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70 页

  而在这一次的讲演中,凯南分析中国人同样有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中国过去拥有空前灿烂的文明,因为最后一个王朝的闭关锁国,中国在近代遭受到了空前的屈辱,虽然在中国环太党的领导下,中国又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中间,但中国人很清楚他们还很落后,而且他们将这种落后归因于闭关锁国。

  又因为中国环太党在过去的战争中取得了十分辉煌的胜利,其民族主义优先的国家战略,也在政治上取得了极大的合法性,中国环太党政权拥有着空前的民众支持率,他们完全不需要树立任何敌人。

  而日本、印度等有可能牵制中国的国家又被分裂,中国周边除了苏俄就没有够分量的对手,而中苏之间又隔着西伯利亚,所以中国几乎没什么安全威胁,这也使得中国环太党更加自信。

  所以中国与苏俄恰恰相反,他们在效仿苏俄奠定了工业基础,并实现了核武器等关键突破后,就积极的对外开放,并分阶段启动了市场化改革,同时非常果断的进行了大裁军,并没有任何犹豫……

  在1946年的电报中,凯南也深刻地指出,苏俄并不是要在短期内和美国进行殊死搏斗,也不是要在一个近期确定的时间内,推翻美国的社会制度,他是在耐心地经营自己的意识形态概念,而不会计较一时的进退得失。

  苏俄政府很有可能会在强大的敌人面前退却,甚至让步,还不会觉得自己丢脸,因为他们关心的是那个最终的目标,是极大的权力和高度的控制,所以不会为了一时的输赢、为了争一口气,而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而在这一次的讲演中,凯南虽然指出中国现在已经拿到了自己想到的几乎所有东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注意力都放在内部,试图实现经济上的腾飞。

  他们会如同19世纪的美国一样,对外部世界只是关注,但很少下场,哪怕下场,只是很微小的力量,一旦发现不对,就会迅速抽身,绝不会为此付出任何不相配的代价。

  但凯南同时指出,因为政权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中国政府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不会轻易退却,更不会随便让步,幻想中国做出重大妥协是非常困难的。

  相反,中国政府如同猎鹰一般,紧紧得盯着美苏两国激烈的竞争,试图通过左右逢源,寻找最佳的时机,获得最大的利益。

  凯南十分肯定的指出中国的一系列开放举措都是有计划的,有步骤的,他们的目标是用最小的代价融入世界,他们所谓的大幅度开放不过是为了吸引美国人民好感的小把戏罢了,不要信!

  在1946年的电报中,凯南分析了苏俄的政权组织结构,凯南认为苏俄政府就像一辆上满了发条的玩具车,他们的内部是高度协调统一的,政府并不关心事实,而只关心什么样的精神和信念,能最广泛、最高效地调动起全国人民,参与到建设祖国的大型协作当中。

  只要政府指出一个方向,全体人民就要无条件地接受并执行,不会被外来的观点所打动,就像一辆上满了发条的玩具汽车,咔哒咔哒,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但苏俄这一套内部协作体系非常庞大,效率也很高,是不健康的,是有着重大缺陷的,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凯南得出结论,只要美国和苏联在国家实力上打持久战,苏俄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从一个最强大的国家,变成一个最弱小、最可怜的国家。

  而在这一次讲演中,凯南同样分析了中国的政权组织结构,他指出中国虽然借鉴了苏俄的政权组织机构,但中国与苏俄有着十分巨大的区别。

  中国在国家领导层面推行了一定程度的民主,中国领导人谷雨虽然拥有极大的权威,但他非常慎重的使用权力,中国还有着非常明确的中央和地方分权,中国有又有民族资本家、南洋华侨和在华日本人等等也有一定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这些政治实体和政治力量同样影响着中央政府。

  也就是说,中国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和西方国家一样,存在着各种利益集团的频繁博弈,只是形式不同,所以中国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必须首先与各个利益集团协商,一旦协商成熟,才会利用类似苏俄的政治组织结构进行迅速的执行,已经一步步做到了审慎决策,有效执行。

  凯南分析中苏政权组织结构的不同后,认为中国的政权组织模式相比于苏俄要健康得多,并没有明显的缺陷,而相比于西方,虽然内部协调模式要庞大的多,效率要高得多!

  基于以上三点判断,凯南得出了一个非常有前瞻性也非常大胆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苏俄会逐渐掉队,反而中国会一步步赶上来,变成对美国最大的挑战。

  但与苏俄不同的是,中国未来对美国的挑战,更可能是资本主义体系内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很可能是全面挑战,不像苏俄那样带有明显的偏科!

  凯南同时批评了美国对华的接触政策,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美国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却根本改变不了一个文明,相反,美国与中国越来越紧密的经济联系,反而是在打造一个强大的对手,就如同大英帝国对美国在19世纪下半叶的无数投资一般!

  凯南最后给美国政府开出来的药方就是不要理睬中国的不断横跳,美国要保持定力,除非中国拿出有诱惑力的让步,否则必须限制与中国的经济和科技联系,让中国没办法通过外部资源的攫取来加速自身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符合美国利益的中美关系!

  凯南的讲演在两天之后,出现在谷雨面前,看完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凯南果然有两下子,分析得相当到位,但正如他的对苏战略最终演变成美苏空前的军备竞赛,然后苏死美伤以外,他的对华战略也注定不可能被采用!

  采用了他的战略,中国追赶美国的速度会有所放缓,但与此同时,欧洲还有本州日本等等却不会傻傻的跟在美国屁股后面,他们会奋不顾身的争抢,最大的分享中国现代化的成果,到时候美国资本家不仅赚不到钱,美国的相对实力还是会不断下降,所以他的战略绝不会被美国政府采用

  归根到底,美国利用一战、二战的机会获得的绝对领先地位不过是暂时的,随着各国的不断恢复和发展,美国终归会回到他已有的位置,这一点自命不凡的美国人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当然了中国同样也会回到他应有的位置,说到底当技术差距一步步之后,最后的竞争还是人口、地理位置和资源的竞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第62章由可口可乐引发的

  谷雨把他收到的这份演讲递给身边的同志,大家一一传阅后,有同志就懊恼不已,当初就不应该邀请这个凯南,这家伙在中国待了几年,咱们的底牌都被摸清楚了!

  也有同志高兴,连这位著名的美国专家都对我们这么看好,这不是正说明我们干得好吗?有几位同志还在畅想超过苏俄会怎么样?

  也有同志很担心,若是中国真得超过苏俄了,苏俄怎么看待中国?美国会不会打压中国?我们要不要制定相应的预案云云!

  就在此时,就有人询问谁邀请凯南到清华大学任教的,让人家把我们的底摸得这么清楚,“决定邀请凯南的就是我!”谷雨哈哈大笑,“同志们,现在信息非常发达,美国这边发生什么,我们立刻就知道,同样的,我们发生什么,美国也是知道的!

  甚至于我们有多少核武器,美国人也有一个大概数字,我们可以遮遮掩掩,但美国人的飞机在这天上,我们的工厂有多大,他们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一些关键设备和零件的进口,他们也可以做一些估算!

  这种要命的东西美国人都知道,更不要说凯南说得那些了,只要收集我们的相关信息,很容易分析出来,不仅仅凯南会分析好,肯定也有其他美国人会分析出来,但美国人会用吗?不会得!

  至于凯南所说的中国超越苏俄,同志们好好看看,人家美国著名专家,直接引发冷战的人都这么看好我们,我们要更加自信嘛!至于中国超越苏俄怎么办?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不要想那么多!”

  “谷枢机,凯南的办法也未必不会用吧,美国人就没有让我们迅速入关嘛!”

  尹仲容摇摇头,“美国不可能放弃越来越庞大的中国市场,放我们入关是迟早的,就是现在不放,未来也要放,只是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可能会更严厉一些,接触加遏制,老套路了!”

  “就算不放,我们也有应对的办法,可以多多签署双边贸易条款,尤其是欧洲,咱们先签署一个范本,然后一个接着一个攻破!”

  “能入关还是好的,美国市场的规模太大了!”

  “也不能因为美国市场大,就随便让步嘛!”

  又有一位同志说道,“这个世界不是围着美国人转的,美国不卖,欧洲就不卖吗?我们和欧洲一个在世界岛的东面,一个在西面,我们根本威胁不到他们!

  欧洲又是小国林立,只要能赚钱,这些小国还是会卖得,只是卖得设备价格会很高,我们会被白白被割很多刀,这会延滞我们的发展!”

  听到这里,谷雨又来了一句,“同志们,你们知道我们与欧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吗?”谷雨自问自答道,“我们与欧美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口多,而欧美卖给我们的设备价格贵,短期来说确实会影响我们的发展,但从长远来说,反而会好事!

  人口多,我们的需求就大,而那些欧美设备贵了,我们不可能大量购买,明明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却没办法推广应用,这等于人为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空白市场。

  所以只要国内相关企业攻破了,就会有巨大的利润,相关企业自然就有动力去做,想办法通过研发占据这一块市场。

  大家都是人,各种设备也必须遵守相应的物理规律,哪怕欧美有先发优势,科技水平比我们高一些,但也拦住我们多久,当然了,欧美企业也不是傻子,一旦发现我们突破了,他们就会迅速降价。

  这个时候政府和国有企业就会发挥作用,拿出一部分国家影响和控制的订单扶持这些企业,让他们的产品可以不断成熟,不断迭代,追赶欧美的产品,如此一个个突破,集腋成裘,我们与欧美的差距就会一步步拉近、赶超……

  我们要搞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而不是纯粹的计划经济,也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就是这个原因……计划经济是国家从上而下制定研发任务,由国家拨款,可我们国家穷,要做的事情太多,能用于科研的经费有限,国家只能把注意力放在关键的领域,其他领域怎么办?只能越来越落后!

  不要说我们,哪怕是家底丰厚的苏俄也不能避免类似的问题,苏俄的民用工业发展不好,被我们一步步赶超,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若是搞纯粹的市场经济也不行,我们的企业好不容易搞出来的产品,若是国家计划不加保护,被外国倾销击败了,以后哪还有动力继续做下去,计划的存在就是保护这些企业,让他们可以不断发展!

  不仅仅我们是这么干的,美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在19世纪也是这么干的,他们的政府也会跳出来保护相关企业,要不然他们如何挡得住英法这两个最早开启工业革命的国家的进攻……”

  谷雨这么一说,在场的同志都在默默思索,过了片刻后,一位陪同的同志询问道,“若是欧美把价格打得低低的,咱们国内的企业看不到赚钱的机会,会不会放弃努力,然后被外国人占据市场?”

  薛雨林回答道,“当然会,可口可乐在国内卖得那么便宜,咱们国内的企业这些年也不是没有搞碳酸饮料的,但又有几个能活下来?这就是证明!

  在可口可乐合资吃了亏之后,中央立刻打补丁,成立外国投资管理局和国家反倾销逃税局就是这个原因,我们是吃过亏的,而且是大亏,可口可乐每年赚钱不少钱呀!”

  一位同志听到这里,愤怒的说道,“帝国主义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尹仲容摇摇头,“钻空子的人哪里都有,不仅仅是外资,私营企业、华侨企业甚至于地方国企都有钻空子的!”

  薛雨林接了过来,“吃一堑长一智,吃了亏不要紧,关键是发现问题了,要及时修改,我们毕竟才起步,很多东西不了解,让外资企业钻钻空子,相关制度就会一步步完善!”

  谷雨笑着说道,“只要有漏洞,就肯定有人钻,跟身份没关系,欧美的法律制度制定的那么细致严密,不是欧美人喜欢这样,而是欧美钻空子的人和企业太多,国家不得不打补丁,补丁打多了,各种法律自然就密密麻麻的!

  咱们现在与欧美企业打交道,也要面临这些问题,不能因噎废食,排斥外资;也不能图省事,顽固不化,明明出现了问题,却坚决不改,什么是与时俱进,这就是与时俱进嘛!”

  “谷枢机,与时俱进不假,但咱们的干部素质跟不上来,这些年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少!”

  “干部素质跟不上,就要不断学习,不愿意学习,就必须淘汰,经济工作是很专业的东西,必然让内行的人来做,要不然一个人出问题,就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损失!”

  谷雨说到这里,微微摇摇头道,“这些年,很多久经考验的同志,在四五十岁就早早退居二线,他们怨气不少,又对中央启用了很多日本人作为顾问不断抨击,说什么的都有!

  这不是我们愿意如此,而是发展的形势所迫,这就如同二战一样,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同志得到提拔,不适应的退到二线是一个道理!

  我们很穷,我们亟待发展,我们不可能专门为某一些同志停下来等待,这是不现实的,革命时期有KMT帮我们筛选,建设时期负责筛选的就是外资,希望同志们警醒,不要让中央失望,一定要好好学习!”

  中国驻美公使何济世同志资历很浅,甚至没什么资格插进来说话,他只是默默听着,谷雨的讲话对于他这样的年轻同志既是警告,又是鼓励,有很多很多同志不适应退居二线,机会自然就会空出来,只要好好干,机会不仅有,而且有很多,他才35岁,就做到驻美公使和经济参赞不就是证明吗?

  也就在何济世同志思考之际,有一位同志又开口了,“对可口可乐,我们就真没办法吗?这家美国汽水厂每年赚走那么多钱,而且一年比一年多,这种局面需要改变呀!”

  “我们的凉茶王老吉不就做得挺好吗?在热带地区很受欢迎的,现在市面上各种饮料多得很,可口可乐只是占据一部分,并没有垄断我们的市场,有什么好怕的!”

  “但即便如此,美国人也赚得太多了!”

  “人家只要合法的赚钱,就要接受,要不然谁还和我们做生意?”谷雨笑着说道,“至于办法嘛,也不是没有,我举一个例子,你们就知道了!

  党内岁数比较大的同志,大多心脏有些不好,我体检时,医生也提醒要注意心脏问题,心脏病似乎突然多了起来,是什么原因,引起心脏病的饮食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问过保健医生,医生说有研究认为,饮食中的饱和脂肪是导致心脏病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认为糖摄入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有关联,而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是导致心脏病的高风险因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糖,还是脂肪,还是两者都有?亦或是其他原因?可以让权威的科学家们做一些分析,给小老鼠多吃一些糖或者脂肪,看看有什么变化?若是糖,那么可口可乐这一类的饮料就要少喝嘛!

  中国是一个极端重视科学的国家,也是一个极端重视人民身体健康的国家,我们要让人民吃上,喝上最放心的食品,广大媒体自然有义务多做宣传!

  美国人说媒体是第四大权力,我们也要用好媒体的作用,但不能是党报傻傻的说吃什么好不好,应该是各种中立的报纸不断争论,引发人民的关注,群众自然就会做出倾向性的选择。

  我这个人多少懂一些科学,我就发现中央大报的编辑大多对科学常识缺乏认识,一些东西不了解,却偏偏喜欢指手画脚,这是不行的,很容易误导群众,也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中央启动媒体改革根源也在于此,必须要有竞争,不断提高新闻媒体的水平!”

  听到谷雨这么说,在场的同志互相看了看,还是谷枢机有办法……在获得了美国的马歇尔贷款后,可口可乐就来到了中国,和中国相关碳酸饮料厂合资,因价格相当低,很快就占据了中国的碳酸饮料市场,并迅速在中国的大中城市推广。

  而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交通便利,可口可乐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不断攻城略地,同时也不断寻求独资的机会,这一次中美入关谈判其中一条就是允许可口可乐等企业独资,这等于让他们一口气吞下中国的碳酸饮料市场,这自然也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

  可口可乐在中国获得的成功自然也刺激着更多的美国企业效仿,几个美国日化品牌这几年进入中国就想与上海卖得好的品牌合资,甚至愿意花大钱买下,而美国的胶卷巨头柯达在寻求进入中国后,立刻就想找国内最大的上海胶卷厂合资……

  对于美国企业的报价,上海市一些领导同志可以说相当心动,不过这两件事寻即被中央计发委外国投资局叫停,可口可乐也就算了,这是马歇尔贷款的交换。

  这些个日化品牌和柯达凭什么捡便宜,这几年美国给了中国什么?哪怕要让他们捡便宜,也可以拿来作为入关的筹码,而不是白白被美国薅了羊毛。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9:19 , Processed in 0.02985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