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657 页

  中东、澳洲、中美洲、南美洲,一个都不肯放弃,以为这些是美国力量的基础,但问题是,保得住吗?中国正是看清楚了美国上层的贪婪,所以用这种阳谋,快速地消耗美国的国力,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后果会如何,布伦南感到不寒而栗。

  他个人的意见,是越来越倾向于极右翼主张的撤回北美,巩固基本盘了,不过他可不赞同那些疯子的其它主张,难道要发展成为一个法西斯美国吗?他苦笑了一下,准备CIA的建议提案。

  与中情局的一些高层和专家,进行了磋商之后,中情局的意见基本确定了下来,其实就是一个裱糊匠式的方案。

  美国必须大声疾呼,这是中国的阴谋,和对民主自由国家的真正入侵,这些叛军都是中国的爪牙,他们背叛民族利益,侵犯个人自由和财产,试图在南美建立残酷没有人性的共产体制。

  美国不会坐视,美国将毫不犹豫地支持一切反抗这种共产势力暴行的民主力量。

  实际上,美国真正能做的,是"止损”而不是试图全面干预——没有那个本钱,从CIA掌握的最新情报来看,中国在中非和西非,动员了数十万大军,还有来自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而中国自身,也应该有少量的特种部队,以及大量的非军事人员进入了南美,中国海军在外海游曳,而在西非的中国军队,也有动员的迹象。

  显然,中国军队是否会直接介入南美,其实取决于美国自己的选择,如果美国大举出兵,那么完全可以期待,中国也一样。

  就像是在中东战争一样,美国空军参战,中国空军也就参战,他们根本不惜与美军直接交战,这一点与过去苏军很不一样,这还是优势国力,带给中国人的自信。

  美军在澳洲的兵力,已经下降到了20多万,让澳大利亚感到了“极度不安”,而澳军不得不自己进一步扩军,但能力是有限的,参军的人有,但问题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撑不住,由于中国推动各地的战争,这两年西方与中国的贸易,又回到了几乎完全中断的状态,澳洲的资源无法卖给中国及其盟国,经济上就是一团糟,而澳洲的工业,早在这几十年的竞争中垮了,美国的武器弹药都是昂贵的,澳洲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撑起的天空”是有限的。

  中东绝对不能撤军,局部也不行,一旦有点撤军的苗头,说不定那里的天空就塌下来了,现在美军近50万的兵力,相对于对峙的中俄军队,并没有什么大的优势。

  欧洲也是一样,拿了欧洲那么多钱,20多万部队再怎么减呢?而中美洲现在有4万多部队——在原来3万部队的基础上,最新编列的5万兵力,有1万多派到了中美洲,本来计划5万人都要派往中美洲和圭亚那的,但现在不行了。

  一般人觉得,美国有那么多人口,扩军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问题从来不在人口规模上,如果是二战那种战争,人口规模的意义确实重大。

  但现代战争,更重要的是经济,因为现代武器弹药,花钱太厉害了。

  老实说,美国现在10%gDp的军费,就只能撑得起200多万的军队规模——不是没人,而是没钱。

  要继续扩大军队,军费是撑不起的,除非美国完全转向世界大战格局下的战争状态,那种状态下,按照CIA的估计,其实也最多撑起500万军队,而且时间不能超过3年,否则美国内部必然崩溃。

  当然,还有一种潜力,那就是改革美国的军工生产体系,把军工生产的成本打下来,但这种可能性,布伦南只能是在自己脑子里偶尔想想,甚至与相对亲密的朋友也不能说——说出来就是找死,军工复合体是开玩笑的吗?从财阀到政府高层,再到美军的高级将领,都是这个利益链上的一环,碰都不能碰。

  按照布伦南自己的估计,要是军工生产"正常化”,或许美军现在的军购,甚至能够省下60%以上,但这只能是梦想。

  所以最后CIA只能建议,将计划派遣中美洲的3万多兵力派往哥伦比亚,而再从国民警卫队中抽出5万人,这8万多兵力,构成美国接下来的"南美远征军”,看起来远征军应该是去打仗的,但其实并不是,而是去为南美的右翼势力撑腰的。

  核心的重点是保住哥伦比亚,这是美国在南美势力的支点。

  哥伦比亚有两大战略意义:第一是它与巴西通过热带雨林构成邻国,两边有着很长的边境线,所以美国未来搅乱巴西的所谓"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以哥伦比亚为基地,渗透巴西,支持巴西内部的"右翼反抗力量”。

  第二是哥伦比亚是南美与中美洲的陆地相连板块,占领了哥伦比亚,其实就切断了中美洲与南美之间的陆地联系,使得美军可以专心于中美洲的战事,不至于多米诺骨牌效应之下,连中美洲一起失去。

  美军通过这样的部署,在中美洲到哥伦比亚这一大块地域上,拥有总计13万左右的兵力,加上哥伦比亚和其它中美洲右翼国家的政府军力量,实力并不弱,保住中美洲和哥伦比亚,相对把握性较高。

  美国在南美的另外发力,就是要密切与智利和阿根廷的关系,他们的本质与美国一样,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公开对抗中国,但对于南美的赤潮,必然是刻骨的仇恨,双方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

  通过智利与阿根廷,以CIA和美国其它情报组织的力量,组织右翼游击势力,同样渗透玻利维亚与巴西,打击两国正常的社会秩序。

  说到底,就是美国要从南美洲的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对中国建立的“中部南美三国横切带'发动连绵不绝的骚扰战,逐渐累积力量,为未来颠覆中国的南美布局做好准备。

  这个方案,布伦南觉得是当下美国的最好选择,其实不去管南部智利与阿根廷,单单在北部的布局,已经有点"退守本土"的味道了,只是囊括了中美洲到哥伦比亚,相对的规模较大而已。

  中情局的方案,得到了美军和美国政府的批准。

  其实总统奥巴马已经疲惫了,他知道他的一切努力都已经失败,美国的主人们对他也很失望。

  民主党被称为美国式的左翼,当初美国主人们考虑用民主党替代共和党,是因为共和党的极限切割搞不下去了,只能实施缓和策略,民主党和“黑人民权”的代表奥巴马因此上台,指望他与中国搞缓和呢,结果没几年,中国对于美国图穷七见,开始在全球进攻美国,原来的“缓和”自然也搞不下去了,奥巴马的表演再没有意义。

  所以尽管他的任期还有接近2年,其实已经是没有太多的意趣了,他平静地接受了CIA的方案,因为已经意识到,他也只是美国的裱糊匠而已。

 

第717章  席卷直下南美新局

 

  美国的虚张声势,对于南美各国和各方势力,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毕竟美国的强盛和霸主的威慑,对于南美国家而言,是全球受影响最深的,很多政界人物,根本难以想象美国会失去对于南美的控制,他们也没有对全球地缘政治的完整认识,即使认知中国已经是比美国更强大的国家,但"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他们总觉得中国离开南美太远,而美国近得多,其实哪里近呢,至少也有6000公里的遥远距离,主要还是历史的影响太深刻了。

  巴西的战局比较复杂,而两个相对简单的国家,玻利维亚和秘鲁,其实应该是先局势分晓”的国家,但两国的总统,在新形势下做出的抉择,完全不一样。

  玻利维亚是第一个局势明显的国家因为左翼总统莫拉莱斯,在革命军逼近首都的时候,主动带着一些政府官员,以及他所在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的领导层,离开首都,与革命军会和,宣布玻利维亚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他的左翼政党,将与人社党合并。

  莫拉莱斯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外,在原时空他就是古巴领袖卡斯特罗晚年的三大门徒(查维斯、莫拉莱斯和马拉多纳)之一,都是尊崇主席政治思想的人物,他属于真正追求社会主义的左翼。

  而他的出身,又是印第安人土著人,这种"阶级身份”,让他在中国强势之下,接受玻利维亚人社党的主张,从思想上就并不困难,实际上,他是非常欢迎一场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的。

  此人熟读主席的著作,他当初的竞选策略,就是运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通过“争取社会主义”这个政党,吸引了大批农民和工人的支持,成功地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包围城市”,当选总统。

  莫拉莱斯虽然是总统,但他的执政其实很困难,因为军队、司法和警察系统,都是右翼势力掌控的,这几乎是拉美所有国家的特色,所以总统能做的,就是有限的,而现在军队和警察对他的不满,也越来越厉害。

  原时空在2019年,他再次当选为玻利维亚总统后,右翼终于无法忍耐,玻利维亚警方对其发布了非法的逮捕令,并有暴力分子攻击他的住所,逼得莫拉莱斯不得不出走墨西哥避难,辞去总统,直到一年后才返国,但也从政坛退了下来——最高选举法院宣布,前总统莫拉莱斯,由于不符合候选人,需在相应选区连续居住至少两年的要求,将不得竞选下届国会参议员。

  现时空,人社党一直在做他的思想工作,与他的联络密切。

  在战争之前,他只是将人社党作为左翼联盟的一员,他都已经当上总统了,自然不会太把人社党当一回事,只是因为人社党与中国的!关系密切,将之作为联络中国的桥梁而已,说白了是盟友,但肯定没有发展到共到谋武装起义,彻底消灭右翼和大资产阶级势力的程度。

  但战争爆发后,形势急转直下,看到了中国推动人社党执行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情况下,莫拉莱斯大为震惊,也促成了他现在的选择——干脆与人社党合作,建立新的中国式社会主义执政党,彻底改造玻利维亚社会,这是两党合并的基础——当然,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是要做甄别的,他这个党与人社党比起来,组织的严密性和对党员的严格要求,都差得太远了。

  对于人社党来说,莫拉莱斯在玻利维亚,拥有崇高的声望,三次当选总统就是明证,利用莫拉莱斯,就可以团结全国的进步力量,迅速地将玻利维亚稳定下来,执行对玻利维亚社会的彻底改造。

  其实,玻利维亚右翼势力,相对于其它两个国家,算是极弱的,要不然也不会让莫拉莱斯连续执政。

  这个国家很贫穷,印第安人占54%,印欧混血种人占31%,白人占15%。

  单单是印第安人超过半数这一条,就与秘鲁以外的其它国家完全不一样——秘鲁是印第安人占45%,印欧混血种人占37%,白人占15%,与玻利维亚人口格局类似。

  玻利维亚1000万人口,而军队仅有5万人,警察系统有3.7万人。

  事实上,军队的装备和训练都极为落后,在革命军面前不堪一击,在总统"出走"并宣布接受社会主义革命后,右翼的反应也不是集中军队和警察的力量,而是纷纷自己"出走”,跑到智利去的一大堆。

  所以革命军兵临首都拉巴斯,以及苏克雷等其它重要城市的时候,除了极少数的小规模冲突外——与警察系统的比较多,军队反而是大批地放下武器投降,并没有大规模的战斗,玻利维亚的富人和右翼势力,主要的反应,就是逃亡智利,玻利维亚已经变天了,他们并没有斗志。

  但是在秘鲁,情况就不太一样,虽然也是号称左翼的总统,但他的决定,是负隅顽抗,或许这是因为,秘鲁的各方面实力,大致都是玻利维亚三倍的缘故。

  秘鲁的三军总兵力有11.7万人,预备役38.6万人。

  包括陆军7.1万人,海军2.7万人,空军1.9万人。

  另有约10万国民警察组成的警察部队。

  而总统乌马拉的左翼政治面目,其实是要打折扣的。

  最早是来自家庭的影响,其父胡马拉是“秘鲁共产党——红色祖国”的党员。

  但他早年就加入右翼控制的秘鲁军队,曾在军队和退役军人中,建立带有极端民族主义色彩的“卡塞雷斯军人会”,并与秘鲁印第安人极端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长期中他体现出来的政治面目,更多的是民族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

  他能当上总统,则是左翼的大联合,选择了他当代表而已,因为右翼代表大资产阶级的藤森庆子(滕森的女儿)实力很强,所以当时竞选,他也只是险胜,他的政府就是一个大杂烩。

  而且根据原时空的情况看,他在总统任上贪污腐化,说白了,他就是个机会主义者。

  所以面对革命军的逼近,他的表态是非常严厉的,誓言要“维护秘鲁的民主体制”,扬言要作为最高统帅,率领军队为秘鲁民主而战,这样的表态,让他在西方媒体那里,大大地刷了一波"好感”,几乎被一些媒体捧为民主圣人,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也适时宣布对秘鲁进行军事和经济援助。

  但是嘴炮再响,在武器的批判来临的时候,决定结果的还是彼此的实力。

  3月22日,逾20万革命军主力,进抵秘鲁北部小城市奇克约拉,这是秘鲁太平洋沿岸的“一条线”城市之一,秘鲁的城市,最密集的就是在海岸,而最好的交通条件,也是在沿海。

  一旦革命军攻占此城,就可以沿着沿海公路,迅速地向首都利马进军,利马自身就是海岸城市之一。

  而且秘鲁的地形很特殊,基本上就是被中部的安第斯山脉,分成了东西两片,西面是热带雨林,地广人稀,而人口集中在相对干早的东部,东部的重心又是沿海诸城。

  秘鲁有128万平方公里,玻利维亚有110万平方公里,从领土上两国都是大国,但从军事战略上来看,要点并不是很多,这主要是人口有限造成的,秘鲁现在也只有3000万人,而且大都集中在沿海到安第斯山脉之间的东部。

  革命军是沿着秘鲁主要的亚马逊河支流而来,进入秘鲁境内后,有些河段其实无法通航,幸好人社党早就做了准备,在断航的河段,修筑了陆地公路,这几年在这个方面可是花了不少钱。

  根本.上的军事战略,就是沿河通过最大的阻隔安第斯山脉,然后占领东部的北面,再从北向南横扫秘鲁。

  有趣的是,秘鲁军队,几乎不具备山地作战的能力,在安第斯山脉重要的山口、河口,驻防的军队也很少,似乎也无心组织这些地域的防御。

  其实有些地域很险要,如果秘鲁军能打山地战,或许革命军进军,就没有那么快,而战争的结果,就要莫测一些。

  秘鲁军队“保守”地选择了决战,其结果就没有意外了,秘鲁除了少数丛林特种部队,没有什么精兵可言。

  而双方的空军力量都不强,但革命军还是要强一些一来自苏里南和巴西前进基地的空军,要飞跃2000多公里,才能抵达秘鲁,所以只能是将人社党在前期开辟的几个小型机场,为少数战机提供中转加油服务,来支撑有限规模空军的应用,但即使如此,相对于秘鲁空军,还是有规模优势的,而技术优势尤其大,秘鲁连F-16都没有。

  因此从3月22日的决战开始,仅仅是2天的时间,秘鲁政府军就溃败了,甚至有几个美国和英国的记者被俘,他们以为秘鲁军的战斗意志还不错呢,希望当一把报道他们“为民主与自由而英勇战斗”战地记者,结果没想到面对他们眼中西非国家这样的垃圾军队,秘鲁军居然一触即溃——此时西方已经大致了解,多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派出了军队,这一次革命军的主力,其实来自中非4国和西非10国。

  秘鲁军这样垃圾,可害苦了来自西方多个国家的雇佣军了,在CIA的联络下,西方拼凑了几千人的雇佣军,很多确实是西方退役士兵中,比较富有经验的那种,但大军决战,他们的作用本来就是有限的。

  秘鲁军的崩溃太快,这些兵油子也没有反应过来,被发现了是西方雇佣军后,他们又成为了革命军的重点打击对象,并且对他们进行锲而不舍的连续追杀,因此损失极重,大部分人战死或被俘虏,只有不到1000人逃离。

  而指望这些雇佣军,在秘鲁长期坚持,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是为钱卖命的,发现钱不好挣,而命很容易丢,自然就退缩了,不过可怜的是,-些人都来不及赶到首都利马等海港或机场,那就很难逃离秘鲁了——革命军的行军速度极快,在击溃秘鲁军主力后,其中一部,已经直接从公路南下了,对秘鲁首都利马的攻击,在六天后就已经明朗了,而逃离的雇佣军,拥有小型车辆的都很少,又不敢在主要公路上出没,逃离的速度是很慢的,后来只有数百人逃离,有西方记者,专门为他们写了记实回忆录逃离秘鲁”,记录他们残酷的战斗,以及逃离中艰辛的过程,感动了很多西方人,因此该书还获得了美国的普利策新闻奖。

  搞笑是秘鲁总统乌马拉,在革命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还在议会上慷慨激昂,宣称自己作为总司令,要与叛军决一死战,包围伟大的利马。

  结果等到革命军攻击开始,军队等待总统的命令的时候,才发现乌马拉已经不见了,后来知道,他演讲完,就和家人溜了,早就和几名军方将领的家庭一起,准备好了一架客机——由于秘鲁战斗空战很少,所以空域影响不大。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7:11 , Processed in 0.05453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