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555 页

  他甚至熟悉到能够信口引用此书的篇章与警句,能指出这一内容,在书中的位置。

  赵安民自己也深入地读过资本论,他不相信,一个能深入地理解和将资本论读进去的人,会对于社会没有深入的思考,是所谓天真而愚蠢的人——萨布林的头脑是如此优秀,以至于他在列宁军事学院进修后,由于成绩优异,他的名字被刻在学院纪录顶尖毕业生的大理石匾上。

  或许只是“行高于众,众必非之”吧。

  老勃和安德罗波夫为什么一定要杀害他?官僚发展到最后,恐惧的就是这样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吧?他们甚至比资产阶级,更恐惧这样的人。

  萨布林是感召同志,对于自己在原时空的“历史“很清楚,他知道赵安民有点奇异的脸色是为什么,他哈哈地笑起来,拍了拍赵安民的肩膀,旁边的苏联军官看到了,都有点惊异,司令员真的是放的开,对中国同志如此亲热。

  远东特区与苏联其它地方不-样,太平洋舰队也不一样,因为这里是星火会重点经营的部队,上下军官中,有不少的感召同志,以牢牢地控制着苏联最重要的舰队之一。

  军港的外围,海鸟飞翔,寒冷的冬天,不能让它们完全绝迹。

  白色的肃杀中,钢铁的黑色不时出现,黑与白的世界,看起来非常冷峻。

  萨布林很快就要调职了,他将会成为红海军的新一任司令员,海军的最高将领,所以这也是最后一次,他在远东接待赵安民。

  陪同的还的有库尔巴托夫的重要助手之一,现任远东行政区和特区第一书记列昂尼德,他现在是星火会在远东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三人的聊天很快就不限于军事工作,而是谈到了政治和经济。

  萨布林已经是63岁的高龄了,但整齐的白发神采奕奕,很有精神。

  作为一个“思想者”,他关心的范围,从来不仅限于军事,而是苏联乃至整体社会主义世界的命运,当然会重视政治和经济。

  而列昂尼德的关注点,始终在政治和经济上。

  列昂尼德不无忧虑地告诉赵安民,他对于苏联体制不能逆转腐败,以及因此而造成的经济问题,非常忧虑。

  他最关心的问题是两个:债务和市场,这两个问题说是经济问题当然没错,但更重要,这是两个关乎苏联命运的政治问题。

  不像是远东特区,或者还包括中亚特区,有着中国的支持,建立起来了真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实行着中国式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情况比较良好。

  整个苏联东部开始实行这样的体制,进展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再放眼到苏联真正的中心乌拉尔以西,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里的经济改革,在现象”上明显就受制于债务和市场两大问题,而且这几年不但没有能解决问题,甚至有一定恶化的趋势,每一次库尔巴托夫等同志谈到这个问题,都感觉非常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苏联的地缘和经济结构,导致了”自然经济成长”的动力不足,苏联的民间个人,似乎并不擅长发展私有经济,他们搞起来的企业,几乎都是资源型的,在管理上、科技上、商业模式品牌上、质量上,都不肯下苦功,产品在一个市场化的环境中,就没有竞争力,这样产品的市场就无法突破苏联的本土,比如中国愿意吸纳苏联的产品,但只有资源和资源型产品,才能在中国市场生存F下来,因为成本低且中国缺乏嘛,但是所有消费竞争性的产品,就不可能。

  经济成长的自然动力不足,苏联就只有加大政府投资,比如模仿中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年苏联在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油气管道等方面的投资非常高,而莫斯科等大城市的房地产(公有和私有一起上)等投资水平也很高,就是为了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但这不可遏制地带来一个后果,那就是国家和企业的债务水平开始不断飙涨,每年的还本付息负担日渐成长。

  如果一旦将每年的政府投资和国企投资水平降下来,后果肯定就是经济萎靡,而且还款付息能力也会因此而菱摩,不一定能够把负债水平打下来,反而导致负债和萧条的“双杀"——现在的情况与“前苏联"时代不一样,超过3亿的人口规模,不是单单依靠油气和资源出口,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而且2000年金融风暴一来,油气价格也不好,库尔巴托夫上台就遭遇了财政困难。

  负债高、市场小,已经成为苏联面临的巨大经济难题。

  这还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影响,比如高加索十国与乌兹别克等少數民族共和国的离心倾向加强,因为中央的财政补贴只能下降嘛。

  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程度增强,苏联也有了股票和债券交易所,增加融资渠道、盘活社会资本嘛。

  但是负债的增加现在就创造出了新的问题一商业银行被大规模摊派,购买特种国债和苏联20多个城市的地方债,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飙升,于是商业银行整体资产收益率下降,又导致商业银行收益下降和股票下跌。

  商业银行股票基本上,都是大盘权重股,其股价下跌,当然会带动大盘指数下跌,使得资本市场进一步低迷,这又造成资本市场融资和再融资的困难,从而在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现在苏联的股市甚至是债市,都很萎靡。

  赵安民思忖了一会儿,他其实知道苏联的一些情况,库尔巴托夫、凯拉提和潘卓夫等同志,经常会传达苏联的相关信息给他。

  列昂尼德今天说的情况,对他而言并不陌生。

  他对列昂尼德说道:“我有一个治标的办法,已经通知了库尔巴托夫和凯拉提同志了。

  应该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缓解问题可能是有用的。”

  “我称之为零利率中央国债币权计划。

  所有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权力,全部收归中央,这必须在大规模数字科技的基础上实行,中国可以帮助建立这样的数字基础设施。

  地方城市汇报计划,数据统计分析确定计划的合理性和执行成本控制、压抑贪腐。

  凯拉提和潘卓夫等同志已经建立了苏联中央调查总局,可以用于现实执行中对贪腐和执行的监控压制。

  “苏联社会主义体制虽然改革开放,但保留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本能力。

  于是中央银行超发货币,这些货币就用来支付地方债,并在几年的时间内替换旧债。

  这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角决地方债务危机,让地方政府可以恢复正常的经济活动。

  中央国债只能由中央银行,通过增发货币来购买,而不能由央行指派商业银行来购买,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债务危机传导到商业银行系统,才能避免商业银行坏账率上升,以及银行板块股票下跌并拖累大盘指数这类事件的发生,才能避免形成更大规模的资本市场危机和金融危机。

  列昂尼德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不会导致高通货膨胀吗?这意味这大规模增发货币并流入社会?物价必然飙涨!赵安民笑了笑:“是的,毫无疑问!这是兴奋剂的副作用!零利率保证了中央负债不会再增加利息的负担,这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地方城市将这些资本用于建设,形成的资产成为中央发币的抵押,对于中央银行无损。

  对于地方政府则是大好事,他们得以从基建等财政重负下解脱出来,让地方财政收入,重点用于解决当地百姓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民生问题,反过来就提升了消费能力,消费增加了就拉动投资,改善经济。

  “但是,毫无疑问,这会导致短期的高通膨,物价必然飙涨。

  我知道苏联现在的通膨水平不超过3%,大部分的时候在25%左右。

  关键的控制方法,就是要形成一次性通膨的局面,比如在第一次发行国债之后,通膨水平或许短暂出现20%到30%的水平,以后每年一次增发国债,或许都会有10%的短期通膨。

  如何应对?数字技术也是用来对付这个的,根据物价CPI涨幅,同步上涨工资,财政不够的工资也必须包含在国债中。

  同时发动克格勃、中央调查总局甚至是军队等一切力量,打击囤积居奇和超越物价管制区间的所有罪行。

  “中国可以帮忙的是,向苏联运来海量的物资和消费产品,炒作者要多少,我们就按照标准价格,卖给他们多少。

  这就可以造成,历史上少有的现象,本来可能控制不住的物价,在海量物资的压制下,控制在苏联政府需要的程度,一直到新的物价稳定下来。

  “这是在过去中国经验上的一种苏联化,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没有中国的控制力量强,中国可以没有外援,单独依靠行政和组织力量完成这样的调整。

  苏联虽然没有这样的力量,但在中国的帮助下,却可以实现同等的效果。

  列昂尼德听得有点目瞪口呆:“某种意义上,这意味着洗劫了-次资产阶级,央行超发货币投资,资产形成的同时,大量卢布流入社会,压低了过去卢布的购买力,形成了物价上涨和卢布贬值,但普通人民的购买力,由于工资上涨得到对冲,并没有真实的损失。

  但是那些过去持有大量资产的资产阶级和外国资本,卢布下跌也意味着他们的资产价值下跌。

  从国家的角度看,新资产形成的增量效应,又与老资产的下跌效应,形成了对冲。”列昂尼德的脑子,还是非常聪明的。

  赵安民赞许地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资产阶级也未必受到多少损失。

  物价上涨也会推动资产上涨,他们只是没有像普通人民,得到了确定的补偿而已。

  不过资产上涨就会导致流动性下降,从这个意义上,他们还是受到了一定损失。

  其实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样,不过他们的超发货币,损害的所有普通民众的利益,我们是要做到反过来。

  “执行这种战略,就是一种币权战略,代表苏联在今后一段时间,选择弱货币战略,美国的经验,货币不断贬值,债务就不断贬值,30年通膨,原来的债务就基本上没有了。

  我的方案,不过是在这个长期逻辑下,尽量去规避底层民众的损失而已。

  “在就像是用水和泥,货币就是水,经济就是泥。

  水太少的时候,和泥就和不动,索性就大量加水稀释,于是就很容易和动,经济转起来了,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的速度加快,而货币不断贬值,债务问题就可得到缓解,而市场也可以有一定膨胀,消费力会有一定的提升嘛。

  不过,可千万别走上美国只靠发币的道路,是药三分毒,要注意这个猛药的毒性。

  列昂尼德恍然大悟,赵安民给出的“解法”,是一种社会主义特色化的MMT(现代货币理论)的方法,确实如他所说,治标不治本,不可能解决苏联国家的痼疾,但听起来完全可以缓解,尤其是可以解决迫在眉睫的财政危机问题。

  列昂尼德说道:“还有一个好处,卢布有序贬值,或许有一定外资会流出,但毕竟外资在苏联的投资中比例很小,影响不大。

  绝大多数的资本我们都可以拦截在国内,跑不出去。

  他们眼看着一天天贬值,弥补的方法,就只有积极地投资赚回来。

  包括老百姓赚钱和投资的欲望也会加强,因为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压力,他们的积极性就不得不增加,这可以克服一些苏联人不利于经济和商业的民族性。

  用金融学的术语来说,反应到货币上,就是加大了卢布的货币乘数,货币的流动速度会加快。

  列昂尼德内心又叹了口气,苏联过去对金融太陌生了,只熟悉金融管制,但对于货币利用调节这方面,缺乏人才啊。

  所谓零利率,其实就是超发货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借贷。

  过去国债,是向国内外销售的债券,而赵安民所谓的中央国债,其实就是货币的超发权。

  一直静静地聆听的萨布林,此时笑着打岔:“要到著名的鸟岛了,你们就少谈点工作吧。

  “三人哈哈一笑,转移了话题。

  2004年的苏联,新的危机开始不断暴露,星火会的同志们,成为了救火大队,而中国随着自己力量的增强(不断接近美国gDp的3倍),也开始构想和执行对苏联的新支援模式。

  这些模式眼下的主要方向,还是要为苏联续命。

  总的思路是,只要苏联维持住,那么未来中国发展到苏联经济的20倍以上的时候,单单对苏联的资源需求,就可以拉动和捆绑苏联的整体经济。

  那个时候,对苏联发动全面的社会主义改制,或许就有了真正的能力。

  在这些年,先做到对苏联东部的捆绑和局部改制再说。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2:49 , Processed in 0.06367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