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585 页

  人家的规模,磨也把你磨死了。

  对于这些天美军内部议论纷纷的“平泽错误”,佩斯上将作为久经沙场的陆战队上将,他是不以为然的,认为坎贝尔与罗德他们的选择,并没有错。

  换了任何一个合格的美军将领,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军队,置于对方的大威力火箭炮群的射程之内?尤其是没有空优而且己方还没有同等级别的还击武器。

  他们的错误,在于忽略了必须具备随时"复位”的能力,低估了敌人抓到时机快速登陆,切断韩军南北联系的可能性。

  但是即使没有平泽的错误,就能挽救现在的局势吗?说白了这都是战术级别的优劣,在战略级别上,从始至终,佩斯就没有看到什么胜利的机会,说到底,中国太强大了,在它的周边,还想要赢得胜利,或许本身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佩斯想起了刚才高级军事会议上的争论一大多数的将领,都觉得这是一场束手束脚的战斗,而既然束手束脚,怎么可能赢得胜利呢?很多人一肚子气,觉得太过顾忌中国了,但是在反对者,列出中国可能反击的实力之后,他们也无话可说。

  比如说利用0说利用日本基地,发射远程巡航导弹袭击朝军,在九州岛鹿儿岛的基地刚打了二轮,就遭到中国中程直导弹的袭击,由于速度极快,相应的防空系统反应不良,导致基地遭到重创,还接到了中国的明码警告:这是战争扩大化行为,如果美军再利用日本作为导弹基地,那中国就会解除一切限制,即日本岛的所有军事目标,都会成为中国接下来打击的军事目标,战争将从韩国扩展到日本。

  中国的这个警告,就把美军使用日本基地发射发远程导弹的路径给掐了,很明显,美军利用日本的空军基地,甚至是空自空军直接参战,中国都没有吭声,这是利用韩国北线他们优势的空中力量,可以消耗美日空军,对他们而言可能不认为“不利”,所以就允许。

  而导弹袭击本小利大,破坏他们的战略意图,所以就"禁止”。

  但美军不能不接受中国的“条件"”,因为中国在中程导弹上的优势太大,如果美军“不听”,日本的所有军事基地,都会遭到严重的打击。

  这是美军历史上的失误——为了保证欧洲的安全,在1988年与苏联达成了不再发展中导的协议,潘兴导弹的研发和生产体系都被解体了。

  现在看来完全是个“臭局”,限制了苏联,却放过了更危险的中国,而现在直接反应到了战争上。

  实际上在小布什总统推行“极限切割战略”之后,察觉了中国威胁的美军,已经计划恢复中程弹道导弹的研发和生产,但拖延至今,也没有能实现,这让人难堪,但却是与美国现在的制造业实力相关的。

  所有的中导,都使用固体火箭助推器,而固体火箭助推器,需要固定的模具,来浇筑固体燃料,而且浇筑完成后,还需要高级技工,负责对浇筑的固体药束,进行人工雕琢,基本都是手工工艺,这类人才在美国本身就不好找,相对于十多年前,更是不好找。

  而且一般的雕琢工人,一辈子基本上,只负责雕琢某-类固定的发射药束。

  比如常年负责雕琢洲际导弹的药束的,让其再去雕琢中导的药束,简直可以肯定干不好一太不习惯了。

  除了娇气的药束之外,射程1000公里以上,甚至2000到3000公里的弹道中导,仍然需要惯性陀螺仪,这在美国的生产能力,那就就更弱了。

  一个大师级手工艺人,-辈子也就生产组装几十个,用来维护补充洲际导弹,也许够用,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来制造新中导的陀螺仪呢?除了助推器与陀螺仪,弹头本身也是麻烦事,与洲际弹头不一样,中导弹头必须是"核常兼备”的,对于美军也是新鲜事,没有那么快。

  所以在远东战场上,此时美军赫然发现,在重要的远程导弹能力上,美军处于严重的劣势,空中优势不在,远程美军只能使用巡航导弹,但巡航导弹飞行速度慢,航线相对固定,容易被拦截。

  朝鲜战场上包经验证,中国多种兵器的预警雷达,都能够发现美军巡航导弹的飞行轨迹,而且在中国的支持下,朝鲜军队司以利用信息终端的指示,通过高炮、防空导弹、战斗机甚至单兵便携式导弹,大量并有效地将之击落。

  效果相对于伊拉克战场,简直是天差地别,果然中国直接站在后面,结果就是不一样。

  美军当初放弃中导,也不单单因为与苏联"兑子”,这类战术弹道导弹确实麻烦,成本高昂,技术门槛高,效费比不高,其成本基本是巡航导弹的十倍以上,即使是美国都觉得很难负担,而且制导方式少,基本只有惯性制导,少数拥有末制导能力,命中精度比不上巡航导弹,在潘兴时代-般只有50米级。

  此外,战术弹道导弹对平台要求高,基本只有陆基一种,海军舰艇和空军战机,都无法发射弹道导弹,战术灵活性较差。

  总之,在美军看来,那是一大堆的毛病。

  但是中国就是坚持了这种”中程战术弹道导弹”的连续研发和大规模使用,或者是因为他们有钱吧,再或者是他们早就看到了,作为周边情况复杂的陆权大国,与美国周边没有直接威胁的国家不向,中导对于中国的作用,以乎可以很大。

  总之现在的问题就是,中国拥有巨大的中导优势,尤其针对日本这个国家,比如东风21、东风25这些型号的导弹,可以从中国本土多数的东南沿海省份,对日本本土进行全面的覆盖打击。

  中导的优势很明显——速度快,能够达到7倍音速,这样的高速度,目前的防空系统,很难及时反映并且拦截,日本的军事基地和防空体系绝非落后,但对这类弹道导弹,基本是不设防的,其优异的突防能力,绝非巡航导弹能比,而且打击威力极大。

  所以这就只能“蚌埠"住了,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重要基地,中国可以随时使用中导突防打击,中导再昂贵,用来打击美日这些基地或军事目标,都是划算到极点的,而美日军现在根本无法防御——这就是美军不得不接受中国屈辱性的“条件"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担心现在就将日本完全拖入战争,让战争扩大化,还有着“技术上”不得不妥协的背景。

  韩国的可用陆地基地,在开战第一天就几乎被打光,只能依靠随时“跑”的机动系统,后来很难生存过哪怕一天的时间,日本的陆地基地不能动。

  远程巡航导弹也不能由空军发射,所以此时远程打击任务,只能是依靠美海军,但美海军在朝鲜海峡等近海的存在是有限的,本身海军实力就弱势了,现在依靠日本沿海美日空军的保护,才能在朝鲜海峡一带存留,他们每天能执行的远程打击任务就很有限。

  力量投送的能力不够,这已经不是战术上的问题,而是军事战略上的问题,“必败”的结论,也是因此而做出的,并不是天方夜谭。

  美军是在“不利的战场不利的地域与最强的敌人进行战争”,就必须准备好失败的结局。

  佩斯又想到,其它的麻烦多着呢,比如海军的艾森豪威尔号以及福特号航母舰队,被中国舰队逼出宗谷海峡与津轻海峡之后,已经不敢再通过这两个海峡,再次进入日本海,很显然,通过这两个海峡的时候,肯定会被中国舰队“抓到",因为只有这样的地点可以通过嘛,不盯这里去盯哪里?那如果还要强行通过,等于是赌博中国不会打击航母,谁能保证?这就导致美海军现在日本海内,一艘航母也没有,对于韩国陆地战场的支援能力,自然非常薄弱。

  另外两艘航母,在鹿儿岛外东海前出到西太平洋的海域,与中国的另一个三航母舰队“捉迷藏”,但迄今为止,也不敢直接通过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内,对韩军提供支持。

  实际上,现在朝鲜海峡的“美日物流护航舰队”,主要是以海自和韩国自己的舰队为主,美海军提供的主要是支运输登陆舰队:不是主力战斗队伍。

  而中国之所以没有攻击朝鲜海峡,恐怕是打了消耗海自实力的主意,确实,现在的海自,大约只是高峰时间的三分之一实力,损失极为严重,而舰艇就像是现代化的重型战机-样,可不是轻易地能够很快就得到大批补充的。

  中国警告过美国,如果美军航母舰队突入日本海,那么中国就会击沉美军航母舰队,战争会自动升级。

  美军现在确实不敢赌博这一点。

  因为很简单,中国的空军和导弹力量,如果"抓到"了美国航母舰队突进日本海的情报,肯定是可以发起对航母舰队大规模的进攻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航母舰队失败甚至被消灭的概率,按照兵棋推演,可能性极高,美海军不愿意冒这个险。

  好在美海军还是吸引了中国海军的主要力量,减轻了韩国战场的危险。

  中国6航母被美军4航母吸引,此时在日本海还有1个中国航母舰队,而在黄海和东海,也还有一个航母舰队,中国帮助朝鲜对韩国实行打击的航母舰队,现在只有2个,所以这种”和平兑子”,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无论如何,美日韩可以算得出的实力都太有限了,被动是难免的。

  让佩斯感到失望的是,美国早就不指望能够最终保住韩国这个东亚大陆上的基地了,在一个经济实力数倍于美国的大国之侧,保留一个对其敌对的小国,美国没有长期的这种实力。

  但放弃韩国,指望的也是能够消磨中国的实力,实现对中国军队的重创是最好的。

  但显然,狡猾的中国人让朝鲜人为了自己的统一,承受了主要的伤亡和损耗——朝鲜人此时也不在乎,再多的损耗,在,只要他们能够统一,在未来都是得大于失。

  美国必须考虑如何体面地撤退了,韩国的战役,或许还会打一段时间,但结局已经注定。

  好在中国对于美国的几次“示牌”,显示出很强的将战争限制在韩国范围的意图,要不然,海自为主的日军参战,中国早就大规模袭击日本了,既然没有做,说明中国短期还是要给美国台阶的。

  美军参联会与驻韩美军总部的反复协商,确定了一个表面坚持、其实撤退的新方案,那就是”+字东南战略堡垒"方案。

  把韩国用一个十字,一分为四,那么东南就是韩国离开日本最近的地方,通过朝鲜海峡、对马岛、对马海峡,连接到日本九州岛嘛。

  这个十字东南地域的重心,是大邱和釜山,大邱是军事防御和地理中心,而釜山显然是最后的退路。

  计划就是迅速将主要力量,撤军到这个地域,避免在各地分裂地进行“决战”,而被优势的朝军各个击破并消灭。

  军事意义上最强的一点是:美韩都认为,在这个地域,美韩军极大地弥补了此前缺乏制空权的优势——整个朝鲜海峡,只有180公里,对马岛将海峡分为西、东两条水道:西水道为釜山海峡,宽约46~67公里。

  东水道宽约98公里,位于东水道中部的壹岐岛,又将该水道分为两部分:对马岛与壹岐岛之间的水域,称对马海峡,宽约46公里;壹岐岛与九州岛之间的水域,称壹岐水道。

  对于战机来说,180公里,几乎就跟陆地起飞机场的距离无异了,那么美军和空自,就可以充分利用九州岛的机场,重新争夺制空权,从十字东南扭转战局。

  但其实,韩国被压缩到这个小局部,哪里来的自信能扭转呢?不过美国需要逐渐地找理由,撤出这一场战争。

 

第631章  利川大捷与最终幻想

 

  南汉江西侧的利川,是座小城,原时空这里以海力士半导体而出名,但也仅此而已。

  现时空它的大名,却会因为西线韩军的覆灭,而被记入全球军史。

  利川传说是高丽太祖王建,灭百济而南征的时候,在此占卜,得到"利涉大川”的卦象而取名,韩国人自己的解释是"横渡大川,利大无比”,意思是若能习文修德,再能养好身体,再大的难关,亦能克服,渡过大川,方能功成名就。

  而现时空的后来,人们都说,西线韩军既然没有能渡过南汉江,自然就不可能“利大无比”,而相反地就是"弊大无比”了。

  总之,兵败于此,什么乱七八糟的解释,就都出来了。

  实际上,利川成为西线韩军"最后的战场”,不过是时间、空间恰好的交集。

  朝军的攻势太快,从汉城仓皇撤出的韩军,正好在利川被朝军第11军团一部拦截,而韩军的尾巴,又被追击的820机械师抓住了,两边挤压之下,最终韩军第1、第5、第6军团的余部,以及第7机动军的余部,都被合围在利川附近,再也不能向南前进一部。

  最倒霉的是第7机动军,他们是韩军的总预备队,重装备最多,是韩军唯一的机械化军团嘛,韩军一共只有5个机械化师,其中4个都在第7军,被称为“韩国第一强兵”。

  但在这一次的大战中,第7机动军一开始就受创最重,因为他们的重装备多嘛,而且名气大,自然就成为了中国空军和导弹部队,以及韩国炮兵部队的主要和重点打击对象。

  然后在三个前线军团的抵抗中,第7机动军随时会被"拆掉”某个单位,去支援三个军团中的某一个,导致韩军过去军事设想的完全失效——过去韩军作战设想是,三个前线军团抵抗住朝军的进攻后,第7机动军选择突破方向,重点突击,击破当面朝军,挫败朝军在西线的攻势。

  这种设想,在中国参战之下,自然是完全的梦呓,第7机动军,始终没有什么“反击”的机会,而在前线3个军团时刻发生损失的情况下,为了抵抗朝军狂风暴雨一般的进攻,不得不屡次从第7军抽调精锐部队,导致最终这个军“不战而分裂”,最精锐的部队,变成了添油战术的牺牲品。

  但是也不能因此责怪韩军高层是胡乱指挥,其实都是得到了驻韩美军司令部的同意的一如果不分拆使用,第7军很可能在敌军的连续轰炸和其它打击模式下,远程就损失殆尽,还不如"物尽其用”呢,本来是想藏着一个拳头,结果全部用上还抵挡不了,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

  被挤压在汉城城南到利川的西线韩军,自然为了活命,向南面的朝军第11军团以及赶过来的朝军第425机械师,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试图打开通道,朝军自然也是拼命攻击,这里都属于汉城为中心的小平原地区,利于机械化作战,所以战斗也就分外的惨烈,因为双方的兵器在这个地方都比较容易得到充分的应用。

  但是韩军被迟滞后,就开始遭到连续的空中轰炸,美空军的接应都被挡在了外围,而朝军西线兵团不断的挤压,让韩军西线兵团越来越挤压到利川这一个”点”上,密集的阵列,在火力打击下造成更大的伤亡,韩军的士气迅速地丧失,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投降,这是韩国的“主力军团"”,向朝军第一次的大规模投降。

  也可以证明,战争发展到现在,韩国军人的勇气和士气,都开始进入了空前的衰落期。

  战斗基本在4月5日下午结束,投降这种事情,只要有了开始,而军官团没有得利的措施,就会就像是一种瘟疫一样的传染。

  残余的韩军逐渐失去斗志,大面积的投降蔓延,而朝军的总攻开始,在朝鲜决死冲锋的山呼海啸之中,韩军终于完全崩溃,大部分的人投降,有些人试图逃出战场,有些人绝望地战斗到底,战场上残酷的一幕又幕,让无数士兵疯狂。

  确认西线韩军已经"无可救药”之后,十字东南计划被全面激活,美军决议完全放弃幻想,将剩余的韩国力量,尽量都撤退集中到其东南靠近日本的一隅之地,或许利用趋于平衡的空中力量,能够让韩军最后的“光华”,为美国再灿烂一把。

  驻韩美军总部与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的一致看法是:第一阶段的战役,美韩方侥幸心太重了,明知道中国的实力,足以让它在大半个韩国形成空优,却仍然幻想美韩军队,可以利用”"其它优势”对抗中国的空优,事实证明,空优无可替代,没有了制空权,在被动挨打之下,无论是美军还是韩军,都不是朝鲜陆军的对手。

  所以在西线韩军最后战斗的那两天,东线的第2、第3军团开始拼命地后撤,“断尾求生”,元山登陆的韩军第8军团,在4月3日就已经大部覆灭。

  夹击朝军第1军团的梦想,已经破没,如果东线不撤,等到西线朝军完成对西线韩军的围歼,向东线包抄过来吗?在这样的担心下,东线的第2和第3军团,留下一个师又一个旅,为全军断后,而主力则果断地向南部的洛东江流域撤离,韩国政府已经将剩余所有的实力都集中到了这个“十字东南”的地域,而第2和第3军团,已经是韩军仅存的精锐了,实际上,战前韩军最强大的7个军团,现在最多算还剩下1个半吧,第2和第3军团,都不是齐装满员的了,必须退到洛东江地域,迅速进行补充。

  留下断尾的1个师以及1个旅,其实最后还南逃了一部分,打到这个程度,其实朝军也很疲惫了,需要短期休整,恢复精力,而且武器弹药都需要时间来补给到下一步战斗需要的程度。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0:09 , Processed in 0.05026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