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438 页

  南美的毒源不稳定,CIA对于金三角罂粟和海洛因的重视,就直线上升。

  纳尔逊过去利用职权,已经与泰国在金三角的几个重要毒贩联系上了,所以他来到金三角以后,很快顺利地建立了在CIA运输体系的帮助下,将毒贩们的毒品输往美国的供应链,而且正在不断地扩大在金三角泰国地域森林中的罂粟种植面积,引进CIA先进的制毒设备和工艺流程,实现工业化的生产,井提高海洛因的品质。

  事情是做成了,钱也赚到不少,但纳尔逊也只能呆在这个鬼地方,一个他连看得上的女人都找不到的全世界数得上的穷乡僻壤,这让他的心情日渐糟糕,难道自己要在这里过一辈子吗?如果不是畏惧CIA的追杀,已经有了不少钱的纳尔逊,早就跑了。

  他阴沉着脸,走进了毒品的实验室,实验室里,此时只有一人,技术员阿伦笑着向他招呼,他无聊地挥了挥手,走上前看了看昨天生产毒品的实验数据,一切正常。

  他看到阿伦桌子的右脚,有一本中文书,阿伦是泰华混血,有一半中国人的血统,从小学习中文,对中文精通。

  而纳尔逊虽然是“毒品特工”,可是在CIA的内部培训中,他选择的就是中文,而且他的语言天赋很好,所以虽然说写中文有点困难,但阅读是没有问题的。

  纳尔逊随手拿起了书,发现是一本《成瘾性药物管控手册》,他微微-笑,心想这个阿伦很有趣,居然在孜孜不倦地钻研跟毒品有关的知识吗?要知道毒品其实都可以算是成瘾性药品。

  他随手打开,正好是阿伦还在阅读的折页的一页,他随便看了几眼,突然神色有点呆滞,几小段文字,完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芬太尼是-种强效的、类鸦片止痛剂,起效迅速且作用时间极短,比吗啡效力高50到100倍,中国毒品和毒瘾监测中心认为,其效力至少是吗啡的80倍........芬太尼现已作为国家一类管制药物,个人不得购买,医院和所有其它医疗机构,采购芬太尼类药物以及处方使用芬太尼的情况,都必须详细记录,并接受医药滥用监管局和公安局禁毒部门的随时监督,一旦发现异常,即按照刑事毒品案件进行侦破......之所以必须对芬太尼类药物进行严格管制:是因为芬太尼对于毒贩和吸毒人群,是一种完美的毒品:化学合成因此成本低廉;作为阿片类药物,功效与鸦片类似,阿片其实就是鸦片;静脉注射后,1分钟起效,4分钟达高峰;肌肉注射7分钟起效,作用时间长达1到2个小时;镇痛效果极强...“芬太尼在七十年代就已经被发明出来,迄今是最好的镇痛良药,但并不能改变它可以作为成瘾性毒品使用的现实...西方医药界不是不知道芬太尼的危害性,但为了丰厚的利润,他们丝毫不限制芬太尼在医疗上的滥用,因为病人成瘾并依赖芬太尼,就能为医药公司和医院,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实际上,西方的医学界是在公开贩毒..接下来是大段地分析西方尤其是美国医药界问题的文字,典型的赤色宣传!纳尔逊已经无心阅读,他此时心中充满了喜悦,作为化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他已经完全醒悟了过来,自己或许掌握了一条迄今为止最大的毒品渠道!这或许能够真的将他变成一个富豪!尼玛!那些狗日的医药公司,个个衣冠楚楚,养尊处优,他们可以合法贩毒!只要把毒品”证明”为药品就行。

  但凭什么让他们独享利益呢?自己有CIA撑腰,就不能与他们竞争这个市场吗?他站了起来,走出了实验室,实际上他的脑子正在迅速而紧张地思考:芬太尼是化学合成的,CIA找到相关的专家解决生产工艺,不算是困难的事情,因为只要做最后的合成步骤就可以,所有的化合物原料,可以通过在泰国设立贸易公司,低廉地从中国进口,中国已经是全球化合物最大的生产商,生产成本要比美国和西方盟国低得多,或许美国那些正规的芬太尼生产商,也是从中国进口的化合物原料也不一定。

  他转头看了看实验室,心想或许在金三角这里,都可以进行化学合成,增加一些设备和技术人员而已,不过现在西方没有禁止芬太尼的滥用,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在泰国设厂生产,不用偷偷摸摸地躲在金三角。

  还尼玛种个鬼的密粟?种多了还怕被中国人侦察发现,现在直接大规模化学合成生产,走私加上合法出口的掩护,我靠,这是多么完美的贩毒呀?他变得激动起来。

  他进一步地思考着,芬太尼的成本,相对于必须天然种植罂粟并提炼的海洛因的成本,简直是天壤之别,这就可以创造一种"廉价到大家都可以消费得起”的毒品,占据大部分的毒品市场,将冰毒、海洛因和可卡因的市场都挤占一大部分。

  而且从此以后,这种廉价毒品,根本无需专门寻找金三角这样的世界边缘地区,而是可以在全球布局,某个生产化合物药物的工厂,即使未来西方各国开始禁止滥用芬太尼,也很容易被掩护。

  芬太尼现在的“合法性",正好是对贩毒的最好掩护,很长时间估计贩毒机构都反应不过来,他们要争取法律禁止,也需要很长的立法周期,之前不就是大发利市的时代吗?最多不过是分给DEA一些钱,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他深沉地思考,芬太尼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吸毒者很容易就认为,因为芬太尼是合法的药物,只不过不能滥用而已,所以成瘾和副作用,相对于三大毒品都是小儿科,是相对"安全”的毒品,这肯定会提高市场的接受度,吸毒者大部分也希望自己多活一些岁月嘛,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怕死的。

  无论如何,单单是廉价高效,就值得花大力气,至于市场销售,CIA动员一下,美国就普及了,纳尔逊从来不考虑市场的问题。

  唯一的障碍,或许就是CIA这样做,会抢了不少人的饭碗,损害了美国毒品产业链上一些大佬的利益。

  不过这与纳尔逊无关,他很清楚,他自己离不开CIA,真的去做一个大毒枭的话,他活不了多久。

  芬太尼这样巨大利益的产业链,只有CIA整个系统的保护,生意才能做得起来、做得长久。

  无论如何,自己也算是立下了大功吧,说不定这个新毒品,可以为CIA解决每年上百亿美元、甚至是几百亿美元的经费呢。

  自己只要在泰国这里的工厂里,占到一定的股份,亿万富翁,指日可待吧?纳尔逊这个时候的脸色,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他进来时的阴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此时充满了斗志,宛如他刚刚加入CIA时,愿意为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奉献生命和鲜血的小伙子的激情。

  美国弗吉尼亚州,兰利CIA总部,4大部门之一的管理处处长本杰明,漫不经心地打开一封秘密报告,他已经知道这是金三角的纳尔逊的汇报,这个倒霉蛋,在金三角不会已经呆得发霉了吧?不过当初他能保住命,还是自己为他求情的结果,这样训练有素的特工人员,CIA还是要珍惜的,万一那一天此入还有用呢?就像是那个倒霉的情报科科长克里斯托弗,跑到基金公司去谋职,不是浪费了这样的精英情报人员吗?还是自己这个大好人,把他找了回来,担任管理处医疗服务科的科长,CIA那些极端的人,因为大刺杀事件,怀疑当初整个的情报处,但我把他放在医疗服务科这样不敏感的职位上,总该放心了吧?反正新任中情局长多伊奇,也不赞成伍尔西任期末对中情局的大清洗,他觉得这样严重挫伤了中情局人员的工作热情。

  本杰明一边自鸣得意,一边打开了报告,开始浏览,他突然呆住了,神色转为全神贯注,非常仔细地一字一句地,阅读着纳尔逊的报告。

  "Oh,MyGod!“本杰明这种老官僚,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兴奋,纳尔逊这个倒霉蛋,居然发现了这样的一条大财路,看上去言之凿凿,应该不是在异想天开,不过自己要立即组织人员,对芬太尼的效果,进行各方面的检测。

  他兴奋地在办公室兜着圈,心想如果验证如纳尔逊所说,那么CIA之内的"DeepState(深层政府)“就要召开一次重要的会议,实际上就是行动和分账的会议,管理处一定要占到最大的份额!本杰明的眼神锐利,他此时同样充满了斗志。

  美国的毒品事业,开始进入了新的阶段。

 

第465章  颜色革命与邪教推力

 

  CIA肯特学院的讲堂,这是西方著名的情报培训机构,CIA老练的特工霍德华,正在向一群青年男女传授颜色革命的“秘籍”:“第一,我们向目标国家,派出中情局人员,多数是国家民主基金会直属的人员以及间接隶属成员,他们以商人、留学生、旅客、义工等身份进入目标国并进行渗透,我们在很多国家有多年的准备,早已经完成布局,只欠敏感事件导火索。

  敵。

  。

  “第二,每个国家都有困难的时候,民众中的不满情绪,例如憋闷、痛苦、不自由、不公正、不人道、不合理,任何的理由,都可以拿来说事儿,要民主、要自由,是不变的旗帜,其他的理由自己找“第三,以要贿赂或胁迫等方法,收买、控制一批敌对国家的叛徒和买办文人,包括政客、记者、学者等,这种人在中国都有,更不要说其它国家了,我们曾经在苏联就拥有庞大的这种第五纵队。

  平时并不都需要他们展露头角,有些人在关键时刻,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为了保全实力,颜色革命初始的时候,并不要求全部亮出旗号来,隐蔽在后边,推动颜色革命才是最好的。”

  “第四,要以戾气,对待所有的建设性提法,打击一切敢于阻挡者反对者,丑化所有代表政府讲话的人,以激情煽动年轻人,以金钱收买可以收买的人,允以出国移民等条件,招募利令智昏者。”

  “第五,要为每一场颜色革命,创作出象征的颜色和鲜明口号,敬请特别注意,“无颜色”其实是一种特别的颜色,无过激口号,则是现阶段的重要保护色。

  白天如果顾忌政府的反应,可以借助夜色的掩护来进行集会。”

  “第六,任何的社会议题,均可以用来发动颜色革命,最好是老百姓焦虑的,可做多维度解释的,-时没有最后结果,说起来耸人听闻的事件。

  闹事是不需要证据的,只需要找到发难的借口,对“情绪引爆点”的把控是最重要的关键。

  “第七,千万不要用英语写上抗议标语,那变成了直接跟使馆挂钩,手法太初级了。

  现在借助技术手段,三五十人,也可以弄出很大动静来,寻求让美国及西方记者看见,并通过媒体和现在新兴的互联网,直播到西方世界,给目标政府施加压力,这是现在的主要方式。

  “第八,最好以过激的行为,激怒警察,将警察维护秩序的行为,丑化放大,指控抓人,呼吁放人,呼吁结束独裁统治,裏挟不明真相者,起哄形成舆论压力,以寻求法不责众的效果。

  ’"第九,以美欧媒体的导向,来调整本地口号,将任何社会事件和情绪引导至对制度的反抗上来,提供出气简和宣泄阀,强调你所反对的是不公平,你所强调的是公平,有助于获得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同情和支持。

  "第十,要引起西方世界关注,并通过西方世界关注出口转内销,技术性的照片和视频摆拍、剪裁,甚至用电脑特技制作澎湃、怒吼、受打压的画面,可以形成非常真实的感觉,能够加大影响力。”

  "第十一,最好启用那些业余选手,来引发暴乱,让选手沉浸在英雄自我的激励中,用武力挑衅警方,能见血腥是最好的,能死人,则是锦上添花。”

  “第十二,剧本的最后-幕,总是我们一美国和欧洲,貌似被动地听取了反对派陈情,说上一些漂亮话,辅之以国际性的制裁,这就是颜色革命的第一阶段循环流程。

  霍华德讲完,有“学生”向他提问:“先生,我们的主要对手是中国吧,您说的这些手段,在中国的效果怎么样?、霍华德嘴角拉出一丝苦笑:“你们应该很清楚,颜色革命要奏效,需要目标国家的有着革命的基础,民间已经郁积了不满,就容易发动革命,并取得相应的效果。

  我们所做的,其实是在一堆木材上泼上一点油,如果这堆木材是千的,那就容易燃烧起来,但如果这堆木材是湿润的,那么或许只是能够言出一点烟,很快就会熄灭了。

  “过去我们的经验,在东欧取得了完美的成功,在苏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中国,几乎是无效的。

  "“按照CIA的经验总结,有些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真比较顺利,民众的收入不入断提高,所以民众对共产政府的满意度比较高,自然对此类的反政府活动不感兴趣。

  但多数专家还是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对西方的防范度极高,其极权体制远较苏联完善,对民间的监控力量很强,例如中国存在的中央调查总局、民兵组织等体系完善,组织民间的颜色革命,往往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被发现。

  而中国的极权政权,绝不各于严厉的镇压。

  “你们不知道,参与颜色革命之类的中国民主人士,最宽容的判决,都是要全家流放西藏或者青海等贫穷而生存条件很差的省份,三代不能从事政治活动和担任公职,不能离开流放地等等。

  这种残忍恶毒的政策,保证了中国民主人士对于颜色革命极为谨慎,因为他们所冒的风险很大,一旦被中国政府抓获,意味着不仅仅是个人,而且其家族,都会沉沦为社会的底层。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政策虽然残忍,但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极权政权的稳定性。

  现在苏联的政策,也开始倒向严厉,不再是个人流放古拉格了,而是家族流放远东和中亚的贫瘠地区,模仿中国要求三代不返。

  苏联的民主派多次抗议,但毫无疑问,在苏联与西方的关系极大恶化他们的声音已经被彻底镇压。

  这大大减少了我们在苏联发动颜色革命和其它政治活动的能力。

  讲台下一片默然,有些"学生”,觉得有点寒意。

  霍华德又接着说道:"颜色革命迄今为止,对中小国家比较有效,因为我们西方经济富裕的影响,足以渗透这些国家,吸引大量崇拜或者欣赏美国和西方体制的人群。”

  “对于中国,甚至是现在的苏联,效果似乎比较弱。

  但我们不能放弃颜色革命的武器,颜色革命说白就是深入对手国的舆论战,是迄今为止美国对苏联着这些极权国家伤害最大的武器,我想我们总会找到中国的弱点的。

  "大家要知道,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是美国的1.25倍以上了,苏联有恢复增长的迹象,1993年的gDp也超过了2万亿美元从我个人和很多其它同事的经验和角度,我不看好西方与他们的经济和军事竞争,能够最终压倒这两个极权大国,这是做不到的。

  经济和军事做不到的事情,要靠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自然只有文化舆论的战争,要让他们因为内部的混乱而削弱乃至崩溃,这就是颜色革命的意"我们从来不要指望一次两次的颜色革命或者是其它舆论战,就能削弱乃至击败中国和苏联,我们做的,其实是累积对他们不利的内部舆论压力,直到这种压力,压倒了他们内部的正常运行。”

  最后,霍华德说道:“我在CIA的一名同事,曾经说过一句在CIA内部很流行的名言: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一门课程,专门来教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就让我用这句话,与诸君共勉。”

  讲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年轻的男女们脸上有着狂热,霍华德感到欣慰,他想要是老朋友、老上司克里斯托弗,看到今天青年们对美国的热情,他也会感到欣慰的。

  进攻很少是单方面的。

  在美国的不少地方,现在都有类似下面的场景。

  奈克赛姆教的教主拉尼尔,色眯眯地盯着大床上,因为吸毒而意识不清的布朗夫曼姐妹,她们完全赤身裸体,仍然沉浸在刚才的运动中,嘴里发出听不清的低声。

  会募捐。

  真是完美的性奴隶!拉尼尔内心感慨,这对姐妹花不仅奉献了自己的身体,主动成为他这个邪教教主和教会高层的性奴隶,而且捐献了1.5亿美元,作为教会发展的基金"会费",甚至在各种场合为教底线耳边突然传来了冰冷的声音:“记住,不能在她们的身体上打下烙印,这种手段,只能让你这个所谓的奈克赛姆教,一旦遭遇到法律诉讼,就会引起公愤。

  你想让你的荣华富贵长久的话,就不要突破拉尼尔内心一寒,低下头说道:“我知道了,我不会这样做的。

  “背后的男人离去,拉尼尔才抬起头来。

  拉尼尔其实是印度人,在摩羯陀国成立那一段混乱的时间,被某个特殊的组织收编,像他这样的印度人还有不少,那个组织也很奇怪,就是训练他们的演讲能力,尤其就是这种邪教洗脑和煽动的能力,还有就是纠正他们的英文口音,让他们能够有流利的美式英语。

  极性和成就。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9:08 , Processed in 0.049150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