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243 页

  这个时候美国国内的政治氛围,不允许美国再在东亚发动军事行动。

  美国曾经为了韩国,牺牲无效美国人的生命,在朝鲜战争中保护了韩国的独立存在。

  未来我们当然还会坚持这样的立场,不会改变。

  我会向美国总统和国会,争取对韩国的更多军事和经济援助。

  我们的舰队即将抵达韩国外海,向全世界表明,美国坚定保护韩国的立场。

  朴正熙冷哼了一声,不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吗?他内心感到了浓厚的屈辱,国民看到一阵喧嚣之后,国家对于北韩,实际上没有任何的办法,那对他这个总统,会是什么样的想法?但屈辱之余,他又感到了悲凉。

  韩国的发展太苦难了,要知道在1960年的时候,韩国gDp总量仅为11亿美元,而人均gDp更是低到只有73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他当时想到的发展办法,就是利用越南战争,让韩国军队到越南去为美国打仗,以此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

  美国在1964年同意了韩国的提议,此后在1965年到1973年,韩国累计向越南战场派遣了5批军队总共31万多人次,有5000多韩国士兵战死沙场。

  美国已经在越南战争中花费了大量钱财,不在乎在韩国头上,多花一点。

  靠着这样的经济援助,投资各种产业,才有了韩国从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之前的经济发展汉江奇迹"。

  现在越南战争已经结束,朴正熙本来就在担心,接下来美国的援助会大幅缩减乃至取消,那对韩国发展经济,当然是很不利的因素。

  现在布朗的说法,是可能用经济援助来堵上韩国人的嘴,但即使还有些援助,如果不能用来发展至关重要的重工业的话,靠着农业和轻工业,韩国又哪有未来可言?朴正熙冷冷地说道:“大韩民国,不会允许北韩炸掉了我们的工厂,而得不到一点的报应,我们会自己报复的。”

  布朗耸了耸肩:“你们的报复,最好不要引发新的朝鲜战争,这是美国的底线。”他也不会示弱,韩国只是美国豢养的一只狗,怎么可能容许有过多的“独立意志”?朴正熙走后,布朗沉思了良久,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韩国应该变成个民主自由的国家,朴正熙这个独裁者,独立意识太高,长期而言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迟早要把这个独裁者拉下来的,或许应该开始布局了。

  韩国是美国的利益,并不是朴正熙的利益,桀骜不驯?呵呵,美国需要的,必须是顺从的仆人。

  日本首相三木武夫,丢下报纸,面无表情,他的扑克脸全国闻名,因为他在他在新闻里经常都板起脸,木无表情。

  所以“三木武夫在日本已经成为“目无表情”的代名词,这个称呼,甚至已经流行到了台湾和东南亚。

  三木武夫是二战时日本少有的“反战派”,或许是因为他多年留学美国,对于美国的力量非常清楚的缘故。

  也因此,他被称为日本政坛的“理性派”,虽然亲美,但他反对美军在冲绳岛部署核武器,拒绝出席新《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国会表决-他认为这个协议,是完全将日本变成了美国的仆从国。

  三木武夫的执政理念是:既不能支持社会主义,也不能采取纯粹的资本主义立场;在外交立场上,主张日本的外交,应当从完全依附美国,转变为中、美、苏三国并重。

  他此时感到了一阵寒意,作为老练的政客,他当然知道在这些新闻背后,反应出来的就是,美国牺牲了韩国的利益,来保证在越南战争中遭受重创的美国,能够得到喘息和恢复的时机,所以只能是向苏联和中国退让。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日本的外交,必须转变为中美苏三国并重的理念。

  可是理念容易确立,但实际上能够怎样做呢?与苏联的外交,因为日本国内在“北方领土问题"即千岛群岛的四岛问题上的巨大压力,日本很难对苏联表现出非常友好的态度,都不用美国入在背后煽动,日本人自己就对苏联充满怨恨。

  但尤其困难的,还是中日建交问题。

  中国对于日本赔偿问题的坚持,以及要求赔偿数额的巨大,根本是三木内阁“不能承受之重”,要是答应了中国人的要求,恐怕第二天日本人就会视三木为国贼,刺杀了他吧?估计都等不到美国人来收拾他。

  让他尤其担心的是,中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了,日本对中国欠下的血债,将是未来日本国家和民族的最大危机。

  他都不敢想象,要是有一天中国可以对抗美国了,日本会遭到毁灭吗?中国的核武器据说都要突破3000枚了,如同美国和苏联一样,其核武力正在茁壮成长,而日本这样的地理小国,在核战争条件下,是最容易毁灭的。

  所以中且之间,必须达成和平,这是日本的根本利益。

  但是如何解决赔偿问题呢?日本高层统-的意见,是愿意支付一定的赔偿,但相比中国人提出的要求,愿意支付的金额,恐怕只是九牛一毛。

  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达成突破呢?他承认中国人的素略是看道理的,共产主义没有给中国带来毁灭;而是带来了复兴这个古老大国,真实地走在了复兴之路上,甚至很多产业,已经对日本的产业,在全球都构成了威胁。

  从他内心不愿意承认这是日本的“死结”,如何突破呢?_三木并没有头绪。

  他已经向中国提议了一个新的建议——中国要求日本赔偿的要求,由于日本此时的政治气氛,是不可能达成的,而中国也不可能退让,所以两国无法正式建交。

  但两国可以通过一个贸易协议的约定,先行开展贸易往来。

  为此,日本可以通过"无息长期贷款的模式,向中国提供部分资金,以润滑两国的民间关系——此时日元大涨之后,正是日本资金最丰沛的时候。

  他对此抱有期待,日中的“友好”,既然不能一跋而就,那就一步步来吧,希望强势的中国政府,能够同意日本的这一建议。,三木站了起来,今日苏联和中国逼迫韩国自毁国运,焉知他日同样的命运,不会落到日本的头上,如果美国的力量衰落了,谁能保证同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他不由得幽幽长叹。

  今日之日本,花团锦簇,随着日元不断的大涨,似乎进入了一个光明的时代,但日本的长期危机,恐怕一点都没有改变。

 

第243章  松下政经塾论中国

 

  东京郊外神奈川县茅崎市,有一块占地近两万平米的日式花园,错落有致地散布着几栋西式建筑,在希腊浮雕的拱门旁,有一块铜牌上,标示着“松下政经塾"。

  或许是因为蝴蝶效应,这个原时空在1979年才由松下幸之助建立起来的培养政治家的私立学校,却是在1975年初就成立了。

  在原时空,松下政经垫,被誉为日本政界的“龙门”,每年只招收10名学生,号称要打破日本传统政治中财阀、门第、血缘的陋习,培养政治新军,为“无名、无势、无钱"的平民子弟,铺就竞选通道,每年的这10人,都来自平民子弟,力图为日本培养新一代的“政治家”。

  当然,所谓的平民子弟,不过是“广告"罢了,松下政经墊招收的人,在日本都非同凡响,大致来说,虽然其成员不属于财阀和世家这样的“老板阶层”,但基本上都来自于"经理阶层这样的“金领阶级",至于平民子弟,在日本和政治有啥瓜葛呢?说白了,松下幸之助这个老头,是认为日本政坛,全部都掌握在日本传承千年的门阀世家手中,可能会导致未来的衰落,日本必须要有真正的政治家来领导,他办的松下政经墊,就是仿照明治时代有名的“松下村塾”,试图为日本政坛补充来自于门阀以外的新血,改良日本上层的构成,可以称之为有控制的阶层穿越”。

  松下老头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辈吉田松阴创立的松下村塾太成功了,有人推崇吉田松阴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没有之一的那种。

  那个时代的名人,例如伊藤博文、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山县有朋、桂太郎、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等,日本维新派的半壁江山,都是吉田的弟子,都出自于这个松下村垫。

  松下幸之助经营松下企业成功,就想复刻一个”松下村塾”,以每个学生投资相当于后世100万人民币的代价,试图培养出一些"新政治家”,刷新日本的政治。

  单从这些学生后来去选举的成果,他的目标是达到了,200多名学生,有一半都成功投身政界,国会议员就有30多人,还出了一名首相,即因为发起钓鱼岛争端,而被中国人熟悉的野田佳彦,不过此人只是甚花一现。

  整体来看:松下政经垫毕业的学生,几乎都是极右派,掩盖否认旧日本的侵略行径,反华反共。

  他们的家世薄嘛,要出头就必须急功近利,因为“白手起家”,才会更加激进——基本上,这个派别,就是日本民粹的代表。

  不过这并不能否认这个松下政经垫的学生们,已经是日本顶尖的政治人才。

  所以中曾根康弘,最近也亲自来给第一批学生们授课。

  中曾根康弘,本人就算是日本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右翼政治家——从五十年代开始,他就是著名的右翼了,他当时把自行车涂成红色,插着日本国旗,周游日本的香川县,声嘶力竭的,宣扬他的反对“共产瘟疫”的右翼主张。

  中曾根来授课,自然是想为自己的派别,培养新锐的人才。

  或许从这个时候起,松下政经墊的学生们,其右翼化的基因,已经开始萌芽。

  今天中曾根的课程讲完后,进入了他与学生们随意沟通的问答时间,他喜欢通过这样的问答方式,借着回答这些学生的问题,向他们传导中曾根自己的政治理念。

  原时空后世的金融大臣伊藤达也提问:“中曾根先生,您对最近的朝鲜恐怖袭击事件怎么看?“十几名学生都饶有兴趣地看着中曾根,这是他们最近最感兴趣的话题。

  中曾根胸有成竹,他早知道学生们,这一次-定会对这个问题最感兴趣,他说道:“"这个事件非常严重,但我所谓的严重,与媒体关注北韩乃至苏联无关,我认为更严重的问题是中国。

  伊藤达也很有兴趣,恭敬地说道:“请先生进一步阐明。

  中曾根接着说道:“我个人最重视的,就是这一次,中国几乎是与苏联并列的,公开站在了北韩的背后,而北韩的新闻中,也将中苏并列,-般的舆论都以为,这是因为是朝鲜问题,在中国东北的边上,因为地缘临近,才会让中国的地位凸显出来,但我一点一都不以为然。

  “我所认为的,就是中国已经在局部,在根本的实力上,确确实实已经与苏联并列了,这是一个对未来日本非常不利的趋势。”

  “六十年代初,中国有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大旱确实影响了中国,当时中国的政治宣传也比较疯狂,我国和西方的分析,都认为共产中国陷入了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肯定会影响其国力的成长。

  但事后的情况看,灾害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厉害,事实上,正是以灾害年代为起点,中国步入了不逊色于日本的高速成长时代。

  “我个人甚至认为:中国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或许是-次战略欺骗,至少当时的荒谬和疯狂,也很可能是一场内部清洗的政治斗争的掩护,清洗以后就进入了政治稳定时期。

  很明显,从那个年代开始,中共的政治很稳定,在此基础上,经济发展速度极快。

  “由于意识形态导致的国家政治和经济隔离,我们迄今对六十年代的中国了解不多,当时也很少人关注中国。

  对于中国开始逐步关注,是1969年尼克松冲击以后的事情,具体到日本,由于日中之间,一直不能正式建交,所以日本人包括你们在内,对于中国的了解都是很浅薄的。

  大部分日本人都不知道,曾经那条奄奄一息、几乎要死去的东方巨龙,现在已经恢复到了何等程度。

  “我的美国朋友,带给我美国高层对新中国经济的评估:今年即1975年,共产中国的gDp会达到约5300亿美元,大约超过了美国的31%,苏联的46%。

  相对于日本今年预计会达到7000亿美元以上的经济规模,中国也达到了日本的四分之三以上。

  所以现在中国的经济体量,是妥妥的全球第四,即使在经济上,它也已经是一个强国了,而且是工业化的强国。

  “如果不是日元最近2年的大幅度升值,。

  中国的gDp完全可能已经超过了旦本。

  诸君不要以为,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七八倍,就觉得日本相对于中国还很强。

  实际上,对于我们这些熟悉那个二战前孱弱的中国的老人们来说,中国现在这样的成长,简直是疯狂的,让我们非常展惊,甚至还有恐惧。”

  “随着共产中国开放国门,我们对共产中国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

  虽然日本未能与中国建交,但我们这两年派遣了一些没有参加过中日战争的教授和调查员,以各种名义和手段,对共产中国进行调查。

  得到的结果是让人震惊的,甚至可以让我这样的老人,感到足够的冰冷和恐惧。

  “对中国的调研得到一些结论,最重要的几个包括:其一,中国已经是一个完全建立了重工业和其它工业基础的国家,而且工业化正在广域而深入地进行,调查居然没有发现有中国缺乏基础的工业门类,你们知道这一点意味着什么吗?学生们发出了感叹声,这意味着中国是一个工业门类非常全的国家了。

  “是啊,中国的工业门类非常全,几乎在一切的工业领域都建立起了基础。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6:20 , Processed in 0.03687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