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73 页

  同时他也和智利总统说,智利的困难只是一时的,等到智利经济恢复,你们如果想收回那些矿产股份,只要报价合理,不让中国亏本,我们会卖还给贵国的,我们可以签署一份备忘录。

  智利总统自然要表示智利的诚信,谷雨摇摇头,“总统先生,随着亚非拉人民的觉醒,各国收回廉价出让的资源是必然的,中国政府希望与智利长期保持睦邻友好关系,这些股份相当于暂时寄存在中国名下,贵国觉得可以收回了,我们都会配合!”

  哪怕谷雨只是嘴上说一说,但智利总统还是相当感激,当然了,现在肯定是感激的,至于未来,换了一个总统是什么想法,那就说不准了,不过谷雨还是坚持这样做,哪怕中国没获得多少实利,也可以给美国挖挖坑……

  就这样,谷雨带着满满的收获,结束了拉美三国访问,经美国周转然后回到国内,在回去的飞机上,谷雨有些感慨的说道,“美国人在拉美这么霸道,一定会还债,古巴是第一个,接下来一个又一个国家会逼着美国还债!”

  在回国之后,谷雨就第一时间与苏俄大使交谈了好几个小时,介绍了他这一次访问美国和拉美三国的种种见闻,他认为古巴革命对拉美的影响非常大。

  谷雨明确建议赫鲁晓夫在欧洲方向做一些让步,缓和国际形势,美国在柏林问题上不会让步,苏俄继续僵持也没什么太大意义,但在阿富汗方向或许可以多一些坚持,肯尼迪的态度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坚定。

  而在最后,谷雨把他与肯尼迪的会谈纪要涉及到苏俄和苏俄感兴趣的部分交给苏俄大使,谷雨访美期间的种种说辞,不断的传到苏俄,赫鲁晓夫自然一肚子不舒服,不过看到谷雨主动拿出会谈纪要,他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种种迹象也表明,在美期间,美国确实给谷雨施加了不少压力,也有不少利诱,不过谷雨并没有妥协,他确实按照对勃列日涅夫承诺的那般,并没有过分靠拢美国,只是希望借这个机会,可以更多的打开美国市场,这是苏俄可以接受的。

  而此时美苏两国的核竞赛和互相恐吓并没有因为谷雨的来访有所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在美国人看来,大部分时间站在苏俄一边的中国所表现出来的缓和态度,恰恰说明苏俄现在很心虚。

  所以在谷雨访问后,美国开始加强攻势,美国国务卿直接把苏俄大使招到国务院,出示了苏俄导弹基地的卫星照片,告诉大使你们有这么点核力量,根本吓唬不了人。

  而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吉尔帕特里克在弗吉尼亚温泉城的一次会议上,公开宣布美苏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导弹差距,美国在核武器方面实际上远远超过苏俄。

  他强调,美国在核力量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苏俄的偷袭不可能有效地摧毁美国的力量,即使其率先对美国实施突然袭击,美国仍有至少同样强大的能力进行还击,消灭对方,因而,美国确信苏俄不会挑起核冲突;倘若苏俄胆敢发起攻击,无异于自取灭亡。

  美国决策者的考虑是,这篇讲话必须是权威的,足以引起苏俄高层的重视,但又要显得不那么富有挑衅性,以免引起苏俄人的惊恐,所以最好由国防部副部长出面,而不是由总统、国务卿或国防部长出面。

  这篇讲话是美国方面经过精心考虑而特意安排的,旨在向世人特别是向苏俄传递一个明确信息,即曾一度沸沸扬扬的所谓导弹差距其实根本不存在。

  为了确保引起莫斯科的关注,美国国防部官员在记者招待会上特别强调,吉尔帕特里克的讲话得到了最高层的同意。

  次日,腊斯克进一步说明,这是一份经过审慎考虑的官方声明,赫鲁晓夫一定知道“我们是强大的”,尽管他在公开场合试图否认这一事实。

  助理国防部长尼采则明确警告苏俄官员,美国的核力量是苏俄的数倍,在一场核冲突中,美国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旦美国发动核打击,苏俄将被夷为平地。

  《纽约时报》公开载文称,苏俄只有至多50枚可以打到美国的洲际导弹,而美国部署的可以打到苏联的各种导弹则有233枚……

  赫鲁晓夫心里比谁都清楚,他大肆吹嘘苏俄的战略力量,目的就是要让美国人和整个世界都相信苏俄拥有战略优势,从而遏止西方国家的进攻企图。

  为此,他甚至指示在导弹发射基地建造模拟导弹,借以增加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恐惧,但斗到现在,美国人不仅没有服软,反而开始公开宣传自己的核优势,甚至谈论起应该利用这种优势,对苏俄发动先发制人的第一次核打击,摧毁那些瞄准美国目标的苏俄核导弹。

  这种适得其反的结果让赫鲁晓夫相当头疼,而且美国人还不仅仅是嘴上说说的,他们是真准备这么干的,此时根据苏俄军事情报局的情报,美国政府在1961年6月6日至12日间已经做出决定,将在9月对苏俄发动核攻击。

  只是由于苏俄突然宣布将进行新一轮的核试验,并爆炸了大伊万,美国认识到苏俄的核力量要比原来预想的大得多,因而改变了原来的冒险打击计划。

  所以对于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的讲话,赫鲁晓夫反应强烈,他对美国战争贩子的歇斯底里进行了谴责,强调军备竞赛只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他宣称,如果美国试图用武力来威胁苏俄,必将遭到更为有力的回击。

  他还向来访的肯尼迪新闻秘书塞林格抱怨说:你们的总统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他要为此付出代价;他宣称你们将首先使用原子弹,发表了甚至连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都不会发表的声明,这将迫使苏俄重新估计自己的立场。

  为此,苏联国防部命令军队提高警戒,同时在已经起草完毕的苏共二十二大报告中,赫鲁晓夫又增加了这么一段话,在国际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苏俄政府不得不暂时中断原定的1961年的裁军计划,增加国防开支,推迟陆海军士兵退役时间,重新恢复新型的、威力更大的武器试验……

  但不管怎么样,此时此刻的赫鲁晓夫已经不想再激烈斗下去了,恰好谷雨和苏俄大使的交谈有给了他一个台阶,所以赫鲁晓夫在思考了一些天之后,不得不收回对欧美的最后通牒,苏俄在柏林方向选择了退让。

  但与此同时,赫鲁晓夫为了掩饰,加大了在阿富汗方向的投入,不管是面子,还是里子,在柏林方向无可奈何的退让之后,赫鲁晓夫都必须加强阿富汗,与此同时,他再一次把目光看向古巴,面对美国巨大的核优势,苏俄必须做点什么,必须!

  也就在这种近乎诡异的气氛中,苏共二十二大召开,而在会议的最后一天,苏共全会通过决议,迁葬钢铁的遗体,赫鲁晓夫取得了对死人的彻底胜利,苏俄开始彻底清理钢铁的影响力。

  首先是苏俄党内无数钢铁分子的灭亡,有的被开除党籍,有的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和监狱;而苏俄境内包括非常光荣的钢铁格勒在内的数以千计的以钢铁命名的城市、工厂、街道和集体农庄被重新命名,在伏尔加-顿河运河旁的巨大的钢铁青铜塑像,也被推倒,送往工厂熔化回炉……

  消息传到中国,谷雨沉默良久,他让容强准备了一桌酒菜,又打听话叫来了陈原道,谷雨把这件事告诉他,然后说道,“钢铁的灵魂在苏俄大地肯定是待不住了,虽然不知道飘向哪里,咱们这桌饭菜就当是给他准备的,让他可以吃得饱饱的,再去投胎!”

  “钢铁虽然有很多很多错误,但他是共产主义者,不信这个!”

  “不管信不信,就当是送他一程!”

  陈原道同志默默听完,沉默片刻后说道,“我虽然很不想看到这一幕,但这一幕的出现确实是必然的,苏俄就是这样,要么不做,要么做彻底,钢铁如此,赫鲁晓夫也是如此!”

  “应该说政治就是如此,一旦要否定某个人,就会彻底否定,不管他以前到底做了什么!”说到这里,谷雨有些感慨的站起来,“不过时间会证明一切,我坚信苏俄总有一天会后悔的!”

  “我也相信!”陈原道同志十分严肃的说道,“谷枢机,您不是钢铁,您不要有任何顾虑!”

  “你说这句话,恰恰说明在很多同志心中都担心我犯下钢铁晚年的错误!”

  陈原道默然,谷雨点点头,“不要说你们,实际上,我自己也不安,我的权力太大了,享受这种不受制衡的权力太久了,我就算忍住不会飘,但我身边的人,我的子女,他们会不会飘?现在有没有飘的,我看是有的!

  所谓当家三年,人憎狗厌,我成为党的一把手已经27年,而且还要继续当下去,现在党和人民或许可以接受,但未来迟早都要厌倦的!”

  谷雨异常冷静地说道,“人要有自知之明,要不然就会被后世嘲笑,我会按照对外承诺的那样,准时退休,我如此,其他同志也要如此。

  从现在开始,必须一步步压缩中顾委的权力,等到十三大时,彻底撤销,不要在制度上给后人带麻烦,按照先地方,后中央,分阶段,在十三大前,取消各单位的老干部局和服务机构,并设立中央和地方各级离退休老同志协会。

  老干部退休后,不得干预原单位工作,其组织关系转到该协会,由该协会统一为老干部服务,并统一离退休老同志待遇问题,不要肥得肥,瘦得瘦,以减少不必要的争论。

  党和国家领导人退休之后,该享有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继续保留,北戴河会议上发言权和投票权也可以保留,但原则上不得在中央设立办公室,非必要不得出头露面,非必要不得出书立传……”

 

  第65章组织改革

  有些东西你知道和亲眼看到是完全两码事,比如谷雨现在就是如此,钢铁的下场他早就知道,可是当这件事实实在在发生时,他还是被严重冲击了!

  他心里很清楚,接下来的二十年,他不管是搞得漂漂亮亮,还是搞出一堆问题,官僚集团们对他的态度十有八九差不多,未来之后把他供着,至于是不是按照他现在的操作继续走下去,谷枢机说了,要与时俱进……

  既然如此,也没必要太客气,所以就搞出了现在这么一套东西,他不想再收买那么多的人,刚刚建国期间,要让那些个将帅主动退下去,他不得不做出了一大堆妥协。

  但现在已经是1961年,那些19世纪末出生的老资历已经全部退下去,20世纪初出生的人,谷雨一点都不虚,凭什么给他们太多的优待,什么老干部局,老干部科,老干部高人一等吗?全部给我滚到协会去,斩断与原单位的联系,社会固化程度要少一大截!

  作为配套,谷雨接下来要严格管控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招聘,老干部想随便安排人,不好意思,现在我们单位进人要考试,笔试都通过不了,我想打招呼也没办法打招呼呀!

  前世很长一段时间干部为什么那么嚣张,予取予求,搞出了一大堆破事,说白了是卡住了两点,一是干部招录和升迁很容易被钻空子,只要领导一句话;二是福利分房,给谁不给谁分房,很多时候也是领导一句话。

  这一世,谷雨计划分阶段解决这两件事,首先是除了一些特殊行业以外,基本废除了福利分房,改成鼓励单位盖房子,然后加一部分利润卖给职工,银行提供贷款,让职工有能力购买。

  而且怎么卖是有规定的,房子优先出售给烈军属和专家,烈军属没办法,人家排在前面谁也不好说什么;普通人能争取的是成为专家,什么是专家,有证书的就是专家,只要你有证,你就是专家,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东西,有这玩意,你就有资格进入提前批。

  只有提前批没有需求的,接下来才会进入到摇号阶段,摇号也不是企业自己想摇号就能摇号的,需要当着申请购房的群众面,由当地的建筑局、司法局公证中心代表一起见证摇号,虽然这避免不了弄虚作假,但企业要摆平建筑局、司法局公证中心,需要付出的代价自然大了不少。

  在这种局面下,要想早一点搞到房子,你拍领导马屁没用,还不如实实在在考出一个证,证越高级,你分房子就排在最前面,领导说话都没这个证好使。

  对于没有证的群众,哪怕使劲拍领导马屁也不好使,这么多人盯着,领导敢随便作弊吗?你有什么价值值得领导付出巨大的代价为你作弊?既然领导不帮我,我为什么要拍领导马屁?人人平等的教育难道白教育了吗?

  所以在过去十几年,中国厂矿企业当中,根本不用国家督促,广大干部职工都自觉的学习各种科学技术,想办法提升自己,而无数人努力提升自己,干部职工素质自然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即便如此,干部们对进人和升迁的自由裁量权还是很大的,有些单位的风气还是不行,谷雨一方面在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进行公务员招考试点,并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对干部升迁条件开始限制,各种要求越来越多,有了组织部门的牵制,干部乱升迁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谷雨之所以一上来没有封闭这个口子也是没办法,很多部队同志和烈士家属的文化水平低,如果一开始就把口子扎得紧紧的,这些人怎么安排?然后一肚子怨气的部队同志会做什么?

  但他这边开了口子,就不可避免让干部们找到计划安排,祁厅长自己家的狗都能安排为警犬,这一世的干部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把七大姑八大婆安排工作时常有的事。

  谷雨自然知道群众举报,可他没有办法,有些事哪怕知道了,哪怕也知道怎么干,在基础人才条件不符合时,他也只能容忍,不能指望什么事情都一蹴而就。

  但现在16年过去了,新一代人已经长成,部队文化程度有了明显改善,已经不存在纯文盲从军,现在军队规模也降下来了,即便接下来裁军二十万,也没什么大问题,而且也可以尝试搞货币安置,不必全部都安排工作,而且也确实有很多人并不愿意接受工作安排。

  所以现在到了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加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管理的时候了,至于国有企业,谷雨也知道这里面藏污纳垢的东西不少,但那种竞争性国企乱七八糟的东西多了,市场会教做人;军工企业若是完不成研发任务,作为主要买家的解放军会发飙,教做人。

  而那种非竞争性国企,最典型的就是烟草,还有来钱多但竞争力一般的银行,谷雨也知道他拦不住,但前世那种非竞争性国企形成一个个独立王朝,搞父子相承,谷雨也不能容忍,所以对这一类不完全以利润为考核任务的企业,其进人和各项提拔要加强管理,不允许出现独立王朝,这是他的底线。

  此时谷雨对这一类的企业也有考虑,国务院准备将庞大的国资委拆分,原来的国资委则只管竞争性国企,对这一类国企,国家放松管理,企业要是撑不下去,那就灵活处置,关停并转卖,这一块要放得更开一些,不管是薪金制度,还是股权交易,都可以大胆尝试。

  同时成立中央和省一级骨干企业管理委员会,对这一类企业则恰恰相反,管理不仅不能削弱,反而要加强,对国有参股甚至是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私营企业比如永久黄,也要负责联系,必须要直接介入指导。

  对国有企业,不仅要管账,还要管进人,甚至于计划的味道也要更强一些,当然了,管得多了,其竞争力很可能会受到影响,但甘蔗没有两头甜,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减缓社会固化速度,有些代价的付出也是有必要的。

  再说了,那些个金融企业,太有竞争力也不行,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巨头是真有竞争力,还有假有竞争力,还真说不准,没有美国霸权加成,那些巨头真有那么强大吗?而且就算有竞争力,对美国这个国家实际上也是一把双刃剑,甚至可以说失大于得,最好是多一些限制!

  考虑到经济在不断发展,骨干企业的目录自然会不断调整,比如现在大型钢铁厂关系到国计民生,但等到未来,钢铁产量上来,竞争加剧,钢铁厂的利润率直线下降,钢铁企业地位直线下降,那就对不起,相当一部分钢铁厂只好去国资委,不一定有机会继续留在骨干企业目录中。

  这一年来,先是有孙光英的电影制造舆论,现在钢铁的遭遇,也让他有理由对官僚集团下手,到了该碰硬茬子的时候了,而这个过程,同样也是对干部队伍的锻炼,这个激烈的碰撞中,必然有人脱颖而出,这些人自然可以承担较大的责任。

  谷雨和陈原道聊了一番之后,获得了陈原道的支持,陈原道也不可能不支持,赫鲁晓夫对钢铁同志的过分搞法,却获得了党内的一致认可,谷雨肯定要想,若是哪一天他的接班人也这么干,官僚集团们是不是也一致叫好,谷雨狠狠收拾一把那些个已经一步步堕落的官僚不是应该的吗?

  谷雨与一个又一个常委交谈,争取他们的支持,中组部长李兴唐担任过上海一把手,他一直有心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统一招考,为官一任,总要做一些事情,完成这样的重大改革,李兴唐的声望自然也有很大的提升,而他离常委会也只差一步了!

  所以获悉谷雨准备启动这一改革,李兴唐相当高兴,表示他一定会做好这件事,不会让组织失望,如此一来,继宣传系统进行大改革之后,组织系统的改革也即将启动。

  对于谷雨整顿各地的老干部系统,中央局和中央委员会事实上也是认可的,他们甚至有些巴不得,只不过他们也会变老,这种话不方便说,要不然很容易变成众矢之的。

  而与建国初期的中央局和中央委员会相比,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几轮调整之后,已经完成了一轮大换血,,新上台的同志们自然想摆脱老同志们的束缚。

  对谷枢机恭恭敬敬那是理所当然,那么多退休的老同志还想指手画脚,他们自然不买账,既然谷枢机主动提出,大家伙自然要利用这个机会,让老同志们逐步退下去。

  同时也有同志提出,目前中央安排的一大堆第二枢机和大型企业的党委第一枢机,实际上作用也有限,干脆乘着这个机会也废除吧,那些个还没有到退休年龄的同志先转到人大和政协工作……

  也就在这段时间,经过党内磋商,也明确了第一任中央骨干企业委员会枢机,决定上海市委第一枢机马冀上调中央,担任副总理,承担该委员会的组建,同时分管央企工作。

  如此一来,上海一把手自然就空了出来,谷雨顺势推荐顾金声同志改任上海市委第一枢机,他做过一段时间的第二枢机,熟悉上海,回到上海任职自然也容易得很。

  同时,根据谷雨的推荐,淮海省委第一枢机薛伯章同志被任命为中央枢机处枢机兼中央人才工委枢机,让这位老组织主管中央人才工委的工作。

  而中央人才工委同时也被进一步扩权,可以对中央骨干国企的进人和干部提拔进行管理,换句话说,除了进行各类人才交流以外,还一步步变成了骨干企业组织部。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0:17 , Processed in 0.03148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