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450 页

  他这句话可算说错了,李慕青哈哈大笑:“你们与日本,确实是鲜血凝成的友谊,日本人要是有机会,一定会为你们之间的友谊,而凝结更多美国人的鲜血。

  克里斯托弗脸.上发烫,但还是尽量保持了平静:“过去的不幸,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如果有未来的战争,日本人一定会站在自由和民主的一边,抵挡极权的暴政。”

  李慕青的脸色冷了下来,说道:“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先生,请注意你在外交上应该保持的礼貌,你这是在侮辱和咒骂我国吗?谈判冰冻了下来,双方都没有继续说话,克里斯托弗最终憋不住:“你们在印度的意图到底是什么?要彻底颠覆印度吗?二战之后,还没有国家,因为战争而亡国,你们要创造第一个先例吗?李慕青冷冷地回答:“你会看到战争的结果的。

  印度必须被肢解,这个缝合怪要是存在,就会不断通过欺压并吞其周边的小国,来维持自身的统治,只有将其削弱到不足以再对周边发动侵略战争的程度,我们才能心安。

  另外一个,如果美国要武装印度,那么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毁了这个国家。

  克里斯托弗先生,我们的这种原则,可不仅仅限于印度,在中国的周边国家,我们是统一政策的。

  ‘克里斯托弗舒了一口气,他听出来,李慕青并没有说中国要灭亡印度,这符合这一次总统和美国高层要求他实现的底线,既然底线没有破,或许双方就可以谈判了,印度再一次被削弱,或许很难避免,中国是要把印度的中央力量,赶到印度南方去?可是印度的北方邦和中央邦,人口太多了,如果中国要把这里变成社会主义国家,或许美国不必真的反对,这或许将为中国带来沉重的负担。

  但是李慕青,拒绝了与克里斯托弗讨论具体的分割印度方案。

  说这是中国所称的“山南四国”与印度之间碰撞的结果,中国只是支持山南四国而已,并不代表中国可以越厨代庖,替代他们做出决定。

  克里斯托弗内心骂骂咧咧,但他也没有办法。

  美国并不愿意军事介入印度次大陆,对于中国的影响,就是很有限的。

  实际上,美国海军只能从印度西面的阿拉伯海,支援印度,而在东面的孟加拉湾,完全是中国海军的天下,中国海军已经服役的4艘航母,全部在孟加拉湾,再依靠安达曼尼克巴群岛的综合海空基地,美国海军如果进入孟加拉湾的话,太危险了。

  克里斯托弗告辞的时候,内心希望,印度军队能够打得争气一点,这样才能说服美国的议员们同意,加大对印度的支援,不让印度彻底崩盘。

 

第476章  次大陆解体战争的形势

 

  印度拉奥总理,今天在百忙中邀请苏布拉马尼亚姆见面,此人是印度一位影响力巨大的著名战略专家、印度国际战略事务的元老,他还是印度核战略的奠基者,不过在上次战争到现在,印度的核力量并没有能得到恢复,虽然恢复了暂时也没有什么用。

  对于中国人,原时空很多人比较熟悉他的儿子,莫迪老仙的外交部长苏杰生。

  拉奥并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在历任印度总理中,他的治理能力还算不错的。

  但他并不擅长战略。

  此入曾经用印第安文、马拉提文、泰卢固文写小说,还把马拉提文的作虽,翻译成印第安文和泰卢固文。

  他对印度哲学很有研究,精通多门语言,曾经到英、美、德、意大利、瑞士、埃及等国家讲学。

  印度人都觉得拉奥举止文雅,风度翩翩,知识广博,谈吐不凡,很有学者风范。

  不过原时空他最终因为贪腐而差点坐牢,身败名裂,也是出人意料的。

  无论如何,他并不擅长这种国际战略,而苏布拉马尼亚姆一直是中国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这是一个由高级官员组成的非正式小组,通常由外交部长领导,但在过去几年中,一直由苏布拉马尼亚姆召集和管理。

  所以他需要咨询苏布拉马尼亚姆对当前的判断。

  事态紧急,拉奥直截了当地询问他:"中国人的目的是什么?会做到哪一步?“而苏布拉马尼亚姆的回答也是直截了当:“肢解印度,完全挫败印度成为大国的可能性。

  拉奥愣了愣,说道:“中国人从来不考虑与印度共存吗?苏氏冷静地回答:“1962年以前,有机会,但那个时候我们太狂妄了,以为发动战争,会有夺下西藏的机会。

  而在1962年战争之后,两国已经走向敌对,中国对于印度的战略,就转向了他们的一句俗语:-山难容二虎,在亚洲的南部,只能容许一个大国存在。

  “实际上,在1962年战争时,中国对于印度的战略,已经因为两国走向敌对而定型。

  1962年的战争戛然而止,并不是中国人无心彻底击败印度,而是当时他们实力不够,美国和苏联的存在以及对印度支持的态度,保护了印度作为大国基础的继续存在。

  “现在不一样了,苏联已经难以威胁中国,而美国在南亚可以运用的力量,相对中国,也是有限的。

  中国应该认为肢解印度的时机已经成熟。”说到这里的时候,苏氏的神情黯然,他强烈地预感到印度的前景不妙。

  拉奥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还没有告诉我,你对中国会做到哪一步的判断。

  苏氏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说道:“"我认为会是一个印度斯坦人单独的印度,把其它印度民族切割出去,让印度变成单一民族。”

  “这样的战略,有些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或许还会感谢中国人。

  而时间长了,其它民族自然与印度斯坦主体民族之间离心离德,不同的种族形成的不同民族国家,会是最坚定的统一反抗者。

  就像中国自己,也不会再想去把越南纳为他们自己的领土,即使在古代他们统治过越南1000年,即使越南的地缘地理仍然有很高的战略地位。

  与之非常类似,如果中国能够造成印度按种族分裂分的格局,时间长了,自然民族国家,就变得不可动摇,印度再想统一,难度将是地狱级的。

  拉奥默然,印度斯坦人虽然是主体民族,但毕竟占比,只有全部人口的40%多。

  如果苏氏说的是对的,那么印度斯坦的印度,或许只会剩下北方邦和中央邦这两个大邦,就算马哈拉施特拉邦也需要争夺-番,因为马邦的人口主要是马哈拉施特拉人,民族语言都与印度斯坦入说的印地语不一样。

  但是印度除非彻底死去,无论如何是不能放弃马邦的,放弃了马邦,印度就彻底变成了内陆国,完全失去了出海口,这在现代简直就是彻底失去国运。

  保住了马邦这个30.77万平方公里的大邦,以及它的首府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印度才能即使失去大国的根基,也能维持一个中型强国的基础。

  毕竟不算那些小邦,单单北方邦、中央邦和马邦三大邦,面积就超过86万平方公里,而人口现在就超过2.4亿人,这是印度的基本盘,最深处的底子。

  至于南部,他内心其实觉得不太可能保住,这些地方在英国人来到之前,从来就没有被印度历代的王朝真正地统一国,说白了,就像是中国古代的羁縻州。

  或许这就是印度人的特点,拉奥完全没有思考印度还有取胜的可能性。

  印度人总是这样,或者对事务盲目自信到狂妄自大,或许对事务悲观失望到简单放弃。

  印度的前线在备战,总理拉奥在后方主持备战,他做了两件后来被证明是重要的事情:第一是新组建的70万守备部队,整整50万兵力,他都要求军队放在了核心三邦,尤其是马邦以及马邦的孟买。

  第二就是将印度各邦的重要资产、工厂以国防的名义,全面动员迁往最稳固的中央邦和北方邦。

  实际上,第一件事做得比较到位,军队的动员相对还是简单的,毕竟此时印度人群情激愤,募兵不难。

  第二件事就做得马马虎虎,各地的资本和工厂哪里肯呢?只有那些印度的国企听从中央的命令。

  但无论如何,拉奥通过这两件事,还是为印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月17日,在西线首先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印度的防线遭到了巴基斯坦和锡克空军的猛烈轰炸,而印军几乎没有出动空军-:他们担心如果出动了,只会成为躲在背后的中国空军的靶子。

  所以防空都是交给了路基的防空导弹和高射炮等防空兵器,这让印度度的防御,比较被动挨打,但好在有着比较充分的前期准备,所以虽然艰难,时之间,印度还是防住了西线的进攻。

  接下来,中线和东线,相继爆发了类似的大战,使得印度全军,都被黏在了北方。

  在3月17日战争爆发之前,其实在安得拉邦海德拉巴城郊区的一个别墅内,一场历史性的南方独立运动会议就已经举行完成了。

  除了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泰米尔纳德邦这三大邦外;喀拉拉邦和果阿邦这两邦的“1代表”,也参与了会议,议还有摩羯陀国的代表参与,因为摩羯陀国,通过奥利萨地区,与安得拉接壤,后继的军事支援,会由摩羯陀通过陆地,以及中国海军通过孟加拉湾的金奈港等地,予以南方独立运动坚定的支援。

  这个时候,不同的意识形态,自然并不是阻碍。

  各邦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安得拉邦的情况最好,因为邦政府的最高领导人首席部长奈杜,以及独立势力的领导人塔阔尔这对叔侄,准备得最为充分。

  而安得拉的独立势力也最强——安得拉族(泰卢固族)是印度第二大种族,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8.6%,因此在独立思想占了上风之后,自然力量就最强,而且他们与摩羯陀的奥利萨省接壤,得到支援也最便利——拉奥对印军调动中,实际上已经暗暗缩减了南方的防御,防御丢给的新建防御部队,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安得拉族,被独立势力渗透很深。

  而且塔阔尔早就与摩羯陀国建立了联系,这两年大量独立势力的人员,都在摩羯陀国受训,包括军官和士兵,实际上,“起义“一开始,塔阔尔就会从摩羯陀,带回他已经成型的军队。

  泰米尔邦的情况要差一点,但也有优势,因为是统治者加里加尔家族亲自发动,严格意义上,泰米尔人瘦小而肤黑,是与印度斯坦相貌上区别最大的民族,他们是印度次大陆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真正的后裔,而且泰米尔语与印地语也相差很大,历史上印度几乎难以控制泰米尔,所以独立思想一旦兴起,几乎就不可遏制,这是有利的地方。

  加里加尔家族是去年才决定与安得拉人共谋独立,建立南部邦联的,所以军事准备是有限的,他们也派遣了-些人到摩羯陀受训,但主要是一些忠于他们家族的军官。

  “起义”的时候,他们只能配合,用军官加私兵,组成初步的军队,然后才扩张。

  最困难的,还要属印度著名城市班加罗尔所在的卡纳塔克邦,按照独立势力游击队领袖维贾伊的说法,州政府就是印度中央的铁杆狗腿子,除了消灭他们以外,无法合作,而独立游击队只有几千人,这里几乎还没有红色游击队的存在。

  只能是在其它两个邦的支持下,实现独立。

  这里的本地民族加拿达族,占印度人口3.87%,说加拿达语,但是与安得拉比,当然就差得远了喀拉拉邦其实无可无不可,并没有很强的独立倾向,即使其主体民族是马拉亚拉姆族,占印人口3.59%,说马拉亚拉姆语。

  但喀拉拉有个最大的特点,它原来就是印度维二的“共产党执政”,号称“建设印度社会主义”的邦,现在同样共产党执政的西孟加拉邦,已经并入了摩羯陀国,喀拉拉就成为了印度唯一的“社会主义明灯”,大势之下,它也想表现出对摩羯陀革命的响应,主要是害怕以后变成南部邦联的敌人,毕竟他们的“共产党",可不是中国或者苏联承认的真正共产党。

  至于果阿邦这样的小邦,所谓的独立势力,其实是摩羯陀渗透推动的,而其余4邦都支持,因为考虑到长远,最好以果阿邦为基础,吃掉马邦的一部分,组成了一个新的果阿邦,这个邦其实就成为未来南部邦联与残余印度之间,最重要的缓冲区,分解了安得拉与卡塔纳克两邦面对印度的压力。

  这一次的会议,主要确定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成立南部邦联,各邦享有最大的独立权力,但是外交权等必须由邦联中央行使的权力还是交出来。

  而军事权一分为二,各邦有自己的邦国民军,而在前线组建所有邦抽人组成的中央国民军,作为防御印军的主力。

  中央国民军只对外作战,不涉及内部治安,内部治安由各邦自己的国民军处置。

  司法权基本也-样,一分为二。

  基本上都是维持各邦”内部事务自行处置,跨邦事务中央协商处置”的原则第二是此次独立运动的行动计划。

  摩羯陀派遣20万兵力,将由中国海军海运到泰米尔邦的金奈港,以及安得拉邦的维城(维扎加帕特南)港登陆,各独立势力,将提前“解决“两港的印军力量,保证安全的登陆。

  而摩羯陀另外派兵5万以上,“护送塔阔尔的军队进入安得拉,形成两面夹击。

  在摩羯陀军登陆之后,迅速支持各邦组建自己的军队,扫荡消灭印度在南部的统治体系,组建南部邦联以及各邦的政府治理体系,而奈杜将成为第一任南部邦联的领袖,南部邦联定名为阿湿波(Asvaka)邦联,因为阿湿波是印度古代十六雄国之一,而且是唯一的相对于其它十五个印度河-恒河国家,完全独立的文明体系,当地入的语言属于泰米尔语,而其它十五国的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

  当然这也是安得拉讨好泰米尔人的缘故。

  第三自然是“分赃和分担”的大会,这是最繁琐最复杂的部分,毕竞几个邦的利益,是各自不同的。

  而未来要分担邦联中央的责任,自然也是要斤斤计较的,所以这个方面耗时最久。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5:49 , Processed in 0.056742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