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代新股东 第1-118章 - 第 94 页

  肯尼迪当然明白,中国人这是对美元不放心,担心手里的美元储备贬值,就想办法把美元储备换成贵金属,但中国人此举也人为的增加美国发行白银券的难度。

  中国不可能知道他的心思,但为什么中国储备白银都好几年了,现在才和他汇报?财政部这是什么意思?是想说明白银收储不顺利,想推行白银券的发行吗?

  想到这里,肯尼迪就觉得相当头大,后脑勺莫名的疼,他觉得有必要限制中国运走白银,但这个事情不好办,如果连白银外运都受限制,其他国家肯定担心存在美国的黄金安全,可如果什么都不做,似乎也不合适……

  而与此同时,在考察昆仑省,并与卡比拉交谈后,谷雨接着前往苏丹访问,这个时代由于没有南苏丹这么一个巨大的包袱,而且有中国这么个大老虎在一旁,只要和中国关系好了,也没有别的国家觊觎。

  所以苏丹文官政府有意压制军队,军队规模不大,仅限于可以压制住各个部落,这也让军人势力没办法抬头,前世那种文官政府与军政府轮流执政的局面已经不存在了。

  这些年,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不断扩大进口苏丹的农牧产品和矿产品,每年港口和铁路各种运费也越来越多,苏丹的经济可以说相当不错。

  经济不错,内部各种矛盾相对较小,所以苏丹的民主政府竟然存在了近20年,不过谷雨冷眼旁观,这个所谓的民主政府,更多的是国内各个部族讨论的地方,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不少。

  虽然说,中国不是英国殖民政府,但昆仑省主要领导人对苏丹的影响力相当大,遇到苏丹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会帮助解决,所以苏丹内部就算有矛盾,也没有人敢轻易动刀动枪,谁也不清楚中国的态度,而时间一长,这些人慢慢也就习惯了……

  谷雨觉得这样的局面挺好的,中国又不想从苏丹抢什么,中国给苏丹提供工业品,苏丹提供原材料,帮助苏丹修桥铺路,搞各种水利,大家都有好处,有什么好闹腾的。

  当然了,问题也是很突出的,比如苏丹内部的腐败问题,苏丹核心区和其他地区日益明显的差距等等,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通病,谷雨早就见怪不怪了。

  谷雨在苏丹受到了不少的欢迎,在会谈的时候,谷雨告诉苏丹领导人还是要加强民生,苏丹在阿拉伯世界还算是条件不错的,医疗条件提高一些不难,而且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就不太容易闹腾,他提出可以搞一搞廉价大饼,让老百姓有一口吃的,就不太容易闹事……

  谷雨这样说,自然是因为这个时代社会主义的吸引力非常大,对苏丹也有不小的影响力,若是未来苏丹哪个人冒出来,搞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后跟谷雨斤斤计较,又要搞国有化,谷雨能够烦死,干脆提出了大饼政策。

  当然了,这很可能意味着未来苏丹的人口会大幅度增长,这是不可避免的,越落后的地方越容易生孩子,而随着昆仑省的不断发展,这种增长的人口很可能会渗透到昆仑省,这种可能性非常大,但那是以后的政策,谷雨也只能顾眼前,再说了,他不说,苏丹的人口还是会增长。

  谷雨不能容忍苏丹出现严重的混乱,那就不得不容忍苏丹的人口滋生,现在昆仑省的经济条件一般,与周边的差距还不明显,但再过一些年出现明显差距后,不管是埃塞俄比亚人,还是黑人,亦或是阿拉伯人的渗透都不可避免。

  而中国也需要在昆仑省搞一些学校,接纳各国的留学生以培养影响力,不让人进来根本不可能,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管理,不管是哪路神仙,到昆仑省都得守规矩,同时控制住移民,其他的也管不着了,不可能既要人家的资源,又把门关得紧紧的,连门都不让人家进,或许这就是发展的代价吧!

  想到这里时,谷雨又觉得引入朝鲜、南越和缅甸人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前两家,都是人多地少,安排到刚果,内部也稳定不少。

  在苏丹简短访问之后,他就乘坐飞机前往利雅得,访问沙特,不过到了沙特之后,谷雨却相当无语,因为沙特国王竟然当面请求中国借兵支援他们在北也门作战!

  原因就藏在北也门的事变中,北也门在1918年迎来了独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穆塔瓦基里亚王国,但萨利赫领导的自由军在1962年9月26日发动了一场革命,成功实现了这一愿望,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取代了存在了44年的巴德尔王朝。

  巴德尔领主们只能转移向沙特阿拉伯和约旦寻求庇护,沙特和约旦却对这些需求落脚之地的贵族们感到紧张不已,担心会被作为阿拉伯半岛革命的下一个对象。

  他们一边暗中保护北也门的贵族们,一边帮助他们卷土重来,但此时沙特和约旦还不够强大,不足以承担这样的使命,他们有许多先进的美国的战斗机,但缺乏熟练的飞行员,也不信任美国的飞行员,所以就求到了中国,当然了,这个求,更多的是试探中国的态度。

  谷雨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这些个国王怕中国对他们做什么,谷雨用借兵来试探中国,中国则安抚了他们一番,表示中国绝不会干预两国的内政,至于借兵什么的,中国没这个想法,这种事情好做不好听呀!

  发现谷雨确实没啥心思掺和阿拉伯世界的内斗,国王阿齐兹·沙特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弟弟费萨尔,费萨尔点点头,然后阿齐兹·沙特开始了下一个议题,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问题,这是目前沙特最为核心的问题。

  虽然美国人给了三瓜两枣,但沙特人心里不乐意,凭什么大头都被美国人吃去了,看看隔壁的中国人硬是逼着美国人妥协,然后中国高高兴兴的发现了一个大油田,自己独家享受利益,沙特做梦都想。

  不过目前的沙特国王和王储兄弟俩斗归斗,但在阿美油田问题上都还算清醒,他们不会正面挑战,而是不断迂回挑战,阿齐兹·沙特又故伎重演,搞得沙特的财政问题无比的严重,希望逼迫美国人让步。

  但这一次美国人不干了,你这么奢侈,老婆比老国王还多,子女一百多个,自己想办法去,反正美国的石油公司不会再让步了!

  一计不成,沙特政府又来了一招,沙特政府认为自己对于石油收入的依赖性太大,如果阿美公司继续这样肆无忌惮的开采,万一哪天石油被开采尽了,整个沙特都将陷入困境之中。

  于是,为了实现石油收入的稳定增长以促进长期发展,沙特王室决定合理的进行开采石油,为沙特人民的后代做长远打算。

  这个决定很快遭到了美国的阻拦,对他们而言,不会有这种长远的考虑,他们认为要尽快的开采石油,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根本不会考虑沙特人民的后代。

  所以这几年,阿美石油公司与沙特王室之间不时传出分歧和摩擦,在美国人看来,似乎阿美公司每次的让步,都会激起对方提出新的要求,此后双方关系逐步跌至冰点。

  阿齐兹·沙特提出了两点,一是希望中国支持沙特收回石油资源的努力,二是希望中国加大与沙特其他领域的合作,两国在海水淡化上就搞得不错,虽然技术不算太先进,但现在海水淡化的规模越来越大,这还是很有意义的。

  对于第一条,谷雨表示道义上的支持,同时认为沙特收回石油资源的努力,应该与阿拉伯民族反殖民运动挂钩,要在反殖民运动的大潮下进行,这样更稳妥。

  他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告诉沙特,你们得更多的支持埃及,刺激阿拉伯的民族运动,然后用这个吓唬美国人,他相信费萨尔是能够听得懂的!

  至于第二条,谷雨当然很乐意与沙特加强合作,同时他也提出沙特不适合搞高耗能高耗水产业,那个消耗太大,就算沙特建立了相关产业,竞争力不够,有钱的时候还能支撑,没钱的时候反而成为巨大的巨大。

  他认为沙特应该一方面下大力气加强石化,不能只卖原油,最好是卖石化产品,这方面的利润要高很多,而且也有资源优势,相关设备也不能全部从西方引进,沙特可以整合阿拉伯的人才资源,在与友好国家合作,重点加强技术上的突破,把下游产业链做大做强,比如人造丝和合成橡胶,这两个产业非常大了。

  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搞一些高科技,谷雨提出沙特应该在最新的太阳能电池板领域做一些投资,因为沙特都是沙漠,发展太阳能发电的条件很好,虽然这个技术才刚刚起步,但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国家,做一些长远性的投资很有意义。

  自从50年代美国人搞出了太阳能电池板以来,中国自然也在跟随,不过此时的成本非常高,只是在很特殊的行业应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在下降。

  谷雨觉得有必要拉着沙特一起做一做各种研究,海水淡化可以搞,石化可以搞,太阳能可以搞,再没有比拿着土豪的钱来发展更舒服的事情了!

  第82章内外相通

  谷雨想得不错,沙特国王和王储也有一些心动,他们知道谷雨绝不会胡说八道,确实可以考虑做一些投资,沙特沙漠多,日照足,如果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未来沙特自然就不用多烧油,他们这么想,也是因为中国和沙特联合研发的海水淡化装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也就在1960年,英国伟尔公司分别为科威特和英属根西岛(Guernsey)建设了世界上最早的两个现代意义上的海水淡化工厂,其采用的是多级闪蒸技术,也就是MSF。

  其中位于科威特舒瓦克港的MSF工厂日产淡水4546吨,采用19级设计,造水比达到5.7,而位于根西岛的MSF工厂日产淡水2773吨,采用40级设计,造水比达到10.5。

  就这样,现代海水淡化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序幕由此正式拉开,科威特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海水淡化水作为大规模市政供水的国家。

  也就在科威特MSF海水淡化工厂建设时,中国和沙特联合按照同样原理开发的中国第一套日产百吨级多级闪蒸海水淡化中试装置也在天方省建成,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主流水平相近。

  而与此同时,中国也研发了一套日产淡水1.7吨的圆盘板式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装置,并于随后进行了中空纤维和卷式反渗透元件的研究。

  凭借着这些技术的进步,中国和英国伟尔公司迅速达成了技术转让协议,然后迅速决定在天方省和沙特各建立一个日常淡水约5000吨的海水淡化厂,虽然新工厂不可避免要给英国伟尔公司专利费,但总体花费比科威特成套工厂引进要节省30%以上。

  而随着中国对英国技术的不断消化,中国自己生产的海水淡化设备也会变得更加便宜,如果是七八十年代的沙特,他们或许看不上这样的节省,但现在沙特也是穷哥们一个,自然很看重这一点,既然在海水淡化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好处,沙特自然考虑其他的,如果有机会分一杯羹自然是好事。

  而通过和沙特合作研发海水淡化厂,未来中国必然会在沙特和其他中东国家的海水淡化工厂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即便是当下,更多的海水淡化工厂也正在规划中,其中天方省需求最大,而缺乏淡水的天津,也计划建设海水淡化厂,又比如用于华北钢铁集团和秦山核电站配套的海水淡化厂,一个又一个工厂都在规划中。

  鉴于这一块未来的巨大需求,谷雨自然非常重视,在他的要求下,在天津和多哈成立了中科院海水淡化研究所,同时在天方大学、南北几所大学建立海水淡化研究中心,并鼓励相关领域的师生创业。

  目前这一领域中国已经出现了好几家公司,其中水平最高的就是几位科技工作者联合成立的中科淡化工程公司,他们正在沙特承建一个海水淡化厂。

  这也是谷雨在沙特考察的第二站,而陪同他访问的则是沙特王储费萨尔,目前沙特国王和王储兄弟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地步,虽然中国是领国,但谷雨对阿拉伯国家一向宽和,只要不招惹中国,中国也不掺和阿拉伯国家的内斗。

  费萨尔倒也没有和他谈这个问题,毕竟他在内斗中占据上风,也不怎么需要谷雨支持,若是开启了这个先例,以后的沙特搞不好永无宁日。

  他和谷雨谈得还是巴以问题,第三次中东战争已经结束了四年之久,此前惨败的埃及在赫鲁晓夫的大方援助下,装备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实力的增长,埃及自然想发动一场新战争,夺回丢失多年的西奈半岛。

  埃及的复仇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一致支持,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惨败受到惨痛打击的不仅仅是埃及、叙利亚,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觉得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们需要复仇。

  但这一次苏俄丢人的表现,自然让阿拉伯国家犹豫再三,若是苏俄怂包,不支持了,阿拉伯国家怎么办?他们已经无法忍受再一次惨败。

  对沙特而言,他们可以出钱,可以出一些志愿兵,但绝不会参与战争,沙特更想利用战争引发阿拉伯国家民族运动高涨的机会,逼迫美国人让出更多的石油利益。

  谷雨默默听完,知道导弹危机的后遗症发作了,他想了想说道,“王储殿下,您知道阿拉伯国家有多少人,埃及有多少人,以色列有多少人吗?”

  费萨尔一愣,他先是告诉谷雨阿拉伯国家有上亿人,埃及有2800万人,以色列有500万人,然后询问谷雨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这么多国家要联合起来对以色列宣战吗?那不可能的!

  就在此时,谷雨说起了一个故事,“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还没有统一,整个中国有几十个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两个国家,一个北方的晋国,一个南方的楚国,这两个国家一直争夺霸权,但一直没有胜负。

  这两个国家有一个区别,晋国与很多国家的国王是亲属关系,而楚国则不同,他是通过吞并很多国家一步步壮大起来,所以很多国家都害怕楚国,纷纷附庸晋国,但楚国太强大,也有一些处在两国之间的国家左右摇摆,今天依附楚国,明天依附晋国。

  所以晋国的军队经常讨伐这些墙头草,有一个晋国将军就说晋国的国家军队经常出动,军队就会疲惫;附庸晋国的诸侯国的军队经常出动,他们就会怨恨,如此晋国内疲而外怨,晋国怎么能称霸呢?

  所以他建议不如将全国军队分为三部分,每次出兵只用一军,搭配各诸侯国军队,每次出兵的目的就是攻击楚国的附属国,但不与楚军正面接触,这样我们以一军就可以牵制楚国全军,晋军可以多次出兵,楚国用不了几回就疲惫,如此一来,那些墙头草国家就归顺了!”

  费萨尔听到这里,若有所思,谷雨实际上就是教他们疲以之策,有美国的支持,阿拉伯国家哪怕联合起来是灭亡不了以色列,但收拾以色列一点都不难。

  以色列只有500万,其常备军也就12万人,战时可以动员到37.5万人,这已经是一个人口小国动员的极至,而一旦进入到这样的总动员,以色列经济必然瞬间紊乱。

  所有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我们几个国家商量好,隔三差五来一次动员,但又不完全动员,以色列兵力少,一旦频繁动员,以色列经济就完蛋了。

  费萨尔当然也明白谷雨的意思,他询问,“主席先生,若是以色列主动进攻怎么办?”

  “以色列主动进攻埃及,就要全控苏伊士运河,并且攻入人口无比密集的尼罗河三角洲,试问以色列如何防守埃及人无孔不入的进攻?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关键水道,处在埃及的控制当中,是世界绝大部分国家能够接受的事情,但若是以色列就不同了,广大的阿拉伯世界无法接受,苏俄不可能接受,中国同样也不可能接受,这也就是说,以色列即便进攻并取胜,不仅无法改变其战略状态,还会恶化其战略状态!

  所以以色列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苏伊士运河建立起迟滞体系,只要埃及军队72小时无法越过放线,以色列的动员体系就会组建起四十万大军驰援战线,遏制一切进攻,但这事实上不可能!”

  “真得不可能吗?”

  “王储殿下,您如果不放心可以问一问纳赛尔主席,我相信他绝对有信心打过苏伊士运河,这并不难,现在是20世纪60年代,想依靠一条防线阻挡一个伟大的国家的冲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我看来,战争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埃及和叙利亚手中,他们只需要保持常备力量的集结,以色列就必须采取动员措施才能应对。

  世上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只要以色列又一次没有有效动员,埃及和叙利亚就可以进攻,伊拉克和贵国也可以支援,就算输了也没什么,隔几年再打一次就是了,阿拉伯国家可以输九次,但只要赢一次,以色列就完蛋了!”

  说到这里,谷雨冷笑道,“以色列被英国人说动,侵略西奈半岛,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战略错误,埃及只要不断消耗以色列,以色列就算能赢,也不过是皮洛式的胜利,或许短期看来勇武难当,但长期看来迟早要完蛋。

  所以只要阿拉伯国家保持团结,支持埃及,让埃及不与以色列妥协,以色列在中东就站不稳脚跟,事实上,以色列的领导人很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他们一直都在想办法研发核武器,就是希望用核武器来抵消阿拉伯国家的体量优势。

  而在这个问题上,中苏两国的立场完全一致,以色列必须接受严格的核查,否则中苏两国就有理由核武装埃及,以抵消以色列的核威胁!

  当然了,我们不希望未来的战争上升到核战争的规模,那将是人类和平最大的危害,所以中苏两国一直都希望在中苏两国努力的同时,阿拉伯国家能够有效利用好自己的石油武器,迫使西方做一些妥协,这也非常有利于阿拉伯国家!”

  谷雨说的这些都是阳谋,也不怕美国和以色列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无妨,在美国不找苏俄麻烦,反而不找中国麻烦时,谷雨自然要找以色列这个美国亲爹的麻烦,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此前谷雨还扭扭捏捏,有狠招也不用,就是不愿意得罪在美国影响力巨大的犹太人集团,但现在不同了,美国人都找上门了,中国若是不反击,那不是太懦弱了,所以谷雨好好教费萨尔一招,让阿拉伯人闹腾,好让美国难受。

  美国是强大,但也没有强大到全世界都能折腾的地步,你搞东,我就搞西,这事实上也是谷雨在证明中国的统战价值,只有把美国搞得头大了,搞得吃不消了,美国才会被迫同意中国入关!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4:02 , Processed in 0.04293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