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30 页

  如果说朝鲜还有民选政府活动的空间,到了这一步的南越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善了,反正南越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资源让谷雨惦记,所以思考片刻后,谷雨牙一咬,就让南越狠狠内斗一番吧,把各种戾气都发泄掉,等发泄完了,南越军队再下场,也顺理成章的多!

  不过如此干,也就意味着必然会出现大批难民,谷雨的办法也很简单,严密控制边界地区,同时建立难民营,然后和难民签约,把难民送到南洋和非洲开荒……

  “若是挡不住,还是老办法,朝鲜雇佣军撤退后,南越军队也防范混乱为由,控制核心资源,至于南越人怎么闹腾,那是南越人自己的事情,若是有人敢冲击军队,那就毫不客气反击……”

  南越的工业区处在法国人建设的西贡新城周边,主要金融机构、商业区、发电厂等关键时刻都在这一圈,中国投资西贡的工厂也都在这一圈,而在工业区的外围都是军事营地,换句话说,西贡的工业区更类似于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联合租界。

  平时看不出来,一旦出现混乱,南越军队就可以提供严密的保护,所以南越的有钱人大多住在这个隐形的租界内,而每一次混乱,又会逼着越来越多的南越有钱人逃到这个新租界,以此完成新一轮对南越的吸血。

  与旧上海的角色一模一样,西贡新城越繁荣,南越人民就越苦难,南越华侨各派支持谷雨,除了谷雨给他们继续投资国内,获得高收益以外,南越的混乱对他们的影响也有限,反而可以进一步扩张,这一条与旧上海的买办本质是一样的……

  听完了谷雨的决断,李镜湖同志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忍之色,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南越某种程度就是马桶,只有南越过得惨,广南三省才会稳定,人心才会归附,暹罗、柬埔寨、朝鲜才会老实!

  “吴廷艳怎么办?”

  “我们能容得下李承晚,自然能容得下吴廷艳,以我个人的名气给他发电报,建议他主动辞职,把位置交给一位他能够接受的人士,避免南越出现新一轮的混乱!

  同时也告诉他,他可以不接受,但需要自行承担后果,而在迫不得己的情况下,他可以通过他那个总统府的地下通道前往中国在南越投资的工业区,然后前往香港,不管怎么样,中国都不希望周边国家的领导人变成第二个金九,能提供保护,一定会提供保护!”

  “谷枢机,您这么一说,吴廷艳肯定会挺到最后!”

  黄容彪点点头,“我们给了保底,吴廷艳手下还是有一些人的,肯定会做垂死挣扎的!”

  “吴廷艳这些年捞了那么多,得让他花在中国!”谷雨笑着说道,“美国人以为南越乱,会引发我们广南三省的混乱,殊不知恰恰相反,那就如美国人的愿望!”

  “南越问题除了政治问题以外,我看也有经济上的原因,南越的人口太过密集……”

  谷雨默默点头,“我们要加大海外省的开拓,需要不少劳动力,南越劳动力分散安置后,只要干得好,可以给绿卡,让他们长期居住,若是语言、书写问题解决了,入籍也是可以考虑的!”

  其他几位同志看了看谷雨严肃的表情,都默默点点头,在国内经济越来越好的当下,国内移民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要想满足海外省的人口需求,从南越获得劳动力是必由之路。

  不过谷雨表露出来的态度,大家伙也约莫明白谷雨做出这个决策背后的复杂心态,虽然可以说谷雨此举是鳄鱼眼泪,但也可以看出他个性中多少也有柔和的一面……

  吴廷艳看到谷雨的电报后,脸色异常的难看,倒不是因为谷雨建议他辞职,而是谷雨在电报中点出了总统府的地下通报,这意味着什么,吴廷艳当然清楚,自己最后的底牌,早就在人家的掌握当中。

  到了这一步,吴廷艳也没什么选择,只能尽人事,拼死搞一把,看看能不能保住政权,若是实在保不住,那就推一个替罪羊,然后逃之夭夭,谷雨既然惦记他的钱,应该不至于要了他的命……

  吴廷艳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积累也是不少的,南越的警察部队亲信一大堆,南越的天主教民团什么的,也可以动员,吴廷艳和这些人已经捆在一起,吴廷艳不好过,这些人也不好过。

  到了生死关头,吴廷艳也舍得下本,哪里闹腾,他就往哪里派出警察和天主教民团镇压,并拿出了高额赏赐,南越各地不断出现血腥惨案,死伤超过50人的就有多起,吴廷艳的凶狠还是这个时刻发挥了作用,到了五月初,明面上的大规模反抗又一次被压住了!

  本来吴廷艳的名声就臭,经此一事,更是臭不可闻,顺便也把天主教的名声搞得更臭,甚至连罗马教廷都不干了,不过吴廷艳已经管不到那么多了,不管怎么说,他又撑住了!

  虽然军警站在他一边,虽然去年混乱已经发泄了不少,但吴廷艳能撑住,还是让谷雨高看了一眼,前世的美国人到底该有多么愚蠢,竟然把他放弃了?既然如此,那就继续看看吧!

  当然了,谷雨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立刻让中国的那些大主教、主教们穿着各种鲜艳的袍子出来批评梵蒂冈,指责天主教的扩张才造成了南越的苦难……

  或许是受到南越、朝鲜局势的影响,五月份暹罗的国会选举中,比里·帕侬荣虽然遇到了不少挑战,但最终他所领导的党派还是占据了议会40%左右的席位,虽然没有达到绝对多数,但只要拉拢一两个小党,继续执政不成问题。

  不过暹罗国会选举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幺蛾子,不过暹罗总体形势还行,并没有出现暴力冲突,而比里·帕侬荣也比较老道,为了安抚住国内各大势力,他在当选之后表示这将是他最后一个总理任期。

  不过比里·帕侬荣还有一句话没说,我哪怕不做总理,也可以继续做国会议员,他还准备创造一个新职务国务资政,谷主席真厉害,只用了一句话就解决他面临的困境……

  中国周边连续出事,美国人自然知晓,艾森豪威尔在启程前往巴黎时,笑着对尼克松说道,“我现在明白谷为什么不愿意去巴黎了,他担心离得远了,没办法及时干预!”

  尼克松则有些不以为然,“就算出事了,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理查德,每一个地方造成的影响都有限,次数多了,中国就被动了,筹码就是这么一步步积累的!”

  尼克松目送艾森豪威尔乘坐波音707专机飞往巴黎,也就在此时赫鲁晓夫、李多才乘坐的专列也到达了法国,五大国巴黎峰会即将召开。

  此时阿尔及利亚问题的谈判已经开始,在拿阿尔及利亚的国土进行核试验,并且干掉了该国8%的人口,还不能让阿尔及利亚人民屈服,戴高乐也实在累了,在全民公投前,戴高乐决定做最后的努力,希望可以促成其他四国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对法妥协。

  虽然这种希望极其渺茫,连美国人都不支持,更不要说中苏了,不过必须让法国人绝望,才有可能获得公投的成功,所以戴高乐非常给面子,在火车站举行了很隆重的仪式欢迎两国领导人。

  不过戴高乐注定会失望,赫鲁晓夫虽然提出三和路线,与西方缓和,但老毛子缓和的欧洲,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苏俄不可能有任何让步,苏俄必须支持阿尔及利亚解放组织,这直接关系到苏俄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不挤兑法国是不可能的。

  虽然苏俄一开始的支持更多的是嘴巴上的支持,但随着美国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摆明立场,苏俄胆子就大多了,但更多的是依靠阿拉伯人的支持,而不是苏俄亲自上阵。

  而对中国而言,与阿拉伯国家保持友好关系是整个中东和非洲战略的基础,所以中国哪怕不愿意出钱出力,也一定要在道义上支持阿尔及利亚,而且事实上也提供了一些支援,比如利用苏丹提供一些武器和人员的培训,但总体而言,中国的投入是极其慎重的。

  所以当戴高乐试探性的说起阿尔及利亚问题时,赫鲁晓夫就给了他迎头棒击,他认为法国人应该尽快与抵抗组织停火和谈,巴拉巴拉!

  相比于赫鲁晓夫,李多才的态度要慎重许多,他虽然支持挺火和谈,但更多的认为是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人民的问题,其他国家还是少插手更好一些。

  戴高乐虽然不高兴,也早在意料之中,不过刚刚把客人们送到主持,回到爱丽舍宫办公室,戴高乐就气得拍了桌子,该死的混蛋们,胆子越来越大了!

  戴高乐靠阿尔及利亚驻军闹腾上台,但他上台之后,一边集权,一边却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让步,自然惹得阿尔及利亚驻军闹腾,戴高乐也不客气,一口子裁撤了一大堆军官。

  而那些被戴高乐收拾的前军官同样不客气,这些人一边策划暗杀戴高乐,一边会同黑脚中的极端分子还有法国本土的同情者组织了一个秘密军组织,乘着巴黎峰会这个大喜的日子,竟然在法国境内暗杀了三个温和派,斥之为“卖国贼”。

  而在阿尔及利亚,这帮人一天之内,竟然制造了三十多起针对本土穆斯林的袭击,为的是引发了本地人的暴动和报复,从而迫使军队出面镇压,进而破坏法国政府同阿解的任何谈判……

  一天之内搞出这么多事,严重损害了法国的国际形象,戴高乐能不生气吗?可再生气也没辙,阿尔及利亚问题实在太难搞了,急是急不得的。

  就在戴高乐生气时,李多才也从大使馆同志那边听到了法国发生的种种,他摇摇头,法国那些破事,法国慢慢擦吧,他需要布置接下来的各种安排了,参加会议不重要,重要的好好看看法国的工农业,尤其是法国国有企业的运作,现在国内很多企业的发展实在不放人放心……

  而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的飞机已经越过了大西洋,或许是为了让五大国知晓美国的强大,也就在巴黎峰会召开的前一天,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下水交付,美国人为这位超级巨舰付出了4.5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谷雨是从海军司令员张爱达同志的口中了解到这件事,不过他并没有在意,“美国的海上霸权是建立在空前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基础上的,不要羡慕,把工业搞出去,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有的,而且只会更好!”

  “道理我也懂,就是压力太大了,美国军事工业的进步太快,二战才结束十五年,美国空军已经换了两代战斗机,而美国海军使用的航空母舰也从常规动力,变成了核动力!”

  “这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表明美国现在太过穷兵黩武!”谷雨摇摇头道,“美国就算家大业大,迟早也会吃不消的!”

  “问题是一艘航母能用几十年,未来光光存量武器就能把我们压死!”

  “一步步来吧,我们这一代是打基础,以后的事情想再多也没用,或许再过几十年,又出现了一次军事技术革命,航母从主角又变回成配角!”

  “除非钱学森同志提出的舰载高超音速导弹能实现,不过那绝非短时间能做到的!”

  “技术的进步会超乎你的想象,我的观点是一向的,常规武器小步快跑就可,技术不成熟时,一个批次不要造太多,都是民脂民膏,有那个钱多办几所学校也是好的!”

  “该造还是要造的,最起码也要维持住研发队伍!”

  “这是当然!”

  聊了两句之后,开始进入到正题,与苏俄类似,面对美国庞大的压倒性海上力量,中国也不得不重视各种常规导弹的发展,毕竟用导弹换军舰,成本很划算。

  虽然比不得赫鲁晓夫的导弹万能论,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也陆续拿出了第一代导弹,除了潜射导弹还在研发以外,不管是战斗机的格斗导弹,还有空空导弹,空对地的巡航导弹,还是地空导弹,地对空导弹,反舰导弹,都已经有了。

  这些导弹你要说有多高,完全说不上来,但好歹是解决了有无问题,不过从目前对这些导弹的试验来说看,普遍不是很成熟,哪怕是防空导弹打下了美国的U2飞机,但更多的是采用伏击的战术,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事,这种防空导弹的缺陷是相当大的。

  而第一代空对地巡航导弹,射程倒是不错,有六七百公里,但误差竟然超过了3000米,要想真正有效果,只能使用核弹头,所以现在压根就没有装备,啥时候等轰6搞定再说吧!

  不过这个时候的技术也就这样,解放军也无可奈何,要想改进,必须要提升导航精度,而机械陀螺仪又受制于工业实力,实在做不到美国人的水准,所以在谷雨的影响下,中国的研究机构很早就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激光陀螺仪上,搞弯道超车。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基础是非常好的,中国第一个搞出了激光,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激光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发展激光陀螺仪的基础已经比较成熟。

  在获得激光后,有关研究机构立刻就按照谷雨的要求,启动了激光陀螺仪的理论研究,利用边长1m的正方形闭合光路首次测得50º/h的低转速,证明了激光陀螺仪的可行性。

  激光陀螺仪的可能性得到验证后,投入迅速增加,到了1960年,中国第一个激光陀螺仪的实验样机已经拿了出来,当然了,从实验样机到真正可以使用的激光陀螺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此时已经很明显可以看出,激光陀螺与传统机械式依靠转子高速旋转的陀螺仪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没有转子活动部件,精度高、长期精度稳定性好、测试重复性极好、寿命长。

  “谷枢机,只要解决了激光陀螺仪问题,我们的洲际导弹和各种常规导弹会打得更准,我们未来要发射的导航卫星定位也会更准确,而有了导航卫星后,这些武器的战斗力就会更强,您所说的精确制导时代就将到来……”

  “报告我都看到了,别太客观了,要解决的技术难度还有不少!”

  “再怎么难搞,也比机械陀螺仪好,那玩意太难制造了!”

  “要有足够的耐心!”谷雨点点头,“过不了多久,卫星就要上天了,星载原子钟搞得怎么样?这个不解决,导航卫星上天了也没用!”

  “光抽运铷原子钟已经研究出来,生产了一百多台,在一些重大实验中应用,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上不了天,导航卫星用的星载原子钟,是原子钟中的极品,不仅精度要求高,要求精确度提高两个数量级,还要满足小型化、低功耗、可靠性、寿命和卫星环境适应性的苛刻要求,技术难度极大,需要时间!”

  “解决了0到1的问题,有了基础,接下来解决1到100,还是有办法的!”谷雨点点头,“不要催促同志们,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

  说到这里,谷雨站起身笑着说道,“美国人这段时间,先后实验了好几种卫星,我们原先的猜想是正确的,现在不要着急人上天,先把卫星搞好,这才是关键!

  至于登月什么的,不要着急,先看看美国人能不能搞出来,若是美国人成功了,咱们又有了钱,到时候先搞载人,然后再搞登月也来得及……”

  “我也问过专家们,他们认为那位美国总统候选人说道十年登月,更多的是吹牛,美国人现在连把人送上天都做不到,把人送到月亮,太夸张了!”

  谷雨想起了后世的种种争议,是真是假也不知道,希望美国人不要造假,如果属实,那才真正是悲剧……

  也就在谷雨和张爱达交谈之际,罗科领导的项目组正在进行中国第一代运载火箭最后的检查。

  他现在的压力非常大,根据毒发研发的运载火箭进展迅速,一旦自己这边动作再次出现拖延,极有可能改变中国政府的战略,毕竟平行研发两款火箭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

  罗科虽然与钱学森矛盾不小,但他也很清楚,钱学森在美国学到的项目管理经验,在航天科技全面推广后,对他的帮助很大,虽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发射被推迟,但在地面上解决了很多很多问题,他现在要有信心的多。

  就在巴黎会议召开当天,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成功过发射,准确击中预定的靶场,这一次发射成功后,接下来的半年内还将进行四次发射,如果一切顺利,年底会发射中国第一枚卫星。

  而这颗卫星也已经基本完成研发,将是一颗科学探测卫星,总重量高达367公斤,里面充满了各种实验仪器,可以说中国航空人此时相当自信,第一颗卫星就来了一个大的。

  而为了保证听得见,这颗卫星也会在太空中不断播放《歌唱祖国》这首歌,一开始航天科技拍马屁准备放上一首在民间多有传唱的歌颂谷雨的歌曲,不过报告上来之后被谷雨直接删掉了,改成了《歌唱祖国》,而且还在后面批示,科技工作者需得纯粹一些!

  说起来也非常凑巧,也就在中国发射运载火箭的同一天,老毛子也正在准备一次洲际导弹发射,为赫鲁晓夫在巴黎峰会上争取筹码。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07 , Processed in 0.03513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