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124 页

  更重要的是,谷雨两个女儿都和解放军和军工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未来就算谷雨同志过世,她们从年轻时代就积累起来的影响力该有多么庞大!

  有这么庞大的影响力在,未来谁又敢对谷雨同志的后人不敬,她们看着并没有从政,但影响力却是杠杠的,老百姓提到也是满脸自豪,谷雨同志的后人都是国之栋梁,老子英雄儿好汉!

  两相比较,黄容彪当然更喜欢谷雨的做法,也嘱咐儿子一定要和丁承德、张一思多学学,要把心思放在正事上,只要他在发光二极管和液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相关领域国内研发的第一,军队也需要采购,以后他的路就稳了!

  有背景有能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起了歪心思确实不好,但如果用到正道上也是好事,国家要做的是扬长避短,设立种种限度让有背景有能量的人走正道,而不是一刀切,强行搞公平,不让人闯荡。

  如此长期以往,谁愿意去闯荡,而一大堆人都挤在公家单位,高干子弟真得能安贫乐道吗?即便有一些人是这样,但大部分人并不会如此。

  而讽刺的是,即便是老李也做不到绝对公平,若是绝对公平,为什么老李的子女都能上大学,也都能分配到公家单位,老大能成为厅级干部,老二也是副厅级的电厂技术副厂长?

  老李自己或许安分,对钱财什么的毫不在意,但老李的夫人好几次为孩子打招呼,黄容彪都听说了,或许只有老李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样的搞法平民子弟会真心认可吗?这样的搞法是真得公平吗?都是扯淡,所以黄容彪越来越觉得谷雨同志的说辞是正确的,生产力没有达到高度发展之前,生产关系的大跃进并不会正面推动,甚至还会拖后腿。

  不管是老李那一套,还是苏俄那一套都是歪路,甚至不客气的说,都是伪君子那一套,调子很高,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这样长期下去,只会大家都不满意,觉得十分虚伪,压根不相信。

  苏俄现在的困境不就是如此吗?若是苏俄那一套真得管用,为什么他们那么心虚不允许群众出国?为什么东德那么多人跑到西德去,而且都是精英人才,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相反谷雨同志现在的做法,反倒是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你有能耐折腾我鼓励,但你必须是合法致富,你利用老子的影响力胡搞,破坏了经济秩序,我该收拾也收拾。

  如此操作,一切坦坦荡荡,有背景有本事的人满意,而国家承认不足,并且宣称一直在努力创造公平,不仅嘴上说,也在实实在在的做,普通人但凡有些社会经验的也会接受,不至于太抱怨,反而对国家更信任,因为国家没有欺骗他们。

  所以人民生活水平更低的中国却可以不断开放,允许群众出国,而无数人才出国了,也不会都跑到国外不愿意回来,虽然有一些留学生会留在欧美,但大部分却愿意回国发展。

  很显然人民确实认可了谷雨同志的路线,虽然谷雨同志那一套确实实用主义,确实不那么好看,国际上争议也大,甚至让人感觉走回头路,但事实证明他那一套确实是正确的,相反苏俄越来越不行了……

  黄容彪同志对谷雨主义那一套满意度越来越高,也是因此,他本能的不喜欢谷雨现在的一些做法,他今年才56岁,春秋鼎盛,大家都支持你,对你很满意,你为什么要着急搞接班人?在不理解的同时,黄容彪同志也有一个说不出来的心思,你着急退休,我们这些人怎么办?

  黄容彪同志一开始对权力并不执着,但经历了匿名信事件后,他也大彻大悟,没有权力是不行的,所以他积极向谷雨靠拢,并顺利进入到中央局,而进入到党的核心领导层,可以参与各种事务的决策后,他虽然表面上还是很低调,但内心深处的想法越来越多。

  明年就要换届,黄容彪没有任何退居二线的想法,1966年的本土世界杯就要到了,他怎么也要干到那个时候,怎么也不能自己辛苦干活,却便宜了其他人。

  所以黄容彪同志这段时间相当卖力,华德56试飞,他力排众议跟着跑来跑去,就是要让中央看到他的旺盛斗志,隐而不露的表明他的心意,甚至于若是有机会进入常委会,他也当仁不让!

  黄容彪带着这样的想法乘坐飞机,前往下一站与泰国隔着一条河的万象市,华德56原始设计中对热带地区飞行和起降注意的不多,中国参与后,增加了不少这一块试飞的内容,但到底行不行还是有怀疑的。

  而这一次黄容彪前往万象,还有一项任务,代表中央出席南掌生产建设兵团改制仪式,按照中央要求,南掌生产建设兵团不再为准军事化建制,下属的农业屯垦部门被一分为二,一为南掌农垦总局,一为岘港农垦总局。

  在行政上,中央决定重设南掌省,以万象为省会,不过此南掌省主要为湄公河以北地区,被日南省拿走的北部部分地区重新划给南掌省,而平原众多的南部地区则继续接受岘港市领导。

  这么一番操作后,广南三省市变成了四省市,增加一个省,原因很简单,因为交通不便,岘港市成立后,实际上只管辖原日南省的中部地区和南掌省的南部地区。

  广大的北部山区地区,包括万象市在内,名义上属于岘港市,但大多由兵团直接管辖,此次兵团改制,直接由兵团改为省,完全在情理之中。

  这一次南掌生产建设兵团改制是中国各大建设兵团改制的一部分,这种依靠解放军搞屯垦的方式,在发展初期效果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用这一套办法肯定是玩不转的,必须进行改制,一步步取消屯垦兵制度。

  这一类的改革按照先内地,后边疆的方式进行,首先被裁撤的就是黄河、长江和淮河三个农业生产兵团,这三个兵团主要是开发时不时遭遇洪涝灾害的地区,此时随着各种水利基础建设的陆续完成,这些地区抵抗水灾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这三个兵团自然不需要。

  第二批被裁撤的是黑龙江、云南、日南、南掌、富国这五个生产兵团,这也跟这些地方的开发有关,经过二十年的移民,这些地方的农业屯垦和热带农作物开发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有必要改兵团为农垦总局。

  未来中国本土会保留藏南、南疆、北疆、蒙古四个生产兵团,海外省中也将对生产兵团辖区进行调整,一些达到一定发展程度的核心地区将撤销兵团建制,改为正常的党政领导,成熟一块,改制一块。

  这些个农垦总局成立后,同时会成立农业开发集团总公司,一套人马两套班子,并鼓励他们对外开拓,此时中国、埃及等国与马达加斯加的协议已经开始执行,再加上开发刚果的需要,各个被裁撤的生产兵团有志于出外的同志都得到了鼓励。

  战争时期,黄容彪在广南战斗过多年,他对广南的感情很深,所以中央特意派他为代表参加相关典礼,他自然是欣然同意,还准备了一个非常热情的讲话稿……

  随着华德56飞机稳稳地停在机场,机舱门打开,穿着元帅制服的黄容彪同志缓缓走出机场,南掌的同志都在外面迎接,看到他时,齐刷刷敬礼,黄容彪同志也条件反射一般的回礼。

  而在回礼的同时,看着这些个岁数越来越大,头发已经逐渐花白的旧部,黄容彪同志也清醒的意识到那个铁马金戈的战争岁月确实结束了,现在已经是1964年,战争快结束二十年了!

  说起来非常有意思,也就在中国上下坚定的走向和平与发展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在排除了肯尼迪这个麻烦之后,正在为新一轮战争做准备。

  但美国人到现在争议还是很大,在阿富汗对着俄国人动手,虽然对俄国冲击巨大,但很容易引发老毛子的激烈反应,古巴导弹危机那样的破事,美国人同样也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但如果对着中国动手,极有可能把中国逼到老毛子一边,从这一次中国大手笔支援苏俄农业和轻工业品可以看出,中苏两国经济互补性非常强。

  偏偏美国企业可以在华获得大量利益,而且随着中国的发展,美国企业获得的好处越来越大,美国也实在割舍不下这一块的巨大好处。

  基于分化中苏的原则,美国又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所以肯尼迪见了梦露重温旧梦都大半年了,美国国内还是难下决心。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肯尼迪被刺的冲击太大,美国权贵阶级要想办法擦屁股,只有等到美国国内稳定了,才可能把注意力真正放到外部。

  也就在此时,中东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原因很简单,在肯尼迪死后,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的阻力少了大半,他们越来也感到不妙,若是以色列拥有核武器,这个西方硬塞在中东的大钉子岂不是拔不掉了?

  作为阿拉伯国家的领袖纳赛尔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大败特败后,已经足足准备了六年之久,在这六年时间内,埃及重建了自己的空军,并且从苏俄搞来了大量现代装备,志在复仇的埃及军队虽然被老毛子的顾问团羞辱的不轻,但硬生生忍住了那些气,埃及军队的实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之前,对以色列开战,夺取第三次中东战争惨败后的诸多被占领土已经成了阿拉伯国家的共识,在一连串秘密磋商后,阿拉伯国家达成协议。

  埃及、叙利亚在正面战场上对以色列动手,沙特、伊拉克等产油国则提供后勤支持,并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禁运,一边争取石油利益,一边打击以色列,大家都有好处!

  为了这一次战争的胜利,纳赛尔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团结阿拉伯国家以外,苏中的态度至关重要,他先是派出萨达特前往天方省与中国外交部官员密谈,表达访问的意图。

  虽然中方表示不愿意让苏俄不高兴,拒绝了纳赛尔访问的请求,但中方又表示会给友好的苏丹军队提供一批仿苏制的坦克、火炮和大量的炮弹,再加上过去装备的,数量可以说相当大……

  纳赛尔非常满意,萨达特的访问达到了预期目的,中国表面站在中间,实则站在埃及一方,自然符合埃及的利益,埃及不仅仅可以从苏丹搞到武器,也可以从海德拉巴、孟加拉国这两个与中国关系很好的穆斯林国家搞到大量的武器,而他已经在进行操作,中方没有任何反应。

  在摆平中国之后,在1964年的5月,纳赛尔再次访问莫斯科,希望可以获得苏俄更多的支持,与中国全世界都想交朋友,明面上不愿意掺和不同,苏俄不仅在外交,而且在军事上都能提供大量的帮助,而且老毛子更大方,舍得给东西,中国就抠门多了……

  对于纳赛尔的来访,苏俄领导人科兹洛夫非常重视,但对是否支持纳赛尔与以色列开战,科兹洛夫实际上有些矛盾,此时柯西金以提高企业利润为核心的经济改革刚刚启动,苏俄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苏俄内心深处不是很愿意纳赛尔开战。

  更重要的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都说明,一旦美国全力阻拦,苏俄海军去不了地中海,根本帮不了埃及,若是到时候提供不了足够的援助,苏俄又要被打脸。

  赫鲁晓夫虽然号称要使用核武器,但他在古巴被捅破了虎皮,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苏俄不敢使用核武器,科兹洛夫也不愿意重蹈覆辙,而没有苏俄强有力的支持,苏俄非常怀疑埃及能打多久。

  埃及作为苏俄的盟友,若是打败仗,自然很是丢苏俄的脸面,科兹洛夫推翻赫鲁晓夫后就遇到了巨大的农业困难,虽然可以推给赫鲁晓夫,但人民不满意也是事实,此时若是再打败仗那就难看了。

  但与前世不同,在谷雨连番推动下,老毛子也知道拉动石油价格对苏俄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此时苏俄的石油总产量已经达到了2亿吨,可以拿出相当数量对外出口。

  若是油价翻倍,苏俄就可以凭空搞到好几亿美元,如此一来,苏俄为了进口粮食,对外出口的上百吨黄金也将顺利收回,这会极大的挽回他的声望。

  此时比苏俄国内任何一个油田都要巨大,远景储量超过400亿吨的秋明油田第一口油井已经开始出油,所以若是此时油价暴涨,必然会促进秋明油田的开发,而随着石油产量的激增,苏俄经济的困难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这也更有利于苏俄的改革,甚至可以顺势完成卢布汇率改革,即便美苏矛盾激化,美国人也不可能搞到苏俄本土,苏俄的经济改革不太容易受到实质影响……

  这一切想得是美,但前提是战争可以拖下去,如果迅速结束,油价还没有起来,苏俄又是只输血,不能进账,这自然不符合苏俄的利益。

  但科兹洛夫代表着军工集团的利益,他不可能轻易对战争说不,所以权衡再三,他还是决定先听一听纳赛尔的说法,若是对方准备不错,支持也无妨;若是对方战略十分糟糕,只是盲动,几乎没什么胜利希望,苏俄就要考虑考虑了。

  当然了,科兹洛夫不是赫鲁晓夫,他可以给埃及大量支持,但埃及也必须给予苏俄足够的回报,他绝不会再向赫鲁晓夫那样傻傻的只会拉拢,却没有多少实际好处。

  不过科兹洛夫怎么也想不到,埃及人竟然一上来就给了他一个惊喜,经历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失败的纳赛尔此时要的就是胜利,哪怕在西奈半岛拿下一块土地,对名誉严重受损的埃及,对整个阿拉伯国家也是巨大的鼓舞。

  沙特王储提出的那种打法,极大的开拓了纳赛尔的思路,而萨达特在多哈与中国驻军高层的交流再一次提醒了纳赛尔,这一场战争,埃及要的是持久战,拖得越久,埃及越有利。

  虽然以色列军队装备好,士兵素质高,虽然以色列有西方的大股援助,但以色列人口太少,军队规模太小,这就注定了以色列只能速战速决,绝对吃不消长期的消耗。

  埃及军队人数众多,规模大,只要时不时动员,跟以色列搞消耗,以色列若是动员,经济就崩盘了,这是一天到晚眼里只有钱的以色列绝不能容忍的。

  一旦以色列为了经济,选择不动员,埃及再打过去,初期一定会获得极大的优势,接下来埃及军队稳扎稳打,一边用装甲集团冲锋,尽可能拖延以色列军队反击的时间,而大量后续部队则更多的巩固阵地,加强防御。

  一旦以色列准备妥当,全力反击,埃军则利用巩固的阵地和以色列拼消耗,这对军队规模更大,但素质不怎么高的埃及更有利,就算埃及军队最终不能全取西奈半岛,埃及军队也会在西奈半岛站稳脚跟,也会让以色列寝食难安,最终赶走以色列肯定可以办到……

  纳赛尔告诉科兹洛夫,回国之后,埃军就要总动员,若是以色列同样动员,埃军并不会发动进攻,而是借此重创以色列的经济。

  等过一段时间,埃及军队将进行新一轮动员,若是以色列不跟随动员,埃及军队就将拥有巨大的兵力优势,取得战争胜利的希望很大,当然了,要打消耗战,前提是埃及军队有足够的物资储备。

  纳赛尔认为过去六年,埃及已经有不少储备,只要苏俄战前多给一些,战争期间就算苏俄的运输能力受到美国的限制给不了太多,但埃及还是有希望将战争拖延下来。

  而战争只要拖得时间越长,以色列的损失就越大,西方的困难同样会越大,各个阿拉伯国家争取石油主权的斗争胜利的可能性也越大,最后美国被迫妥协的希望很大……

  科兹洛夫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参与会谈的新任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则满意的点点头,在1963年的政变中,为了获得军队的支持,科兹洛夫承诺会在政变之后,让不怎么受军队欢迎的戈利科夫元帅退休,让马利诺夫斯基担任新的国防部长。

  更重要的是,科兹洛夫承诺给予军方更多发言权并尊重军方专业战略布置,特别是遵照马利诺夫斯基“平衡发展核武与传统武器作战”的国防理念。

  就这样,在去年11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马利诺夫斯基成为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兼国防部长,拥有了政治上更多的话语权,作为一名战功卓著的元帅,马利诺夫斯基本来瞧不上埃及军队,不过现在发现埃及在战略上很聪明,马利诺夫斯基自然也就点头了。

  马利诺夫斯基刚刚上任,他也希望通过新一轮中东战争的胜利,当然了,苏俄不希望埃及全胜,但只要有一些成果,对他这个国防部长的地位也是很大的巩固。

  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协议草案,苏斯洛夫就有些好奇,埃及人这一次竟然拿出了一个完整的对付以色列的战略,若是他们能够成功执行,除非以色列迅速拥有核武器,否则将极其被动,一个不小心被再一次挤出中东都有可能。

  柯西金来了一句,“会不会是中国人教的,谷拥有非常出色的战略眼光!”

  又一位同志则酸溜溜的说道,“实际上只要中国愿意,他们甚至可以无限制的装备埃及人,纳赛尔肯定可以看到这一点,很难想象他们不会利用这一点……”

  “中国还控制了尼罗河的上游!”

  “该死的英国人,他们总是到处瞎折腾!”

  埃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赫鲁晓夫为了拉拢纳赛尔,给了那么多东西,不是苏俄傻瓜,而是几百年都在追求进入地中海的俄国人太在意埃及了,可是中国偏偏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

  不仅仅埃及如此,印度方向也如此,苏印是天作之合,可中国为了维系印度洋航线,却一直打压印度,虽然中国人嘴上说得好听,但迫于中国的影响,苏俄对印度的拉拢一直有些犹豫,而印度对苏俄也一直抱有戒心,这从印度不断从英国购买武器就看得出。

  虽然中东方向和印度方向都不是苏俄最根本的方向,但中苏在这些方向存在明显的利益之争是事实,苏俄高层实际上很不高兴,但再不高兴,面对强大的美国也只能拉住中国,不管怎么说,中国还是比较有分寸的,总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大局……

  这一次会议自然也讨论了苏俄的国内问题,其中一个大麻烦就是新任的乌克兰一把手谢列平和乌克兰二把手谢列斯特的矛盾,因为这件事的背后是苏俄无比麻烦的民族问题。

  新官上任三把火,就在赫鲁晓夫下台后,莫斯科方面的新领导层立刻进行了政治洗牌,他们首先取消了赫鲁晓夫时期许多下放权力的措施,并且针对乌克兰地区的领导层进行了调换。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0:56 , Processed in 0.03280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