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248 页

  对于穿越者而言,台湾的军政情报,根本没有太多价值,有价值的当然是经济和文化的情报网络。

  扶持陈营真这样的左翼作家,是既定的策略之一。

  台湾整个六七十年代,都处于白色恐怖高压之下,文化超出鸳鸯蝴蝶之外,很容易撞上高压线。

  称得上反果党文化力量的,主要就是两股。

  第一股是“自由主义分子”,代表人物是殷海光和雷震等人,他们以胡适为代表人物,不过胡适常年呆在美国,他害怕常凯申干掉他嘛——常凯申对于他们的自由主义思想,就像是痛恨共产主义一样,虽然不好明着反对他们主张的"民主自由”,其实暗地里殊为痛恨。

  这股力量的核心人物,是号称五四之子的殷海光,后来被台独分子视之为“台湾民主自由”的启蒙者。

  殷海光毕业于青华,是因为林徽因而著名的金岳林的弟子,巧的是李敖又是殷海光最得意的弟子。

  此人专攻西方哲学,所以后来看一切问题的眼光,都是用西方哲学的逻辑,他其实是哈耶克这类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者。

  殷海光的大本营是台大哲学系,学生大多赴美留学,也算是原时空未来以民进党为基础的"本土台独思想"发源的大本营之一。

  殷海光本人,此时不会知道他自己强调的自由主义,原时空的未来,变成了台独的理论基础和借口之一。

  不过说到底,台独为了稳固自己的“根基”",后来会把那个年代一切反果党的人物、思想和行为,都标榜为“本土独立运动启蒙”的,甚至包括了陈营真这样的,明显的中国主义者和左翼社会主义者。

  例如对于陈营真的反殖民,这些台独分子,对于美国和日本只字不提,反倒批判中国作为“外来者”的“殖民统治”,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其实反过来证明台湾"殖人”的殖民性,严重到了何种程度。

  当然,也是因为其中有很多靠着美日吃饭的家伙的缘故。

  第二股力量,自然就是陈营真这样的“左翼分子”。

  左翼力量天然与共产主义的"亲近”,自然比自由主义,更加容易受到果党的忌惮,在文化上打压更厉害。

  例如陈营真倒霉,就是因为他是1968年被台湾当局打压的“民主台湾联盟”的成员,一共有36人被捕,各民盟成员各被判十年刑期不等——几乎全部是重刑,像是陈映真,就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并移送绿岛。

  从新中国的角度出发,扶持左翼是理所应当的,即使台湾这些新左派,其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知,与我党现在的民本社会主义或其它理论并不相同,但在大方向上仍然有不少共通之处,这是可以合作的基础——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全球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高峰,左翼思想对台湾青年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原时空台湾后来的“异变",从思想的角度,就是支撑左翼的"现实"完全崩塌了——苏联解体,而中国走向改革开放(资本主义),贫穷落后从头开始,远远落后于台湾,更不要说日本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大陆哪里还有丝毫的思想吸引力呢?相反,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而且中苏乃至东欧社会主义的大面积塌陷,让右翼完全压倒了左翼,从此台湾政治势力的“异变”,没有压制地发展,就像是癌细胞失去了有效灭杀它的它巨噬细胞的压制,癌症就无可避免地快速发展了。

  所以,虽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但对于台湾文化界,能够施加一些影响力,还是有必要的。

  "永善,先养好身体,这段时间好好思考一下,我可等着你出山,主持新杂志的大局啊。”戚佳林在招待了陈营真夫妻一顿"接风洗尘”宴后,告别了两人。

  了他匆匆地赶到城中衡阳路的田园咖啡厅。

  走进一间包间,里面等待他的两位青年笑着站了起来。

  戚佳林不叠连声地道歉:"真抱歉啊,恰好赶上一位老友刚从绿岛出狱,为他洗尘,时间拖晚两人自然是回复不要紧,在女招待送上咖啡点心后,包间的门关了起来。

  戚佳林问道:“小任,检查过了吗?”名为任广明的青年点点头,他看上去一派富家子弟的样子,算得上英俊帅气,刚才女招待进来的时候,就往他的身上描。

  但他身上有一种军人的气质,如果有人查他的简历,会发现这位任广明,确实有一段在果军服役的历史,曾经是果军的一名中尉军官,而实际上,当然这段历史,纯属胡扯,是利用CSIA在台湾的“关系”,炮制出来的。

  任广明指着另一名脸色有点兴奋的青年,对戚佳林说道:“老戚,这就是我向你汇报过的张安勒。

  哈哈,他有个匪号叫白狼,现在可是竹联帮大当家陈七力的助手。

  张安勒有点不好意思:“早年未曾懂得真理,少年意气,把打打杀杀,看成是男儿事业,沉陷至今,才迷途知返。

  戚先生,认识一下,我是张安勒。

  任广明向戚佳林介绍:"小张可不是新同志,他已经入党两年多了。

  目前我们在台湾最精锐的那只小队,就通过小张的关系,隐蔽在竹联帮的一个小堂口里面。

  戚佳林立即高看了张安勒一眼,他能得到任广明的信任,绝非偶然,因为任广明表面是一个贸易公司的老板,但其实是CSIA在台湾行动力量的主要负责人一任广明本来就是从国内优秀青年军官中选拔的,又经过了各方面充分的训练。

  人很年轻,可是非常老练。

  今天任广明带张安勒来见戚佳林,说明组织已经批准将张安勒,纳入台湾这个情报网的核心人员——目前CSIA在台湾有好几个情报网,为了安全彼此互不联系。

  但规模最大的,无疑是戚和任两人所在的这一个。

  CSIA能够顺利地在台湾设置情报网,主要因为CSIA的渗透方式完全不一样,他们主要是利用”外资"渗透,例如建立贸易公司或金融投资公司,利用资本的力量,以美资、日资的名义,派遣人员光明正大的进入,自然包括不少的“海外华人”和“归国侨胞”,重新”定居台湾"。

  有了这样的基础网络,再逐步以金钱、信仰和其它方面的手段,吸纳经济和文化界的相关人员。

  当然如果能发展政治和军界的情报人员,也自然不会放过的。

  现时空新中国的影响力和“正面形象”,在海外华人心中,远远超过了原时空,最主要的就是几次对外战争的胜利,影响太大了。

  从朝鲜战争开始,两次中印战争,中间间杂的老挝、柬埔寨、山南、西华、南华五个华人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甚至还包括"东京十三斩”、“堪颂人头事件”等轰动东亚的事件,都让海外华人中还自认是中华子孙的那一部分,感到震惊和佩服。

  而且最近几年,新中国开放国门,他们自然可以了解到中国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完全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各种累加起来,影响力就大了许多。

  台湾果党当局,自然尽量封锁新中国的相关成就的消息,不过人都不是傻子,对于有心的人来说,自然可以了解到一些“真实”,在白色恐怖之下,人们不会多说,但反而会在私下里多想。

  任广明能够将张安勒,发展成为忠贞的同志,也是与现时空这种完全不同的背景有关的——左翼青年对祖国的向往和信任,不是原时空可以相提并论的。

  双方交换了一些需要让对方知道的情报,任广明有点冷然地说道:“我们已经教训了那个于光中,让他断了一条腿,他所知道的,这是左翼学生组织对他的最后警告。

  老戚,你提供的情况,我们确证是正确的。

  这个于光中,果然背地里不是个好鸟。

  他把陈营真文章中,引述的马克思之处逐一标出,加上批注,寄给了台湾国防部总作战部的主任王异,你知道王异是常经国最信任的人。

  于光中告密陈映真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这在现在的台湾岛上,甚至可以算是“必死之罪"。

  如果没有我们的话,陈营真很难躲过这场灾祸。

  戚佳林不由得感慨说:“情报来自总部,我也不知道他们如何知道的。

  你知道我的工作重心就是文化界。

  所以当初知道这个情报的时候,让我大吃一惊。

  我原来对于光中还是有好感的,那首乡愁你还记得吗?”

  任广明哈哈一笑,对张安勒说道:“小张,你还记得吧?"张安勒点头,背诵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戚佳林笑道:“看起来小张其实很喜欢读书呀。”任广明也笑了:“不要以为平时他在帮派厮混,就不读书,其实他算得上手不释卷的。

  “张安勒笑了-下。

  戚佳林把话题拉了回来:“所以我原来以为能写出这样诗句的诗人,应该是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君子。

  没想到,或许他确实也热爱祖国,但显然人品极为卑劣——文人相轻,用文章打架就是了,居然向果党举报,来试图从肉体上消灭对手,人品实在是卑鄙无耻!任广明摇了摇头,说道:“很多文人,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体,或有正面有益的作为,但或许同时也有卑劣无耻的一面。

  于光中这样的也不算罕见,当年邶大的校长,蔡原霈不也是这样的双面人吗?算了,这一次断了他一条腿,应该会让他,以后不敢再采取这样的阴毒手段了。

  任广明又说道:“不过老戚,其实我有一点不理解。

  上级在台湾所谓的文化事业上,花费这些功夫有什么用?现在稍许逆违果党的文化内容,都很难传播,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力,其实也很小。

  你看其实受到美国人支持的所谓自由主义,都是常经国和果党严打的对象,更不要说陈营真这样的左翼社会主义思想了,在果党看来完全是大逆不道,我们注定不会有很大成就的。

  戚佳林笑了笑:“你真这样想的?你觉得中央不会认识到这种结果吗?”

  “我当然不会简单地这样认识,但确实没想透,你给说说呗。”任广明说道。

  张安勒对这个问题显然也很关心一大家都想知道,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

 

第248章  任广明与美人儿

 

  戚佳林说道:“上级并没有把战略安排,向我说透。

  我这里表述的,只能算是我自己的想法。”任广明和张安勒都点头认可。

  “我个人的看法,上级是着眼于台湾统一之后的处置。

  台湾问题难的,从来不是统一台湾,而是收复台湾之后的治理台湾。

  台湾累积的那点力量,相对于新中国差了十万八千里,随着大陆海军的逐步发展,统一台湾,从军事条件上日益成熟,从经济影响上日益缩小。

  所以,统一台湾不是难题,其实看到现在上级不是最关注台湾的政治和军事情报,相反更关注文化和经济方面,就可以知。

  重点在“治”而不是”战”。

  ’任广明和张安勒都有点恍然大悟。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0:45 , Processed in 0.03643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