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269 页

  黄家还分配有一片自留的小竹林,用竹子做成围栏之后,二姨娘在里面放养了百十只鸡,这其实就不算是什么产业了,养鸡主要是自己吃的,还要就是收获一些鸡蛋——二姨婊每年都要做六七只辣熏鸡,寄给李慕青,用的全是自己养的鸡。

  有一次李慕青来信,说是主席那样的伟人,也吃到了他们家的鸡,还夸赞他们家的鸡肉很好吃,让全家都激动了好几天,可把二姨婊高兴坏了。

  尖山公社还有一些产业,黄家就没有参与了,例如养鸭的规模,现在也不小,尖山公社有好几条河流通过,各种山头上溪流也不少,所以养鸭的规模也起来了。

  黄平自己的感觉,就是这几年公社的“生意”,变得更好了,除了城市生活变得富裕,人们消费水平提升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交通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了,社社通的主题,就是“要想富,先修路”嘛。

  以前春耕秋收的时候,合作社的农地,要走六七公里,带着农机就很麻烦,每次还要搭棚子,派人在那里值夜,免得天天要运输农机。

  现在公社的农地,都有道路抵达,一些只有农地而没有平常的交通需求的地方,也有水泥铺了小路,四轮车因此可以直接地”突突'到农地附近,卸下农机就可以耕田除草或者收割处置。

  黄平自己喜欢与土地打交道,他觉得土壤的味道,让他安心。

  就像是夏天的傍晚,蜻蜓飞舞,满天黄色和紫色的蜻蜓,是最美丽的景观,能够让他感觉生活有滋有味。,他有时也会想想,孩子们长大,而他自己和老婆老了以后的情景。

  公社是不会继续”长大”的,总有孩子需要出去,到城市去过自己的生活,公社里一直在宣传国家的政策“城市化”,说是公社以后也只会保持5000人的规模,不会扩大。

  多余的人口,就要进到城市里去,有些人会被安排到远方。

  有点遗憾的是;附近容纳人口的空间,恐怕是有限的,国家要做的,是“城市化",而不是“城镇化",附近的洋川镇,1万多人的规模,也不允许继续扩大,据说是因为,小镇只是周边农村公社的“交易市场”,公社不壮大,小镇同样没有壮大的理由,没有那样的需求嘛。

  所以增加的人口,至少要去绥阳县城,或者是地级市,国家也会组织一些人到远方有充裕土地的地方,组成新的公社。

  以后到底会怎样做,黄平只是一个社员,他是不清楚的,不过县城的人力资源局来过几次,公社也开大会说过,以后县城的人力资源局,会与公社合作,妥善地安排增加的人口。

  黄平不希望子女以后,离开自家太远。

  儿子如果能继承自家的家业,是最好的,但他现在也不能打包票,要是儿子读书有出息了呢?像是大哥黎全那样跑到遵义甚至是更远的城市去生活了呢?农村恐怕终究比不上城市吧?儿子还会老老实实地回乡务农?要是读不好书,倒是有可能继承他黄家现在的这一摊子。

  不过自己哪能那么想呢?期盼着儿子没出息?尖山小学、洋川中学或者绥阳一中、二中,然后就看子女的造化了——到底有没有读书的本事?虽然自己喜欢儿子,但要是女孩子能读书,自然也是要她们读上去的,为人父母,总要尽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

  或许因此,她们以后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呢。

  公社的喇叭响了起来,已经是傍晚的时候了。

  这是多少年的老规矩了,早晨、中午和傍晚,要广播三次,国家大事、政府通知、公社事务,都会从这个广播中,让全社人民知晓。

  黄平知道,有些年轻人不是很喜欢这样,嫌弃太吵,不过黄平自己倒是觉得很好,从小他就习惯了这样-党和政府的组织,就在自己身边。

  看到桌上大哥的信,他寻思着要不要带着全家去一趟遵义大哥家,大哥在信里也是邀请他们,尤其嘱咐他让父母一定要来,说是趁着父母腰腿还健康,多走动走动,他还要给父母多拍些照片,说是姑姑也是这样要求的。,就是惊动太大了,尤其是老三,小姑娘才一岁多,老大也才不到五岁,带着这三个小祖宗,哪里能玩什么呀?照顾都来不及了,最好还是等他们大一些。

  最好还是让父母自己去遵义,现在交通已经很方便了,让老大陪着他们多逛逛,省得自己这一家去了,搞得大家都鸡犬不宁的。

  等今天晚上,就和父母商量一下吧。

  还有一件事,是需要通知大哥的,那就是绥阳县城,已经开始在登记扩编的组屋了,倒不是马上交钱订购,而是要开始规划了。

  因为像是自家这样三个小孩的家庭,等到小孩子长大,肯定是要走出公社的,最大的去向,就是县城,所以县城要进行人口和组屋规划,据说还会影响到县城的”特色产业规划”,以后进城的人,都是要就业的嘛。

  如東省星规划和業记完成辰替震开始交键子斋钱的时间很长佘横碧十吾舞i每年冬主部省e这是没缇犀建设可以保证每年开下和交废一部盆克需求景射合昌就早住;需求晚的人,就晚住。

  黄平寻思这件事已经很久了,他自己内心基本已经决定,要交钱预定县城组屋。

  三个娃儿中,总有要进县城的吧?先定下一套也好,每年这点钱,还是凑得出来的。

  不过大哥见多识广,晚上还是写信,向他请教一下。

  七十年代的最后几年,新中国的公社,逐渐地走向一个个的“农产业聚集区”和“公社镇区化”的阶段。

 

第268章  赵安民的春与冬

 

  又是她的来信,赵安民的脸,有点微微的热,自己是喜欢上人大的这个学妹了吗?实际上只是一面之缘呀。

  看着信封上娟秀的字体,赵安民缓缓打开了信封,黄梦茹写满了几张信纸,她的字很好看,让赵安民形容的话——就像是溪水潺潺,有-种芬芳的美丽。

  上一次他在人大礼堂演讲之后,回到山荫市,就收到了黄梦茹的来信,章秘书拿给他的时候,还有些不安,因为他以为是普通的来信,直接给打开了,只不过在看到“学长”的称呼和娟秀的字体之后,立即觉得自己“"闯祸了,这明显应该是赵安民的私信嘛,不过他以前从来没有接到过。

  赵安民当然没有责怪章建鑫,他自己也很好奇,这个学妹看上去腼腆,其实胆子不小呀,居然直接写信到山荫市委。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

  这种联络方式,在赵安民穿越前,早已是被时代淘汰的古旧模式。

  但在现时空,赵安民还是很享受这样的方式的,或许是因为,书信文字中的斟酌与婉约,相比微信和电话,更值得反复地体会吧。

  赵安民已经对黄梦茹做了调查,他自己在政治上是很敏感的,当然不能疏忽大意。

  调查的结果是良好的,黄梦茹的家庭很简单,父母都是重庆一所中学的教师,黄梦茹实际上是她父母直接教出来的,或许正因为是教育子女,所以高考的时候,考分很高,能够考得进人大经济系这样的顶尖学系。

  黄家的亲戚情况也不复杂,基本都集中在重庆以及周边的江津,算是重庆典型的工人子弟家庭。

  老实说,黄梦茹这样的家庭背景,让赵安民放松,也是他愿意与她保持联系的动因之一。

  对于婚姻他早就有决定,父母只有他一个孩子,他们为了工作和事业,已经牺牲了更多生育的可能,所以他必须结婚生子。

  但他绝不会找那种政治联姻的婚姻,众多的感召同志,已经使得他拥有了最硬的关系网,政治联姻只会有负面的作用。

  这几年,要给他介绍女朋友的事情多了去了,无数的政治家庭,都是对他有所觊觎的,就算是在这个山荫市委,有时候他都不知道的,冒出来的有背景的年轻漂亮女孩,入职了市委,也有好几个。

  她们努力想与他接触交际的意图,他还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

  母亲李慕青也非常关心此事,虽然她还不算是催婚,但他也想早点了结此事,但他的工作和政治地位,让他已经很难单纯地像普通人那样恋爱和结婚,他的周围,早已有了一圈“地位形成的茧房”,让他很难接触到适合他的对象。

  原时空的孤儿生涯,使得他对于爱情是比较淡漠的,很难像单纯的年轻人一样憧憬爱情,愿意为此投入极大的激情和生命力。

  他不喜欢甚至恐惧那种炽热的爱情,觉得“飞蛾扑火,总会烧伤自己,他只希望与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能够保持一种温暖的感情,或许亲情胜过爱情,才是他所需要的。

  毕竟,与伟大的事业相比,所谓的爱情,在他思维的分量里,本身就是很轻的。

  如果爱情影响了事业,或许他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切断爱情的选择吧。

  起码黄梦茹给他的感觉,到目前为止是最好的一个。

  小姑娘肯定对他有好感,不过由于“地位的悬殊”,所以她根本不敢表达。

  需要他自己去点破吗?赵安民看完信以后,有点烦闷。

  赵安民此时不知道,章秘书此时的心思,正有点惴惴不安。

  因为他刚刚接听了李慕青的电话。

  李慕青一般过段时间,就会给他来个电话,主要就是从他这里,了解儿子最近的一些情况,赵安民也知道他母亲,会打电话给章秘书,有时候还会打电话给其它人,例如他的警卫严天星。

  李慕青觉得,赵安民自己觉得是个大人了,有些为难或者难为情的情况,恐怕不一定愿意对她说,所以她会从他周围的其它人那里了解。

  刚才的电话中,李慕青问了一些情况以后,随口带了一句,她本来大概也没有期望。

  她询问的是"安民有没有谈女朋友呀?”,语气中带着开玩笑的味道,或许她只是随口说一句,并没有抱着希望。

  章建鑫当时就冒冷汗了,赵安民一直与人大的一个女孩子书信往来,他可是知道得非常清楚的,李慕青虽然只是随口问一句,但他难道要欺瞒大领导吗?可或许赵安民不一定愿意,让他母亲现他为难得一下子说不出话,李慕青那是多么精明的人呀,一下子声调提高,又追问了他一句:"臭小子谈女朋友了不是?告诉我情况!章建鑫这就没法隐瞒了,于是他把情况报告了李慕青,虽然他反复强调,还不知道赵安民,是不是在和那个女孩子谈朋友,只是书信往来而已,但他从李慕青有点欢快的反应中,就知道大领导,恐怕已经是当真了,不由得内心暗暗叫苦,万一不是那么回事呢?赵安民和章建鑫都不知道,李慕青立即动用了“特权”,于是在第二天,黄梦茹及其家庭的一切情况资料,都已经递到了李慕青面前。

  看完黄梦茹的相关资料,李慕青就有点眉开眼笑,在办公室里转了几圈,打了一个电话。

  接下来她定下心来,赶紧了结了手上的事情后,让司机直接开车,带着她到了人大校园。

  黄梦茹满脸狐疑地,跟着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走出了大楼,要不是班主任直接来通知她,她肯定不相信是什么领导要见她,她只是一名研三的学生,有什么领导,会要找她?她看着带她去见领导的工作人员,朦朦胧胧觉得她有点保镖的味道,看上去就很精悍。

  那名工作人员也不时看她一眼,她怎么觉得,工作人员的眼中,有-种惊奇和打量的情绪?两人走到了一条林荫道上,她看到路边停着一辆轿车,有一个女子,站在车边,黄梦茹不觉得有点犯怵。

  走到面前,那是一名中年女性,她觉得有点面熟,似乎在哪里见到过。

  中年女性看到她,眼前一亮,有点"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她,还围着她转了一圈,让她感到一头雾水。

  李慕青张口笑道:“不错,不错!难怪我家臭小子看得上!”此话一出,黄梦茹吓了一大跳,谁看上她了?李慕青赶紧跟了一句:“我是赵安民的妈妈,我叫李慕青。”黄梦茹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通红,她的脑袋也一下子发懵了,他的妈妈,怎么会直接找到自己了?她一定以为自己是学长的女朋友了,可我们并没有开始谈恋爱呀?看着她羞红的脸颊,害羞的表情,李慕青却是越发的满意了,还是一个单纯的孩子,这就好!好她可不想赵安民娶一个思想复杂的姑娘。

  阿.阿姨,我和赵安民学长,并没有..."黄梦茹还没有说完话呢,就被李慕青打断了:“我知道,那个臭小子,在这方面一直是个闷葫芦,还没有向你示爱,是不是?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嘛,我来安排!黄梦茹更害羞了,连脖子似乎都红了起来,她嗫嚅着,感觉自己说不出话来,害羞之中,内心又有了三分甜蜜,赵安民的妈妈,似乎挺喜欢自己?李慕青说道:“我叫你小茹吧,走,陪阿姨去吃个饭!"不由她分说,就拉着她的手,上了车。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黄梦茹晕晕乎乎的,等到吃完饭,李慕青的车,把她送回人大寝室后,她才意识过来,今天吃了什么、自己说了什么,似乎都没有纳入自己的记忆,整个过程,自己就是懵的。

  她也没有意识到,短短的时间里,李慕青已经把她"套了个干净”,对她的了解,已经很深入了。

  当天晚上,李慕青的电话,就打到了赵安明的居所:“臭小子:谈了女朋友,也不向我报告!"然后是噼里啪啦说了他一顿,最好要求:“我已经见过了小黄了,挺好的姑娘!赶紧把事情定下来,别那么拖拖拉拉、扭扭捏捏的啊,我可等着新媳妇进门呢,最好今年之内,就能够结婚!没等赵安民反驳,李慕青那里已经挂断了电话,留下赵安民在电话的另一端,风中凌乱。

  他还没有心理准备呢,李慕青都已经要求他结婚了,让他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尬笑。

  事情要这么快地推进吗?他脑袋有点大。

  过了一会,赵安民强迫自己的思绪,从这件事上转移开,他其实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考虑呢。

  他的职位,就要调动了,下个月开始,他就不再担任山荫市的市委书记,而是上调国家调查总局,任职副局长兼任第九分局的局长。

  他很清楚新任职的内涵——1978年的年底到1979年的春天,筹备已久的反贪腐大运动,就会全面展开,这一次,他将是执行运动的前锋和主将之一。

  担任这一职位,就会让他与母亲李慕青一起,成为无数腐败干部,内心中的仇人,也会得罪不少的政治力量,但要成为一个真正无所畏惧,干预开辟前路的政治家,这又是必须走的一步,说老实话,党内无数同志,也是要看他赵安民的魄力的,手上不沾血的老好人,有什么资格成为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呢?所谓的反贪腐运动,其实就是以贪腐为运动的主线,严格说起来,是一次综合性的大运动,广泛的程度,超越了过去的反官僚和文化运动。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6:00 , Processed in 0.03875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