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114 页

  柯西金询问是哪些问题,李锡文一二三四先说了一些基层直选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基层党委和基层直选机构乡政府、村委会之间越来越突出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又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根基,所以上下高度慎重。

  柯西金听得非常仔细,虽然苏俄没有中国的村,但苏俄一个个集体农庄可以看成中国的乡一级机构,基本上中国有的问题,苏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而且苏俄还有一个中国基本没有的大问题宗教问题……

  交流一番后,次日柯西金选择了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庄考察,他就发现这个富裕的村庄有好些个小微工厂,前面是店面,后面是几十人的小工厂。

  他拿起一个很微小的配件询问这是干什么,对方回答是收音机厂的电阻,柯西金更好奇了,你这个电阻摆在这里,让谁看?等着贸易公司上门吗?

  店主很纳闷,然后告诉他这些产品都是配套香港和出口加工区那些企业的,往往一个需求电话打出的同时,两个小时后工厂所需要的配套就已经运过去了……

  “你确定两个小时就够了?”

  “我们这些厂子分工不同,你生产几个这种的,我生产几个那种的,工厂一个电话过来,我们搭配一下,两个小时足够了!”

  听到这里,柯西金的脸色骤变,传统的流通环节中,商品从制造厂家到零售商手里至少需要通过二次以上流通,即在厂家、批发商、零售店三者之间流通,如果还有一级批发商以外的二级批发商,就会有更多利润分享者,越多的流通环节意味着利益链条越长,价格被层层加码。

  而实行计划经济的苏俄就更加夸张了,可能某一个企业,其配套的工厂在几千里之外,这甚至是中央政府有意所为,为得就是在各个加盟共和国搞平衡,大家都有饭吃,而经济上的紧密联系,自然会带来政治上的紧密联系……

  可如果中国的轻工业产品都是这样的操作,大厂和配套企业之间都在一块,而且配套商直接就是当地农民农民自建厂房,国家不需要给任何福利,这会把成本杀到极致,如此一来,配套商遍布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苏俄企业怎么竞争得过?

  柯西金迅速意识到如果放任大规模进口中国的轻工业品,用不了多久,苏俄的轻工业生产将彻底崩溃,双方的竞争力根本没办法比。

  但现在苏俄又必须大量进口中国的轻工产品以扛过眼前的难关,而中苏两国之间漫长的边界线以及苏俄内部无孔不入的地下经济又导致根本阻挡不住中国轻工商品的入境,想到这里,柯西金忍不住又想起了谷雨的提议,可能他真得是为苏俄好……

  第95章发展和混乱

  柯西金在民主试点区最后一站是参加了黄埔船坞第二基地,英国人对俄国人的到来很不感冒,不过黄埔船坞倒也不存在什么泄密,所以面对柯西金的问题,英国人虽然有些不耐烦,但还是做了一些回答,而李锡文也做了不少解释。

  通过二战,中国建立起了造船工业基础,新建了船用高中速柴油机、精密导航仪器、仪器仪表、特辅机、水声设备、蓄电池等一大批关键配套厂;而在造船技术上,中国引进了各种新式焊接工艺,同时全力摸索船体分段和总段建造法,并成套引进了大批造船设备。

  而在科研设备上,虽然建国初期,中国极其困难,但还是拨出巨款,陆续建立了拥有先进的齐装配套的试验水池群和风洞、水筒、大型试验平台等试验设施,在亚洲位居第一,在全世界也屈指可数。

  同一时期,中国从苏俄、德国和日本引进了大批技术人员,大批船舶科学研究所、船舶工业学校和造船学院等船舶科研设计机构、学校等从无到有创建起来,又向美苏欧排除了大批留学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边干边学等等办法,中国建立起了船舶技术管理干部和工人队伍,基本奠定了现代船舶工业的基础。

  而为了促进船舶工业的发展,中国贷款大手笔购买了无数美国自由轮,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商船队,不仅有力的保障了中国海外省和海外贸易的发展需求,还极大的促进了中国船运业。

  随着战后世界世界的迅速发展,抢得先手的中国船运业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船王,而船运业的大发展,也为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就这样,中国造船业从渔船开始,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并大胆采用各种新技术,尤其是激光技术的使用,使得中国造船工业的船体分段和总段建造技术迅速跻身世界最先进国家行列,从而奠定了中国造船工业的技术优势。

  再加上中国廉价至极的劳动力优势,中国造船工业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迅速崛起,并在六十年代初一举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甚至于逼着劳动力成本极高的英国不得不加大投资中国。

  而随着英国压缩国内造船产能,不断扩大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产能,中国造船工业的优势更大,而与此同时,美国也在积极扶持本州日本的造船工业,本州日本也迅速超越德国变成了世界第二大造船国,就这样,不知不觉间,世界造船工业的中心已经从欧美搬到了东亚。

  虽然中国造船工业的一些关键配套和原材料还需要进口,虽然中国在一些高端船舶的制造上还有缺口,但中国造船工业已经成功做到了军民融合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形成了“出口-引进-提高-再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各个重点船厂都高起点的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的关键生产设备,完成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并在技术、标准、设施、管理和贸易等方面与国际全面接轨。

  此时已经拥有了绝大部分船只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造船效率、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是这一时期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创汇的核心支柱产业。

  而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各地方开始出现地方造船厂,甚至出现了几家民营造船厂,其同样从渔船和小型船只起步,造船水平也在迅速提升,虽然目前对大型造船厂的冲击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类造船企业必然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而造船工业的突飞猛进,对钢铁、机械、电子、化工等上游产业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不仅有效得维持和扩大了中国在国际航运业的巨大份额,也极大的推动了水运交通、能源运输、水产渔业和海洋开发等等领域的发展,并为中国海军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时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已经完成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各类海上试验,这艘导弹核潜艇是中国制造的最大潜艇,总吨位已经达到了9000吨左右,一旦完成定型,中国就将初步建立起海上战略核打击力量。

  而在水面舰艇领域,战后中国第二代,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也开始了首舰的建设,这级导弹驱逐舰的建造计划早已有之,但一直拖到了60年代才开始建设。

  因为中国拥有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主要定位是提供舰队防空任务,但中国第一代防空导弹存在着明显的技术不足,而雷达技术又比较落后,这艘导弹驱逐舰迟迟达不到技术指标,海军相当沮丧,十分动摇,一直拖到60年代,完成一系列技术交流后,这艘军舰设计几次修订,才开始建设。

  但即便如此,因为导弹技术的不成熟,这一级军舰并不会制造太多,只打算制造2艘,而为了后续的修改,海军在这艘军舰的制造上,大胆得尝试了诸多新技术,使之成为中国海军目前制造的技术难度最高的军舰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在完成了第一艘两栖攻击舰的制造,并通过不断使用发现其具有卓越的作战性能后,在1962年启动了二号舰“天方号”的建设。

  与一号舰不同,“天方号”进行了重新设计,并采用了不少新技术,装备了中国新一代雷达,计划在1964年完成建设,并预计1967年正式进入海军东海舰队服役。

  随着第二艘大型两栖攻击舰的建设,随着中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的建设,随着中国核潜艇的突破,不知不觉间,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已经开始加速。

  按照计划,1966年,中国就将启动第一代航空母舰的建设,这艘航母的总吨位大约为4万吨,采用斜角滑跃甲板,计划装备30多架超音速多功能战斗机和12架各式直升机,属于中型航母,但即便如此,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军舰。

  而能够制造如此巨大吨位的军舰,本身也是这么多年中国舰船制造技术的积累,虽然中国第一代航母各项设计指标与美国现役航母水平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能够制造航母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

  当然了,这些东西不可能都告诉柯西金,但即便如此,看到刚刚建设完成,拥有各种先进设备的黄埔船坞二期工程,柯西金心中还是百味交陈。

  中国几乎没有什么造船基础,虽然利用了不少苏俄和日本的帮助,虽然战后中国政府在造船工业领域做出了大量倾斜,但只用了短短二十年不到,就变成世界第一大民船制造国和航运大国,这绝对是奇迹,而这个奇迹,就如同中国的高铁一样,代表着中国重工业的迅猛崛起。

  即便英国人没有比较过中苏两国的造船业,但柯西金还是很清楚,相比于默默无闻,只能提供拖网渔船、货轮和载客水翼船的苏俄民船业,中国民船造船业效率远高于苏俄,此时不管是规模,还是设备,亦或是管理能力都已经超过了苏俄,而实现这一切靠的是对外合作,而不是苏俄一样的闭门造车。

  柯西金甚至有一种冲动,效仿中国搞一个出口加工区,但冷静下来之后只好无奈得笑了笑,中国可以左右逢源,在东西方同时捞好处,但苏俄就不行了,苏俄直面西方,不是不想与西方缓和,是真心做不到呀!但与欧美没办法有效合作,是否可以与中国合作,引进中国造船领域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成果,在列宁格勒搞一个合作造船厂呢?这应该可以推动苏俄造船工业的进步。

  不仅仅造船如此,中国的电器制造业这些年发展迅速,他在出口加工区看到的那些工厂或许也可以引进一些过来,哪怕提高出产的电视机质量,多少一些电视机,减少一些排队也是好的!

  越想越是心动,柯西金准备回国做一些推动,先做一些试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也就在柯西金考察结束时,李锡文意外的得到通知,中央命令他陪同柯西金同志一起上京,这是什么鬼?

  事实上,李锡文并不知道,就在刚刚结束的中央局全体会议上,围绕着安徽省委第一枢机出现了不少的争论,相继有人出言反对排在他前面的两个人选,而作为备胎排在第三的他,反倒没有什么太多的争议。

  有过从军经验的同志看到他的战争履历十分满意,黄容彪同志甚至感慨地说道,“山东起义部队出身的同志,应该是抗战初期才参的军,却能在战争中做到军政委,有两下子!”

  搞经济的同志对他很有印象,小伙子不管在河南,还是交州,亦或在出口加工区虎口夺食拿下黄埔船坞第二基地都说明他具有大胆开创的精神,是搞经济的好手。

  他的老上级李多才同志也帮着说好话,告诉大家伙,正是在李锡文任期内,洛阳车辆集团一步步走上正轨,奠定了国内顶尖车企的基础。

  洛车这些年的发展可圈可点,虽然在去年的新一代首长用车竞争中再次失败,干不过丰田汽车,但洛车独立研发的第一代轿车也得到了不少加分,所以中央还是很满意的。

  而那些对他不熟悉的同志,也没听说他有什么明显的不足,而且他的性格不错,党内高层大多是知道的,也都隐隐知道他的妻子和谷雨女儿一起工作,虽然谷雨没说什么,但肯定也是可以接受的,背景也是非常硬得!

  所以名气并不是很大的李锡文,竟然出人意料的拿下了安徽省委第一枢机,虽然他并没有打破项德诚最年轻省委第一枢机的名头,但安徽作为谷雨的老家,省会又在南京(调整了一下),影响力可以说非常大,至此,李锡文一举冲进了15后年轻团队的第一梯队。

  下了飞机之后,李锡文先陪同柯西金乘汽车回到宾馆,然后他就接到了电话,让他去中南海,谷雨同志要见他,听取有关试点区发展情况的汇报。

  李锡文奉命上京,自然不敢怠慢,在规定的时间内来到了中南海谷雨的办公室,一路上他都在琢磨谷雨要问的问题,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回答。

  来到中南海之后,他吃惊的发现中办主任杜恒宁竟然等着他,他连忙上前主动问好,杜恒宁对他很客气,询问他有没有先回家看看孩子,李锡文说本来想回去了,没想到刚刚把柯西金送到宾馆就接到了中办的电话,就立刻过来了。

  杜恒宁点点头,“锡文同志,我已经安排好车,等汇报完了,就送你回去,那辆车就暂时归你使用,明天一早可以送你去中组部,办理手续!”

  “办理手续?我要被调职?”

  杜恒宁一愣,“你不知道?”

  “我这几天一直在陪同柯西金考察,昨天陪同到很晚就睡在宾馆了,今天一早就乘飞机陪同柯西金来到了北京!”

  杜恒宁哭笑不得,“秦总竟然没跟你说?秦总的口风还真紧,他没说,那就我来说吧,锡文同志,昨天的中央局会议已经通过决议,你将被调任新成立的安徽省担任省委第一枢机,负责安徽省的全局工作,谷枢机今天召见你,估计要谈一些安徽发展的事情!”

  李锡文显然根本想不到,他十分吃惊,“我是新任的安徽省委枢机?这怎么可能?”

  杜恒宁看着满脸愕然的李锡文,呵呵笑了笑,“你是中央候补委员、民主试点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级别与省长相当,提拔为省委书记一点都不奇怪嘛!”

  李锡文哪怕不敏感,也清楚省委枢机的分量之重,他震惊愕然之后,就有些担心,“杜主任,我在地方工作的时间比较短,这么重的胆子我怕担不起呀!”

  杜恒宁对他的反应很满意,“工作都是做出来的,不做怎么知道,你挖厦门墙角那会可要大胆多了!”

  李锡文呵呵笑了笑,两人此时已经来到了谷雨的办公室,看到杜恒宁敲门,李锡文莫名的心跳加速,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向谷枢机做正式汇报吧!

  两人进来,谷雨请他们坐下,然后问道,“锡文同志,秦总现在身体怎么样?”

  “秦总身体很好,只有一些小毛病,影响不大!”

  谷雨点点头,然后问起了柯西金,“这几天陪同柯西金,感觉怎么样?”

  “柯西金记忆力非常好,对我们国家也很了解,很多数据张口就来,是一流的经济管理专家!”

  “当年列宁格勒派被杀得那么惨,他却一点事都没有,可不是白给的,他在经济上的才干是历任苏俄领导人都无法割舍的,要说起来多才、德华这些同志只能算是他的徒弟,你们这些后起之秀也要好好研究他在经济上的种种著作,对你们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

  李锡文连忙答应,谷雨接着说道,“当然了,苏俄那一套东西也只能是参考,我们在经济上主要学的是两个日本,这两家的人均资源比我们还要贫乏,可以说除了人什么都没有,却能又一次翻身,他们搞经济的办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你懂日语,在地方也要加强与日本的交流!”

  李锡文再次称是,谷雨点点头,这才开始询问起民主试点区的情况,他询问问题时有个习惯,喜欢盘根问底,并通过回答问题的同志反应了解他做事是否扎实,对李锡文也一样,问来问去,角度相当刁钻,即便李锡文很熟悉试点区的情况,也被问得手心直冒汗……

  等一切问完之后,谷雨这才问道,“马上要去安徽了,有什么想法?”

  李锡文刚刚才知道要去安徽,哪里有什么想法,他老老实实说道,“刚刚和杜主任交流,我才知道要去安徽任职,压根没什么准备,更没想法!”

  谷雨愕然,忍不住笑着说道,“你倒是老实,行,这一次就放过你了,下一次再问你!”

  见谷雨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李锡文稍稍松了一口气,也就在此时,案头上的红头电话响了,谷雨接了过来,听了一会,然后冷冰冰的说道,“省委枢机明知道自己没有权限要求银行做这个,做那个,却为了儿子,违规批示干预银行工作;省行行长明知道批示有问题,却还是违规放款。

  现在造成了国家重大损失后,两人竟然又在相互推卸责任,竟然还有同志说他们情有可原?他们若是情有可原,这些年我们搞得那些制度岂不是白制定了?必须开杀戒,不杀,就无法震慑从上到下肆无忌惮的违规操作!”

  说完,谷雨放下电话,回头盯着李锡文,“锡文同志,刚才的电话听到了吗?我们的一位省委枢机似乎觉得他拥有无限的权力,但他享受权力乐趣的同时却没有足够的担当,现在搞出了大问题,却想着推卸责任,说自己没有职权决定银行贷款。

  而很有意思的是,被他推卸责任的人也有省委枢机的批件,似乎觉得省委枢机的批件比各项规章制度还要大,若是不执行会如何如何!

  你看看,这一个个都很擅长推卸责任,可惜呀,我这个人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我只知道他们亏了国家很大一部分钱,大部分还追不回来,那也对不起了,他们做鬼之后再慢慢掰扯去吧!”

  说到这里,谷雨火冒三丈的拍了桌子,李锡文顿时只觉得后背凉飕飕的,他当然知道谷雨说的是什么,现在看来建国之后第一个被处决的省委枢机就要出现了!

  就在1963年上半年,中央对银行的大整顿,全国各地的银行贷款自然受到影响,各地陆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经济问题,其中问题最严重的是国有的云南省某矿业公司,这家成立没几年的公司以高额回报,月息5%为诱饵,吸引了大量投资。

  而最终的结果并不奇怪,该公司的资金链最终断裂,该公司负责人携款潜逃缅甸,到现在也不知所踪,投资者损失惨重。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1:58 , Processed in 0.030840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