中国历代王朝侵占,应该归还北朝鲜之类的胡言乱语,自然也被新中国严正驳回。

  此后还发生了不少的事情,例如在丹东,北朝鲜也想侵占中国领土,也被转向强硬的中国顶了回去。

  所以有几年的时间,中朝关系极为冷淡,中国甚至没有派遣驻朝鲜的大使。

  由于屡屡受挫,利令智昏的金日诚,居然下令捣毁志愿军烈士陵园,把18万中国志愿军的烈士墓碑,通通砸烂,也包括了毛岸英的墓碑。

  直到七十年代初,金日诚感觉形势不对,才又安排修复了陵园墓碑,可是那些烈士的名字都没有了,绝大部分的墓碑上,只能刻下志愿军烈士”,他们硬生生地被变成了无名烈土!这件事彻底激怒”了李慕青等民本派,此后涉及北朝鲜的。

  切援助,都被他们阻碍,包括总理提议在内的“大局为重”都没有能够得到同意。

  在六十年代民本派的理由也是充足的:样狼心狗肺的行为,也要考虑,中国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此后的复原期,国内的负担很重,而北朝鲜不是已经变成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加工厂吗?他们当时的经济情况和北朝鲜人的生活条件,要比中国本土还要好?凭什么援助?"平等和公平”为原则的民本社会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使得两国关系长期冷淡。

  在李慕青看来,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出发,北朝鲜向中国争夺利益,虽然不爽,但可以理解,但砸掉志愿军陵园这样的事情,那就纯粹是忘恩负义、狼心狗肺了,从此她就对金日诚恨之入骨。

  现在金日诚送上门来,不敲打敲打,更待何时?以前就多次与主席探讨过朝鲜问题,她内心自然有数。

  朝鲜劳动党中央人民委员会秘书长林春秋,正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会议厅内,等待中国的政治局委员李慕青。

  林春秋相当于金日诚的“一号大秘”,也是朝鲜的政治局委员,在金日诚看来,与李慕青的“身份相当”,而且林春秋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

  金日诚在于主席见面之后,发现主席的态度有点冷淡,他又去见了病榻.上的总理,而总理表示自己已经完全退出了中共中央的相关工作。

  作他也要面子,觉得自己与李慕青谈判,是降低了他作为朝鲜领袖的身份,于是便让林春秋,代表他与李慕青谈判。

  林春秋出身在中国,后来加入金日诚的游击队,所以他精通中文。

  这个家伙很古怪,他其实并不是朝鲜族,而是汉族,不过他一直追随金日诚,并得到他的信任,其实现在只能是视为完全的朝鲜人——历史的经历,早已经注定了一切的立场。

  林春秋此时,思考着接下来的谈判。

  他很清楚为什么金日诚要访华,根本的目的,就是恢复朝鲜在中苏之间的平衡外交,骑墙才有更多的好处。

  六十年代朝鲜的外交是失败的,不仅得罪了中国,当时还得罪了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待朝鲜的政策,是想把它塑造为自己阵营内的一个战略资产,来适应经济和军事的需要。

  没想到这个东亚小弟,没那么听话,抵制意愿很强烈,苏联一时拿它也没辙,既不能开掉它,也不能顺着它,只能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惩罚。

  1962年,苏联决定暂缓对朝鲜的经济和军事与援助,而在1964年,正式停止对朝鲜的军事援助。

  朝鲜的军事装备,就此长期停留在了六十年代。

  赫鲁晓夫下台后,老勃对朝鲜的政策有所缓和,恢复了向朝鲜提供物资并且允许朝鲜用货物和劳动力等方式进行支付。

  但是朝鲜设想的最好目标并没有达到-如果中苏关系完全破裂,那么朝鲜的战略价值就很大,是苏联东方看大门的嘛,但是中苏关系没有完全破裂,朝鲜的价值就有限,苏联的支援也就变得有限。

  说到底,此时朝鲜在苏联的眼中,大约就是东欧那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待遇,但并不是具备战略重要性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8:06 , Processed in 0.03838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