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235 页

  他爹谭绍阳对政策把握很稳,除了这家留给谭国良的正梁建材以外,就只有谭国良堂哥管理的“正道建设”。

  他深知,如果七大姑八大姨都开公司,家族显赫一时,就必然是“结局火葬场”,他只能隐秘地照顾最亲密的少数人,说到底,就是谭国良和他堂哥两个家族传人。

  为此,他甚至都不让两个后辈,与家族的其它亲戚多来往。

  倒确实是让他家族的亲戚,对这两家人颇有微词,认为他们没有亲情。

  而且谭绍阳其实已经是“退而求其次”了,他本来的计划,是让谭国良堂哥走“商路”,而让儿子谭国良奔“仕途",两人配合。

  可惜儿子太怕吃苦,谭国良他妈,也与谭绍阳哭闹了不止一次,最终只得作罢。

  为谭国良成立正梁建材,其实是他不得已的处置。

  要说他没有担心是不可能的,所以经常“教育“两人,一定要低调,他们两人也确实觉得自己很低调,殊不知两人其实在都越,可谓大名鼎鼎。

  谭国良喝得有点多,去上厕所,从厕所出来,他突然一眼瞥见一个青年走过,有点眼熟,他突然认了出来:“范东明!老同学!”

  青年回头一看:“哟,这不是谭公子吗?好久没有见你了。

  “他笑了起来,上前与谭国良握手,谭国良与他闲聊了两句,范东明说自己在湖北工作,这一次是回洪昌探亲。

  谭国良问他:“你在湖北做什么呢?"范东明笑笑:“在公安县当一个小公务员。”

  谭国良带着醉意问他:“那有什么意思?你干脆回洪昌吧,到我的公司来帮我,去年我公司的销售额,都突破三千万了,规模不小的。

  你来给我当助理,肯定比你在乡下强。”

  范东明摇头,说自己已经在当地成家了,反正自己是狗肉上不了席面,就不麻烦谭国良了。

  此时谭国良才发现,原来两人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疏离,他有点伤感,又有点得意。

  范东明很快以有事为由,告别了谭国良,两人其实最后连彼此的通讯地址都没有留,或许,大家都知道,回不到彼此作为单纯学生的日子了,以后联系也没有意义。

  遇到了范东明,谭国良失去了继续喝酒的兴致,酒宴很快结束了,公司的司机接上了他回去。

  路上谭国良仍然沉浸在伤感之中,范东明在大学本科的时候,与他一个宿舍,两人的关系很好,范东明其实很照顾他,谭国良从小娇生惯养,当时生活治理能力很差,而小镇出生的范东明一直帮他。

  范东明的成绩不错,至少要比谭国良好很多。

  当初他也考研了,笔试成绩也不错,是合格的。

  但在面试环节被刷了下来,谭国良心知肚明,应该就是自己等十几个人,顶了范东明等一些普通学生的录取资格。

  当时他有些内疚,那段时间,他有意地避开了范东明。

  后来谭国良听说,范东明被分到湖北的一个军工厂了,在他看来毫无前途的一个工作。

  要是赵安民在,他会说这已经算好的了,幸好现在还是七十年代,大学生还是算金贵,要是到原时空的二十一世纪,平民百姓没有人脉关系,哪里能进的了国企?只能在社会上找饭吃,更不要说当上公务员了。

  不管怎样,毕业后,两人就失去了联系。

  今天能够偶遇范东明,谭国良本来应该是很高兴的,不过他此时觉得自己的心态是复杂的,其实也没有那么高兴。

  最后他只能感慨:社会让人成熟,自己是士大夫阶层的一份子,而范东明这样的小镇青年,最后也不过是小县一吏罢了,两人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天壤之别,自然不会有什么友谊剩下了。

  谭国良很快走出了这一丝伤感,这不过是他浮华生活的一丝涟漪罢了,他很快将这件事置之脑后。

  如果谭国良知道范东明的“真面目”,他一定会变得非常警惕,甚至出一身冷汗也不一定。

  范东明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国家调查总局最神秘的“干部调查部”的调查员,这个部门,老实说,就是为未来的反特权反腐败运动而准备的。

  本来党内反腐,主力部门是纪委和监察部;社会反腐,主力部门是反贪局。

  这两大部门一直在运作,也确实起到了一些压制腐败和特权的作用,但很容易得到结论,他们的力量不够,也太容易受到地方政府权力人士的影响和压力。

  所以才有了这个干部调查部,这也是赵伯陵和李慕青在中央推动的“四权分立行政管理体系”的实验性部门。

  西方有所谓的三权分立: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

  民本派现在要推行的则是四权,在三权之外,再增加一个监察。

  立法作为一权,是为了保证独立性。

  例如反贪腐的法律法规,不能让政府自己去定,有心人一定会特意留下漏洞。

  司法则要强调与行政部门分离,1974年明确了司法机关包括公检法,全面与地方政府管理脱钩,只受垂直条线管理,薪资福利不再来自地方。

  “条块管理”的“块”由此脱钩,也即不再受地方领导支配,保证司法独立性。

  而且从1975开始,第一批公检法干部开始流动,未来十年实现公检法干部的全流动,从最早的7年流动一次,最终会变成5年流动一次,每一次流动必须"出省”,避免形成地方固结的“司法地方势力”。

  行政是地方政府管理,目前大流动也还是处于小规模试点阶段。

  预计要从1981年开始,再实现类似司法部门的干部全流动,避免地方势力和利益的固结。

  最后一个就是监察。

  监察就是调查研究,获得证据。

  案件调查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大数据调查,第一代大型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使得调查总局能够在最新科技的技术上,尝试通过数据的统计和挖掘,找出异常情况下的贪腐情节。

  像是谭国良这样的企业,未来在大数据分析之下,其实是无所遁形的一业务来自政府工程的分包,利润被谭国良等人分享,法人与谭国良家族的关系,这些都会被揭示出来。

  调查总局的干部调查局,未来会演变为新的监察部,监察部将拥有调查干部的能力、组织和编制。

  谭国良和范东明此时都不知道,他们会在未来再次相遇的,只不过再相遇时,新的情势,会让两人都感到命运的恶意,留下很多的唏嘘。

 

第236章  不杀不足以谢天下

 

  中央调查总局局长兼监察部部长唐卓生,看似温顺地坐在国家主席希圣的面前。

  希圣看着眼前的文件,他脸色严肃,已经高龄的他,近期很少像现在一样,一支烟接一支烟,让整个房间都烟雾缭绕。

  唐卓生也抽烟,不过他抽一支烟的功夫,希圣大约已经抽了三支。

  希圣放下文件,不过没有马上与唐卓生说话。

  而是思考了起来。

  他的思绪并不在文件上,一些高干子弟中的败类,杀也就杀了,他考虑的是后继影响,以及赵伯陵、李慕青他们的整体安排。

  他感觉到,这应该就是李慕青曾经汇报过,得到主席大力支持的“反贪腐反特权运动”的前兆了,不过那个运动,原计划是1978年到1979年执行,目前还属于高度保密阶段。

  现在才1975年,他们已经按捺不住了吗?“这是反贪腐特权运动的一部分吗?“希圣询问唐卓生。

  唐卓生摇头:“算不上。

  运动仍然在准备中,还远远没有到成熟的时候。

  这一次只是临时的处置,有些干部子弟太猖獗了,视法律为无物,而且他们的胡作非为,得到了一些干部的包庇,这对于党风政纪很不好,各地群众反应强烈。

  这一次的行动,只能算是很小的一次整风而已。

  希圣的脸上隐隐地抽搐了一下,嗯,杀几十到百把个高干子弟,逮捕和判刑几千人,只能算是小整风了。

  他想了想,赵李的这个做法,或许反而是为了到时候减轻运动的阻力,已经通过1975年的这一次小运动,警告了党和政府内部的所有干部嘛,如果能自行纠正和改善,也免得到时大运动的时候,过多的干部被惩罚。

  有些人、有些家庭,确实搞得太不像话了,该整顿一下。

  这样也好,希圣点了点头,对唐卓生说道:“那就执行吧。

  证据一定要搞扎实了,有些老将,否则会翻毛腔的。

  唐卓生,点点头走出了办公室。

  他没有想到,希圣的那句话,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看到了排名第一的辰冬平的名字后,有意指出的。

  辰冬平的名字,放在行动目标的第一个,并不奇怪,因为这是他第三次要被刑罚了,前两次都被他的父亲上将辰载道,利用职权影响而逃脱了惩罚。

  高中时期,辰冬平就根本不是老师的劝阻可以压制的,他肆无忌惮地和校外的地痞们厮混在一起,在学校附近,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当时就够死罪了。

  当时有学生和家长鼓起勇气找到辰载道,状告陈东平的恶行,希望身为父母的他们,可以好生管教自己的孩子。

  但辰载道对此,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边对民众宣称,自己会好好管教孩子,一边却任由辰冬平,在外横行无忌。

  事情越来越大,辰载道无奈,将辰冬平利用特权,送入哈军工读书,这个纨绔哪里肯读书呢?相反,这个时候他为了贪图享乐,居然是听信了台湾方面的电台消息,打算背叛他父亲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选择叛逃台湾!1962年的12月份,湖北公安截获了一封寄往台湾的信件,信中提及了叛逃台湾的相关事宜,警察在经过一番调查后,便锁定了辰冬平,逮捕了他,陈再道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表面上羞愧得无以复加,上书称:“只希望组织能够严惩这个混账玩意”,实际上,自有人为之运作。

  最后辰冬平,只是被下发到农场里,进行改造。

  但此时的辰冬平,非但不思悔改,反倒是继续横行乡里,不仅欺压同事,甚至还不把领导放在眼里,公然调戏女同事甚至强奸女性。

  这样的罪行累累,就不怪监察部这一次的小运动,要将辰冬平,放在必杀名单的第一位了。

  而希圣所指的“老将”,当然也就是这位溺爱儿子到无法无天的辰载道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9:18 , Processed in 0.039270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