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636 页

  所以在消费种类的搭配组合中,必须推进高附加值的消费,或许消费就是7个乘法公式:消费力=可支配收入X消费组合系数,可支配收入是由经济发展和体制公平决定的,而最高为1的消费组合系数,不仅取决于消费种类的丰富性,也取决于消费的质量一散步运动的资本化价值和消费质量,当然无法与相对专业的体育运动相整个中国社会,已经有了比较高的发展水平,必须走向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从而可以实现初步按需满足的大时代,事实上,还不可能做到全民按需分配,但应该可以做到的是:对于社会的一部分人和家庭,可以通过他们自身的能力和国家的政策,做到局部满足。

  很明显,"物质极大丰富”,需要克服能源瓶颈与资源瓶颈,在尚无法实现大航天时代的背景下,只能是局部突破,局部实现。

  三、中国的科技已经具备潜力,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光电风电和核电,三大种类的新能源,可以带来廉价和极为丰富的能源新时代。

  而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物联网、超级电脑、芯片科技等的综合发展,使得第四次工业革命,似乎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科幻”。

  四、中国在科技超越美国的前提下,产业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在西方市场以外的其它全球市场,追求彻底击败西方产品和企业,实现全球限制之下的最大市场化。

  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奠定全球科技中心、企业中心、标准中心、高端生产中心、物质贸易中心的五大中心地位。

  五、建立中国为主的“雁行序列”全球经济体系,中国是头雁,而苏联各国、东亚社会主义国家是第二雁列,非洲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是第三雁列,愿意加入这个全球经济体系的其它非社会主义国家,则是最后的尾行雁列。

  这意味着中国为主的一个排斥西方的专利、标准、认证体系——建立和完善全球物质产品生产的统一性,以及一个金融和资本的统一体系,过去的“3E+大同币"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六、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覆盖中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天网”,包括能源网、交通网、通讯网、互联网、数联网、联盟链等,乃至向物联网和全球工业互联网等更新的网络进军。

  这样的一张天网,其实将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的分界线,能够进入天网的国家,才能具备当代意义上的国家竞争力,因为在大多数的“国家运营成本"上,将相对于网外国家,形成巨大的优势。

  这种优势不仅覆盖成本,还覆盖效率。

  欧美国家的经济体制,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分割的“庄园经济”,统一的国家外表下表,是一个又一个资本主义财团对生产力和财富进行分割的庄园,这样的体系是无法实现广域社会的强协作的,有点像中国秦朝之前的诸侯与士族,而中国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新时代的郡县制,统-新时代的“度量衡",建立新时代的“全域大流通”。

  设想非常宏伟,但要把这些设想落到实处,可能都不是赵安民任期内能够完全完成的。

  从落地的角度,他指示规划了今天的文件,可以总结为“2+4"的“大产业战略”。

  首先是2个科技底座,即人工智能与数字化。

  当然也可以总结为1个底座,因为人工智能,在广义上也可以归于数字化科技的一种,不过因为AI的极端重要性,还是把它单列出来。

  现时空中国在数字化和AI科技.上,都领先美国甚多,早期靠的是先行发展,在美国意识到两大科技领域的重要性之前,提前完成了奠基,数字科技的优势之一,就是先发优势很大,这其实是互联网以来一贯的特性——后来者,几乎都必须要遵从先行者开拓的框架,比如算法、通讯协议,乃至应用。

  中期到现在,靠的就是丰沛的科研人力,以及巨大的投资规模了,中国科研人员一千万,相比美国几乎是6倍,这使得中国在两大科技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拥有充沛的研发人力,能够快速地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

  而依据中国实力的巨大投资,以及有意识的应用引导,也让中国在这些领域,获得了快速的产业落地成长。

  美国和其它国家,对数字技术和AI的重视,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而中国一开始就全力以赴,无论是投入的人力规模、质量,投资的规模和应用的引导范围,都相去甚远,自然就领先美欧很多。

  而且在中国先期占领了市场之后,美欧企业发展相关领域的兴趣和投资,都缩减了,明显竞争不过嘛,资本家是不愿意做亏本生意的,而美欧的国家投资,让一些大学的研发,成果落后,也难以形成广域应用。

  这种市场挤压,对欧美相关科技能力的形成,破坏很大。

  实际上,按照感召同志们的评估,中国的数字和AI科技,或许已经达到了赵安民穿越前的中美达到的水平,而美国现在的水平,甚至远远落后于原时空,或许只有2000年初的水平,大致落后了10年左右。

  依托这两个科技领域的"底座技术”,以及在其它领域的科技进步,中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4大产业领域,推动社会主义化的工业革命。

  第一是能源。

  能源实际上是打造超级能源网,这并不是一个新战略,比如包括中国和"4片外壳”国家在内的超级电网,早就在推行之中,这一次只不过又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目前全球能源消费由化石能源主导,占比90%以上,处于绝对优势。

  而中国达到的科技,终于可以大规模地改变这种状况了,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让中国的光电、水电、核电都得到了大规模的科技突破,以及广域的技术应用,尤其是能源成本上,终于可以与化石能源竞争,甚至是更低了。

  当然,这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家财政整整补贴了二十多年。

  现在的光伏成本,已经从十多年前的每度电人民币2.5元,降成了0.23元,只有原来的不到十分之一。

  而风电成本,则从每度电0.9元,降到了0.24元。

  这样的成本,当然已经堪与过去中国以煤炭为主的火电成本(0.3到0.35元)相对抗了。

  过去的大毛病,是风电和光电发电的不稳定性,风大的时候风力发电多,风小或者无风的时候,自然风电就很少。

  光电是一样的毛病,发电的多少取决于阳光照射的程度,要是一直下雨,自然发电就很少,夏天炎热日照的时候,发电或许又太多。

  所以超级能源网的诞生,依赖于两大体系,第一是储能体系,第二是智能电网。

  在今天的文件中,对于超级能源网最大的一个支撑就是,中国规划了超过欧洲总发电量的抽蓄产能,来支持光伏风电并网。

  规模高达4万亿千瓦时,中国此时的总发电量,大约高于20万亿千瓦时,这意味着抽蓄产能的规模,几乎是当下国家总发电量的20%,这样就可以造成极大的"容错率”,通过抽水蓄能和放水发电,足以解决风电和光电的不稳定性。

  当然,也有不少的其它配套储能设施,例如大规模的电解绿氢产业。

  智能电网除了数字化科技以外,就是依赖于特高压电网体系,实现远距离电力分配,这是提高对电力的分配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电网的规模越大,那么风电与光电入网,就越能实现自我的平衡——甲地今天发电少,但乙地今天发电多,自动地进行了对消,规模越大,这种对消效应正常来说,就越强。

  除了风电光电,以及与抽水蓄能配套的水电以外,超级电网的另:.个方向,可就是钍基熔盐反应堆的大规模应用了,这种可以常压高温运行,并且能够循环使用燃料的高安全核电系统,终于解决了过去对于核电机组危险性的顾虑,可以广泛在内地推广,而且可以根据电力需求的大小,进行核反应堆不同规模的灵活设计。

  尤其重要的是,其发电成本已经达到了一度电0.2元的成本,与光电和风电样,还有成本继续下降的空间。

  钍基熔盐反应堆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超级电网在去掉化石燃料发电之后,整体电网的稳定性,它没有风电和光电的“胎里毛病”,发电是稳定的,所以就可以构成电网的"基础电力底座",比如在未来,或许钍基熔盐堆,解决掉50%的电力,这部分是绝对稳定的发电能力,而光风水三电,则解决掉其余的50%发电,这部分是每天有起伏的,需要不断地临时平衡和调整。

  按照新的计划,这个超级电网的第一目标,其实是要达到发电能力100万亿度,如果不考虑其它国家的发电能力,中国自己要增加4到5倍。

  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呢?其实在超级电网建设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社会能源全面转向电力的过程。

  每个人对于电力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人类对于电力这种能源的使用,不过是全部终端能源的不到四分之一。

  汽油、柴油与电力有关吗?没有吧。

  其它热力、燃气、LNG等等,都与电力无关。

  但是转向新时代的时候,电力的比例就将极速提升,比如汽车不再使用汽油和柴油,新能源车都是电车。

  超级电网的背后,是能源结构的大转变。

  中国现在27%的电能,在未来的十多年,将急剧跃升到至少三分之二以上,这当然就需要发电能力的大膨胀,不说是电力增长的需求,单单是电力替代其它能源,其需求的规模,就是非常恐怖的。

  能源战略之外,第二个大项,就是智能社会。

  如果用比较漂亮的语言来形容,那就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这个基础,其实就是AI智能科技底座的最大应用方向。

  在实际落地上,就是疯狂地增加大算力,因为Al的发展落地到社会的智能化,其进化速度,就是取决于大算力。

  比如无人智能驾驶,现有技术已经能够应对95%以上的常见驾驶场景,但完成最后的5%罕见复杂场景,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光是学习一个新的该类场景,就需要收集1万+的样本,整个周期在2周以上。

  自动驾驶系统想要达到量产应用条件,至少需要经过约170亿公里的道路验证。

  即使一个团队拥有100辆自动驾驶车辆,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道路测试,积累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以“百年”为单位。

  这样的进化太过缓慢,如何加速?一方面是研究新科技,例如在驾驶领域的AI大模型,根据行车数据,生成能够灵活编辑的虚拟空间,将某个城市的道路空间虚拟出来,可在指定的行车路径中,增加对向行驶的车辆,并基于超车线路构建不同的光照、天气、建筑,快速生成不同的样本,让模型更好学习如何应对复杂超车场景的罕见复杂场景。

  但依靠一个企业的能力,因为投资有限,肯定进化是受到限制的,就需要用国家的"合力"来突破,增加大算力这种昂贵的投资,就是一种主要的方法。

  类似的智能场景遍布整个社会的需求,而国家战略,就是要推动这些场景的主干突破,比如智能驾驶、智能家庭等等。

  第三个主要战略,则是工业体系,实际上是在新的数字化条件下,对原来的工业体系进行升级。

  工业互联网是最典型的应用,但根本上,其实是将数据这种新生产要素,全面融合进入过去的工业体系。

  比如,上海的航运业,海运承运商每年要签发4500万份提单,其中仅仅只有1.2%是电子的。

  这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如此落后?因为担心电子提单不保险——买方、卖方、承运方、船只国籍、起始地、目的地,可以来自六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因此,交易凭证需要格外谨慎。

  提单作为客户可以取走这批货的唯一证明,层层检视,层层核对,层层盖章,层层签字。

  每个环节,只要在小环节发现一点点小偏差,就要重新核实重新检查。

  但其实现在的数字科技,已经足以保证提单的安全性一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提单内容和数据的真实,从而促进航运业数字化。

  但这样的体系提升,只有国家出面组织,建立行业标准,并广域推广。

  第四个主要战略,则是服务升级。

  相对于西方,中国以及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加重视物资的生产和分配。

  但很显然,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服务业才是让生产力能够得到最大发挥的瓶颈——不仅仅是直接服务生产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包括消费服务业,消费的种类要极大丰富,也意味着必须极大地增强消费服务业,否则如何让消费普及呢?赵安民签发了政治局同意的这个战略性文件,新国策的诞生,开始影响和推动中国社会经济朝向新方向发展。

 

第692章  极权国家是美国

 

  法国左翼报纸《解放报》,转载了中共总书记赵安民,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

  现时空,这家左翼报纸解放报,对于中国要客气得多,不像是原时空,它在中国,同样以报道中国负面新闻而著称,与右翼报纸其实没什么区别。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12:21 , Processed in 0.050659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