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在南韩做财阀 - 第 583 页

  如果真的能称帝,第一天圣君,第二天我直接昏君当道。

  没事儿做什么圣君,多累啊!

  “噗…”

  林世玲当场笑出声,秀丽也低着头,肩膀耸动强忍笑意。

  只有秀美一脸激动的说:“欧巴,那我是不是可以做刁蛮公主,想欺负谁就欺负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林世玲哑然失笑,插话道:“你现在也可以。”

  “哪有…”

  秀美一脸失望,用眼角偷瞄李振宇,小声呢喃“连台车都没有,明明答应人家的。”

  啪…

  一拍脑门,李振宇好笑道:“原来你是为这个,差点忘了,我现在就打电话问问。”

  给秀美选的法拉利,确实也该到货了。

  今年,法拉利在九月份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全新一代入门级V8超跑。

  法拉利458,4.5L,V8发动机,取缔之前褒贬不一的F430的家族地位。

  李振宇为秀美定制的,正是这样一台全新入门超跑。

  涂漆与内饰,同样为私人订制版。

  粉色的外观,内饰为经典不衰的法拉利红,硬顶敞篷保留家族应有的线条感,中置三排气使它保持应有的高调。

  这台全新到货的法拉利,此时就停在4S店内做最后的调试工作。

  “什么时候可以提车?”

  “最多三天,要看4S店的工作进度。”

  李振宇将手机放在桌上,看向秀美笑道:“你听到了,最多三天。”

  “大发,太棒了。”

  秀美兴奋的高举双手,原地转圈的庆祝自己即将到手的新车。

  粉红色的法拉利新款超跑,哪个女孩能不爱呢?

  “你可真够宠她的。”

  林世玲将剥好的龙虾放进他的盘子里,贴耳道:“在学校,是不是太高调了。”

  开超跑上学的不是没有,可那是在自家支持或直接运营的私立学院。

  像汉城大这样的国立大学,过分高调只会受到敌视、打压和排挤。

  “没关系,平时放假的时候再开好了。”

  “其实,为什么不让她上高丽大学,那不是国民年金赞助的吗?”

  对外是属于国民年金赞助,实则高丽中央大学一直受李家所把持。

  李邱,还有李氏半数以上的族人,都毕业于这所大学。

  就连国民年金,及其所投入的企业中,中央系也占据半壁江山。

  这点很像三星内部的成均系,同样是财阀支持运营的教育摇篮,从根源上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这是家里的决定,我想可能是因为,汉城大的毕业证书更有价值。”

  另外,国民年金这些年一直有赞助教育部,汉城大的拨款里就有它的钱。

  凭借这点情分,对秀美多些关照并不是什么难事。

  否则,她又怎能如此轻易的拿到汉城大的录取通知。

 

第四百二十一章 亚洲卷王

  作为唯一可能改变命运的渠道,南韩的教育能够卷到什么程度。

  人口不足5000万,课外辅导机构多达10万家,年产值33万亿。

  小小的汉城,就有25000家培训机构。

  为了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南韩家庭收入的百分之70流向私人教育。

  每个孩子的月补习开支,大约在200万韩元。

  普通家庭为改变命运,让孩子跟得上课程,不惜借债卖房。

  甚至有人去借高利贷,妈妈、姐姐去做流莺来供养一个孩子用功读书。

  疯狂内卷的结果就是教育资源失衡,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如同废纸。

  在这个魔幻的国度,改变命运只有两种方式:考公,入职大企业。

  而想要做到这两点,必须考入SKY,也就是(S)汉城大学,(K)高丽中央大学,(Y)延世大学。

  南韩三百多名议员,百分之90来自SKY,财阀企业的情况也是一样。

  加上南韩严重的前后辈情节,这就让不是SKY的人很难混入其中。

  别的大企业只收SKY的高材生,你一个普通大学的入职,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岂不成了‘垃圾’回收站。

  哪怕好运的被留下,也只是暂时的,因为你永远不可能被认可。

  一旦有新后辈加入,无论你做的有多优秀,都只会被一脚踢开。

  在这种失衡状态下,应试教育根本没有竞争力,连SKY的门槛都摸不到。

  所以,只能补课疯卷。

  想要考上SKY,就要上好的高中,而想要上好高中,初中就得有好成绩。

  想要初中有好成绩,就得从小学开卷……

  小学掌握初中课程,进行早期职业规划,在南韩已经是种常态。

  一旦进入初中,每天睡四个小时更是学霸们的基本操作。

  重视教育的家庭里,孩子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往补习班的路上。

  尹慧娜家的小子,尚宇现在就是这样,每天一刻也停不下来。

  好在他有一个好母亲,就算在国内卷不过,也可以跑去国外接着卷。

  凭借多年的‘内卷’经验和实力,再加上亿点点捐款,混个常青藤还不是轻轻松松。

  都说美国崇尚公平,充满自由,连空气都是甜的。

  可事实如何,随便找一座城市,去看看市中心和东、西区。

  去社区大学看一看,再去市中心的重点、贵族学校体验一番。

  什么都不必说,事实就摆在眼前。

  “所以说,现在的适婚年龄已经推到36岁,生育率也一年比一年低。”

  “自己做牛马就够惨了,何必还要生个孩子继续做牛马…乐于奉献吗?”

  林世玲好奇看向他,问:“你难道不担心,以后没人可用?”

  李振宇不无嘲讽的笑道:“努呐,时代变了。”

  地球村时代,还需要担心无人可用,什么苏联笑话。

  再不然,把厂开到第三国家好了。

  大量廉价的土地,几乎免费的劳动力,在你被仅有的良心质问,怀疑自己这么做是否不道德时。

  当地为你送上锦旗和鲜花,甚至还会遭到本土企业的抵制。

  没事开那么高工资干嘛,让我们这些本土企业还怎么活。

  何况,要真到威胁繁衍生息的那天,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只是如今的情况,还不足以引起资本的重视。

  和到手的利润相比,下降的那点生育率又算得了什么?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56 , Processed in 0.04539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