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44 页

  被谷雨薅了很多次羊毛之后,赫鲁晓夫也学到了不少,中国同志想保证石油来源的多样化,可以呀,我给你供应原油,一年两千万吨,北京需要天然气也可以,专门修一条前往中国的天然气管路,但中国总要出出力吧,没钱,拿农产品和轻工业品代替也可以呀!

  提出这个方案后,苏共中央主席团都十分支持,一旦中苏两国达成了这个巨大的合作协议,苏俄新开发的油气资源就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如此就有了更多的议价权,可以和西欧各国讨价还价,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加稳定的农产品和轻工业品来源,这对苏俄的稳定也十分有好处。

  人总在进步,这一世的赫鲁晓夫就是典型,谷雨善于利用国内外资源,他实际上也想这么干,只不过各种条件限制,让他没办法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眼看着中苏贸易即将失衡,赫鲁晓夫也终于研究出了这样一个方案,就算未来失衡,但至少在他的任上不太容易出事。

  这么漫长的石油和天然气管路,怎么也要修十年以上,投资怎么也要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能从中国拉来相当一部分投资,哪怕中国投资只是农产品和轻工业品,对苏俄发展也是巨大的好处。

  此时苏俄并没有解决大口径钢管的生产问题,西德是最大的钢管供应商,占到了苏俄大口径钢管进口总额的2/3,意大利和瑞典则得到了剩余的钢管订单。

  该死的美国人通过分析苏俄的进口,知道苏俄的缺口,美国政府官员和寡头公司齐上阵,政治胁迫和经济利诱多种手段并举,极力限制和延迟苏俄获得大口径钢管相应技术和产品。

  而与苏俄不同,中国这一领域并没有被美国封锁,赫鲁晓夫自然想让中国以修建油气管路为由,大规模进口这种苏俄急需的钢管……

  赫鲁晓夫带着满满的期望来到中国,而谷雨也很清楚这位老兄过来肯定要谈玉米问题,虽然帮着牵线与美国人谈判,但谷雨光甩锅也不行,他也得想办法把这位老兄弟糊弄走。

  所以在筹备国庆庆典的同时,也对今年的秋收十分在意,此时从南到北的秋收已经开始,根据各地的情况汇总,基本上可以确定,1960年相比于1959年,总减产不超过1000万吨,全国粮食总产量维持在大概在2.8亿吨左右。

  与1959年不同,1960年各种灾情显露太过明显,整个北方都在修机井,又给广南三省、柬埔寨和南洋、昆仑两省下达了加大粮食生产的任务,所以虽然粮食也有所减产,但总产量维持在2.8亿吨左右。

  再加上从柬埔寨、东华、苏门答腊等地总共搞到了700万吨粮食,从美国已经进口了300万吨小麦,考虑到今年的总人口大概在8亿左右,也就是说人均粮食产量在360公斤左右。

  一般来说,人均粮食在350公斤以下,供应就比较紧张,但只要突破350公斤,就没有大问题,所以看到这个数据,谷雨彻底放心了,这比前三十年任何一年都要强,换句话说,温饱问题不受影响。

  当然了,代价也比较明显,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国家限制了饲料粮供应,今年国内棉花和肉类产量下降明显,肉类价格上升明显,很多地方都抱怨吃不起肉,原计划再进一步增加国内布料供应的计划再次被推迟。

  不过吃不起肉,衣服少穿一件,最起码比吃不上饭要强,所以谷雨内心还是相当激动的,在老子的任上,中国人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接下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也应该没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他执政的这段时间在未来将会被无数中国人挂念……

  目前这种局面,谷雨自然不打算再出口玉米,毕竟老毛子吃肉,中国人也要吃肉,但水稻出口还是要做的,今年的美国小麦不到70美元一吨,中国进口了300万吨,总共花了两亿多一点美元。

  大米出口价格大概是小麦的两倍,所以只需要出口150万吨大米就可以收回这些美元,而这明显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他准备做得更多一些,这段时间放出了那么多储备粮,谷雨也心疼,干脆乘机多进口一些美国小麦,只要美国敢按照480公法出售,中国就敢买,美国人拿到了胜利币总归要投资的……

  带着这样的思考,谷雨前往机场迎接赫鲁晓夫,考虑到上一次赫鲁晓夫闹出的笑话,这一次他访问前,苏俄外交部门特意要求中国准备了一个巨大的悬梯,让赫鲁晓夫不至于爬下来,丢人现眼。

  所以赫鲁晓夫这一次乘坐着巨大的飞机威风凛凛的下来,与谷雨拥抱在一起,一起检阅了三军仪仗队,然后他在机场发表了十分热情的讲话,最后他和谷雨乘坐一辆轿车前往中南海。

  交谈一开始,赫鲁晓夫就迫不及待的问起了今年中国的农业问题,听到谷雨的回答后,他沉默了片刻,“谷同志,请您诚实的回答我,苏俄真得可以与美国交换大批玉米吗?”

  “艾森豪威尔即将卸任,如果新当选总统是尼克松,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民主党已经已经八年没有当政了,今年那个英俊的参议员或许有机会,而一个年青人上台,必须要做一些受欢迎的事情,您只要有一些示好,批准与苏俄的玉米交易可能性也是有的。”

  赫鲁晓夫嘴角撇了撇,“我真得很难理解美国人,肯尼迪竟然可以与尼克松打成平手!”

  谷雨笑着说道,“民主政治的精髓就在于此,幕后的资本家可以把一个个戏子推到前台,或许未来美国会选出一个演员,甚至是一个从没有执政过的素人!”

  “那将是美国的灾难!”

  “也未必!”谷雨摇摇头道,“不管是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苏中等红色国家,都有越来越严重的官僚主义,让一个素人冲击一下也未必是回事!”

  “中国党会提拔这样的人吗?”

  “我们不是美国的做法,但我国高层一直都有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主席李四光先生是著名的地质学家;目前我们负责商业和城建的副总理尹仲容是民主人士,工而业部长郭棣活先生则从香港直接提拔的,和国内几乎没什么联系。

  这些人都是能做事的人,也不在乎党内各种倾轧,他们敢说真话,敢提议一些其他同志不能提议的东西,可以一定程度上打破官僚主义的束缚,让决策不至于失真……”

  颇受官僚主义痛苦折腾的赫鲁晓夫沉默片刻后,说道,“苏俄没有这样的传统!”

  “贵我两国传统文化差异很大,这也不奇怪!”

  “不说美国了,中国同志真得不能出口玉米吗?哪怕没有六百万吨,减少一些也是可以的!”

  “今年上半年到现在,由于饲料供应紧张,中国城市肉类价格上涨了30%以上,我们必须加大饲料供应避免物价进一步上涨,不过我国可以向贵国更多的出口蔬菜和水果,这应该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贵国的缺口。

  等到1961年,如果中国的大旱灾得到缓解,且国内肉类价格上涨被压制住,我会寻机向贵国出口一些玉米,但现在不行,我们正在和美国谈判新一轮麦棉援助,在谈判成功前,向贵国出口玉米是不合时宜的!”

  赫鲁晓夫见谷雨说得这么坚决,他相当皱眉,不等他说话,谷雨转移话题,“美国大规模封锁古巴,导致古巴的糖出口出现重大问题,他们向我国求援,不过中国的糖产量本来就很大,并无进口的想法,贵国或许可以尝试扩大古巴糖的进口……”

  “这件事我也知道,但谷同志,苏俄进口玉米是为了吃肉,不是为了熬糖!”

  “尼基塔,离美国大选只有一个多月,你为什么不能耐心等一等呢,实在不行,我国可以帮助贵国进口几百万吨玉米,再转口卖给贵国也是可以的。

  现在美国的玉米价格也就是40多美元一吨,哪怕是五百万吨,也就两亿多美元,贵国只需要对外出口两千万吨石油就可以了!”

  赫鲁晓夫气呼呼的说道,“谷同志,今年苏俄全年的石油出口还不到两千万吨!”

  谷雨脸色微红,他并非不清楚苏俄的石油出口数量,只是急于说服赫鲁晓夫,忘记了这一茬,不过内心深处却又再一次看低了老毛子,虽然美国封锁很厉害,但老毛子现在也太过离谱,都已经是这般强大的工业国,但还是以大宗原料出口为主,怪不得会被逼到大量出口黄金的地步。

  同时,他也充分意识到中国现在对苏俄的极端重要性,短短时间下来,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和轻工业品已经变成了苏俄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中国进口的苏俄机器也是苏俄工业的重要助推器,怪不得赫鲁晓夫每一次搞事,没过多久就要自己打自己的脸,中国的筹码实际上比老毛子也多得很!

  想到这里,谷雨又想到了阿三,哪怕饿死本国人也要大量出口农产品的阿三,对苏俄意义重大,一定要想办法捣乱,让老毛子不能与阿三有太过密切的关系,如此一来,老毛子就必须更多的依赖中国,所以给老毛子的玉米还是要供,哪怕现在有些困难,为了长远也一定要拉住苏俄,中国有这个资本!

  谷雨权衡很久后,说道,“尼基塔,苏俄国内的玉米刚刚丰收,各种库存应该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你给我三个月时间,我会进行一番调研,看看能否找到解决的办法!”

  见谷雨做出了让步,赫鲁晓夫自然也提出了他早就筹划好的石油管路换农产品方案,他高兴得告诉谷雨苏俄在西西伯利亚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苏俄未来绝对可以扩大对华油气出口,修建输往中国的油气管路也完全可行,不过这个投资太大,中国也必须投入……

  谷雨没想到赫鲁晓夫竟然拿出了这一手,他记忆中秋明油田是60年代开发,开发后就遇到了70年代石油大涨价,老毛子吃得盆满钵满,不过也得了荷兰病,等到国际油价暴跌,引发了苏俄财政危机,最终变成了苏俄解体的导火索之一。

  而站在中国的角度,如果能够早早拥有一条来自于苏俄的油气管道,对中国的帮助自然很大,哪怕这一世拥有不少石油资源,也肯定不够,不过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谷雨不可能立刻答应,他想了想说道,“我需要更多的资料!”

  谷雨没有直接拒绝,就表明这件事能谈,赫鲁晓夫要想说服中国买单,自然也要拿出更多的筹码,这一次随行的就有苏俄石油部长,他们将向谷雨报告秋明油气田的巨大规模,他相信谷雨眼睛会瞪得大大的!

  不过等回到中南海,谷雨和赫鲁晓夫交谈,谈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石油问题,而是苏俄即将启动的新旧钞票更换问题,谷雨觉得赫鲁晓夫昏了头。

  苏俄计划在1961年1月1日起,更换新卢布,具体来说,就是1947版的旧卢布将按照10:1的比例与新卢布进行兑换回收,新货币的尺寸缩减了不少,所以后来这种卢布被称为赫鲁晓夫的“糖果包装纸”。

  时任财政部长兹维列夫在1960年签署了关于新旧货币的第470号法令后,于当年5月16日辞职,他几乎预见了这次改革的灾难性后果但却无力阻止。

  因为在改革前,1美元可以兑换4卢布,实施新汇率后,1美元可以兑换90戈比,但按照新旧卢布的兑换比例,1美元本应该兑换40戈比,老毛子这么干,也就意味着卢布与美元的汇率一口气贬值225%。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苏联的进口商品,包括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进口商品价格急剧上涨,苏联买家之前采购的普通商品现在都成了奢侈品。

  尽管苏俄官方一再宣称,这次改革后的商品价格只是等比例调整,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但谷雨知道,苏俄存在着严重的黑市经济。

  而地下黑市的价格不可能按照降低10倍来调整,而是平均只降低了4.5倍,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物价是上涨的,而一旦涨价,就必然刹不住,说白了,这就是一次苏俄版的价格闯关运动,而结果也是一样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然后党的一把手下台……

  那么赫鲁晓夫和苏俄政府为什么要启动这样的货币改革?因为从1945年开始,苏俄的石油产量逐年增加,在1960年,苏俄石油产量是1.48亿吨,大规模出口石油的计划也是在那一年定下的,而如果按照旧版汇率,出口基本无利可图,说白了,就是官方汇率太高。

  当然了,苏俄官方汇率大贬值也和中国有关,虽然中苏两国的贸易采用瑞士法郎,但各类商品价格实际上与美元挂钩,过去苏俄货币估值过高,老毛子自然觉得中国农产品和日用品价格很低,不断扩大进口。

  但中苏两国实际上搞的是平衡贸易,进口多少,就需要出口多少,可出口就麻烦了,苏俄工业品价格太高,在中国卖不动,所以相关企业偷工减料,然后恶性循环,更加卖不动,结果只能扩大原材料对华出口,这样的贸易结构,苏俄处于被剥削的状态。

  又因为中国农产品和日用品价格低,中苏两国边界的走私越来越厉害,苏俄自然吃不消,一开始搞反走私,但现在走私实际上又已经失败,苏俄唯一能做的就是货币贬值,对冲影响。

  这件事的根源本质上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价格扭曲,要想彻底解决,要么不断增加各种补贴,要么只能进行市场化改革,别无他法,苏俄家底厚,可以扛,但现在也扛不下去了!

  这件事本来是苏俄的内部问题,中国没理由干预,但苏俄货币如此疯狂贬值,对中国对苏进出口的冲击非常大,本来中国卖得好好的东西,现在一下子涨价2.25倍,从普通百货变成了奢侈品,这怎么可能卖得动。

  如此一来,苏俄外贸公司就必然会大规模缩减对华进口,而与此同时,苏俄出口中国的工业设备直接暴跌,中国从苏俄进口的机械设备价格大规模下跌,这事实上就是明显的倾销,对中国相对稚嫩的机器制造业是极大的冲击。

  所以如果谷雨不干预,中苏两国的贸易必然会严重失衡,而老毛子不可能持有大量胜利币,时间一长,谷雨就得拿真金白银购买苏俄的原料,这如何能忍?

  谷雨并不反对苏俄货币贬值,通过货币贬值,提升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是每一个国家都在做的事情,谷雨在二五期间的价格改革,不仅仅是中国从战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更是中国想尽办法提高出口竞争力的过程,要不是把本国的劳动力和商品价格压下去,中国这些年如何获得这么多的外汇。

  但怎么贬值是一门学问,谷雨的做法是每年贬一些,逐渐累积起来,分阶段达到贬值目标,而且贬值的过程中,国家还专门培训各生产企业,比如使用小包装,但价格不变等等,各种前世的伎俩谷雨用了不少,但即便如此,贬值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大堆问题。

  廖德华被谷雨赶下台,一肚子怨气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啃硬骨头的活他承担了,价格改革快要做完了,谷雨把他赶下台,换上自己的嫡系,这也太欺负人……

  所以看到赫鲁晓夫如此幼稚的搞法,谷雨简直无语,他询问赫鲁晓夫,各类商品的价格不是孤立的,是联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些不受国家控制的商品一下子涨了两倍多,必然会影响到上下游产品的价格上涨,然后带动全苏的物价大涨,你做好准备了吗?

  这个准备不仅仅是大规模价格波动带来的工农业生产混乱问题,同时也必然会引发政治上的问题,群众不可能接受商品疯狂涨价,到时候肯定会不断抗议。

  谷雨还给他举了一个例子,以土豆为例,假设改革前国有商店的价格是每公斤1卢布,现在会卖到每公斤10戈比,但苏俄无处不在的地下黑市售价却只会从75戈比调整为33戈比,而不是计划中的7.5戈比。

  这意味着采购人员现在可以从国家采购价格和投机者的采购价格中,获得差价放在自己的腰包里,而投机者则可以用高于国家商店的价格出售优质土豆。

  与此同时国营商店则面临土豆质量差和数量不足的问题,那么如果人们需要购买优质土豆,就自然而然地会选择那些高价黑市。

  用一组更直观的数据来对比:在1959年,苏俄工人平均工资为783卢布,可以购买到1044公斤土豆,然后在1960年,他们的平均工资变成81.3卢布,只能在黑市买到246公斤土豆,或者选择去国营商店排长队,买到813公斤带着腐烂的土豆,肉类情况也是如此。

  看到存在着巨大的黑市价格差,农民肯定也不会乐意,他们一定不愿意向国家低价出售自己的农产品,然后国家供应紧张,最后逼着国家给农产品涨价,然后就是工人不乐意,他们也会要求提高工资……

  看到赫鲁晓夫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谷雨也不在乎他的面子继续指出,苏俄汇率如此暴跌,同样对中国对苏进出口造成影响,为了平衡贸易,保护稚嫩的中国重工业,到时候中国将不得不提高苏俄进口各种工业品的关税,我不占你便宜,但你也别想冲垮中国的制造业……

  赫鲁晓夫终于忍不住了,“谷,难道只允许中国汇率下跌,就不允许苏俄汇率下跌吗?”

  “赫鲁晓夫同志,前些年中国汇率下跌也是分阶段下跌,一年绝不超过20%,即便如此,我们也小心翼翼,生怕引发大规模的恶性通货膨胀!

  可贵国是怎么干的,汇率一下子暴跌2.25倍,哪有这么做的,您如果有最起码的经济学常识,就不应该这么做,这必然会带来灾难性影响!

  我不明白贵党中央主席团的经济干部是怎么想的,柯西金、米高扬,他们都应该清楚,他们怎么会同意这么一个拍脑袋方案,你难道想苏俄出现波兰1956年的事情,引发无数工人抗议,最终引发一场足以导致你下台的政治危机吗?”

  赫鲁晓夫无比震惊,他被谷雨说的整个脑子就乱了,“这,这根本不可能!”

  “赫鲁晓夫同志,我们两党虽然现在的路线不一样,但我们都信奉共产主义,我喜欢苏俄的发展又快友好,而具体到我本人,我也一直把你当成朋友,否则我绝不会跟你说这些,只会看着你犯下大错,然后和新的苏俄领导人拥抱握手,不断说你的笑话……”

  赫鲁晓夫脑子更乱了,而谷雨接着说道,“我党负责价格改革的总理是廖德华同志,如果您还不相信我,你可以和他好好谈一谈,或者任何一个中国的经济学家都可以。

  言尽于此,今天大家的交谈就到此为止吧,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我可以立刻安排您与廖德华同志见面,他会给你一些忠告的!”

  说完,谷雨就站了起来,被教训一番的赫鲁晓夫也很不习惯的站了起来,谷雨与他握手,然后扬长而去,只留下一大堆人面面相觑……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2:18 , Processed in 0.02979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