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109 页

  这些问题与前世八九十年代差不多,因为基础原料供应不足,大小企业只要生产出来就赚到钱,相互之间的竞争不激烈,而水泥工业的地域性又比较强,即便是购买进口线,过几年就能赚回来,谁没事找事去搞技术改造。

  在这个时候,一般需要国家来出面组织相关科研,工业部、科技部也有相应的专项资金,但基本都给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拿了钱之后也有一些改进,但技术进步反而不如中华水泥,倒不是人才不如中华水泥,主要还是动力不够,能躺着赚钱,干嘛辛辛苦苦赚钱,搞技改?

  而中华水泥就不同了,作为私营企业,压力相当大,想进口新生产线,想搞到外汇也不容易,若是自己不攻关,迟早被落下,所以刘公诚这些年不仅组织搞出了好几款特种水泥,还拿出了一条新法水泥试验线,说白了,这就是忧患意识。

  谷雨在感慨之余,又有一些无奈,现在轻工领域已经杀开了,反倒是基础工业领域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一个个过得美滋滋的,真是让人无奈,可又没有太好的办法,产能不过剩,自然就不能逼出王者。

  所以谷雨一边指示工业部长郭棣活帮着解决问题,以工业部名义给与中华水泥协助,提供资金倒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帮助协调,让其订购的各种设备和材料可以更快到位,避免拖延时间。

  等回到宾馆,谷雨和郭棣活说水泥如此,钢铁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个活得很滋润,对技改不积极,只知道上量,不知道增加业绩,这样下去不行,得想出更好的办法……

  郭棣活也是老企业家了,他就告诉谷雨,企业日子过得不错,国家就算用行政命令强迫也不一定有用,只有产量上来了,出现过剩产能,逼迫相关企业加大市场竞争,那些落后发现不技改,日子过不下去了,自然会主动技改。

  谷雨笑着说道,“道理确实如此,但也不能太过自由主义,很多企业是地方经济的命根子,不仅会沉重打击地方财政,也会造成严重的失业问题,到时候日子就不好过了,我还是想平缓一些,国家引导,甚至直接行政干预的作用也在于此!”

  “总理也是这样想的,他说自己组建一个个企业集团,也是这个目的!”

  “你觉得组建企业集团行不行?”

  “有一定效果,但最终的作用可能很有限!”

  “你说的是实话!”谷雨微微摇头,“任何时代,进步总是被逼出来的,日子过得好时,就没有人想改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谷主席,相比于行政干预,最好还是发挥银行的作用,那些能耗大,人浮于事的企业,业绩不会太好,银行可以减少资金支持,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效率高的企业!”

  “我一直在推动这件事,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收拾银行系统,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明知道下面执行得不好,却又很难干预,现在我们的施政,能打个六七十分就不错了!”

  “我们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有些事情确实很难办,只是打六七十分太低,怎么也有八十分!”

  “我的招数不新鲜,不是学日本,就是学欧洲,但外国的好东西搬过来,很多时候,我们的干部是只学对自己有用的,那些相应的配套却不愿意用,好处都要,责任一点都不承担!”

  谷雨说到这里时,忍不住想起前世房地产种种,只能说封建官僚做事就是如此,好处吃干抹净,责任一点不沾,最后国家背锅,那还是世纪后,此时此刻就更严重了!

  想了想,谷雨说道,“我说的你肯定深有体会,你是副总理兼部长,有什么想说的,就大胆的说;有什么想做的,就大胆的做,不要犹豫,要不然就失去了我请你上京的目的!”

  “谷主席,多谢您的器重!”

  “那就说,你现在就要说一个,必须说一个!”

  郭棣活有些为难,不过谷雨连续要求,他想了想说道,“要说起来,我现在还真有一些想法,现在我们有创业板,上海的同志又希望搞一个中小板,未来能够得到上市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多。

  既然如此,我们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微众银行最好方法更灵活一些,比如允许微众银行贷款的同时,可以免费获取认股凭证,且可根据实际交易价格选择未来上市时是否行权,分享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处。

  哪怕有一部分呆账,但只要有一部分企业做大了,未来获得上市或者被其他企业并购,微众银行总账就算亏,也是有限的!”

  谷雨听完很满意,“你这个想法有新鲜,可以尝试,你肯定还有其他想法,一并写出来,我好好拜读下!”

  “我只是有一些拙见,能得谷主席一览是我的福气!”

  “太谦虚了!”

  到了次日,谷雨离开了唐山,在出城时,他看到城市两边的楼房,密密麻麻的人群,还是公路上越来越多的车流,微微有些头疼。

  哪怕谷雨不愿意怎么发展唐山,甚至还故意纵容热河省压制唐山的发展,但唐山的底子太厚,交通条件太好,这些年还是一步步发展起来,只是这些东西会在十几年后毁于一旦。

  谷雨现在也没什么办法,甚至于连推动抗震八级的建筑都很难,就算中央规定,下面的民用设施还是不会停,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快发展,有足够的家底,就算遇到大灾也能扛得住……

  离开唐山后,谷雨接着来到了大秦重载铁路勘探现场,随着国家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电力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此时要想解决电力问题,只能是加快火电的发展。

  谷雨采取了三步走战略,一是加大开发力度,大规模提升苏门答腊、婆罗洲、鸿基和两淮能方便运输的煤矿,二是继续增加从朝鲜、澳大利亚等地的进口;三则是最关键的一步,缓解山西煤炭运输瓶颈,这就要求必须启动大秦重载铁路相应准备工作,并在五五期间开始建设。

  而随着京津试验高铁的成功,在1963年,国家在1962年底连续批准了三条高铁建设,上海-杭州,广州-九龙和太原-石家庄客运专线,三条铁路总距离570公里左右,总投资大概在90亿左右,国家将通过铁路上市、发行专项国债和未来铁路运营收入为抵押贷款等等方式筹资。

  太原-石家庄客运专线如此迅速得到批准,也是想把客运线路和货运线路分开,以尽可能增加太石铁路的煤炭运输量,这也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必须。

  而在这三条高铁启动建设的同时,大秦重载铁路的勘探也进入到最后时刻,这条投资巨大的电气化铁路除了国家投资以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等的贷款,其中一部分贷款将用于和美国共同研发新一代干线电力机车。

  提到这一点时,谷雨倒是相当高兴,他笑着说道,“美国的油比电便宜,他们选定内燃机车作为未来重型铁路的发展方向,咱们国家虽然找到了不少油田,但油气资源还是相对不足,只能大力发展电力机车。

  我们和美国的国情不同,选择不同,没想到还有好处,美国那些搞电力机车的企业不得不和我们合作,这对我们铁路设备的发展好处还是比较大的!”

  此时此刻的美国铁路虽然已经再走下坡路,但不管是内燃机车,还是电力机车,都是世界最先进的,所以能够从美国薅羊毛对于中国铁路设备企业而言,自然帮助不小,比如这一次美国准备用来投标中国大秦铁路的就是最先进的宾铁E44型电力机车的改造型,这是当今世界最好的电力机车。

  虽然是非常好的东西,但美国国内需求不够,他们只能把技术拿出来和中国南方铁路设备集团合资,在中国生产,虽然美国能赚到不少钱,但中国铁路设备集团也从中获益匪浅……

  不过高兴之余,谷雨也担心三大铁路设备集团裹足不前,只满足于引进,却对进一步的研发缺乏兴趣,或许需要放入一头鲶鱼,他很快想到了沈鸿的利用机械公司,这家企业是国内最好的鲶鱼之一。

  这家公司是国有控股,但经营权全部交给了沈鸿,这些年表现格外出色,不仅给他搞出了万吨水压机,还研发出了3万吨模锻液压机等好几款关系重大的大型成套设备,还研发了第二代气压式盾构机。

  现在除了承担一系列航天航空和核能领域重要设备的研发任务的同时,还负责研发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第三代闭胸式盾构机,是国内重型工程机械、重特型设备工件、汽车成套设备生产线和核电等等关键领域的龙头企业。

  利用机械公司不仅是中国军用重工领域的一头大鲶鱼,在民用领域也发展迅速,已经开始涉及混凝土机械、挖掘机等,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利用机械的块头也越来越大。

  虽然利用机械并不掺和机车行业,但国内总有其他搞得不错,可以掺和铁路设备的企业吧,也要放一头鲶鱼进去,不能再由着铁路部门搞分配,这样下去不行。

  谷雨下定了决心,准备回去就办,总理的精力放在组建企业集团上,好加强管控,方便推广新技术,他的注意力就是扶持表现好的企业,安排一条又一条鲶鱼,前者只是起到一时的作用,关键还是要靠竞争。

  也就是谷雨为提高中国国有企业活力伤透脑筋的同时,苏俄也正在讨论启动一轮改革,或者说拨乱反正,这也是没办法,赫鲁晓夫的各种改革已经失败,苏共高层不改革已经不行了!

  就在刚刚政变成功后,刚刚成为中央主席团成员的谢列平给科兹洛夫提出了一份讲话稿,这事实上就是一份施政大纲,这份材料很有分量,可以说是全面修订了赫鲁晓夫公开的非钢铁化政策的宣言。

  谢列平的讲话稿中有17项重大改变:恢复钢铁同志的“荣誉”;撤销国民经济委员会,仍然实行部门领导原则;不再将州委和区委分成工业的和农业的;确立铁的劳动纪律;重新执行世界革命路线,摒弃三和战略,不再提及资本主义国家项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想法;效仿钢铁,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但疏远政治往来,对中国“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发源地”的定性仍然有效……

  谢列平之所以要把给慈父恢复名誉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其实并不奇怪,被赫鲁晓夫折腾了这么些年,苏共高层很多人都明白过来,赫鲁晓夫只是图一乐,真治国还得看慈父。

  谢列平也知道南面的谷雨也干得非常不错,只不过两家意识形态差距太大,苏俄实在没办法学习中国,只好在政治上疏远中国,经济上继续加强合作,这也符合中国的意愿。

  谢列平作为政变的组织方,政变过程中他见识了太多太多,此时此刻,他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赫鲁晓夫的去钢铁化的种种措施,实在太过极端,遭到了苏俄广大干部群众的坚决抵制和斗争,已经难以为继。

  赫鲁晓夫被赶下台之后,全苏人民都十分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不少人甚至十分兴奋,几乎没什么人为赫鲁晓夫说话,党政干部们讨厌他各种瞎折腾,军队和军工系统讨厌他裁军,工人和农民讨厌通货膨胀和越来越糟糕的社会治安,而那些自由派知识分子也对赫鲁晓夫越来越多的个人崇拜相当厌恶。

  可以说全苏无人不反,这才有如此顺利的政变,而政变之后,苏俄国内也是波澜不惊,甚至于东欧也默默看着,并没有多说什么,也正是因此,谢列平才清醒的认识到,苏俄必须进行一系列拨乱反正,到了不得不改变政策的时候了!

  而要做好拨乱反正,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评价钢铁,谢列平敏感的意识到赫鲁晓夫的做法已经严重削弱了苏共,必须进行全面整顿,这就要求首先恢复慈父的名誉,才能以父之名进行整顿,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但科兹洛夫看到这一条就出现了犹豫,原因再简单不过了,他们都是赫鲁晓夫提拔上来的,赫鲁晓夫干得那些事,他们哪一个没有参与,现在又来一个180度大转弯,他们本来就不多的威望只会更低,而且也会得罪那些去钢铁化的受益者。

  科兹洛夫本能不能接受谢列平的方案,他更想回避,或者说搁置慈父的评价问题,虽然这样做会阻止对赫鲁晓夫的错误进行纠正,但苏俄已经经不起新一轮波折了,必须用最小的代价暂时结束这种不正常的局面,让各项工作能平稳开展。

  科兹洛夫继续看下去,对清理赫鲁晓夫那些瞎折腾措施,中央主席团成员都差不多,他认可撤销国民经济委员会,仍然实行部门领导原则;不再将州委和区委分成工业的和农业的,这些肯定立刻要做。

  但重建铁的纪律,现在不适宜,原因很简单,科兹洛夫刚刚上台,他需要安抚人民,当然了,这一点肯定要做,可以先从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开始,反怠工这些暂时先不做,这一块工作,他也不准备交给谢列平做,安德罗波夫更合适。

  不过现在主要的争议出现在组织路线,也就是干部年轻化问题,谢列平是赫鲁晓夫干部年轻化的最大获益者,他自然不可能反对干部年轻化,所以他的提议中就没有这一点。

  但其他的中央主席团成员对于赫鲁晓夫取消干部终身制,各项调动太过频繁十分不满,同时还有不少人羡慕中国的退休政策,科兹洛夫自然要做一些妥协。

  苏俄没有老干部干政的历史,所以效仿中国成为中顾委是不可能的,科兹洛夫并不反对给退休干部多一些待遇,但怎么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毕竟什么都是公家的。

  更重要的,要不要恢复干部终身制,科兹洛夫也很犹豫,他很清楚,政变能够那般顺利,并不仅仅是赫鲁晓夫内外政策的失败,归根到底是他触动了高级干部们的蛋糕,大家一起反对他,现在他如何不恢复,那些人现在可以支持他,未来同样会反对他,还是退一步吧!

  或许学习中国是不错的主意,设定一个最高年龄,到点了就退休,但谢列平又负责组织工作,让他安抚官员显然又不现实……

  科兹洛夫接着看到重回革命那一套,他更加摇头,虽然赫鲁晓夫瞎搞,各种机会主义做法不断,但苏俄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苏俄必须与西方缓和关系,争取获得更多的西方资源,尤其是目前,苏俄的工农业都不是很好的当下,谢列平这个建议同样不现实!

  虽然科兹洛夫与军工集团关系很好,但攘外必先安内,他现在哪有心思与西方激化矛盾,搞重回革命这一套,科兹洛夫自然不愿意接受,想了想他还是老办法,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不提,重回革命也不提,根据需要来就操作,不要公开说什么。

  不过科兹洛夫是强硬派,他也需要做一些事情,马上卡斯特罗就要访问苏俄,科兹洛夫准备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同时也放纵他在拉美输出革命,成功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突破,不成功,苏俄也没什么实际损失,或许可以这么操作。

  至于调整对华关系,科兹洛夫也不能做,现在是苏俄需要拉住中国,苏俄再次挑起意识形态之争,把中国往边上推,中国顺势投靠美国怎么办?

  拉上中国不仅可以与西方平衡,还可以缓和苏俄的内部问题,赫鲁晓夫的汇率改革只搞了一半,剩下的他还要操作,要不然石油那一块的利润就没办法体现,这个时间段,他必须大规模采购中国的农产品和日用品以填补苏俄国内的不足。

  至于路线问题,谷雨几次访问中,都提到要搁置意识形态上的争议,大家也都是赞同的,还是继续现在的做法,只谈利益,不谈路线,才是最好的!

  这一次赫鲁晓夫访华,谷雨和他吵了一架,谷雨的种种说辞,科兹洛夫自然都看到了,虽然他知道中国不愿意美苏关系太亲近,但谷雨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相比于美国,不仅仅中国是弱者,苏俄也是弱者,若是美国一边逼迫,一边用热线麻痹联盟怎么办?

  再加上中国在核试验领域的坚决态度,还有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强烈不安,科兹洛夫就有些犹豫,或许不需要那么着急,同时加大对埃及的支援,如此既方便与中国、阿拉伯国家交好,又可以让美国多一些让步,同时也可以在埃及获得更多的东西……

  科兹洛夫想了想,又拿起了另外一份报告,这是中央局候补委员、枢机处枢机安德罗波夫的建议,他就和科兹洛夫的想法比较一致,几乎说到了科兹洛夫心里。

  所以看完了安德罗波夫的建议,科兹洛夫又和谢列平的比较了一下,不由得摇了摇头,虽然两人年纪差距不大,但谢列平还是锻炼的不够,或许应该让他下地方锻炼一下,而不是继续留在枢机处!

  科兹洛夫能力出众,与军队、军工系统关系较为密切,在苏共领导层威望相当不错,他又是名正言顺的第一枢机,心态上并不是太畏惧各路势力,但他毕竟不能大权独揽,所以他只能担任第一枢机,没办法兼任部长会议主席。

  在下一任部长会议主席的问题上,很多人不认可柯西金,倒不是柯西金能力有什么问题,而是科兹洛夫和柯西金一样都长期在列宁格勒工作,柯西金能够翻身,离不开科兹洛夫,可以看成是同一派系。

  不过科兹洛夫还是促成了柯西金上任,但他不得不做出了不小的妥协,他不仅答应让谢列平进入中央主席团,还做出了重大妥协,同意在清理了赫鲁晓夫势力后,召开一次中央全会,然后安排基里连科担任分管工业、基建、交通运输等工作的中央枢机。

  因为谢列平的资历要比基里连科低,如此一来,基里连科在几个月之后就将变成枢机处排名第三的枢机,仅次于苏斯洛夫,以弥补苏斯洛夫在政务工作上的不足。

  目前横亘在科兹洛夫面前是两大巨大的势力,一个是谢列平的共青团系,在苏俄中央监察委员会、KGB,还有很多重要职务上都是谢列平的人,不过这一股势力看着人数众多,但资历都比较浅,在中央主席团中只有谢列平,而且这些人上升非常快,嫉妒的人不少。

  第二股势力则是树大根深的乌克兰系,这一系的总头头就是赫鲁晓夫,虽然赫鲁晓夫已经退休,但还是人多势众,乌克兰系现在代表人物是勃列日涅夫和基里连科,两人又是好友。

  虽然乌克兰第一枢机波德戈尔内与两人关系不算多好,但也是长期在乌克兰工作的人,严格论起来,这一次政变的活跃人物部长会议副主席波利扬斯基也是其中之一,虽然科兹洛夫、柯西金都比较欣赏他。

  所以早在政变结束后,科兹洛夫就知道自己需要清理乌克兰系,勃列日涅夫比较平庸,现在又处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位置,权力有限,科兹洛夫没必要对他动手,先留着。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0:31 , Processed in 0.03369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