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革命使徒1958 完本 蓝烬 - 第 72 页

  现在嘛,先做好各方面的科技和产业准备。”

  赵安民点头同意,无论如何,整个贵州省,包括全国,情况都在迅速地好转。

  1961年本来是灾害最重的一年,但现在看起来,旱灾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制约,压力相对减轻了。

  他感慨地对赵伯陵说:“连续三年买粮,这是最后一年了,近百亿美元的投入哟,终于要渡过这个大难关了。”

  赵伯陵默默地点头,谁说不是呢?他内心感到非常惋惜,近百亿美元的粮食进口呀,要是省下来投入工业发展……但是人命关天,也没什么好可惜的,有人在,就有希望。

  3年近1亿吨的粮食进口,不仅是保住了知道上千万人命的生命,而且也保住了新中国这些年发展起来的基础工业的规模。

  例如钢材,预计1961年能够保持在2000万吨的产能,而不是历史上由于大灾而缩减到的870万吨。

  这样的差别,堪称填补了6~7年的“内虚”。

 

第70章  大灾末尾与西南特区

 

  中央财经小组组长程风平静的声音,回荡在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会场,这是1962年1月的一天。

  “1961年的钢产量,稳定突破了2000万吨。

  粮食产量达到1.67亿吨,这是应急灌溉水利工程、大量使用化肥、……等措施的综合成果。

  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和投资,在1961年大旱受灾面积高达5.7亿亩的前提下,粮食产量很可能跌破1.45亿吨,也就是说,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抢了2000多万吨的粮食产量回来……,加上美共从海外连续第3年采购了3000多万吨粮食,使得1961年我们总计可使用的粮食超过了2亿吨……”

  热烈的掌声响起,包括主席也热烈地鼓掌。

  大家都知道,这个结果太不容易了,正因为有了这些粮食,国民经济的企图部分才不受影响,经济保持了正常的发展。

  主席知道,原时空工业经济的恢复,有些是非常耗时间的,新中国钢产量稳定地突破2000万吨,在原时空是在1971年才达成的,相比现在,整整晚了10年。

  “.…..煤炭产量突破了4亿吨,发电量800亿度,棉花产量150万吨,油料产量突破了400万吨,原油产量约800万吨……”

  主席内心迅速地判断,1961年达到的经济水平,基本上是“悬住”了在1957和1958年达到的最高水平,但那个时候是虚的,例如钢材量,根本不可持续。

  但经过从1959年这3年的夯实,现在各项指标上,都已经大大超过了过去的最高水平,如果按照赵安民提供的“历史”,基本上国民经济的规模,大致已经相当于原时空到了六十年代后期的水平。

  程风高度赞誉美共的支持,认为他们不仅是支持了粮食,还有着三年来,对于多项工业领域关键科技、装备、材料、零部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1960年苏联全面撤回专家团后,美共的技术支持,使得156项工业项目的建设完工,基本上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绝大多数项目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开始挑大梁,成为中国工业的基础脊梁,更不要说美共对于遵义和贵州特区的大力支持了。

  他认为美共这三年的支持,大大降低了我党面对困难的程度,尤其是粮食困难、财政困难与科技困难,美共的支持不仅规模大,而且针对了很多最关键的领域,现在单单在我国各方面的美共专家,就超过了5000人。

  我党应该对美共这种高度国际主义的无私帮助,给予衷心地感谢!

  暴风雨般的掌声中,主席内心苦笑,心想要是没有小安民那个神奇的精神影响仪,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局面,哪里会从天而降一个毫无私心,并全心全意支持我党和我国的美共呢?不过主席早已决定,把穿越的事情“烂在自己的肚子里”,他觉得如果说出来,太不可控了,原时空的“历史”,让他不敢有那种绝对的信任。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非常多的同志对美共的存在是有疑惑的,但反正人和事情都是真实存在,就让他们疑惑着吧。

  主席思考着,这场政治局扩大会议,是筹备已久的“七千人大会”的预备会议。

  所谓的七千人大会,是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

  计划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和省、地、县委四级主要负责人,还有部分大厂矿和部队的负责干部,总共七千多人。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向全党介绍贵州特区的经验,但为了避免“过于冒头”,会议并没有安排赵伯陵做主题发言,而是从农业(人民公社)和工业(基本法+混合制国企)等分散的领域,开始向全国推介特区经验,主要是为了让各级领导能够有充分的思考和过渡性的经验。

  老实说,最近一系列的会议,包括文件,主席都是在为“民本社会主义”在全国的推行做铺垫,两年多从遵义到贵州的实践下来,他认为完全可以提前铺垫一些了,让全党的思想,从七千人大会开始,计划经过1962年整一年的教育、熏陶、讨论和思考,能够从1963年开始全面转向,普遍性地推广民本社会主义思想和特区模式。

  为此,特区的发展就要加速了,西南特区的建设发展,因此提前在这次会议上被主席提议了——1962年不能浪费,而且小安民的东南亚三国计划,需要有一个大的特区作为后盾,在战略上以及人财物的保障上,都更稳妥。

  主席还考虑的一个方面,则是小安民在国内的感召同志运作,很是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干部,应该通过西南特区这个更大的平台,让他们早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来,更快更有效率地推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主席亲自对西南特区的筹建做了说明:“.…..四川、贵州、广西、云南4省组成的西南特区,是全国战略工业大区,承担着全国工业备份的重任。

  我国此前的工业部署,大部分在东北和东南沿海,搞156项目的时候,分了一部分到西北和西南,不过没有改变总的格局……随着美国对于越南不断增加侵略的投入,美帝国主义的海空军,对于我国沿海地带城市和工业的威胁,也日益深重,而苏联修正主义,未来是否会对我们的东北三省以及北方地区造成军事威胁,也是不能不让人担心的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未雨绸缪,西南特区就要承担起这个历史重任……”

  “当然,西南特区更主要的一方面,是在遵义和贵州特区的基础上,总结2年多以来的累积的特区经验,进一步地在整个西南四省这样一个大区域,扩散经验……”

  “西南特区的整个大工业布局,是所谓的3+1+6,差不多10个工业大项。

  贵州的煤化工、四川的石油天然气化工、云南和广西的冶金和合金产业,依托资源首先发展3大基础工业体系。

  以四川为主发展的电子科技产业,是最独最特的那个1,也是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第一次尝试。”

  “在3+1的基础上,发展另外6个工业大类,包括化学纤维制造、医药制造、仪器仪表、橡胶和塑料制品、电器机械和器材、金属制品和机械这6大类,这些大产业不仅与3大基础工业体系密切相关,有着发展的连续性和扩展性,而且可以得到美共的重点科技支持,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追赶西方的先进程度。”

  “西南特区的10大工业大类,可以说在为全国其它地方打样。

  每个大区域,能够发展十来个工业大类,全世界也只有41个工业大类,我们西南、西北、东北、东南有机组合,那就可以覆盖全世界的产业种类嘛……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土地上也是一个大国,我们应该有雄心壮志,全世界有的工业,中国都要有。

  不但要有,还要统统发展得好。”

  “.…..西南特区的农业发展,要注意除了川西平原地比较平坦以外,包括四川在内,4个省基本上都以山地为主,所以农业发展的重点,必然是各种山地农业,山区农田的开垦与维护,都比平原要花更多的力气……但是西南农业的潜力也很大,两个大优势嘛,第一有水资源,做好灌溉就不怕没水;第二气候好嘛,都是亚热带气候,有些地方能够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在肥力许可的情况下,生产的潜力较大……”

  “.…..西南特区的农村发展,按照遵义和贵阳特区的一贯方针,是以建设发展新人民公社为主,这个不会变化。

  但由于地域广大,一下子覆盖全部农村,力有不逮,所以还是要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之下,初级合作社的集体主义力量,赵伯陵在贵州特区,搞了20户家庭作为一个单位的“标准初级合作社”,一个公社50~60个标准社,内部搞了一套合作生产和分红的模式,大家都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这是在新人民公社还欠缺物质条件下的,临时的过渡方法……”

  “贵州特区已经在发展以服务业和次级加工业为主的私有经济,他们叫做民营经济体,我说不要避讳嘛,私有经济就是私有经济,说得好听点别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作为马列主义者,包括我在内,党内高层的同志,对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认知,也是不断曲折螺旋深化的嘛。”

  “今天我们认知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如此的复杂,单独的公有制难以覆盖全区国民经济的需要,难以满足全部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所以要用私有制来弥补现行公有制的不足,这是客观现实,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的补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不能承认的。”

  “现在看来,多种所有制并存,恐怕是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社会主义阶段,都必不可免的需求。

  真正消灭私有制,真的需要到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对我们来说,第一是公有制必须是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性质;第二是不忌讳发展私有经济,甚至允许私有经济发展得很大,发展出巨型企业和国际品牌,都可以,我们用混合制,来管控资本家的剥削和剩余价值的分配嘛。

  所以没得关系,老板们做得越好,社会主义得到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他们拿的是小头,国家得到的才是大头嘛。”

  最后主席提名了西南特区的领导班子,赵伯陵已经提升得过快了,已经是副部级,短期升无可升。

  所以这一次,他是担任西南特区管委会的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是第三把手,但他还是实际负责人,因为主席对第一、二把手是另有打算的。

  “.…..赵伯陵不宜马上进一步提升,他都是副部了嘛……我提议,李福春担任西南特区一把手书记,邓志辉担任管委会主任、副书记,是第二把手。”

  这两个提名,让政治局常委们大吃一惊,只有韶其没有意外——主席提前与他沟通过了。

  吃惊的主要在于对邓志辉的人民,邓志辉可以说是新中国农村工作的奠基者,他是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前部长嘛。

  1955年4月,主席主张在原有65万个农村合作社的基础上翻一番,增加到130万个;而邓志辉主张原计划不动,即在65万个社的基础上翻半番,发展到100万个。

  所以在当年10月,邓志辉“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不宜过快,要求不能过急”的意见,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受到批判。

  而且这两年,在下乡调查后,邓志辉仍然坚持主张保留土地责任制、进行包产到户。

  所以邓志辉算得上党内大名鼎鼎的“右倾”元老,而且脖子特别硬,真正强项的主,连主席都“不可夺其心志”嘛,虽然邓志辉与主席早年的关系极好,主席在红军时代落魄的时候,邓志辉算得上他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因为反对王明路线,他甚至被博古留在了中央苏区。

  所以主席要用这样一个“右倾元老”,究竟是如何打算呢?至于李福春,他是“旅欧派”中的一员,与总理、希圣等人的关系良好,这个任命并不意外。

  尤其是,李富春现在是副总理,是参与财政和五年计划的副总理,并且是负责156项目的负责人,西南特区对接美共,有很多大工业方面的事务对接,李富春肯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主席没有理睬众人的惊诧,而是继续说道:“他们两个人到设置在重庆的西南特区管委会,不是让他们去指手画脚的。

  西南特区的事情,还是让赵伯陵为主来做,但赵伯陵的资历浅嘛,不一定压得住四川、云南、广西的领导嘛。

  他们两个人就要协调解决这三个省的相关事情,帮赵伯陵撑腰嘛。

  除此之外,两个人在西南特区主要是学习,搞清楚如何从民本社会主义的角度,来运营管理如此庞大的地域,例如未来的东北、华北、东南地域。

  他们的任期,暂时只定下来2年,2年以后必须调任。”

  这下子众人就都搞清楚了,有的人未免内心泛酸,心想那个赵伯陵真的是主席的“宠臣”呀,明明资历不够,主席也明确要求他的上司“退避三舍”,职小权大,一点都不耽误哈。

  当然总理和希圣他们不会这样想——赵伯陵是民本社会主义特区模式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既然要推行这样的思想和模式,他当然是一个主角。

  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对两人任命的讨论,主席内心有一点欣喜。

  对于邓志辉的任命只是一个试探,总结前世的经验教训,使用一些“孤臣”,是主席在现时空既定的原则,邓志辉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邓志辉在红军时代,就曾经担任中央苏区的财政部长,对于财政和经济管理非常熟悉,环顾党内,主席觉得除了程风,老革命中可能就要算邓志辉。

  而且从解放开始邓志辉就负责国家农业工作,对于农村、农民、农业这三农问题熟悉的程度,更是全党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的。

  原先他的“右倾”问题,在穿越者到来之后对历史的反思背景下,自然就不算什么了。

  主席对他非常了解,相信以他的个性,在对特区的新人民公社和标准合作社有了了解之后,能够在全国推广特区模式的,非邓志辉莫属,强项有强项的好处,在全国推广特区模式,打破各省地方政府的保守态度,还就需要邓志辉这样的“强人”。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9:24 , Processed in 0.03079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