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530 页

  金据日并不担心这个,朝鲜是真正的百万大军,现有10万军队。

  其中陆军就有95万人,编或20个军团和其它一些部队。

  韩国仅有70万部队出头,而且韩军不过是日寇的余孽,内部矛盾重重,士兵士气低落,根本不是英勇的人民军的对手。

  当然也有困难,韩国的防御战线,同样经营了近五十年,到处都是乌龟壳,确实敲碎这些乌龟壳不容易,战士们英勇的牺牲在所不免,牺牲数十万人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为了祖国的统一,这样的牺牲算什么?想起人民军元帅、总参谋长李乙雪对他的汇报,金振日就感到了一阵心旷神恰——江东炮团和620炮团,配合中国空军和导弹部队,对韩国前线的防御体系狂轰推炸,彻底击陂这条乌龟壳组成的战线,然后朝鲜陆军唯一的重型装甲兵团822装甲军团K它共辖有五个装甲兵团,全部战车约六百二十台,其他装甲车辆约一千一百多台,火力相当于普通三到四个机械化军团,是朝鲜的王牌额队),一马当先向韩国首都汉城方向突孩,而分806、815、106等机械化军团,从其它方向全面突破韩军防线。

  各军团在突破中利用强大的泡火,以及在中国支援下,刚建立起来的一个直升机兵团机动打击,争取将韩军主力,消灭在前线抵御,然后南下击溃韩国的各层防御,彻底统一全国。

  每次想到未来这样金戈铁马的场景,总是让金振日分外激动。

  他摸了摸自己的心口,强迫自己平静下来,转而思考其它的工作在中国顾问下的朝鲜军事改革,实际上主要就是为了指挥和通讯信息的高水平协同,比如在各个部队中,普及信息指挥导航模块,中国提的各方百情报需要及对地通知到各虽银的热队。

  这是要“内嵌"到朝鲜人民军,未来的全部指挥体系中的。

  想到战争的后果,金振日激动的心情平静了下来,他知道朝鲜需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刚才说的数十万人的牺牲,恐怕只是总体代价份比较小而目时间短暂的一朗分。

  政治和胫济上的活社,才是惨重又长期的,尽管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

  他心里清楚,韩国并不是完全的软柿子,韩军编有3个集团军、12个军、47个师、21个旅。

  主战坦克有2801辆以上,而装甲运兵车有3510辆以上。

  韩军的火炮,仅车引火炮和自行火炮舷有40O余门,其它轻型火炮例如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超过600门以上。

  这样的火力还在不断的加强中,韩国虽然自己的经济力量有限,但最近几年美军对韩国的支持,却是不遗余力的。

  开战之后,即使朝鲜占据优势,但西部以开城为中心的朝鲜地域,几乎可以肯定,会全部损毁,离开韩国边境太近了,对方一个反击就会毁掉这里几十年的建设,只能是依靠相应的防部体系,防范韩军对海州和平山等地的进一步攻击,为平壤树起战时的防御体系,保证首都的安全。

  西部有太白山脉,所以不可能是双方的重点,但朝鲜地域上一定的战争损失,也几乎是肯定的。

  朝鲜统一后的韩国,即使不是所有城市都变成了废墟,但从三八线到汉城,从汉城到原州,按照现有的军事计划,几乎肯定会变成一片废墟,因为韩车军的主力放在这里,是驻空火为打击的最为重要的地域。

  即使是更加向南的地域,只要属于韩军重点守卫和原来军事基地的重要城市,例如群山、全州、大田、蔚山,都恐怕会成为废墟。

  这些城市,都是韩国几十年发展的重点,从民族角度讲,是朝鲜民族的元气,自相残杀的后果,就是朝鲜必须接受,一个变成了废墟,主要人口变成了难民的韩国地域,从零开始重箭发展重建。

  韩国的人口很多,高达4700万,就算战争开始,有很多人逃亡日本或者其它国家,也有一些人死于战争,但预计朝鲜接手的仍然会超过4000万,加上朝鲜自己的2400万人,未来人口至少在6500万人以上,对于一个22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来说,既是财富,也是沉重的负担。

  韩国原来的经济基础,是接受美日的投资,是美国和日本的加工基地,韩国资源不像是朝鲜,资源非常贫瘠,只能付出劳动力,依靠加工业,向西方世界和全世界出口最终产品,来维持和发展经济——这样的经济基础,战后绝大部分会荡然无存,西方世界不会再接受韩国的出口,而是会坚决地制裁统一的朝鲜,甚至一些政治上与西方关系密初的发展中国家,也会这样做,这是码庸置疑的。

  所以统一的朝鲜的出路,除了进一步依靠和加强与中国和苏联经贸的往来以外,没有其它的选择。

  虽然这有点糟心,但金振日觉得这都是值得的,现在苏联的远东特区,几乎等于中国的海外省,苏联都不觉得自己的面子金贵,朝鲜有什么可以矜持的呢?至少中国在领土上,对于朝鲜没有野心。

  那个时候的朝鲜南部,或许还是应该以加工业为主,但出口的方向,主要变成了中国和苏联,利用南部战后薪资极为廉价,以及经受过教育相对高素质的劳动力,争致中国和苏联的支持,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派遣劳务等基础初级产业,先将南部的经济和民众生活稳定下来,再图发展。

  南部在日本问题解决前,是不适合发展重工业和其它重要工业的,朝鲜不能将自己的血本放在南部——中国人是不会故过日本的,而朝鲜南都显然是最好的出发基地灾,也会是日本乃至美国的军事火力重点反击的操城,所以这里只能是物级产业区”像是签山、马山、蔚山、浦项这些位于统一朝鲜东海犀南部的城镇,未来都是非常危险的,不能放置对于朝鲜重要的工业体。

  相对安全一些的,是南部的西海岸,因为在黄海之内,能够得到中国海军的保护。

  所以未来南部残存的工业,以及新发展的加工业,肯定需要尽量放在西海岸地域。

  在金振日的推动下,朝鲜开始了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准备,“历史的车轮再一次开始滚动"。

 

第567章  东亚解放战争的准备

 

  2002年5月,北京,中央军委,数十名高级军官,以及政治局的几名成员,正在开会,电子大屏幕上,赫然显示出"东亚解放战争研讨会"的标题。

  总参谋长戴重华正在发言:.……第"二次朝鲜战争最大的可能性,是美军在核讹诈失效之后,只是利用日本作为军事行动基地,支援韩国,以及与我国在韩国南部和周边,进行空中对抗。

  美军不可能不参战,否则他们对子全球的盟友无法交待,会自动地失丢霸权。

  但预计美军不会就此与我国进行全面大战,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远东始终是可匍苍司弃的筹码而已,欧洲才是他们成诚可的全球霸权的关键之地....…”

  "很显然,如果美军真的要执行全面的大战,那我们的战争目标,就要从单独的韩国,转变为直接拿下日本和菲律宾,完全将美国驱逐出东亚.…""一但发生美国介入东亚的全面大战,那么我国会以台湾为基点,将东亚战争切割为两个区域的场,南邮对菲律宾,从南华和台湾两个方向,在菲弹宾箭人民郓北配合下,发连详津完解E法役。

  而在北部,则是从朝鲜和台湾两个方向,同样是夹击日本南北,在北面拿下北海道,在南面先拿下大隅列岛,形成随时登陆四国岛的局面.…""如此我国就可以在北面的北海道,以及南面的大隅列岛,建设针对日本本土的海空轰炸基地,我军不会考虑牺牲很大的登陆日本本士形式。

  而是用长期轰炸、打击、半围因的方式,弱化日股的反抗能力,彻底地摧毁其经济、工业、产业和军工能力,摧毁其维持国民基础生活和生存的能力.……"”如此情况下,美军要长期古捂日太,依靠海军是不行的,只能是依靠长期的战略空运,这是不足以维持日本的战斗力的。

  说到底,美军如果企图在东亚与我军大战,无非是一场海军为主、空军为辅的远征大战,依靠的其实是日本为主的物资和基地能力,一旦我国形成了对日本的全面夹击,其实美国和美军从战略上,就不得不放弃军事的选项.."根本上,两军战争的胜负结果,取决于西太平洋的两国海军的大战,制海权才是最关键的,无论是东北亚战场的核心日本,还是东南亚战场的核心菲律宾.….这是美军参与大战的推演情况。

  "“另一种更可能的情况,是美国舍不得可能将美国海军的主力,全部损失在东亚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么对于美军而言就是小打而不是大打,美国只能是空军利用日本基地对韩国进行空中武力的支援,试图通过与我军的空战,保住局部的制空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一定知道自己无法阻止我国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其作傲的目的,将转为向美国的盟国证明所谓美军敢于战斗,力图保护韩国,但在东亚大陆的实力不济,并不是美国不愿意付出里大代价..…

  "美军如果实施这样的战路,在政治上,就是要力图暂时保住日本和菲律宾,他们会全力在之后,加强这两国的军事力量和反动派的反华意志,试图以比在未来的东亚解故战争中,造成我目的巨大损失,消耗我国的国力。

  力图将我国拖入一场长期的消耗战,以此获得西方国家所谓的复兴契机..……”

  戴重华的发言结束后,会场陷入了一阵沉默,大家都在思考着,实际上,与会者对于面临的情况都非常熟悉,戴总长的发言只是“提纲挈领"而已,中国的战略并不应该“"因为美国而动",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决策而动。

  赵安民也参加了这一次会议,在他的思考中,中国其实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是先韩国,后日菲,这是两场战争,无论美国是大打还是打,都不会或变中国的透择,如果这样做,第二次期鲜眛争的时间,完全可以放在最近的2年内,但对于日菲的战争,需要中国海军彻底形成对美国的压倒性优势。

  但是这样的′两战模式"”,很大的弊端是,美国会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协同西方其它国家,全力支援日菲,强化其军事能力,甚至是动员部分美国和西方军队,直接作为的争的活往品,以此来强化日菲的抵抗意志,尤其是日本的抵抗意志。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中国需要付出的牺牲和消耗的力量,可想而知。

  过去这样的思路是主要的思路-―-先解决东亚大陆上的问题,再解决"东亚大陆离岛"的问题,但过于保守,或许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赵安民自己是倾向于第二种选择的,那就是*一战模式,通过一次性战争,全部解决韩日菲三国。

  美国选择大战也好,小战也好,中国都准备好大战,坚决地一次性解决美国在东亚霸权的存在。

  "一战模式"下,时间势必会排迟,赵安民自己估计,或许要推迟到2005年以后,最晚可能到2008年左右。

  因为需要更强的国力、更强的海军、更强的空军、更强的轰炸力量,甚玊解事补校,要相比美国有一定的领先。

  主要就是因为日本是很难缠的,也是很强的。

  为什么戴总长说,基本不本考虑在战争前期,就直接登陆日本,通过陆战来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占领日本?还不是考虑到这样僭社太大了,和却如果明明有更好的方式来消灾他们,意气用事就完全不值得。

  从美金会和其它来源的情报都可以证实,美国高层对于最终放弃远东逐渐达成了一致意见,没有办法,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到,美国在强大的中国面前,守不性远东,放弃日韩菲,虽然很痛,但那是割肉而不是割命,属于美国承担得起的代价。

  现实就是,中国或许几年后,经济总量会是美国的三倍,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还幻想在远东保持边权,完全是痴人说梦。

  从地绣战晗来说,三国逐渐会变成美国的战洛负担,而不是的略资产。

  只要美国在远东存在,中国就会不断地冲击美国的远东秩序,逼迫美国为此付出重天的代价。

  欧洲才是美国全球霸权,或者至少是西方霸权的根基,美国起源于欧洲,美国的上层阶层,来自盎格鲁、德国和其它欧洲国家,他们统治着二等白人((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拉丁后畜)、黑人和其它奉献劳动力和腼力的种族后裔。

  如果美国失去了欧洲,邦才是断绝了根基,是数命之伤。

  相反,已韩菲这几.个国家,不过是美国过去争雷之路上,获得的三个战果而已,层级相对而言,至少不是致命的损失。

  但是美国当然不能轻易地放弃这三个国家,让中国顺利地成就远东霸权。

  美国可以做两种选择,第一是想办法彻底掠夺这三个国家,以此来肥沃美国。

  但这方面还是很困滩的,因为线好拿但小,最值钱的资产,停留在大地之上,不是美国可以拖走的,这也不是资本主义自己的竞争,美国还可以控制什么"特股权。

  只要美国撤离,这些财富是美国带不走的。

  按照第一方案,其实美国在两年前―(2000年)刚刚掠夺了日本和韩国一次,再来一次的话,这两个国家就没有实行第二方案的能力了。

  所谓的第二方案,当然是让这三个国家当炮灰,来消耗中国的国力。

  要让三个炮灰真的有消耗的能力,其实美国就不能实施第一方案,最多不过是在失败后的最后关头,让三国的上层,带着黄金和其它容易转移的财雷逃跑美国而已,但所谓的财富,大部分本身就是美元,美国缺美元吗?印刷就是了,这种纸张或者是银行记账的符号,对于美国的意义并不大。

  按照第二方案,美国从现在开始,不但不能削弱三国,反而必须在军事上给予援助,并让三国尽量投资于军事而不是民生产业,敲骨吸髓,让他们穷兵默武,使之拥有尽量强的消耗中国的本镂嘛。

  虽然很困难,但美国或许会取得一定的成就"——你们没有远择,属于美国和西方的阵营,所以现在面对中国,只有拼死一搏,才能活下来。

  你们所有的苦难,都是中国人适成的,所以就请拼命吧―一军事力量以及意识形态的洗脑,确实是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的,不可轻视。

  中国如何应对呢?要充分利用美国上层的"懈息"。

  大部分的人性,总是安于现状的,中国要发动远东解放战争,在理论上美国上层肯定都是相信的,但他们更容易相信的一件事情是-中国会乐用非军事的手段,拼命地挤压美国在东亚存在的空间,"和平地将美国挤出去,只有在最后没有办法的时候,中国才会考虑武力解决,武力是最后的手段嘛,毕竟现在是彼此核威慑的大时代。

  但美国从来不知道的一件事情是,感召同志群体基于"三个时空历史经验'对美国的深度了解,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所谓的和平模式,也根本不相信能够与美国和平共处”深知美国的无耻、残暴和血幅,一个建构在屠杀数千方印第安人基础上的强盔之国,哪有什么真正的和平解决模式?同志们从头至尾考虑的唯一模式,就是战争解决。

  所以最近的几年,中国表现出来的,应该是对美国的外交挤压,而要展示给韩国和菲律宾的印象,是如果美国撤走了,他们受到的威胁也就没有了。

  当然日本人是不可能相信的,他们知道自己过去的罪行,让中国肯定要全面地复仇。

  这种表面的形势下,就相对容易让美国误判——中国并不愿意花费巨大的国力,来把美国人赶走,中国人应该是认为,美国人迟早不得不自行擞退,比如在中国海军取得了压倒性优势的时候只要他们有了这种错觉,中国就可以赢得更多的发展时间,因为按照美国上层的尿性,他们一定会懈怠"——现在的时光多么美好,美国多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从三国获得更多的利益。

  相反,美国要军事化三国,必须自己也付田重大的代价,从三国获得的利益都要投入军事,而且美国还要进行很大规模的补贴才行,两相比较,如果他们认为中国的动作没有那么快,或者中国还在设法和平解决”,他们自己就会拖下去。

  从三国的角度看,其实也是一样,比如最大的敌人日本,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在美国的引导下,肯定会军事化,在一定程度上重演二战时日寇那种总动员的格局,但是还没有确定中国会行动之前呢?他们就会孤注一掷吗?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生活不错的人。

  二战的日本让人感觉够很”前提是日本人活得"够穷”,生命因此而无所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6:09 , Processed in 0.047869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