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39 页

  胡志萍一边想尽办法移民,一边发展农业和交通,大力发展矿产开发,干得有声有色,四年之后,他被调回国,担任地质矿产部党委枢机,迈入正部级干部行列。

  因为与李润石同志的妻子是老乡,所以李润石很早就认识他,也非常关心他的成长,也正是在李润石同志的推荐下,1960年初,胡志萍被任命为湖北省长。

  这是一步非常明显的升迁,但总体而言,毫不过分,他的资历摆在那里,中央要大力提拔年青干部,红小鬼们好日子自然到来。

  而当年那些个著名的红小鬼,这些年凋落了不少,他是其中表现最好的,自然获得了重点提拔的机会,不过胡志萍到达湖北后,压力立刻增多了无数。

  南通在清末民国时期的棉纺织业相当不错,在胡志萍任上,南通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不同工业企业完全不同,而武汉是什么,中国环太党重点发展的大工业城市,而且大多是重工业企业,企业规模之大,技术含量之高,工人之多,都是胡志萍从未接触过的。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现在武汉各厂基本上已经吃透了二战后搬迁的大批工厂,可以量产大批合格产品,应该说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但这些合格产品基本是二战前产品,可现在已经是1960年,欧美新一代产品已经出来了,技术上整体差了一带,随着欧美新产品不断打入国内,武汉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

  最典型的就是武汉电子管厂,这个从德国搞来的大厂,连厂房都完全照搬德国,在五十年代中期日子过得非常爽,当时电子管厂与很多武汉企业一样,想尽办法提高后勤,苦了这么多年,现在厂子起来了,技术突破了,再不搞一搞后勤,哪个领导都坐不稳。

  虽然武汉属于大城市,大片土地划给南方房地产总公司,但电子管厂所在地区较为偏僻,与地方政府、职工合作一起搞一些不对外出售的房地产是可以的。

  武汉出地皮,电子管厂出一部分资金,职工出一部分,再加上银行贷款,盖好的房子一部分抵了地价,一部分以非常便宜的价格长租给武汉市,如此武汉市解决了一部分地方干部的住房问题。

  电子管厂盖房子、租房子不仅保本,还能小有收获,手里握有的房子未来也可能升值,自然有动力继续搞下去,而地方干部和企业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虽然地方干部租房子为主,但好歹暂时解决了问题,总比遥遥无期的等待要强。

  如此盖房、卖房、再盖房、再卖房不断循环,大家皆大欢喜,但短短几年间,形势就变了,随着晶体管越来越成熟,取代了大批电子管,电子管的总需求量不断下降。

  而随着外汇压力缓解,国内各厂更喜欢采购质量更高,更加稳定的欧美电子管,虽然武汉电子管厂订单还有不少,但业绩一年不如一年,下滑趋势非常明显。

  虽然电子管厂获准引进一条美国黑白显像管生产线,也是彩色显像管全国大攻关中承担一部分任务,未来应该有望生产彩色显像管,但这些投资和研发所需资金只有一部分是国家拨款,大部分需要贷款。

  一边是主营业务开始亏损,一边新厂未建,各种投资惊人,该厂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虽然大家都知道显像管厂建成后,肯定能够赚钱,但现在不断亏钱是事实。

  到了这一步不仅没办法盖房子,还要想办法盘活存量资产,要不然银行也不答应,经过省市政府协调,电子管厂把那些长租的房子卖给武汉市,也不再盖新房子了,开始了紧衣缩食……

  这还算好的,至少有希望,很多厂子甚至连希望都没有,比如武汉柴油机厂,武汉锅炉厂,这些厂子,你说不行吧,现在都还过得去,可你说行吧,未来在哪里?高端产品不行,需要进口,中低端又有越来越多的竞争,非常残酷的竞争。

  大批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确实生产不了中高端产品,但普通锅炉和小柴油机真心不难,人家价格买的低,质量似乎是差一点,但并不明显,人家用的苏俄机床真心不算差。

  很明显这个时候价格就成了关键要素,而此时柴油机厂和锅炉厂的缺陷就出现了,国企是有一些内部问题,但关键的问题不在这里,他们生产的中高端产品需求越来越小,维持产线和大批人员必然亏损,偏偏低端几乎赚不到钱,怎么挡得住?

  而且这些企业赚到钱之后,不断价码,不仅挖柴油机厂和锅炉厂的骨干,甚至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从苏俄引进可以生产中高端柴油机和锅炉的设备和技术,向这两家企业的命根子又更进了一步……

  更严重的是,有些甚至现在还在赚钱,而且还在赚大钱,但已经没有希望,比如机车厂的蒸汽机车现在是很不错,但电动机车不如四方厂,内燃机车的定点厂又被放在了株洲,武汉机车厂以后怎么办?

  内燃机车的研发一直在武汉,最后确定的定点厂却放在了株洲,原因很简单,湖南省内的大佬多,湖南省委第一枢机高崇德又擅长搞关系,硬生生抢走了机会。

  湖北和武汉主要领导气得要死,他们多次拜访南铁设备,最后只是得到一个承诺,蒸汽列车被淘汰还有一段日子,再说了,哪怕是内燃机车,也会搬一些产能过来……

  这还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就更加麻烦了,各种困难的报告不断,胡志萍一上任就遇到了这么多问题,自然焦头烂额,而且这还不是他调研能够调研出来的东西,未来到底怎么发展,他并没有底,不顾他的运气不错,李海越恰好在这个时候被调到武汉搞高新区。

  李海越在英国待过好几年,对江河日下的英国工业企业的高成本记忆深刻,而在回国之后,他就发现英国航空企业从中国采购那些技术难度不大的非关键部件,不过合作规模并不大,这也是此时各国的惯例,大规模工业转移并没有出现。

  不过李海越却从中看到了机会,在成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第一次参加省里会议时,恰好讨论到了武汉汽车,武汉汽车消化德国设备不力,武汉的汽车工业发展不好,并不属于国内的一流行列,除了要想办法自己发展,也要想办法与英德等欧洲汽车企业合作,甚至做汽车零部件代加工也是一条路。

  不仅汽车如此,船舶、民航飞机、机车、电器等等都可以这么干,以充分发挥武汉强大的机械制造能力,既可以把各厂的产能充分发挥出来,又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制造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水平,武汉各主要企业的技术升级。

  都十几年过去了,各厂不过是吃透二战前的技术,可以生产出合格产品,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企业拿出真正有创造性的下一代产品,水平最高的不过是仿制国外新一代产品,但国外新一代产品并不一定适应中国的需要。

  现在随着国家的不断开放,国外先进产品不断进入国内,各家企业的产品面临的竞争不少,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多,若是长期以往,简直不堪设想。

  提出这么多,李海越的如意算盘自然是把未来创办的企业搞到高新区去,不过他这番话却让胡志萍看到了希望,同时也知道他对工业比较擅长,恰好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他和李润石同志的关系太清晰了,他也没什么好避嫌的。

  所以胡志萍不断找他交流,前一段时间,第二枢机李多才同志刚刚访问了英国,据说大有收获,目前各个项目正在落实,胡志萍希望曾经在英国待过的李海越加入进来,哪怕进行一些微小的合资,搞来一些部件水准也是好的!

  同时他也希望李海越的高新区的规模尽快搞起来,他的设想与李润石同志差不多,高新区给的条件很好,现在有兴趣的企业不少,你为什么卡得那么紧?

  在1960年,在很多人看来,非常赚钱的石化、化工和染料这一类的企业是实实在在的高新企业,不过高新区根本不让搞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这也意味着这一块企业没有机会享受高新区的福利,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胡志萍想劝劝李海越……

  交谈的一开始是从李润石同志担心旱灾,想去河北考察一个高级社开始,胡志萍听完摇摇头,“今年的旱灾确实很厉害,北方已经是第二年干旱,黄河断流,济南吃水都成困难,现在旱灾还在向南扩张,黄淮地区雨水也很少,连长江的水位都下降了不少!”

  “湖北怎么样?谷枢机上一次考察岳阳时,说湖广熟,天下足,要求多一些贡献!”

  “两湖相对好一些,但春粮还是有所减产,不过秋粮是主力,若是这么一直干旱下去,压力也不小,不过有海外省在,全国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我家老爷子这段时间忧心忡忡的,可没有省长您这么乐观!”

  “海越,哪一天你去南洋转一转就知道海外省的潜力到底有多大了,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东华我是知道的,别看东华的平原是不大,但东华那些平原土壤比较肥沃,水稻总产量接近平原面积广布的苏门答腊。

  过去这些粮食大多卖给周边国家,今年往国内拉,多得不敢说,三百万吨水稻是有的,这还仅仅是东华,南洋省水稻加木薯肯定有八百万吨,节省点吃,四千万人都够吃了!”

  “南洋加东华都有这么大产量,那确实可以放心!”

  “是呀,就让李主席出去散散心吧,有些东西看过了才会放心!”

  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省长办公室,空调还是有的,看着那台立式空调,李海越有些感慨,“我们高新区现在还是草台班子,手里的钱又不敢乱花,空调太贵,只敢给招商的地方装一台,其他科室都在吹风扇!”

  “省里比你好不到哪里去,也没装几台,主要科室用得还是风扇,我这个空调事实上也不怎么开,平时都用风扇,没办法,夏天用电压力太大了!”

  “葛洲坝修起来就好了!”

  “就算明年准时合拢,还要修好些年,水电太耽误时间了,还是火电好,只是我们省煤炭资源太少,有煤的地方还很便宜,依靠他省调拨,被人捏着七寸的日子不好过呀!”

  “湖北确实不适合搞高能耗的企业……”

  “我还没劝你,你倒主动开口了,真不放?”

  “就算我放了,李主任也不会同意,高新区很多产业不得引进,而且要以孵化小微高科技企业为主,这是谷枢机一早就定下来的,我们必须执行好!”

  “这我也知道,就不能变通变通,省里的情况你也知道,看着花团锦簇,实际上潜伏着无数危机,甚至一些已经暴露出来,武汉占据湖北的半壁江山,武汉经济不稳,全省动荡……”

  “变通也是有限的!”

  “你这边不好办,合资这条路也不好走,法国阿尔斯通与武汉汽轮机厂的合资谈判不顺利,合资草案递交上去之后,前几天竟然被中央工建小组专家委员会否决了,这还是薛总理在任期间启动的合资谈判,真是出人意料……”

  “这并不奇怪,阿尔斯通胃口太大,竟然想让武汉汽轮机厂放弃已有的产品,专心生产阿尔斯通的产品,这个条件太苛刻了,计发委外国投资总局根本不可能批准。

  汽轮机太重要,武汉汽轮机厂又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头羊,无论如何也不能变成外商的代工厂,这会完全丧失自主研发能力,这就违反了开放的本意。

  中央一早就明确要以我为主,以内需为主,发挥外资的鲶鱼作用,所以我才提议以零部件合作为主,以点带片发展,不要妄图一口吃下个胖子……”

  “你这个说法我也知道,但武汉汽轮机厂的产品已经落后也是事实,法国人已经答应转让其最新一代产品和大部分技术,为什么不能放弃生产?我还是不太明白!”

  “省长,您不是技术出身,很多东西缺乏敏感度,阿尔斯通的合资看着金额很大,但却充满了欺骗,其核心技术根本没有转让。

  法国人愿意转让的都是咱们已经掌握了技术,还想让我们出钱,而且还不允许我方根据法方技术发展,这自然会让专家委员会严重怀疑法国人的诚意,就算法国许诺的投资再大,也不会轻易点头的!

  我听说这件事一开始是盛忠亮利用与法国的关系牵头的,他在辽宁招商的心思太过火热,为了吸引法国人投资,答应了不少苛刻的条件。

  而法国人到国内调研一番后,最后却找到了武汉汽轮机厂,我怀疑从那个时候起,法国人就动了歪心思,传说盛忠亮被拿下也跟这件事有不小的关系,李枢机骂他不懂装懂,瞎干预,对他意见不小!”

  胡志萍有些感慨地说道,“竟然还有这么一出,没想到合资还有这么多弯弯绕!”

  “帝国主义本来就没有多少好东西,咱们是与虎谋皮,难得很,这一块您还是多听听专家委员会的建议,有些事情不能太过着急!”

  “我也知道不能着急,可一些企业现在的下滑速度太惊人了!”

  “搞市场经济,必然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省里必须有所舍弃,把主要资源放在更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上,武汉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不少,只是省市两级都没有下定决心!”

  “你嘴上说说轻巧,这么多厂子,那么多职工在,一个不小心,闹腾起来,就是大问题!”

  “现在不解决,以后还是得解决,而且谷枢机一直盯着湖北,他眼睛里可揉不得沙子……”

  “海越,我没想到你也说这样的话!”

  “我是我,我有自己的思维,和我家老爷子想法不同的地方多的是,甚至是南辕北辙,要不然也不至于隔三差五的辩论!

  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站在谷枢机一边,我家老爷子把群众路线那一套用来办厂,在物资紧缺时代,解决一些燃眉之急是可行的,但时间一长,肯定不行,那些厂子效率太低,成本太高,我国资源有限,这条路不可能长久。

  哪怕在资源丰富的苏俄,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企业大多是一个个大型工业联合体,这样效率更高,只不过苏俄是计划经济,人为制定的,缺乏竞争,而咱们又补上了这个缺点。

  咱们国家鼓励竞争,工业布局时又有意分散,东一块,西一块的,这也会逼着地方竞争,未来肯定要卷出一个战斗力最强的,至于这个卷出来的企业是不是国企,谷枢机不在意,只要是中国企业,而不是外资企业就行。

  这个过程中,确实有可能会出不少事情,但企业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也是事实,这是为了加快中国工业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走这条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提升肯定比苏俄快!”

  “这可不仅仅是生产力的问题,中央就不担心出现工*人*运*动吗?”

  “中央自然有担心,要不然也不会对城市移民抓的那么紧,这些一环扣一环,可不仅仅是海外省缺人!”

  胡志萍深深看了一眼李海越,“怪不得谷枢机选择你做武汉高新区的管委会主任……”

  “我更想在企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技术工作,现在这样并不是我所希望的,不过既然让我做这个管委会主任,我一定要做好!”

  “你肯定可以做好!”

  两天之后,李润石同志终于出发,轻车简从的他到达赵滩后,却发现赵滩与他想象得大不一样,在这个大旱之年,赵滩确实修了不少井,只是赵滩竟然用来灌溉草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草莓?

 

  第35章见闻

  看到李润石同志脸色有些难看,王文启十分纳闷,这么炎热而干旱的夏天,赵滩的草莓长得好,他老人家应该高兴才对呀!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2:06 , Processed in 0.02952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