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477 页

  突然有人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家听我说两句啊,今天总部会来一批新员工,等会将会参观财务科啊。

  "说话的是财务科长,大家纷纷应是。

  小吴会计却暗暗偷偷地笑了一声,半年多前她来到财务科报道的时候,发现每一个人都非常热情,科长一点架子都没有,让她感激得不要不要的,觉得财务科的氛围太好了。

  后来她才知道,对于每一个新人,哪怕是公司高管和总经理,都是很热情的,不是他们真的如此有修养,而是因为可能某批新人中,就噌藏着一个企业调查员,或者那些流动干部也是-棋这些调查员反应的所有企业管理的问题,都可能影响国企干部和员工的命运,运所以谁会不热情呢?就算是现在,财务科的人,都认为她小吴不会是调查员,但也不会对她另眼相看、欺压新人,因为没有人有把握,她一定不是调查员,谁敢下10%的决浙闻?过去又不是没有发生过,所有人都认为不是调查员的人,在他突然被调走后,一名副总,以及他的科长都被橹掉,后来传言那人就是调查员,他的同事们都不敢相信。

  小吴其实觉得这样挺好,老油条们也不敢欺压新人,对她很有利,而办公室里的气氛也比较好。

  谁都不想被调查员在他《(她〉的报告中提一句:我认为不合格的员工...理由.…"四?那就倒血霉了。

  果然没有一会儿,大约有七八个年轻的新人,有男有女,都在一名人事的带领下,参观各个科室。

  人事进入财务科的时候,介绍说这些都是行政岗的干部,都在祖国艰苦的地方经过了三年的历练,现在到山钢,也会从基层的岗位做起云云。

  小吴注意到科长的老脸,更加笑得像一朵花一样,大门牙都露出来了。

  她很清楚这是为什么,一方面这些人里,几乎肯定有调查员,三年历练,或许历练的就是调查员岗位,只不过或许不是企业调查员而已;另一方面这种经过三年历练的,都是后备干部,未来企业的行政领导,必须是从这些人中提拔,说不定这七八个青年中,就有山钢未来的领导,老科长当然就要比一般的新人更重视啰。

  小吴自己也有点羡慕,她觉得换了自己,可是吃不了三年苦的,所以她走的是技术岗这条晋升路线。

  现在国企普遍的是双通道晋升路径,主要的两条路径是行政岗和技术岗,行政岗必须经过三年历练,哪怕是从员工中提拔优秀人才,也要派到国家提供的艰苦岗位历练三年,补足资历。

  而技术岗无需一大部分都是毕业的大学生,直接来到企业和其它单位从基层做起,或者是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但是技术岗就不能担任行政领导岗位,相当于与"主官"无缘,只能在技术岗位上晋升,比如财务上,最高就是总会计师,说到底就是副官"的路线。

  在现在的国企,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不能讲人脉,几乎每一个领导,至少公开层面,都最讨厌国企要发展,人脉少不了“这样的说法,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讲人脉在调查员那里,就是无罪之罪,如果某个领导在企业中形成了山头。,即使没有影响企业正常的工作和运营,说不定还提高了公司的效益,也不会被调查员认可,很容易就会被认为,这是在对抗组织原则,要倒大霉的。

  而且山头在企业内部,多半会被一些人暗恨,在七年大考的时候,说不定"山头的罪证”,就是一堆。

  对于高管来说,每七年大考,有些人升值,有些人平调,而有些人会落马"会辞退,七年大考是群众运动,根本阻挡不了,所以绝大多数高管干部,是忌讳表面上的那种人脉经营的。

  不过这些都与小吴会计无关,她就是个刚刚从基层起步的小蛹蚁,就算想要人脉也不可能有,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两眼-抹黑,有个见鬼的人脉呢,或许这就是中央要看到的,是骡子是马,在实际工作中磨炼出人才吧。

  小吴还是有自己的上进心的,她想成为一名财务专家,财务做得好,越老越值钱,她正在准备考注册会计师呢。

  技术岗除了科学家和那种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工程师外,要成为党员很因难,至少要成为党员,在企业职务上才能有大的突破,这并不是她想走的路,如果能成为一名财务专家,那她也是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不是吗?她其实有注意到,财务科那些中老年的同事,都比较佛系,没有什么晋升的可能,而再学习也变得困难了嘛,生活如此美好,衣食无优,干能款佛系一点了。

  但他们至少对于本职工作,都是假认真的,这或许是因为国企的绩效考核,还是很严厉的,被挑出了毛病,那说不定晚节不保。

  财务科的绩效考核,其实有两块,第一块是日常工作,账务单据和各种财务数据,不能出现错误,错误了就必要惩罚,不但是奖金没了,或许还要扣工资和行政处罚,目前小吴的工作,仅仅涉及这一块。

  另一块是理财,这是财务科的精英小组负责的,要为企业庞大的资金理财增收,但又不能出现风险,责任很大,但奖励很高。

  小吴短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能进入这个理财小组,每年都会考核的,要进入小组可不容易。

  除了中午休息吃饭的一个小时,小吴一直忙碌到了4点左右,才有闲心松下来。

  几乎每天都是这样,月底的那几天会更忙。

  5点下班,蒋大姐就开车,带着她来到了集体生活区的运动馆,刷卡而入之后,小吴换了一身衣服,开始打起了排球。

  她其实不是很喜欢运动,但企业的规定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参加至少一种运动,要为祖国健康工作到退休。

  这些体育运动,都是组织起来的,不是你自己说我做了什么运动就可以的,都需要考勤的。

  小吴本来想,就跟蒋大姐那样,打打羽毛球或者乒乓球的,结果被科长和蒋大姐都说了一顿,说是我们都是老头老太了,才选择了这样轻松的运动。

  你一个年轻人,体力正好的时候,排球队正好缺入,你不上谁上?她只好苦着脸同意了,为此还不得不剪掉了她用来臭美的美甲。

  一周要打三次排球,每一次1个小时,不过这样的锻炼,习惯了还是不错的,很能够保持优美的体型。

  没有企业的强制,她恐伯早戟放弃了运动,多上网一会不香平∶都微只能靠饮食控制。

  ,来保持体型了。

  完成了今日份的运动,她终于要回家""了,她现在的住所,是在集体生活区的一个廉居房内,33平米的面积小而全,没什么不方便的。

  所谓的集体生活区,是当年改府出面,山钢等几个大企业,协助建设的生活社区,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个高层组屋街区林立,商业非常繁荣的大社区了,小吴很喜欢这个社区,因为她日常生活需要的一切,不管是美食还是购物,以及各种需要的服务,都能在这里解决,不需要她回到自己住所后自己干。

  这里甚至有好几个徽菜馆子,甚至有她最喜欢的芜湖名吃一渣肉蒸饭,口感油而不腻、绵密香软,非常美味,搭配豆腐脑或者豆浆来吃就更好。

  不过有的时候,就让她会想起芜湖和父母,让她感到一丝伤感。

  她走进了一家小吃店,点了一碗混沌,渣肉蒸饭虽然好,但油性大,比较适合早饭,能提供比较大的热量,晚上恐怕就会过了。

  她是很注重身材的,因为她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很漂亮,但也算得上清秀,最让她自豪的,就是优美的身段了。

  小吃店里进来了一个男青年,正在点餐,她看到她后,脸色一沉,原来是曾经与她谈过朋友的蒋铮,他在山钢附近的一间机械大公司工作,是一名后备干部。

  她现在很讨厌他,这个直男嘴巴太臭,居然说她当会计,生活的圈子太窄,久而久之就会削弱了创造力,而且财务工作过于强词严谨性,时间长了往往缺乏生活的情逸。

  这都是什么活呀?不知道因人而异的吗?那一次他们就吵翻了,已经分手一个多月了。

  她赶紧两口吃完,抹了抹嘴,赶紧走出了小吃店,蒋铮已经注意到了她,刚想与她打招呼,又被她那寒冰一般的脸色逼回去边走她还在懊恼地想着,今天的运气不太好,早上差点迟到,晚上又遇到了蒋铮这个混蛋。

  她很狠地哼了一声,蒋铮这样的混蛋,就该注定现独一生!本姑娘这样化秀的女性。

  身材又好,会缺男朋友吗?有的是追求自己的身人!她还是很有点小傲娇的。

  九十年代的后半期,中国国企的运营管理体系,逐渐成熟,从员工录用,到人事管理;从晋升机制,到绩效考核;从业务运营,到财务管理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了新中国经过几十年时行、改进、完善和监督的一整套体制。

  尤其是一点,每一个革命同志,都必须在监督下工作,如果不想要这种监督,那就退出公务和国企的体系。

 

第506章  一个电子学渣的求职记

 

  闹铃响起,童锦程喃喃地骂了一声,翻了个身,把闹铃扣灭,朦朦胧胧又要入睡,突然坐起,他想起来了,卧槽!今天一早有面试!差点就给睡忘了!他满脸晦气地从上铺跳了下来,洗漱上厕所一条龙,很快地搞定,然后找出那套他的“面试专用服”,藏青色的立领,又梳好头发,看上去果然人模狗样,有点样子了,不过镜子中的那个家伙,怎么脸上一脸晦气呢?看着就不吉利,他努力地挤出一个笑容,试图表现出风轻云淡、胸有成竹的样子。

  童锦程是大四微电子系的毕业生,按理说这个专业的“一次性就业(对口就业)”是不错的,因为这个产业仍然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大大小小的企业们,需求的人力规模仍然是可观的。

  不过童锦程是个学渣,全年级3个班120人,只能够排名到100左右的那种。

  在同学们纷纷考研的时候,他就没有去尝试-下,因为根本就考不上,实际上微电子这个行业,如果能够研究生毕业,那前途与"钱途”都是不错的。

  但4年的学习之后,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就是个学渣。

  大-的时候,他还是意气风发的,因为国内大学生的入学率,这些年虽有提升,但始终没有突破适龄人口的30%,他高考的成绩,怎么也在理工科的20%之内了,让他觉得大小自己也是个人才。

  不过来到,上海读书,乱花迷人眼,大一和大二,他就没有好好学,考试都是低空掠过,到了大三才着急起来,也一度发狠,要好好学习,虽然不能说没有成效,但最终证明成效不多,成绩无非就是从垫底,爬到了比垫底高一层而已。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到了大四,他只能硬着头皮开始找工作,不管是国家推荐的面试单位,还是自己投简历获得的面试机会,他都逐一去尝试,结果春招全灭,可谓是心理”重创”,现在进入了秋招,不能不让他发急。

  他当然不知道,每年国家劳动部下属就业管理局,最头痛的就是他们这样在学习和实习成绩考核中,排在后面的大学生和职业技校技生——现时空就业领域,就业局管理的各个层级的劳动服务公司,实行大规模的推荐面试,数据库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筛选出应届毕业生,推荐给这些单位面试。

  前30%成绩的学生,几乎是一推一个准,基本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5个面试机会的基础上,第一轮就能双向选择确定工作;而整体处于成绩70%以前的学生也还好,有个两轮到四轮的推荐,总能找到愿意录用他们的单位。

  最麻烦的,就是成绩处于倒数30%的学生了,就算推荐十轮,都不一定能被录取,每年至少有15%到20%的学生,要在推荐之外,另外寻求出路。

  现时空实行的,是国家推荐与个人找工作结合的路径,但一般来说,自己找到工作的几率,远低于国家推荐,因为大多数国企和混合制企业,其人事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自己招聘应届生,而是从国家推荐中筛选。

  童锦程开始的时候,想得很简单,学的微电子,那就想办法做一个电子工程师嘛,最好是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其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要不然做微电子设备和产品的维护和检测等工作也算不错。

  但每一次面试,对童锦程都是“五雷轰顶”,前几轮面试的时候,一看到笔试卷就跪了,尼玛每一个字都那么熟悉,但是学过的内容,似乎脑子都是空的,就是写不出来。

  知识题总是做得一塌糊涂,那么后面的智力题,几乎都不会好过一脑子都被搞蒙了,总觉得自己完蛋了。

  所以春招的面试,他得到的评价,几乎都是“C",好的企业,是肯定需要以“A”为主的评价的,怎么可能面上呢?春招过去,他总算多了一些经验,开始拼命补课,针对面试的一般套路,重新熟悉必要的知识,比如不同的职位,例如集成电路前端设计、集成电路后端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每一种面试的重点,都会有所区别。

  不能说这种努力毫无成效,在秋招的面试中,他经常能得到"B"与“C“间杂的评价,但还是不够呀,这样的评价,很难有单位肯录取他的。

  一路面试到现在,他已经是比较灰心丧气了。

  他有时不由得回想,要是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好好学习,或许不至于现在这样的鸟样吧,不过往者不可追,他现在也只能焦灼和茫然。

  后来他甚至愿意接受微电子以外的职业了,例如软件码农,还有什么专利所的面试,但无一例外就折戟沉沙。

  像是软件工程,他凭什么能通过那些软件公司的考试呢?本身这方面就学得不深,当拿到笔试的题目的时候,他脑海中总是一片混乱,这个学过,那个学过,然后也就是学过了,拿着几乎是错误的笔试,给技术面试官看,当时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面试的题目,对于学霸或许是基础,对于他来说,就是空白的知识,面试经常就浑浑圈噩的结束,几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那些技术性的问题,心中不知道有多少头草泥马,在放肆的奔跑。

  每一次总是这样一以为自己已经学握了相关的专业化知识,面试的时候,才知道那完全是扯淡,他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学渣!童锦程已经不愿意去参加那些招聘会和宣讲会了,凡是愿意在国家推荐之外,还来到学校组织招聘的,无非是想"搞定”最优秀的学生。

  他很羡慕那样能够被抢的同学,但他自己够不上呀,参加也只是浪费时间。

  他整理了一下衣服,脸色严肃地走出了宿舍,搭车去参加面试。

  中午的时候,童锦程回到了学校,他换了衣服,来到了食堂吃饭,无精打采的样子,以及已经变得乱糟糟的头发,像极了一条落水狗。

  吃在嘴里的面条,毫无滋味,他也注意不到,心事重重。

  突然他一拍桌子:“老子不伺候了,谁他妈爱面,谁去面!“旁边的学生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心想又疯了一个,大四的师哥们真不容易,但很快想到自己的大四,投向他的目光转为同情。

  童锦程没有注意别人的眼光,回到他居住的4人宿舍,打开公用微机(每个宿舍配一台),写了一封邮件发了出去,点击发送的时候,他手抖了一下,有点迟疑,但最终还是发送出去了。

  到了下午三点多的时候,一个电话打到了宿舍的公用电话上,是确证他中午发的邮件的,在他逐一确认了信息后,电话结束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0:28 , Processed in 0.04698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