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13 页

  “美欧不断扩大对华贸易,联盟的工业设备对中国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联盟必须扩大石油、钾肥等关键工农业生产原料的出口,只要苏联的原材料在中国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中国哪怕向欧美靠拢,也绝不敢轻易与联盟断绝关系!

  不过这也要求增加中国需要的关键原材料的生产规模,相关工业计划要进行重新调整,当然了,做到这些并不困难!”

  “另外还有常规武器!”苏斯洛夫加了一句,“中国的建设压力更重,在常规武器上的投入比较少,要想与欧美平衡,就离不开与联盟的合作,中子弹这一类可以用来交换的战略武器毕竟是极其有限的,而一旦中国形成了对苏制武器的依赖,就将离不开联盟!”

  柯西金见赫鲁晓夫默默听着,有些心动,他想了想又提议苏联可以扩大对中国基础建设的投资,只是不能用援助的方式,而应该效仿欧美,通过投资中国获得利益。

  赫鲁晓夫微微点头,缓缓说道,“现在中苏两党的党际交流已经暂停,中国就算实力强大些,冲击更大的也是美国!”

  苏斯洛夫和柯西金陆续点头,表示支持,赫鲁晓夫沉默片刻后说道,“谷多次说过,希望我们投资中国的高速铁路,我们就投一部分资金,换取一部分车票收入,通过实际了解中国高铁的运营,在确定联盟是否也要修建高铁”柯西金点点头,“谷同志曾经提议修建几条连接东欧各国首都的高铁线路,确实是不错的办法!”

  “和中国同志交涉一下,我们去看一看中国的高铁!”

  昨天谷雨和赫鲁晓夫交谈之后,赫鲁晓夫回来和两人一说,两人这才恍然大悟,他们都相信谷雨说的是实话,谷雨太过激进的修正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损害实际上也不少,很容易造成党内的分裂,他为什么要强硬推动?

  财团什么的,对谷雨这样的人物毫无意义,他完全可以掌握权力到死,相比于操控整个中国的权力,什么财团也比不上,这一点不仅斯大林知道,赫鲁晓夫知道,谷雨也知道!

  以前苏联高层有些猜不透,哪怕谷雨搞民族主义都可以理解,但就是不能理解他为什么如此逆时代潮流,搞这样的操作,现在是明白了,谷雨的解释完全说得通,毕竟美国和西欧各国的外贸数据都能查得到,谷雨的说法有着足够的合理性。

  不过赫鲁晓夫等人一研究,发现问题又来了,中国人想拿美国的投资,美国人又不是傻子,或许会投资一部分给中国,但大手笔投资中国,中国肯定要拿出有价值的东西交换。

  经济上,中国肯定要给好处,中国在入关谈判上的让步是迟早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这些苏联不是太关心,中国哪怕再让步,只要是共产党执政,也绝不至于变成美国的经济殖民地,肯定有着极强的独立性。

  关键是政治上,中国人要是拿了美国的好处,与苏联进一步疏远怎么办?党际交流已经暂停了,接下来国与国的交流会不会也暂停?甚至于为了拿到美国的投资,增加边界驻军都是有可能的,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那对苏联简直是噩梦!

  所以一定要拉住中国,这才有柯西金今天的提议,苏联也要加大对华投资,不让中国为了拿到美国的好处,过分偏向美国,甚至于与苏联暂停交流。

  只不过苏联要改变方式,以前大多是基于政治等原因的低息甚至是无偿援助,现在要好好算账了,帮助中国修高速公路可以收费,帮助中国修电站可以拿到发电分红,我们完全可以这么干!

  中国为了平衡美国,也肯定希望苏联的投资,能给美国的条件,也肯定可以给苏联,这毕竟有利于中国的讨价还价,但客观上也必然会给苏联带来利益。

  虽然此举意味着中国在美苏之间两头吃好处成了必然,但到了此时此刻,赫鲁晓夫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苏联不给好处,中国就存在严重跳反的可能,哪怕是当下,中国揭开苏联老底怎么办?

  事实上,真正想开了之后,赫鲁晓夫也不是那么难受,中国高速发展是事实,苏联只要愿意下本,肯定可以搞到不少好处。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是西方的一员,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崛起,损害最大的是美国,而不是苏联,苏联日子确实不舒服,但更不舒服的肯定是美国,作为老二的苏联可以接受个相对多极化的世界,但作为霸主的美国人不可能,这是两国的战略局面天然决定的事实!

  而且苏联在东方的利益很有限,受到影响的只有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远东,这些地方说到底不是苏联的核心地区,而且环境那么恶劣,中国人但凡有选择,就不会向北。

  而中国有没有选择,自然有选择,中国肯定要一步步巩固对东南亚的控制,并想尽办法把美国人挤走,还有广阔的非洲大陆,则是中国人重点开拓的地区。

  所以到最后,赫鲁晓夫有一种认命的感觉,既然形势只能拉拢,那就拉拢吧,就当是稳住东方了,当年斯大林不也向德日法西斯长期出口石油等原材料吗?以拖待变,苏联同样很擅长。

  此时,讨论中的几人唯一的侥幸就是谷雨对苏联的核武相关技术交流的不那么深入,不过这种侥幸在第三天就被打破了,在收到赫鲁晓夫的加急电报后,安德罗波夫立刻派出克格勃控制住潘可夫斯基,初步调查发现潘可夫斯基确实有能力接触太多太多的机密!

  虽然目前对潘可夫斯基的审判才刚刚开始,但那个疯子在得知为中国人服务后,如同疯了一样,咆哮着这是污蔑,他是为英国人服务,他接触的明明是白种人,怎么可能是中国的间谍?

  潘可夫斯基在被攻破心房之后,直接承认了他至少泄露了至少三千份情报,到底有哪些?自然是所有的,反正他掌握了,都泄露了!

  赫鲁晓夫知晓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恨得牙痒痒,第一时间下令解除格鲁乌老大谢罗夫的职务,哪怕是他曾经的亲信,在犯了如此大的错误时,也必须严肃处理,至于谢罗夫到底有多少责任,等回国再说!

  而对中国的态度,赫鲁晓夫又好了许多,他虽然不愿意给中国7.5万吨模锻液压机,但承诺可以给予中国技术支持,帮助中国研发一台4万吨级的模锻液压机,足以满足中国研发客机和仿制米亚4的需要……

  看到赫鲁晓夫如此下本,谷雨知道已经接近了他的极限,也就没有继续要价,而是笑着和赫鲁晓夫说道,“尼基塔,技术上的事情就交给下面的同志们,他们比我们精通,我们来谈一谈拉丁美洲!”

  赫鲁晓夫压根不在意拉美,美国的后院,苏联怎么也插不进来,自然也没多少兴趣,“拉美?太远了”

  谷雨点点头,“不错就是拉美,就在去年年初,古巴革命取得了成功,然后古巴的革命领袖卡斯特罗去了美国,结果却受到了冷遇,艾森·豪威尔压根就不理睬他!”

  赫鲁晓夫想了想,认真地说道,“我也知道这件事,不过古巴离美国太近了,很难活下去!”

  “是呀,确实很困难,那位古巴的年青领袖同样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古巴革命刚刚成功一个月,他就针对当时美国要减少进口古巴糖的威胁,针锋相对的说道,我们应该把糖卖给需要购买的人。如果俄国人需要糖,我们就卖给他们。如果中国需要糖,我们可以把糖卖给中国!”

  赫鲁晓夫饶有兴趣的听着,只听谷雨继续说道,“古巴境内有一些中国公民,卡斯特罗召见他们,让他们把一具铜制的坦克模型转送给我,还特别强调,这具模型是从前独裁军队参谋长塔维尼利亚那里缴获来的战利品,又说我是拉丁美洲青年最崇敬的人物之一!”

  赫鲁晓夫笑着说道,“古巴的年轻革命领袖既然积极靠拢,中国同志完全可以接纳嘛!”

  “中国不对外输出革命,现在也需要美国的投资,这些都决定了我国不可能与古巴有较多的接触,事实上,中国现在都没有承认古巴革命政府,虽然中国很同情古巴人民的遭遇!”

  赫鲁晓夫很委婉的表示了不愿意接纳的想法,“古巴离美国实在太近了!”

  “我相信现在美国一定会非常头疼,古巴这个美国的后院都闹起了革命,那么其他的拉美国家呢?即便还没有爆发革命,也离革命不远了!

  贵国与欧美正在缓和关系,但南共与美国仇深似海,南共肯定不愿意看到美苏和解,南共私下与古巴革命组织这些拉美的放美力量有一些交流,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赫鲁晓夫自然听懂了谷雨的暗示,他考虑片刻后发现通过南共这个马甲折腾一番,确实是不错的主意,谷雨这个提议确实不错。

  赫鲁晓夫也不觉得不能干,美苏缓和,缓和的是欧洲,并不是其他地方,在美国跑到阿富汗折腾的当下,苏联必须找到相对应的手段,扶持古巴或者其他拉美国家确实很有必要。他想了想说道,“铁托当年反对斯大林,清理了一大批南共党内的钢铁分子,一直到现在,苏共对南共的影响力都是很有限的!

  我这一次访问贵国,接下来就要访问南共,估计谈判会有很多困难,南共不满苏共中央的对美态度,在拉美做一些捣乱的动作,也是正常的!”

  “是呀,确实很正常,我想美国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南共是一个独立的大党!”

 

 

  第11章周边各国

  带着满满的收获,赫鲁晓夫返回苏联,谷雨则继续他的考察,他乘坐刚刚建成时间不长的铁路来到了万象平原,考察了国有重点化肥企业甘蒙钾肥厂的汇报。

  自四十年代初发现了南掌拥有巨大的钾矿后,中国政府投入巨大,进行了大规模勘探,此时已经确定整个南掌的钾矿潜在储量超过了一百亿吨,而泰国呵功盆地的潜在储量则超过四百亿吨,只要开发利用好了,足够东亚各国使用几百年时间。

  不过同样是钾矿,差异比较明显,同处在呵功盆地的甘蒙钾盐矿几乎没有溢晶石,埋藏浅且矿体厚,开采条件较好,而万象盆地钾盐矿存在着易溶物溢晶石并对开采工艺形成限制等原因,到现在只是办了一些小厂,所以首先被利用的是呵叻盆地的钾矿。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甘蒙钾肥厂已经建成年产150万吨的超大型钾肥厂,兵团钾肥厂也有30万吨产能,岘港市也办了两个20万吨的化肥厂。

  而中国在泰国投资的两个钾肥厂总产量也有150万吨,中国每年可以拿到120万吨钾肥,再加上青海盐湖钾肥厂的技术水准提升,已经建成了两万吨级的钾肥厂,中国的钾肥厂总产能达到了350多万吨。

  虽然这个钾肥产量还不能充分满足需要,但已经足以与苏联讨价还价,说到底中国和泰国的钾肥矿开发成本比较高,如果可以进口,还是进口更划来一些,这些年中国对苏出口劳动力和轻工业品拿到的卢布总要有地方用,自然要优先进口老毛子的钾矿,但也不能让老毛子漫天要价。

  随着国内农业需求的不断增加,甘蒙钾肥厂的产量还会不断增加,谷雨希望他们除了加大开发以外,也要做好综合利用,不断降低成本,并尝试走出出国。

  谷雨指出昆仑生产兵团已经与埃塞俄比亚合作开发该国境内的钾肥资源,已经建成了一个10万吨级的钾肥厂,你们也要大胆的走出去嘛,比如约旦的钾肥储量就比较大,我们和他们的关系也很不错,另外还有刚刚的刚果布,也有一些钾矿,得大胆走出去,用海外钾矿的开发利润平摊一番……

  在考察之后,谷雨乘坐专列进入到泰国境内,泰国总理比里帕侬荣前往边境迎接,战争期间,泰国被中国解放,国内的反动分子遭到了严厉打击,而原来早早被刺的泰国国王拉玛八世安安稳稳的活到了现在,此人没有其弟的才具,所以泰国的君主立宪政府还是比较稳妥的。

  比里·帕侬荣从泰国临时政府总理一直到现在,已经做了十七年的总理,这个相信民主制度的政治家这些年干得相当不错。

  比里帕侬荣在中美两国之间骑墙,获得了不少好处,过去十几年,泰国的大米、橡胶、锡矿等拳头出口商品也带来了不少外汇,靠着这些家底,泰国建设了大批基础建设和一大堆轻工企业,其外向型经济这些年搞得相当不错,属于战后恢复的比较好的国家。

  甚至于在谷雨的默许后,泰国也在马来半岛折腾了一番,一大批让泰国人头疼无比的马来人被赶到了半岛内部,泰国顺便还控制了一圈外围地区。

  如此一来,小小的一个马来半岛竟然挤进了三方势力,再加上无数移民,自然混乱无比,都几年过去了,美国人还没有理清头绪,即便是美国人重点经营的马六甲沿岸目前也不怎么样。

  随着马来半岛的不断混乱,在泰国开辟一条运河已经被提上议程,不过这件事对地区地缘影响很大,而拥有运河修建权的中国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修建这样一条运河,所以目前还只是规划。

  虽然早在四十年代,那些准备修运河的土地都已经被收购,运河公司也已经成立,大股东也不是泰国政府,但泰国政府作为东道主,多少有些影响,而泰国政府的态度很嗳味,既不承认,也不否定。

  看到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那么来钱,泰国政府当然想修运河,每年各种港口和运河收入分红都非常多,能不眼红吗?此时与前世不同,泰国与马来西亚矛盾非常大,泰国南部分裂势力也被清理了,至于美国的不满事实上并不重要,头顶上的中国才是真正的祖宗。

  事实上,中国真得要修运河,也能修的起,只是目前确实没有多少动力,虽然马六甲沿岸有些混乱,但中国对苏门答腊有极深的影响力,但马六甲海峡还没有饱和,修运河的意义相对有限。

  目前中国和南洋华侨重点经营杜迈港,大批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船舶需要在马六甲补给时,往往会选择杜迈,反正离得又不是很远,而且可以使用人民币,比在新加坡花费美元强多了。

  泰国商船去的更多的也是杜迈,这也不奇怪,泰国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大多都是华人,华人能建设起新加坡,也能建设起杜迈,就让那些祸害华人的马来人自生自灭,不过本州日本和菲律宾则主要走新加坡,毕竟那是美国爸爸的地盘!

  泰国在关键问题上与中国保特一致,自然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当然了,你要说泰国搞得特别好,那也不至于,毕竟是一个小国家,不可能做太多的事情,泰国的起步又是从轻工业开始,混个小康可以,再上一层就比较困难了。

  不管怎么说,比里帕侬荣干得不错,民众威望比较高,现在也不过60岁,按理说,还可以再干下去,不过此时泰国内部对比里·帕侬荣不满的声音也越来越厉害。

  美国人指责比里帕侬荣搞独裁,并在泰国境内扶持反比里帕侬荣的势力,要求实现党际更替,而比里帕侬荣政府内部也有不少问题,最典型的就是腐败。最大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在比里帕侬荣那个职联党内部,有不少人希望换一个人,给选民以全新的印象,很多在泰国有影响力的华侨也持有同样的态度。

  说白了,比里帕侬荣干了十七年,权力越来越大,影响了不少人的利益,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有很多人不满,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惯例。深层次的原因是泰国骑墙惯了,总想着在中美之间摇摆,可泰国的现在几乎被中国团团包围着,泰国想骑墙,得先问问中国是否同意,每每想起40年代的种种,泰国权贵们总会感到彻骨的寒冷……

  谷雨对比里·帕侬荣比较满意,虽然这个人左右摇摆,但好歹是个正常的政治家,水平也是可以接受的,换了一个人,鬼知道泰国会怎么样,岁数又不是很大,为什么不干下去?而且谷雨多少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老子也同样干了很多年,是不是大家伙也是一肚子不满,不管怎么样,老子的梦想还没有完全实现,是绝不会轻易退休的。

  不过谷雨并不会明确表态,在泰国大选之前,他过来访问一番,泰国华侨自然不敢造次,其他的事情就看比里·帕侬荣自己了,他如果被赶下台,那也是自己能力不行,谷雨不可能公开为他背书。

  专列来到曼谷后,谷雨对着泰国各界名士,发表了一番讲演,他介绍了自己访问苏联,赫鲁晓夫先后访问美苏的经过,认为战后初期演变至今的冷战格局会暂时有所缓和,未来将是个发展经济的好时代,他认为中暹两国要抓住一个历史良机,迅速发展。

  谷雨表示中国和泰国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他非常高兴和泰国政府达成协议,两国进一步协调各自的税收和贸易政策,进一步减免关税,并效仿欧盟,进一步加大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这些不仅有利于扩大两国的贸易往来,也有利于扩大两国的经济合作。

  为此他宣布将加大在泰国的投资,除了建设水力和火力发电厂以外,还将投资一批重工企业,比如中钢总公司将在曼谷建立一个五十万吨级的钢铁厂,中石油也将在泰国建立一个百万吨级的石化企业,中化总公司也启动泰国化工厂二期工程,在泰国新建三个10万吨级的合成氨厂,提升泰国的化肥自给率等等,另外还有钾肥厂、水泥厂等等的扩建!

  与欧美合作建厂,需要大笔外汇,各种贷款利息也不低,而且各种服务也不周到,但与中国合作就不同了,中国也不需要泰国出多少外汇,泰国拿出大米、橡胶都可以,而且技术相对差一点的中国,非常重视后续服务,只要个电报,中国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坐火车过来维修,成本太低了!

  除了两国经济上的大合作以外,中国将向泰国出口先进坦克80辆,并主动提议帮助泰国建造一艘两栖攻击舰,两艘驱逐舰,另外还有歼52战斗机等等先进武器,泰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谷雨给予泰国一大堆好处的好处迅速流传出去,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听说后,找到中国顾问严家淦问道,“柬埔寨也靠海,同样可以建立大型的钢铁厂和石化厂!”

  严家淦笑着安慰道,“中国企业目前的投资已经足够满足柬埔寨日常需求,再多就有些浪费!”

  “柬埔寨是中国全方位的伙伴,又是香港经合组织成员,完全可以获得更好的待遇,能不能建一个汽车厂?柬埔寨曾经无数次被泰国侵略,现在好不容易改变了”

  严家淦想了想说道,“汽车厂的技术难度有些高,需要时间!”

  “那就摩托车,柬埔寨人民很喜欢摩托车!”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9:50 , Processed in 0.03937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