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武综人生模拟器1-456 - 第 183 页

  “这是?”

  “镇墓兽,等级不高。这是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

  《周礼》记载说,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好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家人常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物的侵扰。还说这种方相氏有黄金色的四只服,蒙着熊皮,穿红衣黑裤,乘马扬戈,到墓圹内以戈击四角,驱方良、魍象。

  方良亦为危害死者的恶魔,人们就借助方相氏的力量来驱赶它们,所以有学者认为,使用镇墓兽的习俗,就是从“方相氏”的传说演化而来的。也有人根据早期镇墓兽头上的双角推测,镇墓兽应与“辟邪”、“灵神”、“士伯”等相关。

  从这个镇墓兽的规格跟雕工来看,算是战国早期的墓室,而且等级不高,连王侯都算不上,也就士大夫的水平,中高层吧。”

  张伟豪他们身前的是一座三米多高的双头“镇墓兽”,背向的双头曲颈相连,两只兽头雕成变形龙面,巨眼圆睁,长舌至颈部。两头各插一对巨型鹿角,四只鹿角权桠横生,意象极为奇异生动。通体髹黑漆后,又以红、黄、金色绘兽面纹、勾连云纹。方座浮雕出一些几何形方块并饰菱形纹、云纹、兽面纹。虬曲盘错的巨大鹿角,对称兽体和稳重的方形底座构成了一个神秘的氛围。

  之所以说不是王侯,主要是材料,就是石头做的,而且跟四周的土石很接近,也就是就地取材,而不是专门的奇石,山石,雕工不差,但材质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盗洞有好几个,这是最大最直接的那个,因为僵尸就是从这里钻出来的。

  几道黑影闪过,顿时激活了古墓里的各种机关,箭矢,巨石,烈火是从各种不可思议的角度出现,瞬间弄得整个墓室的走道上是一片狼藉。

  “好高明的轻功,这伙人不弱啊。”随意几记弹指,结合明玉功的移花接木转移伤害,直接就引发了数道机关的邀月,有些意外之前那伙盗墓贼的身手,尤其是轻功,竟然是能毫发无损不激活任何机关潜入这样的古墓。

  “这可是武侠世界,这里的盗墓贼身手可不会差,而且是真能挖掘出来不少好东西,别忘了大唐世界的天魔策是怎么来的,很多真正厉害的神功大多都是通过盗墓获得的。”

  黄易武侠世界的魔门两宗六道的起源其实就是盗墓跟诸子百家,其中天魔策的主要功法就是第一代魔君苍璩(圣门之祖)搜遍天下寻求奇典异籍(主要是盗墓),去芜存菁归纳所有百家学说的精华编成经典,组成十卷《天魔策》,被列为四大奇书之一。

  根据《边荒传说》中邪帝向雨田所说《天魔策》虽成於秦汉之时,但其渊源可追溯至三皇五帝的远古时代、号称战神蚩尤所遗留之无上魔功心法,后来成为魔门的宝典,创出不同的流派。每卷均有名称,各述一套武功诀法,牵涉到天地的奥秘,威力惊天动地。

  按仙剑的设定天魔策应该是蚩尤后裔修行的功法,是正儿八经的魔道,张伟豪非常怀疑大唐世界的上界直接就是对标的魔界,因为魔界本身只是一个异空间异世界,类是洞天福地,只是因为很大很特殊,是成为了蚩尤后裔的居住地,也就是变成了魔族的居住地。

  “现在我们去哪儿?”看着各种分叉,跟一些隐藏的机关,邀月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前行,她是真不懂盗墓。

  “我先用我的时空神通观察一下吧。”张伟豪直接运转起了自己的写轮眼,施展时间之眼,模拟起了自己的探墓之旅,因为只是模拟,所以走的是搬山道人的以力破之。

  盗墓界一共有四大流派,大致分为:

  摸金派:摸金派是四大流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门派,他们擅长使用“寻龙诀”和“分金定穴”来确定墓葬位置。摸金派的人在盗墓时非常注重规矩,例如“鸡鸣灯灭不摸金”和“鬼吹灯”等,他们通常单独行动,只取一两件明器,并且对大型墓葬感兴趣。

  发丘派:发丘派起源于东汉末年,他们以当铺掌柜或古董商的身份为掩护,注重团队合作和详细的计划。发丘派的技术虽然不如摸金派,但他们不忌讳与官方合作,是四大门派中唯一一个与官府合作且被其他门派所不齿的。

  搬山派:搬山派的人通常乔装成道士,他们擅长使用爆破技术打开墓穴,主要追求财宝。搬山派的人行动独来独往,没有太强烈的善恶和民族观念,他们的盗墓活动主要是为了求财,对墓葬的破坏性极强。

  卸岭派:卸岭派的人在盗墓时聚众行事,主要依靠器械,他们的盗墓活动始于汉代,鼎盛于唐宋,但到了明清时期开始衰落,至民国时期最终消失。

  这虽然不是什么鬼吹灯的世界,但盗墓的手段主要就这四种,技术活张伟豪同样不会,也不是什么团伙作案的官盗,手里更没有盗墓用的专业器械,所以只能是借鉴搬山道人的手段,靠着自身强大的实力征服这个机关重重的墓地,顺带是探索这里到底都有什么好东西,能让一头飞僵来这里养伤。

  大约过了十分钟,看着已经停止转动的写轮眼,邀月是急忙询问道:“如何?有发现没有?”

  “龙脉,也可以称之为灵脉,这家伙一直趴在这里偷偷吸食龙脉,这里连通的地方竟然是传说中的锁龙井。”

  “锁龙井?禹王那个,还是京城那个?”邀月原本就是住京城的,虽然是上一世,但锁龙井她是非常清楚的。

 

 

  第四百四十六章 锁龙井!

 

  禹王锁蛟井,位于禹州市区,禹王庙山门之外,古钧台街路东。

  史载,尧舜时期,寰宇之内,洪水横流,平地水浸,民不聊生。大禹为民解困,率民治水。他采取疏导方法,引水归河,然后倾入大海。

  当时,淮河之中,有一头无角母龙,名唤蛟龙,是水兽之长 ,喜欢引发洪水,兴风作浪。它看见大禹通过治水,使陆地显露,海河安澜,危及龙宫,便率领九仔以及水蛇 、龟鳖之类,引潮呈凶,阻止禹王治水。

  大禹利用母蛟喜欢引水上涌的特性,令臣民立于山 巅 ,等待蛟龙涌上来时,以滚木、滑石击之,蛟龙屡战屡退。大禹先与之战于伊洛,又截于河朔,再追于陈蔡,最 后围困母蛟于颍河。大禹命人将颍渊堵住,使母蛟归海。于是蛟龙败阵,子孙四散。大禹又命勇夫百名,跃入水中,以绳掷套,缚住母蛟 。遂在高阜处挖一深井,立上桩柱,把母蛟锁入井中,令其永世不得出来。只留下鱼鳖虾蟹之类,生存于江 河湖沼之中,与人类为友。今市区古钧台街之禹王锁蛟井,就是当年大禹治水缚锁 蛟龙的遗迹。是禹县人民政府在1984年于原址稍东处重新修建的。

  井上建有一仿古亭阁,歇山磨角,上覆琉璃瓦,前面四根明柱,八扇透雕 门窗。门额上刻着“禹王锁蛟井”五个大字 。殿内正中塑有禹王立像一尊,右手摁住蛟头,左手紧握铁链,一副威武气概。像前有深井一口,以巨石掩盖。石上穿有铁锁链一条,以示井内缚有蛟龙。移开井盖,则见井内有水 ,水中有一石雕蛟龙,仰面朝天,似欲出之状。观者见之,无不缅怀大禹万苦不辞、为民造 福、治伏洪水的伟大功绩。

  北京地铁五号线有一个站点,叫做“北新桥站”,得名于地面上那座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物——北新桥。

  但说来也奇怪,北新桥虽然叫做“桥”,但最早的时候这里并没有建起来这么一座桥,仅仅指的是东直门大街和交道口大街,以及东四北大街与雍和宫大街这个四街交界的平地处。直到近些年北新桥休闲广场建起来,人们才应景似的建起了一座旱拱桥,砌上了“北新桥”这三个大字。

  既然原来没有桥,为何会将这里唤作北新桥呢?

  这就不得不提北新桥下那口锁龙井的渊源了。

  相传,北新桥就是为了镇压锁龙井而建的,而锁龙井井口蔓延出来的生了锈的铁链子,正是束缚着井里那个“神秘物”的关键物什。

  四街交汇的十字路口为何命名为“桥”?桥下的锁龙井是否真的存在?井里“锁”着的真的是龙吗?这口神秘的锁龙井里究竟埋藏了怎样的秘密呢?

  在我国古时候的神话传说里,“龙”一向是潜游深海的生物,怎么好端端的会被“锁”在北京城里的一口井中呢?

  这是相传,在北京城里有着不多不少九个“海眼”,而锁龙井镇压的就是其中一个海眼。

  所谓“海眼”,顾名思义是大海遗留在内陆的一只“眼”,也就是可以直通大海深处的入口。

  我国北宋时候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就曾记载,当年越州的应天寺因失火被烧毁后,新建的寺庙里有一块大磐石,石头上有口井,井口只有几寸大小,但却深不见底。

  最为奇特的是,井中有一条鱼,形状似极了鳗鱼,但却身有鳞片。

  据说,每当这条井中鳗鱼出游,当地就会出现旱涝灾害。

  因此,当地的人们将这条鱼奉为可以预测灾凶的神物,认为它是是掌管雨水的龙王派来的使者。同时,也将这口井称之为“海眼”,视为龙王用来窥探地方风土的窗口。

  南宋诗人林景熙也曾将这口井写入自己的诗作里,称其“云根藏海眼,灵物此中蟠。”

  “海眼”的说法也就由此流传了下来。

  而据说在明朝时候,刘伯温和姚广孝两人奉命建造北京城,二人在勘探北京城的地形时,发现了几口隐蔽且深不可测的泉眼,似是可以直通东海,像极了古人口中的“海眼”。

  可北京城是天子居所,天子脚下岂容他人窥视。

  刘伯温当机立断,在发现海眼之初便镇压了其中最大的两口海眼。一个在北海,用白塔镇压;另一个则在玉泉山下依靠寺庙镇压。

  而这口略小一些的、位于北新桥位置的海眼暂时没什么法物可以镇压,因此便被一时搁置了下来。孰料,正是这口暂时被搁置的“海眼”,险些引起了轩然大波。

  彼时,朱元璋已经坐稳了皇帝的位子,重用刘伯温。虽然登上了这九五之尊的位子,看似可以高枕无忧,但朱元璋却常常夜不成寐。

  他整整打了十六年的仗才建立起了大明王朝,这条帝王路可以说全然是用鲜血铺就的。或许正是因为他日有所忧,某天夜里,朱元璋果然梦到了灾祸的降临。

  据说,朱元璋在梦里见到了龙王,龙王告诉他,因为朱元璋连年征战造下太多杀孽,自己眼见着数十年生灵涂炭很是不满,于是要将北京城里的水全部收走,代表上天对朱元璋的惩戒。

  朱元璋惊醒后心神不宁,立刻找来了有着半仙之称的刘伯温,请他出出主意。刘伯温掐算半晌,找来了当时的守城大将高亮帮忙破解。

  刘伯温叮嘱高亮,务必要在今天的午时,身着战袍,骑着战马,前往城东门外去寻找一对老夫妇,这对老夫妇应该是做寻常农人打扮,最明显的标记便是二人共同推着一架水车。

  刘伯温再三嘱咐高亮,见到这对夫妇后,千万什么话也不要说,就用你的兵器将水车刺坏,然后立刻返回城门中,一直奔回西直门内便可化解这场灾祸。

  看着高亮点头称是,刘伯温才略微安心。但转头又不忘告诫高亮,在戳坏水车后务必疾驰回城内,千万莫要回头。

  得了刘伯温的嘱托,高亮一点也不敢马虎,立刻换上了戎装匆忙出发。

  按照刘伯温的指点,他果然在城东门外看到了推着水车的一对老人。

  高亮谨记着刘伯温的嘱托,目不斜视地冲到车前,拎起兵器就将水车刺了个七零八落,继而飞驰上马朝城内奔去。

  事情到了此时可以说已经成功了大半,可千不该万不该,高亮心里踌躇了片刻,想看一看那对被自己刺坏水车的夫妇会作何神情、自己身后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于是,高亮转过了身。

  迎面向他袭来的是百尺高浪,高亮连喊都没喊出声便被吞没在了巨浪里。

  原来,刘伯温窥测天机,得知曾在昨夜梦中给朱元璋警示的龙王将于今日午时时分化作普通农夫,携龙婆一起潜入北京城内收走城内的水源。便提前安排好破局之法,派兵煞气极重的武将前去破局。

  如果按照刘伯温的嘱托,高亮破局后莫要回头直奔回宫,那么还能保全性命,实乃双赢之法。可偏偏高亮将刘伯温的嘱托抛在了脑后,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再说回被刘伯温破坏了大计的龙王。

  他眼见有刘伯温坐镇,自己一时半会不能奈何了朱元璋,只得潜回海里,静待日后的时机。

  但这厢刘伯温也知道,老龙此计不成定然不会善罢甘休的,但北京城建成后固若金汤,老龙再想兴风作浪只得从城中遗留的“海眼”进入了。

  那么,只消将城里的“海眼”镇压住,便再也不用担心老龙有朝一日杀回来将城内水源抽干,自此便可千载无忧了。而此时,城内唯一留有后患的海眼便是北新桥那里。

  据说,刘伯温料得自己并不能永远守在北京城等着迎战龙王,于是找来了当初与自己一同修建北京城的好友姚广孝。刘伯温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姚广孝,并且叮嘱了他应该如何预防。

  刘伯温前脚刚出了北京城去向天子复命,后脚老龙王就闻知刘伯温没有驻守城中,又起了前来北京城收回水源的念头。

  可姚广孝既然能和刘伯温携手修筑北京城,可见也不是泛泛无名之辈,岂能真的坐以待毙?

  姚广孝提前便蹲守在了北新桥那处“海眼”旁,只等龙王到来,杀他个措手不及。

  功夫不负苦心人,姚广孝听得咕嘟咕嘟源源不断的涌泉声,心知便是龙王了。

  只见他祭出自己的宝剑,一跃而起,三下五除二便将涌出的海水封堵回了海眼。继而又凭着自己多年修行的功夫,借着刘伯温走前的指点,顺顺当当的将老龙王捆了个结结实实。

  可如何处置老龙王却让姚广孝犯了难。

  要知道,自己和刘伯温就算修行再厉害也不过是一届凡夫俗子,而龙王毕竟是正儿八经的神仙,真要斩杀了老龙岂不是要引来大祸,可若不对它施以惩戒,日后又怎能保得北京城风调雨顺呢?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1:01 , Processed in 0.03594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