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341 页

  终究,台湾从士兵到民众,抵抗的心理,不算是很激烈,虽然台湾的宣传,一直都把中共说成是“青面獠牙的匪徒”,而大陆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新中国打开国门十几年,虽然现时空并没有所谓两岸开放",绝大多数的台湾民众至此,也不会孤陋寡闻到,认为大陆是个人间地狱的程度。

  此时台独毕竟也没有成势,发现打不过,放下武器是很自然的选择。

  这就是“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现时空从七十年代起十多年的准备,才有了今天的"军事奇迹",而这样的奇迹,即使以解放军的实力,在台湾以外,也很难重演。

  正因为形势快速地发展,所以赵安民才当机立断,他在战争的第四天,即9月20日,就登陆台湾,开始在台中,组织台湾特区临时政府,并准备几天后,就搬到形势稳定下来的台湾总数台北市,正式开启台湾特区的运作。

  随着赵安民抵达台中,台湾的我党力量,开始向台中集聚,实际上,在赵安民手下,很快集中了三种力量的指挥中心,前两者,当然是国卫部队和移民民兵组织,他们需要在赵安民这个特区特首的领导下,迅速地占据台湾每一个城市,并以城市为中心:深入到乡镇,深度地控制住台湾,然后实施大清洗大移民。

  第三种力量,自然就是在台湾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所谓台湾的本土左派力量,他们必须马上成为特区政府,暂时用来联系台湾民众的桥梁。

  就在9月20日当天,常经国在衡山指挥所,与郝博村一起,自杀身亡。

  李登辉等一些官员,倒是机敏,一开战,就跑到了台东,解放军没有攻击台湾东部,这使得李登辉在台东,得以汇聚了一些官员,然后这帮家伙,就坐上事先安排的民船,润向日本去了。

  李登辉集中的人手,大部分都是本省籍的,实际上,就可以视之为一个潜在的台独政府,早有准备的辜家,以及一些台独大族,都润到了台东,然后从这里用船逃亡日本——战争来得太突然,所有的飞机,哪怕是私人飞机,都不敢用了,而且也只有部分人逃了出来,因为在台东的时间,也只有2天,第3天,解放军就已经沿着公路冲过来了。

  实际上,除了李登辉和辜家这等做好了最充分准备的家伙,大多数的汉奸家族的大部分人,还是“失陷”在了“赤潮淹没的台湾”之中,他们逃脱不了特区政府和人民的严惩。

  1984年9月21日,赵安民通过电台和电视(台中部分电力已经恢复),向全世界宣布:受新中国中央政府任命,台湾成立台湾特别行政区,级别为省级,赵安民担任第一任台湾特区管委会主任,特区政府已经在台中临时成立,并将在几天之后,正式在台北成立!全球瞩目!新台湾的第一页,掀开了历史的进程。

 

第352章  新台湾的初治理

 

  9月25日,台湾战争发动的第8天。

  一组军车,缓缓进入了台北,今天,就是赵安民的特区政府,正式入驻台北原来的总统府的时间,从今天开始,台湾特区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台北的街头,除了全副武装巡逻的国卫战士和民兵,车辆和行人都很少,老百姓惊魂未定,这个时间都不敢上街,其实台北基本.上已经肃清,每条街道的国卫部队和民兵,都已经对建筑物,尤其是地下空间,进行了深度的掌控,老实说,台北恐怕从未有此刻那么安全,不过人心不会那么想,总觉得此时,还是不安全的。

  实际上,除了中央山脉中的游击战,以及台湾南部一些台独分子借机组织的“独立军”,偶尔还有活动外,整个台湾的“抵抗运动”,其实已经不复存在了。

  解放军的野战部队,已经开始撤回大陆,暂时在台湾,会驻军3个集团军和3个海军陆战旅,以此重兵,驻防台北、高雄和台东为中心的台湾重点地域。

  他们的重要使命,短期就是搜寻一切果党和台独剩余的武装抵抗力量并消灭之,同时对台湾的防务进行建设,从台湾的角度,自然未来的敌手,是美国和日本。

  尤其是海军的任务非常重,台湾由此将成为东太平洋舰队的司令部,基隆、高雄和台东附近,都会重新改造修建大型军港,而东海舰队变成东太舰队后的几个主力支队,将使用台湾的港口,作为新的母港。

  除了海军,空军、二炮和防空部队的建设任务,也是很重的,未来的台湾,首先就是个军事重镇,台湾岛将成为遮护大陆江浙沪与福建广东的"前线基地”,战略上极为重要。

  军事上的事情,不用赵安民多费心思,作为地方政府,他只要配合和支持就可以。

  但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仍然是赵安民此时最重要的任务。

  不过他的底气非常充足,因为到了第8天,他手下暂时的330万"兵力”,都已经到达,并且正在台湾本土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台湾社会的每一个”单元”。

  其中包括100万国卫部队,以及230万精锐民兵组织。

  这样的330万武装起来的军事和半军事化组织,相对于台湾的1900万人,超过了1:6的人口比例,足以快速地实现台湾地区的“绝对安全”。

  国卫部队是军事化部队,主要用来维护社会安全,100万这样大的规模,甚至让民兵组织,在一开始都只要部分的巡逻就可以,因为国卫部队已经可以做到台湾居民全域的覆盖。

  确实,赵安民对于民兵组织更依赖一些,因为民兵组织本来就是预备干部的摇篮,赵安民从大陆带来了十万"现役干部”,作为台湾特区政府的骨架,搭起了整个行政体系,而这10万现役干部,接管了台湾的各级政府和机构后,迅速从民兵组织抽调预备干部,进一步细化和扩张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人员,覆盖全部的管理职责,大约在五天之内,整个台湾超过100万人的“特区大政府"就建立起来了——这可不仅仅是人多,而是覆盖了从台湾每一个村庄开始,一直到特区最高机构位置的全域政府,将台湾政府应该承担的每一项功能,都承接了起来,并且开始了正常运作。

  只不过,由于暂时的安全考虑,这个100万人大政府(其实都已经包括了公务员、教育人员和医疗管理人员等全部事业人员,不仅仅是政府公务员)是个“配枪政府”,每个部门都带枪,这也是向台湾民众表明——这是暴力革命,任何人想要反抗,那就准备好性命和鲜血。

  不少的台湾本地“积极分子”,被任命了职务,不过很明显,除了那些明确的我党的地下党员,大部分的这些积极分子,能够被任命的职务,都是副职,或者是基层的职务,他们还必须经受考验。

  特区政府建立起来,第一个就是对民生基本物资,实行了临时的管制,保证粮油和生活必需品的稳定,实施暂时的物价管制,在规定物价之内,才允许商家销售,如果涨价,直接取消其经营资格。

  至于“不卖”——这他娘的都已经是八十年代了,大陆每天随便发艘船,某种商品在台湾的画货数量,就可能“爆炸”,很快就没有了足够愚蠢的类似商家,让物价也恢复了稳定,而物价稳定,台湾的民心也就稍定。

  特区政府干的第二件事,就是接管了台湾的一切公用事业,例如自来水、电力、燃气等等,在大陆专业公司的协助下,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被破坏的一切问题,开始向居民提供正常的公用事业服务。

  上述的两件事,几天之内就做到了位,让台湾居民,大致恢复了平静,他们开始观望共产党的施政。

  但接下来,就是让大部分台湾人,心惊胆战的一个阶段,共产党早就对台湾社会进行了调查,现在按图索骥”地开始了大清洗,全副武装的国卫部队,敲开了一家又一家,只允许他们携带不超过20公斤的行李,而这些人被带走之后,再也回不到台湾,他们的房子,迅速被分配给大陆的新移民。

  特区政府的宣告清清楚楚:凡是属于日寇余孽、汉奸余孽、台独分子、坚持反共的反动分子、过去在大陆有血债的剥削食利分子等等,都必须被清洗,他们根据罪行大小,或许需要服刑罚,或许需要被家族流放,不一而足,但有一点很清楚,他们不能继续呆在台湾了,必须"被移民”大陆,至少也是家族流放边疆。

  大清洗让台湾的多数人“心胆俱裂”,很多人因此对特区政府充满愤懑,只不过敢怒不敢言,330万国卫和民兵,保证了所有的冲突都是"偶发”的,让那些人的愤怒,最终都变成了丧气——嘴上是“无非拼将一死”,但等到国卫和民兵找上门门的时候,却基本上都只是嚎啕大哭,垂头丧气的被押走上船。

  这是一段“家家哭”白"的“悲凉岁月”,。

  基本上在台湾的居民,两家就有一家,被移民内地,反抗者就会被强行带走,而且流放的目的地,可能会增加惩罚更加荒凉。

  大陆的移民不断进入台湾,利用这些被移民走的台湾人家的住宅,安居下来,新的人口结构,正在迅速地形成。

  随着台湾剩余的家庭,很快知道了,自己不会有这样的“噩运”,他们的心态开始反转——认为自己必须积极表现,免得又落入被移民的名单,配合的程度,一下子就高了起来——有别人的痛苦垫底,自己内心的意见再大,此时也不会有什么矫情,也不敢矫情。

  大陆新移民的进入,是在精锐民兵组织带领下的,而他们同步对台湾的企业进行了清理,汉奸和有问题家族的企业被接管,变成了国企,或者混合制改造。

  没有或者特赦家族政治问题的台湾私人企业,例如王永庆的石化业,此时都在积极地电请混合制改造——他们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家族生存下去,实际上,台湾有点名气的企业的“混改"简直是热火朝天,原因很简单,这些台湾企业主,都把特区政府接受对他们企业的混改,当成了是“生存过关",认为只有混改了,企业才安全,既然只能留在台湾,大富大贵肯定不保,但至少要保住大陆所谓小富人的家族格局吧?当然,台湾企业中有相当大的两块,一块是汉奸家族企业,像是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雾峰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陈家这样的企业,自然就不会为这些家族保留下来,而是全部没收,转变成为混合制国企——特区政府拥有大部分的股权,重组管理运营层,他们按照国内的规矩,根据经营业绩获得2%到5%的收益分红。

  而原来控制这些企业的汉奸家族,自然只有在青藏高原的寒风中寻求生存了。

  另一块是与果党关系密切的各种企业,一部分是”公营事业”,另一部分是果府权贵们投资发展的企业,首先当然也是没收,然后类似于汉奸家族企业的处置方法,当然有些公营事业必须是纯国有国营的。

  所以很搞笑,为了进入新的经营管理层,这些台企的高管和“企业干部”们,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原来他们在这些企业,怎么可能分享2%到5%的股权分红?每年多拿一点奖金,就算是金主的慈悲了。

  除了极少数个别的“打工皇帝,现在共产党给予的待遇,其实是他们以前作为高管,想都不敢想的,当然要为了自己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而拼命了。

  所以在政策明朗之后,进驻工厂的民兵组织等,都被台湾干部们,瞬间迸发出来的狂热震惊了——他娘的,他们比共产党员还有更高的热情啊,绝对做到了以厂为家,全力以赴地让企业恢复正常的生产,甚至对普通员工的思想工作,他们去做的热忱,也让民兵们叹为观止。

  这种情况汇报上去,让赵安民也感到震惊,让他想起原时空金灿荣在宁波有一次演讲时,对台湾人的评价:台湾人是标准的中国人,只不过是比较势利眼的中国人。

  日寇过去搞殖民,在台湾搞殖民、韩国搞殖民,在中国东北搞殖民,比较一下就会知道,台湾人是最“驯服"服的。

  所以金灿荣笑称,台湾人的势利眼,在人性史上堪称一绝。

  所以他预测,当大陆的强势不可阻挡的时候,估计台湾人那边,积极入党的比例,会超过宁波市!台湾问题的解决,会出现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些以前整天喊着“独立”的家伙,立刻就会高呼“共产党万岁”、“统一万岁”、"新中国万.....台湾人是所有中国人中,最没有骨气的,很好治理。

  现在台湾人表现出来的特征,确实让赵安民觉得,有点像是金灿荣说的那个意思——发现现实中有点什么好处,立即就会思想转向。

  不过这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知道如何让台湾人都安定下来,不再制造麻烦。

  此时特区政府是“沿袭”了果党的老套路,即台湾人习惯的“戒严"来暂时控制社会:每日上午一时起至五时止,为宵禁时间;非经特许,一律断绝交通。

  各商店及公共娱乐场所,统于下午十二时前停止营业。

  严禁聚众集会、罢工、罢课及游行请愿等行动;严禁以文字标语或其他方法散布谣言;严禁人民携带枪弹武器或危险物品;居民无论家居外出,皆须随身携带身份证,以备检查,否则一律拘捕。

  实施戒严的时候,台湾社会没有半点的异议,因为这完全是果党的老套路,以前大家都习惯了,不过赵安民当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长期延续,必须让台湾社会,尽快与大陆接轨嘛。

  所以很多的“社会性"配套措施,在这一阶段开始实施:例如留在台湾的那一半家庭,全部更换身份证和银行账户(台湾的公私银行,已经全部在第一时间被国有化,新中国不允许银行私营),在更换银行账户的时候,新台币自动被更换为人民币,在这里给了台湾原居民一个大优惠一战前新台币兑换人民币,大约是4:1左右。

  但现在,账户里有多少新台币,就统一按照3:1直接兑换,当然,这样的优惠,只限于存款在过去台湾的中位数人均收入测算的一个幅度之内,大富豪们想要占便宜,是不存在的,有.上限限制,他们的大多数存款,还是只能按照4:1兑换。

  这样的理由倒不是故意的"不平等”,平白地让台湾原居民占便宜,而是解放台湾确实影响了人家的收入,甚至很多人这几个月是失业的,根本没有收入。

  所以这样的政策,是在就业之外的另行补偿。

  你别说,几个这样的“小动作”组合拳打下去,基本上台湾原居民的怨气就不见了。

  因为新的利益,就像是胡萝卜吊在了兔子的面前,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追逐的欲望让过去的怨气逐步消散。

  移民到来以后,六共体的体系开始迅速营建,尤其是房共体,组屋+廉居房的计划发布之后,对于台湾社会的轰动性是非常大的。

  其实常经国过去经营台湾做得不错的一个方面,就是台湾人的自有房屋率很高,高达85%,不比现时空的大陆差。

  但问题是,台湾青年的佳宅自有率。

  就不到三成了。

  这也是资本主义房地产事业发展的一个致命弊端: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初期,房价比较低廉,一家人拼了命,思全家几个口袋的资本积累,能够买得下住房,导致这个阶段的住宅自有率很高,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掏空所有家人的口袋,也再买不起住宅,因为资本的推动下,房价早已是天价。

  原时空不要说台湾或香港,大陆自己就是最好的见证。

  _所以在现时空,组屋+廉居房的社会主义房共体结构,-下子就俘获了台湾青年的心——基本上这个年代都是大家庭,一家有个三四个子女是正常的,可是父母只有一套房,青年们只要工作了,谁不为房子而忧心呢?“重兵押境”,让大清洗大移民变得稳定,虽有不断的个案冲突,但终究没能酿成大事;而经济上连续的组合拳,则让台湾的原居民的心思,迅速转移到了在新体制下,如何获得更好的生活的方在赵安民到任两三个月之后,新台湾的雏形已经形成,整体稳定了下来,所以台湾人惊异地发现,在12月底,特首赵安民宣布:从1985年1月1日起,完全取消台湾从1949年就开始的“戒严”,因为社会已经恢复了稳定,而台湾各大城市,未来还要发展夜经济,新的幸福生活的时代,将在新台湾人的努力下实现。

 

第353章  纳斯秋莎与王永庆

 

  台湾桃园机场,一架波音737飞机降落,来客中,有一群外国记者。

  苏联记者纳斯秋莎,向同行的美国记者麦德莱恩,友好地挥手打了个招呼,麦德莱恩咧开了嘴,满面笑容地向她挥手,不过两名女记者看似热情,却都没有走到一起,真正热情地交流。

  她们的热情,都保留在一张脸上,恰如此时的美苏关系。

  到了桃园机场后,她们各自有各自安排的接机车辆,分道扬镳,反正新中国一向就是这个尿性,只要不违法,根本不管记者的动向,当然也不会”礼遇接待外国记者们,在台湾采访一切的食宿安排等,都要她们自己去解决,也没有什么统一的台湾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1985年的1月7日,台湾战争爆发和结束3个多月后,新中国终于"开放”了台湾的全域,新的台湾特区,接下来外国人访问的管理,与内地无异,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各国记者,纷纷开始访问台湾,探寻他们心目中的台湾之谜。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7:51 , Processed in 0.04000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