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527 页

  其实美国在拉美,也不敢完全拔除中国的利益,实际上执行的,还是"帼绝增量,保持存量而已,例如中国与巴西和阿根廷合作的粮食大基地,本来是美国的眼中钉,但在几个美国公司在巴西和阿根廷的矿山以及资产爆炸后,美国也只好住手——中国很明确地警告,我在拉美比不过你的力量,但你美国也无法社绝中国的破不,你要斯破沧,那么美国在校美的利往,也会漫受巨大的难以承受的损失。

  中美之间新的战略"僵局",逐步地形成。

  全世界都看得到,美国在南美拉美,拼命地排挤中国的存在,各国政府顾忌美国,对于中国的新塔投资和贸易,基本都是拒绝的态度。

  而连非%。

  中国明显地占了优势,在西非八国政变事件之后,非洲国家对于西方的态度,普遍都强硬了很多,"西方不让步,爷去投八路",有了真正的第二选择,自然他们就支棱起来了。

 

第563章  苏联面临的难题

 

  昏暗的房间里,库尔巴托夫和凯拉提两个人静静地呆着,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库尔巴托夫抽着烟斗——他喜欢这种”斯大林思考的方式”,但是现在他显然没有轻松的神色,反而面露愁容。

  凯拉提吸着一根雪茄,其实他平常不太吸烟,偶尔为之。

  此时他也是思虑沉重,需要一根雪茄,来缓解自己的心思。

  让两人烦恼的,就是苏联目前的经济状况,其实并不好。

  美国的“极限切割”,对于中国的影响或许有限,但对于苏联的不利影响,反而更大——本来前期的金融风暴,导致油价天然气价格暴跌,让苏联损失了极大的财政收入,库尔巴托夫上任总书记后,就面临着很困难的局面。

  而美国不顾自己的内伤,开启了极限切割,对于苏联的‘改革开放”,又是很沉重的打击,实际上现在的改革开放,似乎资本来得多的,反而是中国和其它华盟国家。

  西方资本大量撤资。

  两人认为,造成这样的局面,其实本质就是苏联无法在经济重心的西部,实施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两个西部特区的妙招,其实只是摘掉了庞大的苏联官僚和其它腐化阶层的“金字塔尖”的那一部分背叛者,而干部群体的主体,甚至包括军队的主体,对于西方还是“西方虐我千万遍,我待西方如初恋",即使有一部分的苏联人,在这些年的对抗中,对西方失去了信心,但多数人本能上就倾向西方,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怀疑和不信任,似乎已经深入了骨髓。

  这就是苏联面临的本质困境,这种困境让名义上掌握了最高权力的星火会,并不敢发动全面的大清洗,更不用说转变苏联的体制为类似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那引起内乱是一定的,对于中国不是帮忙而是添乱了,老实说,现在苏联能够“稳住”,就是对全球社会主义和中国与西方斗争的最大帮助。

  凯拉提吐出一个烟圈,幽幽地说道:“苏联社会主义的最后未来,恐怕只能是一种方案。”

  库尔巴托夫询问:“什么方案?”

  凯拉提说道:“中国同志有-种设想,在中国发展到高度发达以后,以中国为中心,组建一个超国家体的社会主义联盟,用中国的力量,实现对加盟国家的完全彻底的社会和思想改造,统-到高级社会主义体制之下,由于民众的生活水平会有巨大的提高,以及平等和公平的社会制度,大多数人是会支持新体制的,就可以压倒过去在这些国家残留的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

  “这种体制的实现,并不是复制和扩大的苏维埃联盟,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苏联内部的加盟共和国,蕴含着分裂和独立势力发展的巨大空间。

  你我都很清楚这一点。”

  库尔巴托夫悚然而惊,中国有这样的想法吗?做到可不容易呀,自己听到都有点本能的反对,因为自己是俄罗斯人,不能说自己完全没有民族主义思想,更不要说曾通的俄罗斯入了,即使不算少数民族主义思想特别强烈的人。

  他张开嘴正想要说什么,凯拉提已经又开始说话:“你我都知道,在现在的条件下还做不到,但是未来呢?我认为还是有可行的,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是苏联的六倍,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生活水平没有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对于苏联民众的吸引力,就是有限的。

  但是未来,中国是苏联+倍经济总量的时候,生活水平会是苏联平均的2倍,苏联人的人思想,或许就会开始动摇,更多的人会更倾向中国。

  而中国发展到是苏联二十倍甚至是三十倍呢?不要说所谓的民意了,中国强大的力量,恐怕就足以压制住任何的反对。

  库尔巴托夫张了张嘴,却觉得自己说不出话来,凯拉提提到的这个设想,让他太意外了,这就是早期革命者幻想的超国家体,全球革命命运共同体吗?未来已经可以进展到这一步了?共产主义者主张要消灭国家,这就是中国同志设想的第一步?凯拉提继续说道:“那个时候简单的一个口号,比如“加入社会主义共同体,让你的收入翻5倍”,恐怕就足以说服多数的苏联人了,所以不要说不可能,关键是中国自己,能不能发展到这样高度发达的程度,根据我对中国现况的了解,我觉得还是很有可能的。

  那个时候中国高度发达的生活水平、科技水平,会对苏联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中国,才会变成他们心目中向往了数百年的新时代的西方,实际上,就是向往的目标,从西方变成了东方。

  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最危险的时候,如果说苏联能够加入美国。

  苏联人都能够获得美国籍。

  变成美国人,你觉得大多数的苏联人,是不是会支持呢?我觉得是很有可能的,对于个人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大多数民众最根深蒂固的信仰,远远超过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了民族主义的影响。

  库尔巴托夫无言,他知道凯拉提叙述的,是简单的事实,无可驳辩。

  “如果中国发展到了美国经济总量的六七倍,中国的人均收入,就会赶上美国,而真正的人均收入,就会比美国还要高一倍,因为美国大资本家攫取的收入,让普通人的收入,相对于经济总量公平化分配的结果,至少要少掉一半。

  我无法想象,这样的未来,还无法吸引和扭转苏联人的思想。

  凯拉提其实没有提到现时空的一些具体细节情况,比如由于星火会的影响,苏联亲华派”在苏联内部对中国形象、中国实力、中国生活、中国科技等的宣传,堪称是原时空的百倍水平——原时空苏联或者后来俄罗斯的普通人,哪有多少对中国的了解呢?而且即使了解了,也不会觉得那是俄罗斯人的理想之国。

  现时空例如苏联原来的300多万研发人员,现在中国的就有百万之数了,这是两国开放之后的自然结果,也是苏联友华宣传”的结果之一。

  这些研发入员去中国,固然是苏联大裁军之后,军工规模缩小,而苏联企业又无法让如此众多的科研人员得到正常发挥的结果,也是中国综合而巨大的吸引力的结果,他们在中国,可以得到更好的收入、更好的生活。

  如果中国能顺利地实现凯拉提关于“未来的设想”,那个时候发挥作用的,可不仅仅是中国强大的国力了,还包括中国华丽的形象,高度发达的社会服务,以及生活水平的吸引,就像是原时空的一些中国人,拼了命地也要移民美国一样,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都无法阻止。

  所以凯拉提认为,真的有那一天,苏联人所谓强烈的民族主义,根本不是问题。

  库尔巴托夫苦笑着说道:“我并不反对这种未来的设想,共产主义者,总有一天要消灭国家嘛。

  中国的事情,现在只能依靠中国的同志。

  我们现在烦恼的,可是苏联的现况,苏联的情况,要比中国困难得多了。

  凯拉提默然,确实呀,设想未来,让人兴致勃勃,或许因为哈萨克人,相对中国人和俄罗斯人,都是一个弱小的民族,自己对于“超国家体、去民族化“有着很强的向往。

  但是回到现实,就让人感到困难重重了。

  苏联的现实很清楚,世界正在分裂为两边,西方正在努力地切割与苏联的贸易和资本往来,试图完全孤立社会主义世界。

  如果不是欧洲需要苏联的油气资源,现在的局面还要困难许多。

  苏联面对困难的“解法”,最简单的,就是接受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中国庞大的资本和生产力,可以复制和在苏联创造增量。

  但这种经济一体化,至少意味着初级的社会改造,不仅仅是复制工厂而已,真正需要复制的,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的体制,生产力是这样的生产关系创造的,这甚至触及灵魂的改造”,苏联庞大的官僚干部群体,以及大量的既得利益群体,如何会接受?苏联的“改革开放”,说白了就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让步,通过满足部分人的私欲,来激励他们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

  既然过去僵化的苏联体制,利益群体只能是占据权力的官僚,他们并不需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获利。

  而改革开放,一方面新生的资产阶级,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获利,这就促进了苏联整体的生产力发展。

  另一方面,扩大了利益群体,包括官僚,也不能是只通过权力,还必须通过激励自身管辖范围内的生产力发展来获利。

  但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始终存在,库尔巴托夫和凯拉提都知道,原时空中国是打开了西方市场和全球市场,接纳了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体系和经济体制——所谓“与国际规则接轨”嘛,才能获得经济上的突飞猛进。

  现时空的苏联,是没有这样条件的,朝向东方中国和华盟国家,苏联改革开放后的产品也没有竞争力,因为苏联的劳动力成本其实很高,而管理又落后。

  朝向西方,其实也是一样的问题。

  搞来搞去,苏联还是要依靠出售自然资源和初级加工品。

  在三战之后的二十年,依靠大量的西方设备,苏联的工业品在消费市场上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现在,依靠中国设备,劳动力成本与中国差不大之下,西方市场封闭,那么苏联的产品除了自用以外,哪有扩展的市场呢?到目前为止,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除了活跃市场以外,就是"进口替代”的程度有所上升——中国和华盟企业来投资,除了-些高科技的配件外,在苏联国内,逐渐发展了一个配套生产的工业体系——即使苏联成本高,但本地化的结果,还是要省钱一些。

  但除此之外,就乏善可陈了。

  当然,也不能忽略进口替代的意义,过去苏联对于中国产品和工业能力不熟悉,总是向西方寻求工业上的解决方案,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了,苏联在大多数的领域,能够通过寻求部分中国的配套,制造自己需求的工业设施和产品。

  一些自己生产不合算的,从中国那里取得,也不是问题。

  对于西方的“强需求”已经转变为新的“弱需求”。

  这对于苏联稳固内部,还是很有意义的。

  凯拉提说道:“我看别无他法,还是加速整个东部和整个中亚的远东特区化吧,增加政府投资,寻求中国支持,用东部社会主义,反过来拉动西部改革开放,让西部成为东部大建设的配套地域。

  这个时候,国债水平高不算什么,按照历史经验,未来还应该有高油价的阶段,现在的欠债,或许可以在未来得到偿还。

  库尔巴托夫同意,其实他想的方法差不多,也就是西方凯恩斯主义的方法,经济下行,就加大政府投资,用天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弥补其它投资的不足,拉动全国的整体经济。

  东部和中亚整体的交通和通讯等设施,都很落后,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其它建设,都有大量的空间。

  库尔巴托夫说道:“这样的大投资大建设,又不知道有多少投资,会被那些腐败的官僚贪污掉,克格勃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监督。”

  两人相视苦笑,尼玛雁过拔毛,指望那些官僚清廉地执行大基建计划,要比指望狗不吃屎还要难,幸好苏联官僚,终究还没有发展到美国现在基建的那个贪污水平——据说有一个洛杉矶大隧道,仅仅1公里的隧道,修了20多年,要花上百亿美元,仅仅1公里喔,这样的隧道,在中国大概1个亿美元都不用吧?对比之下,此时的苏联,大概就要花费2个亿美元了。

  克格勃的监控不是万能的,实际上只能是抓一部分,放一部分,妖怪的后台硬,克格勃就不能完全硬来,只能是选择性反贪。

  这就是苏联的现实,如果完全断了所有利益集团的“财路",那官僚群体的反噬,即使是星火会,也觉得无法收拾。

  两人都不由得羡慕起中国的“七年大运动体制"来,只有这样的体制,才能威慑住官僚群体,不会发生严重的贪腐,因为他们有两个对头一对他们职位虎视眈耽的后备干部群体,以及对他们工作和行动冷眼旁观的人民群众。

  但是能够实现这样的体制,是需要非常高素质的"初始领导群体”以及大量觉悟的民众的,中国能够实现,是在真社会主义力量,能够压倒反对力量的时候,通过一些列的建章立制实现的。

  而现在星火会是试图在本已僵化和腐朽的官僚体制基础上改革,难度可是十倍百倍,哪里有那么容易呢?库尔巴托夫感慨说:“至少扎好篱笆,不要让投入被贪腐的资本,流到西方去,肉烂在锅里,提升其它方面的消费,对于拉动经济也有作用。

  不过西部两大特区,因此得益是必然的,那些赚了黑钱的人,总是会想跑到特区,去实现自己的财富确权,和享受资本主义的金钱特权的。

  凯拉提点头同意,他开始暗暗设想,如果是那些大贪污犯,跑到特区去,只要克格勃的手够得到,-定要把他们的钱弄回来一别墅起火全家丧命,或者车祸溺水,不都是正常的吗?把他们的钱弄回来,人就不必了,那些人自然会对苏联充满了仇恨。

  苏联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所谓的“深水区",而星火会现在的策略,其实是“守”,保证苏联不出大事,保证苏联仍然“固定”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即使不能前进。,2002年,是东西方都在大变的一个时代,美国“极限切割"的战略推行,开始给东西方的经济增长,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还影响到了一些国家的内部稳定。

  双边斗争的激烈化,代表了一个更险恶的阶段。

 

第564章  亚得里亚海边的钉子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1:18 , Processed in 0.057874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