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娱乐之天下我为王 - 第 200 页

  苏尧一边有些闷声闷气的夸赞着,一边在彩凤的美人骨,以及上面的几道伤痕上啃咬着,那又痛又痒又麻又酥的感觉,让彩凤沉迷的连话都不想说了。

  赏功罚过是苏尧的好习惯,所以苏尧要奖励彩凤……

  ※我※是※坏※坏※的※分※割※线※

  陪着彩凤她们睡了个午觉,离开时,苏尧又恋恋不舍的狠抓了几把,这才离开了已经飘飘欲仙的彩凤她们。

  下午3:20时,苏尧开车来到了丽的电视台。

  等苏尧坐上自己的大班椅没多久,消息灵通的梁乃鹏就适时的敲门走了进来。

  寒暄了几句,梁乃鹏把TED的节目策划书递给了苏尧。

  翻开策划书,首先开头关于节目的介绍,就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只见上写道:

  TED节目,是香港丽的电视台与美国TED组织共同参与并策划的节目。

  美国TED(环球会议)是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这个会议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

  TED大会意在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以及人的思考和探索。

  光看以上说的,还真是很唬人,让人一看之下,还真以为TED是个什么高大上的组织。

  但用未来的的话说,现在的TED其实就是假大空……

  现在TED在美国知道的人还不到十人,就这还要多亏了理查德-索-乌曼那一大家子人口够多……

  看完梁乃鹏的策划书,苏尧不得不说,当过官,搞过政治的人真是要的!

  苏尧笑着说了声很好,然后把特丽斯给他的TED授权书,递给了梁乃鹏。

  有了TED的授权书,对外宣传的时候也就更加理直气壮,美国TED组织共同制作的节目,光是这么一个名头,就给人不明觉厉的感觉……

  “准备请谁啊?”苏尧问着最关键的问题。

  TED最关键的就是演讲嘉宾,这可是TED能否成功的关键。

  “这是我拟的一份名单。”梁乃鹏又递过一个文件夹。

  翻开文件夹,只见文件上面不仅有人名,更有这些人的简历介绍。

  像香港大学的现任校长黄立松,汉学大家饶宗颐,光纤之父高锟,未来的桥王刘正光,香港的四大才子等等都在这个名单上。

  显然梁乃鹏是很用心的,各个方面的人都有考虑到。

  在苏尧的一目十行之下,很快这写了十张纸的名单就看完了。

  苏尧拿过桌上的白纸,提笔写下了他看好的邀请名单。

  第一个就是光纤之父高锟,现在的人们对于光纤是个什么东西还基本都没什么概念,但到了20年后,世界上还有谁不知道这东西?

  这么有远见,能提升自己逼格的人物必须请来,想想以后记者采访自己的时候,问自己为什么在当时就看到了高锟的价值时,苏尧侃侃而谈……

  想想就美啊!

  甚至苏尧感觉应该把高锟放到TED大会上去演讲,要不也太浪费了第二个就是金庸,苏尧可是对金庸那几本小说的影视授权眼馋的很,正好趁此机会拉拉关系!

  然后饶宗颐、黄立松、蔡澜等等都被苏尧写了下来,当然也少了黄沾同学,这可是香港出了名的嘴炮,如果没他那多没意思啊!

  

 

第三百六十九章 第一届金像奖

  原版的TED,给每位演讲嘉宾定的演讲时间是18分钟以内,苏尧为了图省事,直接定在20分钟以内,这样每期做上四到五集,每集两个嘉宾,加上其他一些片头片尾等零散的时间,一集大概会在40分钟到50分钟之间,这样一个星期播出一集,就够播上一个多月了。

  把拟定好了名单递给梁乃鹏,苏尧又让梁乃鹏等自己的通知在发邀请函,同时特意交代了梁乃鹏,到时发邀请时,把这个演讲的主题和嘉宾们说清楚,另外把TED的简介都给每位嘉宾送上一份。

  梁乃鹏虽然也都考虑到了这些,但还是把苏尧的话听了进去,然后又和苏尧商量了节目的播出方式后,这才离开。

  TED这个节目,苏尧并不急着播出,因为他想先在美国开次TED大会,然后再在香港推出TED节目。

  到时把美国的TED大会做个短片,这样拿回香港,在台里一播,这比什么宣传都管用。

  苏尧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要是香港这边先播出TED节目,万一被人爆出TED的底细,皮包公司一样的TED,那苏尧多丢人啊!苏尧可不想给自己“伟光正”的形象留下污点……

  现在只靠苏尧可以邀请到的牛人只有斯皮尔伯格一个,随着《ET》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信人们对于斯皮尔伯格的演讲内容应该很是期待。而努努力乔治-卢卡斯应该也没问题。而高锟也是很好的选择,相信后来会回香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他,应该能被梁乃鹏邀请到,但这还不够,所以理查德-索-乌曼那里,苏尧还是准备再联系看看。

  如果实在不行,苏尧就准备把盖茨忽悠来,顺便试试邀请下那些IT届的顶尖人物,像现在正春风得意的史蒂夫-乔布斯,刚刚走上正轨把公司更名为“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等等。

  有了以上这么多选择后,苏尧还准备试试邀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杰-渥尔考特-斯佩里博士,和加拿大出生的美国人戴维-哈贝尔教授。

  这两位博士和教授,可是去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更重要是的他们都是美国人。毕竟第一次TED大会是在美国举行,自然要邀请在美国有影响力的人喽。

  如果以上的人物能邀请到一大半,那TED大会就可以召开了!

  ……

  苏尧刚回香港还没享受得了几天,苏尧为之远避美国的麻烦还是找了过来,这可真是躲过了初一,没躲过十五。

  一张邀请苏尧,参加关于香港问题讨论会议的邀请卡,摆在了苏尧面前。

  现在的香港,虽然还没到组团去北京请愿的地步,但各种串联已经变的表面化了。

  不过事情就是这么巧,邀请卡上的开会日期,正好和苏尧手上另一张邀请卡的日期是同一天。

  原本对金像奖是真没什么兴趣苏尧,这次也不得不去参加了……

  就这样,苏尧以参加第一届香港金像奖为借口,回绝了讨论会的邀请。

  原时空的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是在3月9好举办的,而赞助商则是香港电台。

  其实第一届金像奖的举办很是匆忙。

  1981年11月,《电影双周刊》的主编陈柏生在一次编务会议,谈到每年的十大华语、外语片评选时说:“我们能不能搞大一点?”

  于是,在第二年, 他们真的搞大了一点,这才有了第一届金像奖的诞生。

  所以说,从提出到具体实施,原时空的举办方,前后也就用了不到两个月而已……

  而这次,丽的电视台也是《电影双周刊》化缘的对象,而苏尧也不在乎这点钱,也就暗示了一下,于是第一届金像奖的赞助商,就多了一个丽的电视台。

  而多了一个赞助商,自然钱就多了,虽然因为苏尧对于金像奖的不重视,主办方并没比原时空多出太多的钱,但也因此让准备的时间就长了一些。

  苏尧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帮了自己一个忙。

  1982年4月16日,星期五。

  苏尧携着赵雅芝走进了香港艺术中心。

  香港艺术中心是香港专责发展艺术的公营机构,于1977年成立,宗旨是不断推动香港当代艺术的发展,这点到和《电影双周刊》有些臭味相投,要不然以《电影双周刊》的财力和实力,还真租不到这样的地方。

  别看后世那些资料上吹嘘的,什么《电影双周刊》以其对电影事业的关注和责任感,组织了一群电影人进行年度优秀电影和优秀电影人的评选,并从1982年开始,举办正式的颁奖典礼。其实都是后世成功后的美化而已。

  不说别的,就《电影双周刊》这么一个刚刚成立不到三年的电影杂志,就想让像嘉禾、邵氏这样的老牌公司买账?别做梦了。

  虽然《电影双周刊》总编辑舒其还有些名气,影评写的不错,但也只是有些名字而已,毕竟这时的舒其也才刚刚26岁而已。

  就苏尧收到的消息,第一届金像奖评委会,给各大知名的电影公司,像嘉禾、新艺城、邵氏兄弟等等都送去了邀请函,但表示不来的还真没几个,但上心的就没几个了。

  就像苏尧现在看到的,嘉禾派了个经理级的人物,演员方面成龙、洪金宝这样的就别想了,代表成龙来的是冯克安,而代表洪金宝来的是林政英。而金公主那边,雷老板根本就看不上这么个小活动,而新艺城倒是来了个施南生。

  至于说邵氏那边,邵爵士是不可能来的,而方仪华正忙着在电视台里争权夺利哪,更没时间来。到是王京的老爹王天霖挺着个大肚子,代表着邵氏来了。

  至于其他一些人物,就更是小虾米不值一提了,苏尧连认识都不认识……

  苏尧被赵雅芝挽着胳膊,在《电影双周刊》主编陈柏生欣喜的引领下,来到最前排的位置,同获奖嘉宾们坐在了同一排。这一路上,苏尧不得不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自己好像是这次大会身份地位最高的,而明星里面,芝姐也可能是名气最高的,怪不得陈柏生这么高兴,这是拿苏尧和赵雅芝做门面了……

  第一届的金像奖连个提名名单都没有,获奖者也都已经提前被告知了,由此也能看出,第一届的金像奖是多么的简陋……

  当然这也和主办方的财政窘迫有关,又不是没有学习的对象,美国的金球和奥斯卡就不说了,就说欧洲的三大电影节,也是个不错的榜样不是,但谁让主办方找不到大金主哪?

  唯一离他们最近的金主苏尧,还对金像奖抱着鄙视的态度……

  苏尧收回思绪,又对陈柏生表示了一下感谢,陈柏生就告辞离开又向着门口走去。

  

 

第三百七十章 穿越人士该有的生活

  苏尧向着左右看了下,很快就看到了坐在自己左手边,隔着一个空座位的惠英红。

  这时的惠英红刚刚20出头,也许是武行出身,小姑娘此时给人的感觉很是英气。

  发现身边一个大帅哥在看着自己,惠英红到没有羞涩,而是很有礼貌的笑了笑。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17 , Processed in 0.04785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