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36 页

  既然留在京,他当然要来到科大计算看一看老婆的同事们,虽然老婆调到了出口加工区的生产基地,但李锡文自然不可能放弃早就打好的关系。

  李锡文一过来就先看到了老朋友丰田章一郎,然后又看到了黄容彪,他自然向黄总敬礼,攀谈了一番,又指着丰田章一郎说道,“黄总,我和田章是老朋友,今天真是太巧了!”

  黄容彪点点头,“田章同志是有真本事的,今天教了我不少东西!”

  天章自然谦虚了几句,黄容彪想了想,微笑着说道,“如此巧合的日子,要好好谈一谈,走,我请客,找个地方谈一谈!”

  而与此同时,谷雨也在中南海与刚刚回国的李多才交谈,“艾森豪威尔同意核查以色列,这个转变不小,看来他确实很担心苏俄向中东国家传授核技术!”

  “这也不奇怪,就在去年,伊拉克就派遣了275名留学生前往苏俄学习核物理技术,据说两国正在谈判引进石墨堆,用于生产低浓缩铀,能给伊拉克,就能给埃及,若是埃及和以色列都有核武器,一旦互相乱丢那就乱套了!

  这倒也罢了,关键是阿拉伯国家拥有核武器之后,腰杆子必然更硬,对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冲击不小,而苏俄作为石油出口国就没有这层考虑!”

  谷雨笑着说道,“苏俄也未必真心传授东西,不过是借此拉拢伊拉克罢了!”

  “艾森豪威尔就算知道,也未必敢赌,用核查以色列,交换中苏两国不给阿拉伯国家提供核帮助,是非常值得的!”

  谷雨点点头,想了想说道,“艾森豪威尔站在美国的立场,做出这样的决定不奇怪,只不过这严重损害了犹太人的利益,今年下半年美国的总统选举很可能横生枝节!”

  “民主党要重新上台?不至于吧,尼克松的民调还是很领先的!”

  “不到最后关头谁也说不好!”谷雨笑着说道,“若是民主党上了台,赫鲁晓夫肯定最高兴,艾森豪威尔不好惹,尼克松也难缠,民主党出身的肯尼迪是个生瓜蛋子,他肯定要乘机讹诈一番!”

  “肯尼迪就算是个生瓜蛋子,那也是美国总统,美国有足够的家底随他折腾,赫鲁晓夫这个人赌性太强,迟早要栽跟头!”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几年苏俄还是挺能吓唬人的,也确实扩张了不少利益!”

  “没有海权,随时都可能被颠覆,咱们实际上也有这个问题,我们在几内亚和马达加斯加的投入不宜过多!”

  谷雨默默点点头,“所以我才拉人一起干!”

  交谈了一番后,谷雨说道,“今年国内的旱灾很严重,都已经大半年了,华北大片地区都还怎么下雨,虽然机井起了一些作用,但冬小麦的产量还是收到了不小的影响。

  现在就看夏天会不会来几场雨,好让夏玉米多一些收成,要不然我们这个冬天就算能够让人民不挨饿,也必然是捉襟见肘。

  关于这一点,出国前,我就跟你交代过,给赫鲁晓夫提提醒,让他做好我们大规模缩减甚至是取消玉米出口的计划,他是怎么说的?”

  “赫鲁晓夫不相信我们有这么大的灾荒,他还说今年上半年苏俄中亚垦荒区出现了重大损失,希望我们保持,最起码也不能大规模缩减,要不然苏俄明年的农业计划很难安排!”

  谷雨听到这里,摇摇头,“他们在中亚的垦荒是瞎搞,遇到黑风暴一点都不奇怪!”

  苏俄这一次黑风暴来头非常凶,第一次是从3月16日开始的,整整刮了一个星期,到23日才消失。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黑风暴再次来临,这两场黑风暴席卷了俄罗斯大草原南部的广大地区。

  据统计,1960年这两次黑风暴,直接干掉了苏俄垦荒地区春季作物受灾面积达400万公顷以上,大量的砂土淤塞了许多灌溉水渠,毁坏了大片的庄稼和田地,同时填塞了道路和公路边的沟壑……

  李多才想了想说道,“谷枢机,您有没有注意到,前几年我们农业不错的时候,苏俄的农业也不错,这两年我们农业连续遇灾,苏俄好像也在遇灾,农业产量也不太行,这里面或许有一些相关性,我们以后与苏俄搞农业合作要注意到这一点。”

  “都在北半球,有些相关性也不奇怪,你提醒得有道理!”谷雨想了想继续说道,“此次,我们已经尽到了提醒的责任,赫鲁晓夫信不信是他的事情,我们不能拿着人民的生命冒险,到时候我们根据情况,决定怎么操作,我们手里的外汇很珍贵,不能浪费了!”

  李多才点点头,谷雨接着说道,“按照与美苏两国达成的协议,美苏两国相互的东西都要在北京新城展览,作为国庆十五周年纪念仪式的一部分,美苏两国很可能也会派出高级别领导人过来访问,这一块接下来的工作,你来负责抓总!”

  李多才又答应了一声,谷雨最后说道,“这一次的阅兵式,新东西不多,震慑力不够,若是世界缓和也还行,偏偏巴黎峰会又是那么个结果,不把一些东西拿出来展览一番是不行的,东5看来要上阵了!”

  “是不是太早了一些?我们试验还没有做完,并没有装备,总不能就放一两枚出来!”

  “从现在开始,到国庆生产个四枚还是做得到的!”谷雨断然说道,“我们现在有了,哪怕还不是最终定型产品,也有必要拿出来,美苏看到这么大的块头后,自然知道我们没有吹牛,有些事情就不敢搞得太过!”

  “巴黎峰会失败,世界搞不好出现新一轮动荡,早一点拿出来也好!”李多才想了想说道,“我们的洲际导弹已经发射了四次,性能已经比较稳定了,未来肯定也要多发射几次,现在一次制造四枚,也不算乱花钱,而且就算亏一两亿,我们也亏得起!”

  “那就说定了,你回去就安排生产!”

  李多才同志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提议道,“既然导弹有了,战略火箭部队也该对外公开了!”

  “可以!”

  谷雨突然想起了前世,他笑着说道,“这一次我们每一个方阵,带头的同志换成一些较为年青的将军,既看看这些同志在训练场上的表现,又向外界展示人民军队高级指挥员的风采!”

  “这倒是比较新鲜的安排!”

  “十几年没打仗了,偏偏部队又多了不少事情,我有些不放心,用这种方式,稍微试探一下!”

  “是不是有些多虑了?应该不至于吧!”

  “我也希望是多虑,但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反走私运动的结果确实不让人乐观,你看一看!”

  李多才从谷雨手里接过一份报告,翻开之后,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怎么会有这么多事情?”

  “战争时期,我们的经费不够,部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筹资的习惯,到了和平时期,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但业已养成的习惯想迅速改变是不可能的,再说了,还有不少单位涉及到生产领域,有生产,就一定有用不掉的东西,可以对外出售,手里自然就有钱!

  大到军种司令部、战区,小到各部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金库,我也知道,这些小金库真正用来乱花的并不多,部队的风气也还不错,但如此长此以往是不行的!

  现在国际形势不稳,我必须多下一些功夫整军,把一些生产单位挪出部队,为此哪怕再裁撤一些单位也是值得的,我宁愿先裁军后扩军,也不能给后世埋下隐患!”

  “我看也跟战争尾声的一些操作有关!”

  “天下事总是如此,有得必有失,如之奈何!”谷雨摇摇头,“有些事也只能我来做,现在处理,好解决,等时间一长,就不一定了!

  未来一段时间,我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军队,党务这一块,你也不要顾虑太多,有些同志你觉得行就用,你是中央第二枢机嘛!”

 

  第32章数据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一个百川汇合成长江,奔腾到海的过程,这也意味着中国环太党党内军内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派系,这里面有十分强大的比如谷雨亲自领导的北方系,南方的赣闽红军系,川东北的红四系;也有一些小派系比如湘赣系、赣东北系、闽西系、湘鄂系、大别山留守系、陕北系等等。

  而到了抗战时期,又出现河北起义系、山东起义系,后来又根据所在战区的差异,分成了好几块,什么太平洋战区系、南洋战区系、北非战区系,苏东战区系。而KMT起义和投诚部队的派系就更多了……

  如此众多的派系形成,是战争的客观结果,谷雨一直秉持着承认派系,消弭派系的原则处理党内军内的派系问题,力争在有生之年完成整合,避免给后世留下隐患。

  谷雨也确实有本钱这么干,他不仅是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也是最大的派系北方系的领导人,加之一扫百年沉沦,不仅获得革命的胜利,还多有开拓,又通过十几年的建设,解决了温饱问题,他的威望非常高,也就是说,不管是名义,还是实力,亦或是威望,他都能压住。

  二战结束后,谷雨通过战后的大裁军已经完成了第一波整合,原来的KMT起义和投诚部队除了留下英雄单位以外,其余一律裁撤,KMT起义和投诚将领营以上军官一律退役,愿意自谋生路的给退役金,愿意去南洋的安排去南洋,不愿意去南洋的,则安排地方人大政协。

  相比较而言,对经历过残酷战争的革命军人的整合就比较小心了,虽然裁撤了无数单位,但被裁撤的单位一般是成建制转为生产兵团一类的准军事单位,裁撤又都是历史较短或者是红四这类已经被打散的大派系,同时又让不甘心的同志下南洋,种种操作下来,才勉勉强强完成了裁军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谷雨和负责工作的段裕后等人的首要任务是掺沙子,进行混编,比如第四集团军在战后初期下属六个师,可这六个师,属于第四集团军原编制的不过两个师,其他四个师都是从其他单位抽调而来。

  不仅仅部队混编,指挥官也进行了大混编,每个集团军的正副职都经过了精心的考虑搭配,派系平衡的考虑甚至超过了能力,当然了,战后初期,军中猛将如云,壮士如雨,又不需要打仗,这些问题倒也不严重。

  当然了,这样的整合谷雨也不是没有小手段,他打着军队现代化的口号把一大批文化程度不高,又不爱学习,纪律也不是很好的指挥员安排转业,同时把一批德才兼备,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干部安排为主官,如此自然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影响力,保证了北方系在军中的主体地位。

  在裁军结束之后至今的十余年间,谷雨并没有触碰这种平衡的格局,军中各单位的人事调整也大多维持着平衡,原因很简单,这十几年间中国面临着极其艰巨的发展任务,加之各大政治巨头都有极强的政治能力,他不愿意因为军队整顿引发政治上的动荡,破坏大好的发展形势。

  不过到了十大之后,老一代的政治家和统帅大多已经退休,而过去十几年的稳定格局自然也滋生了无数问题,谷雨意识到到进行第二阶段整合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所以在十大军委的人事安排上,他启用了一批早早转业的干部,就是让一帮子与军队系统干系不大的外人负责整顿。

  过去大半年,新军委领导同志以反走私和整顿干部风气为由对北方战区、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进行了一连串调查,查出了一大堆问题,谷雨准备以此为由让一批四五十岁的军队中高级指挥员退役,军中统帅级领导干部安排的接班人也将进行一轮严格的考察。

  与此同时,为了完成裁军二十万人的目标,解放军陆军的集团军也将进行一轮重组,各部师一级以上的指挥员将进行大调整,谷雨还计划从地方、央企和各生产兵团等准军事单位调来大批有过军事经验的同志从事政治、后勤和装备等工作。

  谷雨相信这一轮大调整之后,解放军大的问题应该是没有了,而随着军队总规模的减少,谷雨也计划取消准将军衔,与大校合并,这自然会带来一波提拔,基本上准将会提拔为少将,然后相当部分少将会提拔为中将,一些中将会提拔为上将。

  当然了,谷雨是厚道人,或者可以说,他为了扫清阻力,他准备再发一波红利,从1945年到这一次的退役,基层一直到大校,只要没有违法乱纪,一律提升一级军衔,比如李锡文就会提升为退役准将。

  而准将及以上的同志,则看他们的表现,予以提拔,一般来说,准升少,少升中没什么问题,但元帅、上将军衔绝不可能轻易授予,所以这一波晋升军衔,能够从退役中将提为上将的数量自然会压缩不少,而晋升元帅的则一个没有。

  在军衔提拔的同时,军队同志政治级别和待遇自然也会得到一波提升,如此可以减缓绝大部分同志内心的不满,有利于整顿的顺利进行……

  不仅仅军队同志级别和待遇会提升,谷雨也准备给退休老同志和在职同志再提升一级工资,过去几年,虽然基本完成了价格改革,通货膨胀程度得到了不小的压制,但物价上涨,城市工资上涨缓慢,已经出现了不少抱怨,谷雨知道该进行新一轮工资调整了。

  所以他这一次国庆十五周年,谷雨在发表讲话时,也会对外宣布中国将提升党政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并提高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最低工资,这样干不仅仅是让工资水平与物价齐平,同时也是为了大规模推广家用电器,并启动房地产改革。

  此时中国的收音机已经有了足够的生产量,年产量已经突破八百万台,收音机的全面普及已经成熟,而黑白电视机、洗衣机和冰箱的第一轮推广也已经开始。

  加之未来十年,汽车工业需要大规模增长,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之一,同样也需要有足够的市场购买力,所以必须提高工资,而且是隔个两三年就要提高一波,让城市居民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发了这么多钱下去,自然要想办法收回来,除了要乘机增加消费以外,谷雨也要加快大城市商品房建设,放宽农民入城限制,大城市的房价必须尽快达到应有的水平……

  不过在这样的大灾之年不断提升城市工资,农民收入同期反而在下降,谷雨多少有些脸红,但再脸红,他也必须干,现在指望农村有很大的消费能力并不现实,只能给城市加工资,提高城市的购买力,这事实上就是在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

  而在进行测算的过程中,谷雨猛然间发现自己对未来中国的GNP增长速度可以有些低估了,他不清楚前世的日本在六十年代这个高速发展期的GNP增速,但如果以现在这种速度发展下去,他怀疑未来十年以胜利币计价的GNP增长会在4倍以上,换句话说,年均15%以上。

  这个数据看起来比较高,但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压根不是很高,中国现在每年实际GNP增长8%以上是最起码的,要不然压根吃不消人口的猛烈增长。

  这几年,每年国家计发委都按照实际增长8%以上,甚至是双位数制定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资金要是不够,往往就会对国内、中国影响区和广大海外华侨发行国债以做填补。

  而随着这些年海外投资越来越多,发展资金的压力已经得到了不小的缓解,所以从1958年开始,基本都是按照实际增长10%以上来规划,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年均15%并不是很难,毕竟这样的高速增长,伴随着一定程度通货膨胀是必然的。

  谷雨的测算采取的是收入反推法,现在城市居民平均月工资大概在100元左右,而以现在的发展速度,十年后,城市居民月工资翻倍应该可以做到,也就是人均200元,年收入2400元左右。

  而以目前的发展速度,十年之后城市化率会达到30%,城市和农村收入差距比会不断提高,大概是3.5倍左右,也就是说到1970年农村人均收入大概在700元左右,如此城乡人均年收入会达到1200元左右。

  而在此期间,已经基本完成价格改革的胜利币大贬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谷雨估计到时候汇率维持在7左右比较正常,而人均年收入大概为人均GNP40%左右,换句话说,到时候人均GNP会达到400美元,而那个时候,中国总人口应该在9.5亿左右,也就是说GNP在3800亿美元,甚至还可能更高……

  当计算出这个增长速度后,谷雨微微有些晕,人均GNP400美元,这是黄金美元的时代,换算到后世,那怎么也应该是人均GNP2000美元以上,换句话说,他有望在1970年提前三十多年,达到前世21世纪初的水平,虽说这一世工业起步快,也拓展了不少土地,但这个增速是不是夸张了一些?

  谷雨一开始以为算错了,未来汇率会不会跌到1:8以上,不过咨询过季筱泉同志,他认为过去为了扩大出口,汇率贬得比较厉害,现在不可能再进行新一轮贬值,未来汇率能够贬到1:7已经差不多了。

  谷雨不放心又问了问李准,李准也比较认可他的判断,不过他对这个结果也不是很满意,因为到时候,中国的人均GNP与欧美还差着一个数量级,也比不上人口较少的本州日本,不如欧美也就罢了,好不容易打成狗的小鬼子也差一截,李准很不舒服!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7:38 , Processed in 0.028167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