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143 页

  “二是外汇储备要适当,不能被美国白白薅羊毛,黄金、白银、石油储备、稀有紧缺物资储备都必须有一部分,数量少了要增加,数量多了就要想办法花出去。

  那些中小国家扛不住美元潮汐,我们就提供支援,获得一些优良资产,美国吃肉,我们跟着喝汤,跟周边国家的货币互换也要加强,相互之间要减少美元的使用,减少被美国收割……”

  谷雨说话间,在一旁一直没有发言的马冀已经记录上了,他的政治地位不稳,一直都这样比较小心,谷雨是知道的,但他不是秘书,至于这样嘛……

  “战后二十年,既有战争恢复,又有新科技革命的大发展,全世界各国经济都在高速发展,时至今日,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产能过剩,现在就差一个导火索。

  到了明年,一旦我们预期的石油危机爆发,欧美主要经济体肯定要出问题,这些国家日子不好过了,为了扩大出口,过去舍不得出售的东西,都会拿出来卖,我们要把握住机会,加大引进的力度,首先解决合成氨和乙烯的问题,彻底解决吃穿问题!

  同时我们要乘机撬开西方国家的大门,加入到关贸总协定,要相信我们的人民,入关之后,我们只会越来越好,绝不会差,就算有一些行业受到冲击,也一定会挺得过去,要有信心!”

  李润民有些担心,“现在我们和美国人斗得越来越厉害,不好办呀!”

  “要和美国人说话,只能靠实力,千万不要怕斗,要敢斗,要坚决斗,只有斗过了,美国人知道啃不动才会拉拢!”谷雨笑着说道,“大家都不要着急,美国会让步的,我坚信美国会让步的!”

  同志们默默点点头,他们相信谷雨同志的判断,而谷雨也对自己的判断坚信不疑,虽然这一世没有越南战争的冲击,但这一世中国的迅速崛起同样影响深远。

  随着中国工业品的大量出口,自然相对减少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全世界的出口,同时增加了他们进口原材料的成本,这也意味着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离自己的上限越来越近了!

  说白了,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就这么高,在这种生产力水平下,本来是欧美日分蛋糕,这些国家加起来总人口不到中国一半,现在增加了中国这么大一个块头,虽然中国现在拿到的蛋糕不多,但还是影响了很多国家的蛋糕,而且工业实力越不行,受到的冲击越大。

  如此一来,西方国家本来要拖到70年代才迎来的经济危机,现在肯定要提前,要提前几年不知道,但谷雨折腾中东,必然会让经济危机来得更早一些。

  鉴于大萧条时期的教训,美国人应对经济危机的第一选择必然是促成各国新一轮降低关税,同时想办法扩大市场,中国这么一个极大的市场摆在那里,日子好过的时候,可以不带中国玩,日子不好过了,他们哪怕饮鸩止渴,就必须带中国玩了,先挺过眼前这一关再说……

  也就在中国经济管理的核心层讨论之际,俄国人也在讨论,推演来,推演去,都觉得谷雨的推演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他们隐隐看到了一些胜利的希望,只要让美国没办法通过金融手段吸血他们,光光美苏斗法,因为体制的原因,苏俄不会输,打个平手,最终罢战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还是很困难的,美元和黄金挂钩迟早要崩,这一点全世界都知道,但到底是什么时候呢?他们也不清楚,不过谷雨这么说,应该是快了,姑且相信谷雨的判断,接下来确实很可能出现石油美元。

  谷雨提到的这些主要产油国,大多和美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想让他们不接受美国,很难,委内瑞拉在南美,沙特、埃及和科威特就不可能,刚刚政变的伊拉克与苏俄关系现在也不行……

  一旦出现石油美元,接下来围绕着石油定价权的争夺将异常残酷,这是美苏两国在同一赛道上搏命,谁输谁完蛋,此时苏俄输掉的可能性更大。

  石油价格低,苏俄日子难过,但总能过,这些年不也熬下来了吗?但若是世界石油价格蹦来蹦去,一会高,一会低,苏俄的计划经济还怎么搞?石油行业是苏俄第一大工业部门,石油部门的收益不稳定,脆弱而精密的苏式计划经济就极有可能出现严重问题。

  事实上,就算美国人不搞石油美元,光光把石油价格炒上去,然后再把价格打下来,就够苏俄吃一壶的,苏俄越重视石油出口,这个威胁就越大,可不重视石油出口,苏俄急需的外汇又没办法解决,谁让苏俄的工业制成品没办法创造大量的外汇呢!

  科兹洛夫看向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马祖罗夫同志,询问他的意见,马祖罗夫同志的想法很明确,“第一枢机同志,联盟一定要想办法破坏美元定价体系,同时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控制世界石油定价权,这直接关系到联盟的生死存亡!”

  科兹洛夫点点头,转头询问其他同志的意见,马祖罗夫此时则陷入了另外一种思考,即便苏俄现在知道了,苏俄能阻拦石油美元的出现,能阻拦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吗?很难,这是苏俄的国力决定的!

  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从内部想办法,但面对油价不稳定这个天大的变量,苏俄的计划经济又没办法执行,他忍不住想起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虽然有些离经叛道,但他还是忍不住去想……

  马祖罗夫是负责工业的副总理,他现在面临的挑战特别大,他也想搞清楚这些年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原因,所以这一趟过来前,他在中央局会议上,要求更多的安排代表团参加中国企业,而且不分种类,国有、私营和农村合作企业都想参观,得到了高层的一致认可,他们和马祖罗夫的想法一致。

  苏俄代表团在完成了主要会谈后,乘坐高铁前往第二站天津考察,谷雨和科兹洛夫一起坐在火车上,给他介绍了一番,他告诉苏俄客人,现在中国已经批准了港九、沪宁杭、太石三条高铁建设,而且这还刚刚开始,未来中国东部人口密集地区的高铁总里程将达到2万公里以上。

  中国的高铁绝大部分是国产,但还有一些关键部件来自于西方国家,现在中国大规模发展高铁,自然也带动了世界高铁行业的发展,现在各大国在高铁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多,这必然会进一步降低高铁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在谷雨的前世,日本第一个搞起了高铁,这也刺激着西欧国家在高铁领域的投资,但日本的带动作用远不如中国,原因很简单,中国规划的高铁里程太吓人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技术实力的欠缺,中国高铁的研发过程中,大量采购西方高端零部件,而不是一上来就强求中国国有化率。

  这不仅让中国相关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投资,也让欧州企业分享到了大蛋糕,最典型的就是法国阿尔斯通电气,他们肉眼可见的迅速扩大了对华贸易,而且随着中国在五五计划期间启动大规模的高铁建设,阿尔斯通的对华出口将是惊人的。

  当然了,阿尔斯通想拿到如此大的订单也不容易,中国要求阿尔斯通电气在中国选择一家公司建立合资厂以降低成本,最终阿尔斯通选择了一家民营电气公司,铁路系统相当恼火,但谷雨批准同意,他相信阿尔斯通未来将无比后悔这个选择……

  因为有非常明确,而且空前巨大的蛋糕可以吃,中国无数企业现在围绕着高铁大量投资并进行研发,这是谷雨最希望看到的,他比谁都清楚,19世纪下半叶德意志第二帝国如何崛起,不就是修铁路吗?通过大修高铁,中国必然会迅速补上机械制造和电气工业的诸多缺陷。

  不仅仅中国如此,也极大的带动了欧美相关企业加大高铁领域的投资,东欧国家也插了一脚,比如东德也在与中国进行这一块的合作,除了搞汽车和船舶等等领域合作以外,东德也在中国建立了两国合作的高铁研究中心,然后拿着赚到的钱购买中国的农副产品和轻工业品满足人民的需要。

  随着中德合作的小汽车投产,随着华德56即将投产,东德接下来的日子就会比较好过,说到底东德就是一个小国,想喂养得更好一些并不难,不仅仅东德如此,目前处于经济困难中的捷克也相当动心,不过捷克领导人动作总是慢悠悠的。

  在给科兹洛夫介绍时,谷雨也希望苏俄相关企业也加入到这一块的投资,只要苏俄拿出合格的产品,中国肯定愿意购买的,而且是优先购买,中国需要迅速建立起一个可控的高铁产业链……

  中国和东德的合作加深,控制欲很强的老毛子一开始是反对的,赫鲁晓夫还想捣乱,主要是担心意识形态的冲击,不过科兹洛夫上台后,对意识形态不敏感。

  东德处在冷战第一线,作为社会主义的橱窗,需要大量输血,东德与中国合作,既能接触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又能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也算是互利双赢的事情,就这样吧,反正中国也不可能把手伸到东德去!

  所以现在他又和科兹洛夫谈,科兹洛夫点点头,表示同意两国加强合作,若是苏俄企业成为中国高铁的配套商,也能带来不少收益,他没理由拒绝。

  虽然中国的高铁模式很难用到俄国,但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间修建一条高铁线路还是可以的,虽然现在还不是投资的时候,但做一些交流还是可以的!

  到达天津之后,两国领导人转而乘坐汽车,来到了曹妃甸,参观了华北钢铁,华北钢铁现在的体量已经非常大,在国内的巨大需求刺激下,这个大型钢铁集团提前完成了二期工程,并迅速投产,今年前十一个月钢产量超过了350万吨,他们计划在1970年,实现1000万吨的生产目标。

  在钢铁产量突飞猛进的同时,华北钢铁也非常大胆的尝试国内外先进技术,该公司没有一座平炉,从建设的一开始就确定了大高炉—氧气顶吹转炉生产机制,而在钢水成型领域,华北钢铁全面推广了从英国引进的连铸工艺。

  目前华北钢铁所有的高炉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其中四座高炉在1657立方米,可以日产铁1500吨,目前正在建设的三期工程,计划建设多座2000立方米和2400立方米高炉,以追上世界最高水平的高炉。

  而在炼钢领域,华北钢铁的氧气顶吹转炉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目前已经实现了150吨氧气顶吹转炉的计算机控制,并正在尝试电脑控制的自动化连续轧钢设备。

  氧气顶吹转炉和连铸技术直接颠覆了原来的平炉炼钢和模铸工艺,使得炼钢成本显著下降且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这直接推动了中国钢铁工业的产量迅速增加,为中国制定的1970年破亿吨钢铁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在听完了种种介绍后,科兹洛夫只觉得心脏一抽一抽的,他知道中国的技术进步很快,但没想到进步这么迅速,从华北钢铁这个中国最大的钢铁厂的发展来看,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实力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苏俄,怪不得中国总是抱怨俄国出口的钢铁制品价格太高,现在他算是看明白了!

  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中国属于后发国家,中国可以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国内需要改造的平炉并不多,不像美苏两家都有一大堆平炉,战后基本上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扩建,很少建设新的大型钢铁企业,先进技术利用不足,不仅能耗大为增加,而且生产效率也远远不足新钢铁厂。

  但也有很大的创新性,中国和日本一起,创新了钢铁生产模式,两国都在沿海搞钢铁生产基地,大量进口国外高品质的铁矿石,充分利用低廉的海运成本,将原料进口成本压缩至最低。

  而为了实现这种钢铁工业重新布局,中日两国政府已经同出一辙,都由政府出资完成填海造陆,修筑道路,整备港湾码头,建筑工厂住宅、通讯设施及工业用水等,钢铁厂独家使用的港湾设施费用的一半也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负担等等。

  问题是这一切,苏俄就算知道也压根没办法学习,而钢铁又是工业生产的基础,钢铁价格下不来,直接影响到太多工业品的价格……

  而在参观之后,谷雨又带着科兹洛夫来到了曹妃甸附近的一家毛呢厂参观,钢铁厂是重工业,男同志多,为了平衡男女性别,各个钢铁厂就不得不在周边搞纺织厂,他们首先参观了一家毛呢厂,这个厂属于华北钢铁和地方共同投资,属于国有厂。

  这家毛呢厂的羊毛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也有一部分从蒙古运过来,主要是精纺、半精纺纱线,其工艺流程较长,具有表面光洁、富有弹性、强力好、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特点,因其盈利能力、产品定位具有竞争力,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所以获得了各个大型钢铁厂的青睐,他们愿意投资。

  但这些钢铁厂都没有投资纺织厂,但国家又需要在这些地方搞纺织厂,所以国家的办法就是设置种种优惠条件,鼓励相关企业投资,所以科兹洛夫看到的纺织厂是民办工厂,但各种机器却非常先进,以至于他了解到企业性质后都大吃了一惊,中国的私营企业都这么强大了?

  谷雨点点头,有些无奈得说道,“中国纺织行业唱主角的未来必然是私营和农村集体制企业!”

  他告诉科兹洛夫中国政府正在推动棉纺织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原因很简单国有棉纺织业企业竞争不过私营棉纺织企业,而这些毛呢厂目前虽然还好办,但接下来也可以要进行改革!

  科兹洛夫自然要问为什么,“原因实际上很简单,中国实行的是城乡双轨制,农民的工资和福利与城市职工差距较大,所以中国城市的纺织企业必然竞争不过那些大量使用农民的农村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国家只好不断退出,变卖那些经营不善的纺织厂。

  然后把钱投资给这一类的头部企业,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分享纺织业高速发展的红利,并保证国家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科兹洛夫没想到还可以这么玩,他更没有想到那些苏俄的轻工业企业畏惧无比的中国纺织业企业竟然扛不住中国私企和集体企业,,那么苏俄的轻工业企业以后怎么斗得过那些中国农村企业?

  他想了想问道,“中国如何解决由此产生的城市职工失业问题?”

  “这些职工要么重新学习,努力转型,要么回归家庭,若是夫妻两人都失业,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他们只能移民到海外省!

  我们也知道这个过程会很艰难,但中国没有选择,中国目前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必须以提升经济效率为主,中国不是贵国,人口太多,人均资源太少,中国政府能做的就是保证职工饿不死!”

  科兹洛夫不知道怎么评价,他只能表示理解,不过与他表面的平静不同的是,他的内心在翻滚,他意识到谷雨实际上就是钢铁第二,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以极其严酷的方法推动工业化,只不过钢铁同志用的是社会主义的极端方式,而谷雨用的是资本主义的极端方式……

  第113章内外的选择

  按理说,谷雨带着苏俄代表团参观肯定要去比较好的地方,但事实并非如此,他接着突然行程,带着科兹洛夫等人考察了河北农村的一家小加工厂。

  苏俄客人吃惊的发现这家加工厂内环境恶劣,设施简陋,随处可见大量堆放秸秆碎末,周围并未发现有任何防尘、防火措施。

  这些粉碎后的秸秆极为干燥,高温、零碎的火星都有可能导致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如此,加工厂进行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粉尘。

  这些烟雾粉尘中夹杂着一些虫卵、细菌极易被吸入人体,肯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失伤,同时大量的粉尘也对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

  当空气中的粉尘到达一定浓度后,衣物静电、机器与空气摩擦的静电累积后产生的电火花将成为火源,引发粉尘爆炸事故…

  这一切苏俄同志都能看出来,他们不明白谷雨为什么要让他们看这些,在参观结束,当天晚上回到天津,在宴会前,谷雨才告诉了真相。

  科兹洛夫同志,这是中国绝大部分乡镇企业的真实写照,这些企业设备落后,管理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其能够赚钱,靠的就是极其廉价的劳动力。

  这些企业所使用的土地几乎是无偿的,也几乎没有任何治污成本,工人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若是出现工伤,能赔一些钱就不错了。

  但即便如此,在这些企业工作也比种地强,比种地强得多,中国人均土地只有几亩,而且国家要保证粮食供应,这些地方种地的品种大多单一,给自己一家口粮之外略有盈余,也就差不多是温饱线上而已。

  而在这一类企业,收入更高一些,而那些比较勤恳、脑子灵活的打工者,经过几年打工经历后,往往会成长为工厂或公司里的骨干力量,收入大幅上升,其中更有佼佼者独立出来,自己成为老板,收入会急剧增长。

  而且你也不要看这个厂子小,现在很多行业领头的那些企业大多是这么过来的,先是小厂,然后不断发展,再不断购买各种设备,不断提升效率,时至今日,中国很多地方的国有企业已经被击败,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国家不得不进行国企改革!”

  说到这里,谷雨很坦率的说道,“现在中国非常撕裂,有一部分比较发达,接近,甚至与世界一流水准持平,但中国绝大部分工业实际上比较落后,规模并不大,但恰恰是这些企业支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这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现在的中国一部分是国家资本主义,一部分是19世纪那种残酷剥削的自由资本主义,我们现在的种种做法实际上是效仿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一些做法,尽可能让剥削不那么过分,但也仅此而已!

  可能您要问,明明现在已经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什么要走回头路?不是我们想这么干,而是我们的现实国情造成了这样的结果,中国的农民太苦,哪怕是十九世纪那一套剥削工人的路数用出来,也比他们种地收入高,他们愿意忍受剥削。

  我们一开始也曾经效仿贵国搞八小时工作制,搞职工福利,但没过多久就发现企业职工变成了工人贵族,而这种盘剥农民,维持一小部分企业的做法不可能长久,中国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不能接受,而他们不满意,中国党的领导也不可能巩固…

  我们现在的办法就是对国企抓大放小,国家保证对银行、铁路和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企业的控制,同时逐步放弃那些竞争力不足的国企的控制。

  同时国家加大对那些从市场竞争中杀出来的企业的扶持,通过银行贷款、参股乃至于控股的方式,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影响,同时分享这些优秀民营企业发展的红利,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保证了足够的经济效率,又巩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永远维持这样的现状,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变成工人,中国农业从业人口会逐步下降,中国农村土地合作会越来越多,农民收入也会不断增加。

  而一旦农村收入高了,就会倒逼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提高收入,这一类比较落后的企业到时候必然会被淘汰,到时候就会产生一个个既有竞争力,又有规模的工厂。

  这一类企业现在已经有了,因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在中国南方已经诞生了不少这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贵国也有业务,而我们也正在加强对这些企业的扶持和影响…”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2:28 , Processed in 0.03273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