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107 页

  而不管是轻便磁带,还是硬盘,未来潜力都不错,也应该不至于被迅速取代,顾金声赞赏的点点头,“有办法就好,你们写一份报告,我先看一看!”

  除了敲定这件事之后,顾金声还对梦想电子的突破很感兴趣,又请唐子容仔细说了说,他没想到张一思小两口还真搞出了花样,既然唐子容认为他们的发明很有价值,那就帮帮他吧,反正又不是什么大事,张一思别人的面子不给,他这个顾叔叔的面子一定要给!

  唐子容离开后,顾金声抓起电话联系谷雨,接通之后,他先向谷雨问好,然后汇报了上海行政区划改革的进展,结束对话前,他笑着提到了梦想电子的新突破,“谷枢机,梦想电子似乎搞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呀!”

  “你消息瞒灵通的嘛,这都知道了,是一思跟你说的?”

  “那到没有,是我们上海高新试点区管委会主任说的,梦想电子的新发明据说会冲击到他们一个厂的发展,这个厂主要对外,每年还有一些外汇,他们很紧张!”

  电话那边的谷雨听完,笑着说道,“电子领域现在的新技术、新发明不少,在鼓励我们的科技人员大胆创新的同时,也要想办法让老厂逐渐转型……”

  谷雨放下电话,心里很高兴,女儿、女婿搞出了花头他高兴,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现在能够看到年轻一代干部保持极高的创业热情,看到新鲜事物立刻想着追上,这自然让他满意。

  只要有这样的精神,就算因为科研经费、人才等等不足,中国在高新产业落后,但也不至于被甩得太远,前世日本能够做到的,中国同样可以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也就在谷雨高高兴兴之际,法国和德国签署了在巴黎的爱丽舍宫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就外交政策进行磋商和协调;在防务政策以及教育和青年问题方面加强合作;为切实贯彻条约,两国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和部长级会议。

  条约使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标志着“法德轴心”的形成,在“法德轴心”中,法国充当政治领袖,德国提供经济后盾。

  这样既可利用法国在政治上战胜国的优势地位,抑制联邦德国重新称霸欧洲;又可利用联邦德国明显的经济优势,以增强联合起来的西欧的实力抗衡美国,因而条约对于促进西欧联合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这个条约在戴高乐眼里,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成为同美国抗衡的重要武器,在驯服了美国之后,美国人立刻加大了对法国的逼迫,同时英国人也开始为虎作伥,劝说法国放弃核武器的控制权。

  戴高乐气坏了,他对英国人看的没错,英国就是美国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他已经下定决心在总统任期内,不让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尽最大可能削弱英国在西欧的影响力。

  而为了避免美国进一步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法国必须在适当的时候退出北约,尽可能保持独立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但法国的国力又不够,要想脱离美国的控制,又不至于受损严重,法国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戴高乐开始下棋,他首先是稳定内部,这就需要加强与德国的关系,法德两国迅速签署《法德合作条约》,法德联盟就可以操控西欧,同时可以与世界主要大国周全。

  戴高乐的第二步棋就是完善自身,发现现在只有原子弹,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压根没有成型,事实上难以自保,所以戴高乐决定尽快与中国达成一系列关键技术的交流……

  要说起来,中法两国还真是天作之合,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很多地方都比较落后,中国工业的自我升级能力比较差。

  此时的中国虽然在一些新型领域发展迅速,但大部分工业企业不过刚刚吃透二战前后引进的各种设备和技术,但问题是,世界在不断进步中,这些二战时期的设备和技术大部分已经被淘汰。所以从五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工业进入到新一轮产业升级中。

  过去几年,中国不断从欧美引进技术和设备,法国是最重要的技术来源之一,也正是因此戴高乐有足够的筹码可以与中国交易。

  眼看着形势越来越紧迫,戴高乐也不愿意再等了,他必须首先获得的就是中国的氢弹技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搞到手,法国等不下去了,为此戴高乐增加了筹码……

  看到大使馆发过来的加急电报,谷雨很是感慨,他再一次体会到拥有看门武器的战略意义,乘着这一次机会,又可以弥补上不少缺陷,如此不断的突破,中国与美苏的差距自然越来越少!

  时间一晃眼就到了年后,而每年的二月和三月总是飞速过去,而在这段时间,谷雨本来以为的美国出兵刚果并没有发生,或许是看到卡比拉和朝鲜雇佣军并没有挺进铀矿区,美国最终只是给蒙博托更多的援助和军事顾问。

  既然美国不主动动手,或者说还没有立刻动手,谷雨自然也约束刚果方面,以维持现状为主,现在已经吃了不少,若是能一分为二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很快到了三月底,谷雨又要迎接赫鲁晓夫的到来,不过此时谷雨对赫鲁晓夫的兴趣已经寥寥,他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赫鲁晓夫的接班人身上。

  在他的印象中,科兹洛夫应该就在这段时间中风,然后赫鲁晓夫去看望他,心神大乱,还说什么“科兹洛夫没病,赶紧起来”什么的,怎么到现在也没有听到老科中风的消息,难道推荐他理疗真得很有效果?若是科兹洛夫没有立刻中风,或许苏俄的局面又不一样?

  谷雨带着一丝疑惑,一丝期待,迎来了赫鲁晓夫,也就在这一天,美国总统肯尼迪不顾诸多反对,强硬签署了第11110号总统令,命令美国财政部以财政部所拥有的任何形式的白银,包括银锭、银币和标准白银作为支撑,发行白银劵,并立即进行货币流通

  第90章巨变上

  赫鲁晓夫这一次过来带着满满的诚意,不仅落实了去年年底各项承诺,正式签署协议,还在航天领域答应中国,允许中国的宇航员和苏俄宇航员一起上天。

  谷雨也对他回报满满,随着中国从严重的旱灾中缓过来,谷雨就对大量出口苏俄粮食很有兴趣,这一次则告诉他,1963年春天的气候还不错,而今天春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他争取在今年对苏出口1500万吨玉米,苏俄同志可以放心。

  赫鲁晓夫非常满意,他告诉谷雨,只要能够完成这个玉米出口目标,苏俄接下来会发挥工业更强大的特长,加大对中国基础建设的投资,并尽快启动通往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建设。

  两人愉快的审议了即将对外发表的联合声明,然后开始了最后一次会谈,但谁也想不到,就在这最后一次会谈时,两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裂痕!

  自从去年在古巴倒了霉之后,赫鲁晓夫迅速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和平使者,古巴导弹危机结束没多久,他就联系谷雨说,在核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间不和的各种障碍的更大愿望,同时应该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呼吁中苏一起就永久停止核试验达成协议。

  谷雨的回复是中国核试验数量远少于美苏,除非中国完成了必要的核试验,否则中国不会停止核试验,也不会参加相关谈判,同时他再一次老生常谈,提到哪怕需要谈判,谈判也不能仅仅是核国家之间,更应该包括那些有能力研发核武器的国家。

  谷雨说的很明确了,没想到赫鲁晓夫还没完,最后一次会谈开始后,他突然告诉谷雨,美国和苏俄已经初步达成协议,准备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建立“热线”,这样两国领导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进行直接磋商,防止因意外、误解、错误估计而导致一场核战争。

  赫鲁晓夫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功劳,他告诉谷雨这是苏俄为人类和平所做的重大贡献,同时希望中国也加入进来,形成三方热线。

  同时美苏英三国就部分禁止核试验已经达成了多项条款,有望在今年就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达成协议,他再次要求中国加入进来……

  赫鲁晓夫还告诉谷雨,他和肯尼迪不打不相识,肯尼迪表示希望访问莫斯科,并进一步扩大两国合作的领域,包括联合登月计划、加强贸易关系、共同削减军备等。

  谷雨听完,气得要命,这个人蠢得无可救药,你和美国搞热线,不就是告诉美国人你不敢打,作为弱势方却没有打的决心,又要和人家打冷战,脑子有大粪才这么干!

  而且这个家伙是什么意思?老子说得这么清楚了,他为什么还要提?在各个合作刚刚谈好,大家气氛比较好之际谈这个,他是想突然袭击,以项目合作,逼着中国全面退让吗?

  谷雨冷冷得说道,“赫鲁晓夫同志,中国的核战略是防御型的,不会主动对他国发动核战争,与美国和贵国都有外交关系,又有安理会这个平台,沟通渠道畅通得很,不需要什么三方热线,没必要把钱花在这一块。

  至于禁止核试验,我已经无数次重申中国的立场,我不想再多说一次,美苏英是怎么谈的,与中国无关,中国现在绝不会参加相关谈判!”

  赫鲁晓夫显得相当愕然,他本来以为中国应该满意他的所作所为,然后积极响应的,毕竟这让世界更加和平,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

  赫鲁晓夫还想争取,他又一次谈和平,谷雨挥挥手,直接打断,“赫鲁晓夫同志,美苏两家是核军备竞赛也好,缓和也罢,都和中国无关,中国既没有意愿,又没有动力掺和,我们还是谈一谈别的问题吧!”

  谷雨这么一说,赫鲁晓夫脸色更加难看,他本来想和美国人说好,要把中国拉进来谈判,没想到谷雨根本就不和他谈,这自然让他恼羞成怒。

  他很不高兴地说道,“为什么中国想做什么,苏俄都是支持的,也给了中国那么多帮助;可轮到苏俄想做什么,中国同志却是这样的态度?您对苏共中央的观点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赫鲁晓夫翻出了旧账,提到哪一年谷雨做了什么,对苏俄很不尊重,他最后说道,“事实上,我也可以收拾我的提包,然后离开,但是我不会那样做!”

  气氛立刻变得无比紧张,外交部长陈世俊同志坐不住了,他十分明确的告诉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同志,中国已经多次重申核试验等问题的态度,您现在这么说明显是强人所难!

  赫鲁晓夫同志,我不得不提醒你,你对美外交的种种做法是有严重问题的,与帝国主义建立热线的做法只能让人觉得苏俄胆怯,惧怕美国,这是一种投降主义的做法!”

  这句话一出,赫鲁晓夫勃然大怒,他怒气冲冲的站起来,挥舞着拳头抨击起来,指责中国,大谈世界和平的是中国,现在苏俄与美国和解,中国却是这个态度,还倒打一耙说他是投降主义,最后他愤怒说道,“如果你认为我们是投降主义,陈世俊同志,你就不要把你的手伸给我,我不会同你握手的!”

  陈世俊同志也怒道,“我也不会,我告诉你,我不怕你发怒!”

  坐在谷雨身边的贺国正同志,也被赫鲁晓夫的态度搞烦了,“赫鲁晓夫同志,你先坐下来,有话好好说,不要这样嘛!

  贵我两党早就达成协议,不要把外交关系与党际交流牵扯在一起,外交上我国早就无数次重申我国在核试验问题的原则立场,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您屡次三番提及这个问题,现在各项合作协议刚刚达成,你又来压我们,这是很不应该的!”

  赫鲁晓夫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他一边坐下,一边却继续强硬辩论,“贺国正同志,你不要从你元帅的那个高度啐唾沫,你没有那么多的唾沫,我们也不是能被唾沫啐到的人!”

  谷雨哪怕脾气再好,这会也有些忍不住了,“中国没有任何人想啐你的唾沫,真正有能力啐你唾沫的只有苏俄党和苏俄人民,赫鲁晓夫同志,你也不要这么敏感,既然你一定要谈这个问题,那我就和你说一说中国为什么不答应!

  中国与苏俄的国力差距不小,与美国的差距就更大了,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是十足的弱者,弱者与强者打交道,想不被强者欺辱,哪怕是少欺辱,没有拼命的决心和勇气是不行的!

  在中美没有实现力量平衡前,中国绝不会和美国搞什么热线,也不会轻易停止核试验,那只会让美国人觉得中国软弱,到时候他们会不断的试探,不断的切香肠,等到我们想反应,他们就用热线麻醉我们,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试探,一点一点的蚕食中国的原则和底线,这是帝国主义最擅长的伎俩!

  过去一百多年,类似的亏中国吃了不知道多少,我们绝不会再上帝国主义的当,赫鲁晓夫同志,不管是苏俄,还是帝俄,都是世界顶尖强国,根本不理解中国人民的警惕心理!”

  赫鲁晓夫听完,立刻说道,“我注意到一个问题,中国同志对外总充满了受害者心理,可奇怪的是,中国同志在政治上对美十分警惕,在经济上却放得很开,似乎毫不在意美国的经济侵略,这是为什么呢?”

  赫鲁晓夫说到这里,环顾左右说道,“这可否认为中国同志是有意这样说,谷雨同志,你不必如此,你也见过肯尼迪总统,他现在很有诚意!”

  谷雨有些厌烦了,既然你摊牌,我也不妨摊牌,反正你也干不了多久,“你今天说了这么多肯尼迪的好话,我姑且相信你,但肯尼迪又能做几年的总统?他再厉害,到1968年总统任期总该到头了吧,这是美国宪法规定的!

  到时候换上共和党的尼克松,这个著名的反CP派,他改变肯尼迪的方案,加大对中国的打压,拼命切香肠,我怎么办?一边听尼克松忽悠欺骗,一边不断妥协吗?”

  赫鲁晓夫一时半会不知道回复,他软弱的回道,“我们讨论的是现实问题,不是假设!”

  见他软弱,谷雨继续进攻,“假设是可能存在的,既然存在这种可能性,中国为什么给美国这个钻空子的机会?美国又给了中国什么,中国要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作出这么大的妥协?

  赫鲁晓夫同志,今天大家说开了,我不妨把话说得明白一些,维护世界和平确实是一个很崇高的口号,但光喊口号是不行的!”

  赫鲁晓夫听到这里,已经明白过来,谷雨这是在指责他,你喊着口号,想让中国大规模妥协,就别做梦了,他终于绷不住了,“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有切切实实的行动,美苏两国已经做了表率,中国作为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也要做一些事情!”

  贺国正同志听到这里,很生气的说道,“赫鲁晓夫同志,你现在正站在美国的立场压迫中国,而仅仅几个月前,谷雨同志还不顾美国的巨大压力,站在贵国一边,贵国就是这样回报中国的吗?”

  赫鲁晓夫吃不消这个指责,“苏俄没有和美国站在一起,中国同样也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谷雨一针见血说道,“美苏两国若是真想维护世界和平,应该做的是裁军,大规模裁军,并从世界热点地区撤军,而不是两家私下敲定协议,然后逼着中国加入,这不是为了和平,这是为了压制中国的发展!”

  谷雨这句话相当严重了,赫鲁晓夫虽然有这个心,也不能承认,他辩论道,“中国很强大,没有任何国家能压制中国的发展1”

  谷雨此时懒得再争论了,他站起身,“今天大家争论得这么厉害,我想说的是,中苏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这不假,但在更多的问题上,我们有着相同的立场,现在可否这样认为?”

  赫鲁晓夫见状,知道已经不可能逼中国让步,他只好说:“我们一直是这样认为!”

  谷雨接着说:“在原则问题上、个别问题上的分歧,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团结!”

  赫鲁晓夫回答:“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你们支持了我们,而我们也支持了你们,今后还是这样的!”

  谷雨伸出手,赫鲁晓夫也伸出手,两人勉强握在了一起,结束了这一次会谈,会谈结束后,赫鲁晓夫显得十分愤怒,他和米高扬说道,“谷太过无礼了,我现在恨不得立刻离开!”

  “尼基塔,你必须学会忍耐,汇率改革引发的物价上涨风波到现在还没有妥善解决,接下来还有第二阶段的汇率改革,联盟现在离不开中国的帮助!”

  “1500万吨玉米,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的玉米?他们去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来着,反正已经突破了三亿吨,我记得很清楚!”

  “中国的气候更适合农业生产!”米高扬劝说道,“尼基塔,现在中国对联盟出口轻工业品和粮食,联盟对中国出口钢材、机械、化肥等重工业品,这样的交易符合苏俄的利益!”

  “中国的重工业发展很快,他们过不了几年就不需要我们了,到时候我们用什么和中国交换,石油和天然气吗?我们不可能出口太多的,联盟石油预定的出口市场是西欧!”

  米高扬也有些无奈,“或许可以多卖一些军火!”

  “军火贸易的规模太小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4:22 , Processed in 0.03912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