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448 页

  这种广告宣传的消费理念,与大多数人的利益,都不是相符的,但它完全契合资本家阶层的利益...再发展下去,是不是电视台该鼓吹工作996是福报了?简直荒唐!“我们的文化要有基本的原则,创造属于劳动者自己的文化,为劳动者服务,这才是人民中国文化的...“资产阶级总是试图在思维塑造、价值传播和媒介掌控方面,学控强大的权力和实行话语垄断,文化产品是最重要的载体,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资本渗透的文化产品与第五纵队和反动知识分子呼应的迹象:在历史发展上,或是隐含对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的歌颂,唱衰社会主义;或是渲染文明冲突,丑化非我族类。

  在政治文化上,或是鼓吹民主宪政,否定其他民主形式;或是标榜公民社会,指责其他的社会治理形式。

  在经济运行上,或是推行市场崇拜,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或是排斥公有经济,强制推销市场神学。

  在生活观念上,或是沉溺消费主义,追求享乐主义;或是践行功利主义,工具理性大行其道。

  在人类价值上,或是推崇人权至上,暗地支持西方霸权;或是输出网络自由,认为自由..际..李慕青很清楚地指出,文化运动之所以会再次发动,原因不仅仅是反动知识分子们的言论,而更重要的,就是国家对允许私有经济发展情况下,新生的一些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试图渗透和引导国家的文化,朝向有利于资本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更严重的事情。

  不少公知荒谬的言论,背后是有资本推波助澜的;不少违背公众良善秩序的“新文化”,背后也是有资本支持,甚至是由资本发动的。

  最典型的例如西方式的女权,主席“妇女能顶半边天"才是真正的女权,让女性与男性在社会功能上一视同仁,才是真正的女权。

  西方那些女权宣传,包括美国这样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女性的就业率低迷、女性的薪酬低于同样工作的男性,更不要说有些州还保留着歧视女性的法规了。

  说白了,真实的行动和待遇,才是真正的女权,而不是口占莲花,说得天花乱坠,其实口惠而实不至。

  大多数这种西方的女权宣传,就是资本推动的商业性。

  李暮青举了几个例子:第一个是某口红广告“不涂口红的你,跟男人有啥区别?“这种广告反应的思想,完全是资本化的扭曲,不涂口红就不是女人了?有的女人爱口红,个人爱美无可厚非,但凭啥把其它不爱口红的女人,都打入另类呢?无非是资本想推动,将女人与口红捆绑,这是”强行捆绑的消费主义”。

  第二个是某个电视台的综艺,居然发动了一个倒牛奶到污水池的活动,粉丝花钱买"牛奶票",牛奶公司提供牛奶,而台.上的明星们倒牛奶。

  这背后反应了怎样的思想?第三个是一些影视公司背后的资本,试图引导的模仿西方和日本的饭图文化,他们试图控制对娱乐节目的舆论,对青少年下手,让娱乐不再是比谁的制作更精良,而是用资本创造的舆论来“引诱大众”,塑造出不良的明星效应。

  李慕青强调,这些“症状”虽然还在初期,但却是在不良地快速扩散,广电总局关是看到了资本的“效益”,却失去了原则,失去了操守,失去了主管部门的引导能力。

  从头到尾,文化运动的重点,并不是要揪出一些“坏人”,而是要整顿国内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引导方向,创新要创新中国式社会主义的文化,而不是做西方资本主义的跟屁虫,像那些慕洋犬一样,被西方文化所俘虏。

  现时空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经济上国有和混合制企业很强大,因此没有被资本严重捆绑,这是原时空最大的弱点之一。

  原时空可以发现很多“坛坛罐罐",都被资本所捆绑,你要清理文化方向,那么文娱事业或许会一片萧条;你要清理资本的过于剥削,于是企业家和企业主惶惶不可终日,经济活动停滞,最终逼迫“要坚决地支持民营企业,每个月20天,要对民企不闻不问",遇到经济难关,最后总之是苦一苦百姓。

  现时空更多的公有制成分,避免了这种不利的局面,文化运动造成的冲击和损伤,能够很快地被有意识地弥补。

  1994年底,文化运动的风暴横扫中国,与1993年的反贪腐反官僚风暴一起,构成了新中国的另一个政治运动高峰。

 

第474章  不同时空的不同对决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长薛国宏,走进了中央党校的大讲堂,热烈的掌声响起,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赵安民,他微笑着与赵安民对视了一眼,走上了讲堂。,薛国宏是第二代的感召同志,是七十年代被感召的青年干部,随着第一代感召同志年龄渐大,薛国宏这一代,已经开始挑大梁了,而且薛国宏是其中年龄相对较大的同志,今年已经52岁了,他的工作经历更丰富,表现的能力也更充分,所以已经成为中央重点培养的接班干部。

  薛国宏来中央党校开讲座,这也是现时空中共中央的一个特点——没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领导人,不是合格和理想的领导人,单单擅长行政管理和事务处理只是基础。

  薛国宏今天所讲的内容很吸引这些中青年干部,因为他一开头就说明了,他今天所讲的,就是中国现在的国际竞争战略,就是与美国金融资本一起“合作",绞杀资本主义世界的实业资本!这种“夹杀战略”,不是阴谋是阳谋,因为资本主义的金融资本,正在自觉不自觉地配合我们!.在俄国革命之前,有一种说法是很流行的,俄国的经济学家,包括很多革命者在内,都否认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行性。

  他们认为,单是由于群众的贫穷化,俄国的资本主义,就是一种软弱办、没有根基、不能囊括国内全部生产、不能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基础的东西。

  老实说,这可能是资本主义最被看扁的时代,半资本主义的沙俄,大部分知识分子,都认为俄国,应该是无力实现资本主义...台下低低的笑声响起。

  “要是按照这个逻辑,解放前的旧中国,就更不要说了,因为民众的贫困性,相比沙俄,又更上了一个台阶嘛。

  无论沙俄还是旧中国,似乎都无力形成资本主义需要的那种市场,没有市场就无法发展资本主义,看起来这是很明确的...“当时列宁否定了这种流行的论调,这种论调的有害性是明显的,既然沙俄都无法生成资本主义,哪里还有马恩理论中所谈的,认为应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才能诞生的社会主义呢?大家都不要革命了,认命躺平就行。

  “台下是更大的笑声。

  “列宁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是比较晦涩的,他的论市场问题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有一大堆的公式和数字计算,我就不重复了。

  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快。

  这意味着相对于封建时代,生产关系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

  资本每年种地,生产资料是不会增长多少的,所以生产资料创造的剩余价值也不会增长多少。

  相反,资本主义让生产资料暴增,更多的生产资料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所得,是封建时代的十倍百倍。

  这才是资本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逻辑,至于人民贫穷,从来不是资本主义无法取代封建主义的原因。”

  赵安民微微地点头,他也可以看得到台下同志们同意的神情,薛书记深厚的理论基础,在短短的几段话中,已经表现得很充分。

  “同样的逻辑,我们可以用来谈论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不是空口白话说自己的生产关系先进,真的先进的生产关系,必须表现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相比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得更快,资本是中性的,控制在我党手中,与控制在资本家手中手,都要求追逐更高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更高,才能说服人民群众,才能证明体制的优越性。

  “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马恩理论中,社会主义是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进化的,社会化大生产造成了对社会主义的需求。

  但现实中,无论是苏联还是我们,都是在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国家中,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

  既然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物质和产业基础。

  那我们就必须弥补生产力的缺陷,弥补的方式,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必须造就,相比资本主义制度下,能够更快发展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体系。

  “我们几十年的努力,就是在建立这样的一个有利于更快发展生产力水平的制度和其它基础体系。

  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而现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尤其是美国,出现了对我们加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更有利的一个局面。

  那就是西方金融资本的收益率,越来越拉开了与实业资本的差距。

  “根据研究,最近几年美国金融资本收益率,几乎都能保证在年化10%以.上,而实体资本收益率,已经跌破了6%。

  我们有时候会说,美国正在去工业化,为什么?看看这两个数字,就一目了然。

  对于资本家来说,你是每年想赚10%,还是只赚6%?“这就造成了几个效应。

  以美国为例,第一是资本越来越向金融集中,产业资本受到冲击,在美国总资本的比例上不断下降。

  部分产业或者说实体资本退出原来的行业,转变为金融资本,而另外部分的产业资本在美国去工业化,转移投资到发展中国家或者开拓跨国公司的事业。

  "第二就是美国本土的产业,金融和高科技变成了两翼,因为这两个产业领域的回报率最高,相比之下,资本家谁也不想苦哈哈的搞中低端制造业嘛。

  当然,高科技最终都会变成普通科技业,所以利润率是不断”下降的,因此两翼最终也会变成一翼,会失衡,金融最终会一家独大。

  “美国不是没有注意到去工业化的风险,相反他们非常重视。

  但是金融资本已经占了上风,使得美国无法遏制自身的去工业化。

  他们的对策是什么呢?就是最近我们一直听说的所谓“自由世界产业链"。

  全球化的浪潮开始退潮了,因为我们与苏联,以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使得全球化之下,由于资本主义中低端产品竞争力不及社会主义国家,他们被迫让出了很多市场。

  所以西方认为,只有建立隔离社会主义的产业链和市场,才能保证他们自己的利益。

  “但是想要这样做,问题就回到了原点。

  在美国国内,资本家都想搞利润比较高的金融、高端制造业,谁也不想苦哈哈的搞中低端制造业。

  在美国之外,难道欧洲愿意放弃自己的高端制造业去搞生产、生活必需的中低端制造业?还是日本会愿意?或许,还是只有韩国和菲律宾、墨西哥以及那些东欧穷国愿意,但本身欧美去工业化,就是转移到这些国家,而这些国家有着致命的弱点,生产的组织能力、质量控制能力,以及规模效应,都远比中国乃至华盟国家要差,除了欧美隔绝我们进入欧美市场以外,西方没有办法让这些替代产业链,击败我们,其余的全球市场,还是要失去。”

  “发展到今天,我们毫不客气地可以说,我国以及整个华盟体系,在制造业上已经形成了极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不能打破欧美对我国的市场禁入,却足以保证我们在欧美市场以外的全球市场,占据优势,并不断将欧美一边的企业逐出市场!"台下一阵热烈的鼓学声。

  “主席说过,宜将剩勇追穷寇。

  如何追穷寇呢?这就要回到我开头说的恶,与欧美的金融资本合作,坚决地绞杀欧美的实业资本。

  欧美以为将中低端产业链转移到他们所谓的盟国,就可以维持完整的产业链,这是妄想!我可以断言,只要欧美的实业或者说产业资本萎缩了,他们就根本不可能维持完整的产业链,与我国及华盟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为什么呢?理论上是很简单的。

  欧美可不是善人,他们转移产业链,是为了让其金融资本,可以剥削被转移的对象国,那么在这些对象国被严重剥削的情况下,他们的实业资本所得是有限的,如何高投入地发展新科技、新产品?指望欧美继续转移吗?失去了大规模生产的中低端制造业,而工业是需要现场持续改进的,欧美靠着科研就可以维持最高端的工业?断档之后想要长期维持是不可能的,这是痴心妄想!赵安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学,他觉得薛书记说得非常透彻,同志们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理解。

  “与之相反,我国和华盟的制造业,不会受到这种剥削,他们在其它政策的配套下,与上述对象国相比,同样价格下拥有相对丰厚的利润,足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最终能够彻底地击败西方所谓的自由世界产业链。

  赵安民心想,确实是这样,现在西方与中国相比,广义的企业利润率,都控制在15%左右,中国的金融是支持实业,要求利率控制在5%以下,所以企业即使全部使用贷款,也能保证10%的企业利润率。

  相反,西方的金融资本要拿走10%或更高的利润,只为实业资本留下了5%到6%的利润空间,时间长了,这种差距就表现出来了。

  当然,西方的制造业大公司,也是养蛊出来的,他们的利润率更高,而其自有资本更丰厚,所以可以支撑更长的时间。

  原时空他穿越前,其实美国与中国的对抗,也有这种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对抗的味道。

  不过在那个时空,大家是站在资本主义的两端,中国尽可能地吸纳全球的产业资本,而美国独大了金融资本,这种对决,某种意义上更偏向于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道路的对决。

  、薛书记的“夹击"理论,则说明了现时空与原时空很大不同的一点,我们无法与资本主义的产业资本协同对抗金融资本,只有在外围协助美国的内战,有点像是在美国南北内战时,选择一边捣乱,削弱被选择方的力量,让另一方速胜。

  八十年代的美国,这种金融资本侵蚀产业资本的趋势就非常明显,当时所谓的积极股东主义盛行于世,大量制造业上市公司,被并购和转卖,而金融私募股权公司接手后,由于操盘手并非专业出身,实质上玩的,就是靠削减研发投入等短期手法,粉饰报表,然后再上市套利的路数。

  我们要感谢美国金融界的不懈努力。

  "台下一片哈哈声。

  赵安民也莞尔而笑,他想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波音了,金融化的“股东”们,哪里肯将巨资都投入研发呢?搞得波音后来,新产品一地鸡毛,只能靠老产品修修补补的改进维持,早晚这家公司非得被搞垮不可。

  不过对于金融家们来说无所谓,波音早就被他们掏空了。

  薛国宏接着说道:“我们现在回头去看八十年代,可以发现,里根和撒切尔在八十年代早中期的改革,的确是立足于振兴供给侧的,但是却没有达到效果。

  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发展停滞,金融行业开始在“存量发掘"上做文章。

  这是美国经济脱实入虚的一大步。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7:29 , Processed in 0.04861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